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首长

来源 :前卫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孟良崮之前,我们村住上了我军的一个大干部,当兵的都称他为一号。称一号,不叫官职,看来是位不小的首长。
  一天,他的警卫员来叫我到他那里去。一号首长住一农家。农家石墙、石屋,有一棵开花的杏树,一棵满是花蕾的桃树,杏花香、桃蕾艳,伴着洒满院子的阳光,阳光很亮很暖。一号首长赶忙放下手中的工作,携一身花香,阳光一样很亮很暖地呵呵笑着,向前拉住我的手让座。首长大脸盘,宽脑门,亮眼睛,一看就觉得是位不简单的角色。首长说,又要给你添麻烦了,我想在房子北面挖一个防空洞,你看行吗?我说,行,这个任务您就交给我们吧。首长说,不用,你给我们找一些工具来,我们自己挖。我说,您是干大事的,这些粗活怎么能让您干呢。说干就干,我找来几个村民,挥镢扬锨,噼里啪啦一天就把防空洞挖好了。我扑打扑打身上的土要走,首长却呵呵笑着,拦住我们说,走啥子嘛,你们给我干活,我要请你们吃饭。首长的热情呼呼啦啦直向我身上扑。我忙说,您大老远来俺村,俺没请您吃饭,您却请俺吃饭,哪有这样的道理!首长笑着,一下把我按在凳子上说,这是命令。
  我正忸怩着呢,厨师就提来一个提盒打开,从里面拿出两个红薯面煎饼,还有一碟酱、两棵大葱。我一看,就笑了,说,首长,您这是请我吃饭呀,这样的饭我们天天吃。首长笑声鸽子一样,满屋扑扑乱飞说,这是我吃的,有专门招待你的饭,你只管敞开肚皮吃嘛,不会跟你要菜金的。说话间,厨师端来一凹箅肉包子,热气腾腾。我望着望着,咕噔咽了一口唾沫。首长说,还等啥子呀?吃呀,不吃我可吃了。首长一再相让,我扭扭捏捏拿起一个咬一口,再咬一口。哎呀,那包子真香呀!我吃着吃着就留不住嘴了。我们吃肉包子首长吃煎饼。我看见首长吃煎饼十分费事,就说,首长,您吃包子,俺吃煎饼吧。首长说,你吃,你吃,包子是待客的,我不能搞特殊。他一边吃着,一边问我怎么才能将煎饼吃得快一些。我就教首长怎么吃煎饼,首长学得那个认真呀,就甭说了。首长大气、豪爽、热情,说话撇着腔。我越看越觉得很像人们传说的那位大首长,忍不住便问,首长,您是……首长不等我说完,就呵呵笑着把话岔开,问起乡亲们生活生产的情况。
  那时,正是春播时节,家家户户都忙农活。首长见我们忙活得很,就指示部队的同志帮助我们春耕春播,还要大家开展生产竞赛,看谁家的进度快。那一阵子,遍地是军民一起劳动的身影,漫天飘扬着歌声笑语;那一阵子,我们那里真像歌里唱的那样“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部队的同志忙着训练又忙劳动,一个个累得够呛。大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让我去跟首长说说,别让同志们给我们干活了,让他们歇着,养好身子,攒足劲,好为我们多打几个“遭殃军”。首长听了,呵呵笑道,老百姓是水,我们是鱼呀,鱼水一家亲,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帮你们干活是理所应该的。
  转眼来到清明节。大伙好像齐了心,都煮鸡蛋包饺子,单等同志们中午回家好好招待一番。可是刚到中午,部队突然吹起集合号,说是有紧急任务。同志们急忙放下手中活儿呼呼啦啦赶回村,七手八脚一通拾掇,打起背包走了。留下村民对部队的依依不舍,无限牵挂。
  不一会儿,有村民跑来对我说,部队没有走远,都去了上林寺。我一听,就急急火火向上林寺赶去,离老远就看见首长在那里对着部队一边比划,一边讲话。首长讲话洪亮有力,我听得清清楚楚,首长是在教战士们怎么吃煎饼。首长说,吃煎饼,卷大葱,张大嘴,牙一咬,手一松,吃个煎饼只要几分钟。战士们就按照首长教的办法,咬一口煎饼,喝一口沟里的水。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一下就明白了,部队紧急集合离开村子是为什么。首长还说军民鱼水一家亲呢?真是不实在!我就气呼呼地去找首长理论。首长的浓眉有力地跳了几跳,严肃地说,你们勒紧裤腰带支援我们,已经够艰苦了,好不容易改善一下生活,我们怎么好去吃。我磨破了嘴皮也没说通首长让部队回村,急得泪流满面,一跺脚走了。
  部队在上林寺吃了午饭又吃晚饭,又开会学习,忙活到深夜,才悄悄向村里开拔。可他们回到村里一看,家家户户亮着灯,桌子上摆着煮熟的鸡蛋和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有一张张笑脸。我把鸡蛋和饺子也端进首长的屋里。首长一见,愣怔片刻,突然用大手抹一把眼睛,重重地按一按我的肩膀说,你们啊你们……
  直到震惊世界的孟良崮战役胜利,我才知道住在我村的一号首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毅。陈毅就是在我村指挥部队把张灵甫的三万人马包了饺子,吃掉的。
其他文献
他乡遇故知本是人生一大快事,近日于中原名城开封见到阔别日久的老友加好友——第20集团军政委薛君,欣喜之余又引发出良多感慨,唏嘘记之权作纪念。  我和薛君政委的友谊走过了20年,我们之间的交集是丰富的。首先是校友,皆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我是文学系,他是文管系。我虚长他几岁,上世纪90年代他入学时,我已留校任教多年了,给他们讲过军旅文学“三剑客”什么的,算是亦师亦友吧。其次是文友,由于薛君酷爱写作,
期刊
重返狼牙山  2015年6月下旬,我怀着朝圣的情感,再次来到狼牙山。  北京已经是炎炎夏日,陡峭的狼牙山下却是一片凉爽。这是一个平常的上午,宽阔的五勇士广场,游人如织,一群青年在狼牙山纪念碑前宣誓。我应晋察冀军区老首长肖克、耿飚等后人的邀请,来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战胜利70周年,狼牙山五壮士精神薪火相传”座谈会。我们到场后,易县县委书记杨义宝赶来,我们一起在雕像前为五壮士献了花篮,合影留念。
期刊
一  打开父亲的脚印  就是二万五了  步履维艰  你想试着走进去  儿子在不远的地方  学你昂首阔步  二  折叠父亲的脚印  就隐匿了山峦峡谷  一下子  长长的路就短了  是么  儿子用红蜡笔在地图上一划  你看见  长征在两秒钟内就走完了  三  绑腿铺开  路就迂回曲折起来  你已自己感动了自己的疲惫  赤血凝痕断崖  儿子说  那草鞋一定很痛  四  没有船的日子  跋山涉水  父亲将
期刊
范仲淹之仁心爱民  天下忧乐分先后,  仁心爱民座右铭。  为民兴利除时弊,  世代称颂君子风。  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历代清官之座右铭。他为官一方,对贪腐之风疾恶如仇。晚年以其一生积蓄购良田千亩,设立义庄,资助黎民。  包拯之刚直不阿  为民撑腰铁骨铮,  匡扶大义正道行。  约法三章励后世,  史载笑比黄河清。  注:《宋史·包拯传》载:“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包拯
期刊
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大自然的一粒种子,被带到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最后回归大地变成泥土。  而我像一粒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到了一个叫青岛的地方,一个没有任何亲人的城市里,落地生根。  我深爱这个有历史底蕴有文化内涵有蓝色大海也有高山大楼的城市。她占尽了天时地利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人来此移民,青岛的人口从三四十万剧增到近900万。遗憾的是,我永远长眠于松嫩大平原的父母,从没有来过这座城市。有时
期刊
一部军事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改革史,是改革者不懈奋斗的历史。  回溯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历史的天幕,上演过一次次波澜壮阔的军事改革: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汉武帝提倡尊崇武职,李世民改革军事领导体制,左宗棠创办船政学堂,等等,进步与保守厮杀,革命与改良竞跑,理想与现实碰撞,成功与失败交织,尽管他们动机不一、结局各异,但他们的改革实践推动了中国古近代军事在一次接一次的变革中,由低级向高级
期刊
小梁走在营区训练场旁边的柏油路上,准备到连队集合,去参加团里组织的英模事迹报告会。这天是他在这条路上走过的第860天。本来,他的梦想是在这条路上永远地走下去,可是,在举世瞩目的“九·三”大阅兵后,听到裁军30万的消息,他心里又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小梁所在的团是一支英模部队,有着光荣的历史。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红军时期,为红军长征断后的八军团中就有这个团的身影。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部队装备了最新式的
期刊
秀英这几天感觉很累,肚子里像有一个球在滚动,睡也睡不好,有时候下腹还伴有阵痛,床也躺不住了,沙发上也坐不稳了,烦躁得狠。  秀英娘看秀英这样,瞅着瞅着就乐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堆,放下手中的扫把,拿起遥控器关掉了正在播放官兵救灾画面的电视。秀英爹正看得起劲,对于秀英的变化和老伴的笑脸,他全没看到,电视突然没影了,急得扯着嗓子喊:“你干什么,正放着解放军救人呢,你让我看会再去给你灌煤气,行吧!”  
期刊
伍小伟是一名复员军人,在山东枣庄当了3年武警。伍小伟当兵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当幼师的女孩,名叫车菊妹。车菊妹骑自行车上下班,正好路过伍小伟的训练场,那些在训练中嗷嗷叫的兵哥哥,个个生龙活虎,充满阳刚之气,让车菊妹常常忍不住驻足观看。当然,开始的时候车菊妹并不认识伍小伟。如果说兵哥哥们个个黝黑,伍小伟更是比别人黑了几分,在人堆里很显眼,因此车菊妹总是一眼就能把他从人堆里“提溜”出来。伍小伟一身肌肉,从
期刊
解放军挥师南下的消息疾风般刮来,横行一时的蒋军、土匪、杂牌部队避猫鼠似的仓皇逃窜。因此民众说,八路军一来,神鬼消停。  然而这天夜里,通往村子的大路上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直到黎明时分,才慢慢地停息下来。  朱老汉打从听到枪响,就吓得汗毛扎煞的,心说,这是啥世道啊,兵荒马乱的。  天刚蒙蒙亮,他便扛着铁锹、箩筐,佯装拾粪,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门,来到打仗的地方。心说,去看看,兴许能碰上个活的,救上一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