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领军参展品牌共同开拓产业链新机遇

来源 :汽车维修技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c3d4e5f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出行方式的持续关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成为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据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创纪录地飙升40%以上;另外已有100万辆商用电动车投入使用 ;其中中国占去年电动汽车购买量的近38% .
其他文献
大庆油田1995年开始注聚合物,经过多年的研究攻关和优化,逐步形成“单泵单井”和“一泵多井”两种站内注入工艺.通过对不同单井注入量情况下,不同注入工艺投资及费用限值进行对比,为聚驱注入站站内工艺选取,降低注入站建设投资提供重要依据.
冷湖七号构造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块断带冷湖构造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砂岩基本都是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岩性较细,从已钻井以及试油结果看出在此构造浅层存在有工业价值的气流,整体上看在冷湖七号构造浅层(N22,N21,N1)东南方向储层发育,西北方向缺乏储层,由于储层岩性较细,厚度较薄,并且储层非均质性发育,同时又受断层的影响,在浅层储层发育的地方没有形成较高产的工业油气藏.[本分只分析冷湖七号构造浅层(N22,N21,N1)的砂体分布情况以及油气成藏情况,下面浅层就代表浅层(N22,N21,N1)].
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对184例从网上免费下载的自行车事故视频进行统计分析,探求事故特征及控制人致伤因素.发现自行车事故常发生在白天、晴朗、路面干燥、不需照明且驾驶员视野良好的十字路口;85.4%的碰撞车型为轿车和SUV,碰撞前78.4%的汽车和85.9%的自行车处于直行状态,73.9%的汽车采取了制动措施,汽车碰撞车速集中在5~45 km/h,52.5%的碰撞形态为侧面直角碰撞,汽车和自行车的碰撞部位分别集中在前保险杠和自行车车身,67.2%的控制人第一落地部位为下肢,控制人损伤程度为重伤+的比例为36.0
针对传统新能源汽车事故分析存在受限因素多、相互关联复杂度高、资源消耗大、事故原因较难下定论的问题,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数据为例,提出一套事故数据模式特征匹配追踪的方法.通过构造高斯高阶导数滤波器,对模板信号的高阶微分特征进行抽取并形成多维特征模板,再用滤波器组与目标信号作卷积,将两者作相关性运算,计算其相关系数,把相关系数理解成概率并作为匹配程度的度量,计算联合概率最终完成模板信号的匹配程度计算,实现目标信号的匹配追踪.验证表明该方法科学有效,能够区分正常车辆和事故车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提供有效
针对泡沫金属复杂随机的内部结构特征,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开展了泡沫金属的三维细观有限元建模技术研究.对泡沫金属的断层扫描图片进行处理,得到二值图,并提取灰度建立其点云模型,再对点云模型实体化得到细观数值模型.开展了泡沫金属的准静态压缩试验,对细观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建立的细观有限元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泡沫金属的力学特性.
为改善现有的自动驾驶换道轨迹规划模型产生的换道轨迹与真实的换道轨迹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LSTM-NN的安全敏感性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可以缓解当前自动驾驶轨迹规划存在的不足,输出轨迹既保证了较高的精度又提高了安全性.CarSim仿真软件模拟了本模型产生轨迹的可跟踪性,结果显示轨迹非常平滑,并且自动驾驶车辆可以高效、安全地完成换道.
按照V字型开发流程,对热泵型整车热管理系统开发涉及到的功能性能定义和分解、系统设计和匹配、仿真、控制系统开发、标定和试验验证等各项关键开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纯电动汽车热泵型整车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开发大型全承载客车碰撞吸能器,通过整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了吸能器合理的吸能量和压溃力,以压溃力为目标进行吸能器结构参数设计.采用铝合金和DP600钢试制了吸能器样件,通过静态压溃试验对比不同吸能器的压溃力和变形模式,并通过台车碰撞和整车碰撞试验验证吸能器性能.结果表明,铝合金吸能器的压溃变形模式稳定,材料没有撕裂现象,在正面碰撞、偏置碰撞、斜角碰撞等多种碰撞工况下都能产生良好变形,满足整车碰撞安全性的要求.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研究了前端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角度对于前舱冷却气流进气量的影响.主动进气格栅可以有效地降低整车风阻,但其对于前端开口面积的阻挡,会使前舱冷却气流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数值仿真法在造型固定的情况下,改变主动进气格栅叶片的角度,研究冷却气流进风量的变化和叶片角度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调整叶片角度,可以在相同的格栅开口下,获得更多的进气量.对比了不同角度下前舱流场的不同,分析了前舱进气流量增加的原因,为主动进气格栅的设计提供了方
为提高汽车底盘开发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和市场导向的适配能力,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提出一种高效的汽车底盘产品优化设计方案.方案面向底盘开发多过程,以两个专用设计平台、6个工具模块为载体,以综合开发工具的形式实现汽车概念开发阶段对动力学特性导向下底盘参数及特性影响的评估与优化,为提高产品设计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