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词语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便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仍是这样。
但在实践中,中高段的词语教学往往存在着两个倾向:一是“泛化”,认为词语教学主要是低段的事,所以蜻蜓点水,走过场;二是低效重复,简单照搬低段词语教学的方法,仍从音、形、意等方面亦步亦趋推进教学,看似扎实,实则低效。追究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根本的还是在于对词语教学的阶段重点把握不准。
如何正确把握词语教学在中高段的阶段特点,发挥其在阅读教学中应有的作用?第二学段,关于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课标提出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要求;第三学段,更进一步要求“体会其表达效果”。所以,只有站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高度来看待词语教学,努力将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才能发挥词语教学应有的作用,使“词语成为阅读(语言输入)和表达(语言输出)的枢纽和桥梁”。
教学实施中怎样操作?根据多年的课堂实践和课堂观察,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
一、聚焦关键,体会情意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不仅具有很好的典范性,而且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文章语言都是用词精当,独具匠心,尤其是其中一些关键词语更是极富情味。但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和语言感受能力的限制,往往容易忽略它们。此时,教师必须设法不露痕迹地将学生关注点聚焦到这些关键词上,引导他们主动去品味。如我在教学《西湖》(苏教版三年级)一课时,这样处理——
(师读,有意将“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中的“织成”读成“长成”。)
生:(异口同声)老师读错了!不是“长成”,是“织成”。
师:是吗?该不是课文写错了吧,树木怎么可能是“织成”呢?
生:我觉得课文没有写错,用“织成”是因为西湖边上的树木太多,长在哪里都互相交叉着了。
生:树木长得太多,又太密了,把其他东西都遮住了所以用“织成”。
师:噢,你们这么一说我明白了,看来还真是我错了。那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在上述案例中,老师有意将“织成”读成“长成”,引导学生关注“织成”这一词语的妙处,体会到树木的茂盛,更让学生感受了词语表达的准确性。
二、替换比较,品味语境
教材选文,尤其是一些经典课文,在遣词造句上是非常精到的。一些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是非常妥帖的。通过语境体验,换一换,比一比等方式,在比较、品味中感受重点词语运用的精妙,对于学生体会词语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语境感十分重要。如我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的词语教学片段——
师:“镇定”什么意思?
生:镇定就是沉着,不慌张。
师:那这里用“沉着”行吗?
(学生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意见难以统一)
师:课前老师查了字典,字典上是这么说的:镇定是指遇到危急的情况一点儿不慌张。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看看当时白求恩面临的是怎样危急的情况?
(学生充分读课文后交流)
生:我从“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当时情况十分危急,白求恩大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生:课文前面说“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我从“陆续”这个词体会到伤员很多,说明战斗进行得很激烈。
生:我觉得当时白求恩面对的敌人也是十分可怕的,这里说“敌人不断反扑”。
师:面对这么疯狂的敌人,不断增多的伤员,仍能不顾疲倦,不顾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的人,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生:镇定自如
师:你觉得此处该用“沉着”,还是“镇定”?
生:镇定!
学生在教师点拨下,从“镇定”的词义出发,通过与文本的自主对话,充分体验了当时万分危急的形势,在特定的语境中完成对“镇定”一词深层品悟,同时白求恩大夫“镇定自如”的形象也在学生心中树立。
于是,词语教学就与阅读的展开和谐相融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语境感必然会得到发展。
三、整合往复,领悟内涵
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包括其本身的客观意义和表达者所赋予的主观意义。能否较好地领悟表达者所赋予的主观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语感水平。对学生来说,把握词语在语境中表达者所赋予的主观意义是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在《穷人》一课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师:你们知道“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吗?桑娜会因什么而忐忑?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来说一说。
生:桑娜害怕丈夫不肯收留两个孩子,害怕自己没办法养活这么多孩子,更害怕丈夫揍自己。
生:老师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如果“更害怕丈夫揍”,桑娜就不会把孩子留下了。我觉得应该这么说“更害怕丈夫不肯收留两个孩子。”
师:是呀,令桑娜“忐忑不安”的又岂止是挨丈夫的揍!她还为什么而“忐忑不安”呢?
生:还有对生活的担忧。
生:“忐忑不安”也说明桑娜内心很矛盾,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让丈夫很劳累,但她又不能对桑娜的孩子弃之不管。
师:是呀,一个“忐忑不安”包含的绝不仅仅是桑娜的紧张害怕,还有她内心的担忧,更有激烈的矛盾斗争。
在上述案例中,“忐忑不安”一词的理解,开始学生始终囿于“害怕”;而结合说话练习,在对自己思维的梳理和思辨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忐忑不安”除了“担忧”“害怕”,更有着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此时,一个善良而真实的“穷人”形象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中。词语的学习也经历了一个从客观词义理解到语境词义感悟,再到人物精神体验的过程,使三维目标的达成有了很好的契合点。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也会有所发展。
当词语教学真正融入阅读之中,一个个鲜活的词语,必将成为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使教学变得简约但不浅薄,简洁但不简单。
(责编夏天)
但在实践中,中高段的词语教学往往存在着两个倾向:一是“泛化”,认为词语教学主要是低段的事,所以蜻蜓点水,走过场;二是低效重复,简单照搬低段词语教学的方法,仍从音、形、意等方面亦步亦趋推进教学,看似扎实,实则低效。追究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根本的还是在于对词语教学的阶段重点把握不准。
如何正确把握词语教学在中高段的阶段特点,发挥其在阅读教学中应有的作用?第二学段,关于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课标提出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要求;第三学段,更进一步要求“体会其表达效果”。所以,只有站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高度来看待词语教学,努力将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才能发挥词语教学应有的作用,使“词语成为阅读(语言输入)和表达(语言输出)的枢纽和桥梁”。
教学实施中怎样操作?根据多年的课堂实践和课堂观察,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
一、聚焦关键,体会情意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不仅具有很好的典范性,而且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文章语言都是用词精当,独具匠心,尤其是其中一些关键词语更是极富情味。但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和语言感受能力的限制,往往容易忽略它们。此时,教师必须设法不露痕迹地将学生关注点聚焦到这些关键词上,引导他们主动去品味。如我在教学《西湖》(苏教版三年级)一课时,这样处理——
(师读,有意将“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中的“织成”读成“长成”。)
生:(异口同声)老师读错了!不是“长成”,是“织成”。
师:是吗?该不是课文写错了吧,树木怎么可能是“织成”呢?
生:我觉得课文没有写错,用“织成”是因为西湖边上的树木太多,长在哪里都互相交叉着了。
生:树木长得太多,又太密了,把其他东西都遮住了所以用“织成”。
师:噢,你们这么一说我明白了,看来还真是我错了。那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在上述案例中,老师有意将“织成”读成“长成”,引导学生关注“织成”这一词语的妙处,体会到树木的茂盛,更让学生感受了词语表达的准确性。
二、替换比较,品味语境
教材选文,尤其是一些经典课文,在遣词造句上是非常精到的。一些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是非常妥帖的。通过语境体验,换一换,比一比等方式,在比较、品味中感受重点词语运用的精妙,对于学生体会词语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语境感十分重要。如我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的词语教学片段——
师:“镇定”什么意思?
生:镇定就是沉着,不慌张。
师:那这里用“沉着”行吗?
(学生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意见难以统一)
师:课前老师查了字典,字典上是这么说的:镇定是指遇到危急的情况一点儿不慌张。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看看当时白求恩面临的是怎样危急的情况?
(学生充分读课文后交流)
生:我从“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当时情况十分危急,白求恩大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生:课文前面说“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我从“陆续”这个词体会到伤员很多,说明战斗进行得很激烈。
生:我觉得当时白求恩面对的敌人也是十分可怕的,这里说“敌人不断反扑”。
师:面对这么疯狂的敌人,不断增多的伤员,仍能不顾疲倦,不顾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的人,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生:镇定自如
师:你觉得此处该用“沉着”,还是“镇定”?
生:镇定!
学生在教师点拨下,从“镇定”的词义出发,通过与文本的自主对话,充分体验了当时万分危急的形势,在特定的语境中完成对“镇定”一词深层品悟,同时白求恩大夫“镇定自如”的形象也在学生心中树立。
于是,词语教学就与阅读的展开和谐相融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语境感必然会得到发展。
三、整合往复,领悟内涵
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包括其本身的客观意义和表达者所赋予的主观意义。能否较好地领悟表达者所赋予的主观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语感水平。对学生来说,把握词语在语境中表达者所赋予的主观意义是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在《穷人》一课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师:你们知道“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吗?桑娜会因什么而忐忑?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来说一说。
生:桑娜害怕丈夫不肯收留两个孩子,害怕自己没办法养活这么多孩子,更害怕丈夫揍自己。
生:老师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如果“更害怕丈夫揍”,桑娜就不会把孩子留下了。我觉得应该这么说“更害怕丈夫不肯收留两个孩子。”
师:是呀,令桑娜“忐忑不安”的又岂止是挨丈夫的揍!她还为什么而“忐忑不安”呢?
生:还有对生活的担忧。
生:“忐忑不安”也说明桑娜内心很矛盾,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让丈夫很劳累,但她又不能对桑娜的孩子弃之不管。
师:是呀,一个“忐忑不安”包含的绝不仅仅是桑娜的紧张害怕,还有她内心的担忧,更有激烈的矛盾斗争。
在上述案例中,“忐忑不安”一词的理解,开始学生始终囿于“害怕”;而结合说话练习,在对自己思维的梳理和思辨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忐忑不安”除了“担忧”“害怕”,更有着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此时,一个善良而真实的“穷人”形象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中。词语的学习也经历了一个从客观词义理解到语境词义感悟,再到人物精神体验的过程,使三维目标的达成有了很好的契合点。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也会有所发展。
当词语教学真正融入阅读之中,一个个鲜活的词语,必将成为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使教学变得简约但不浅薄,简洁但不简单。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