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形态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简析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无法调控全省统一的高中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但我们却能依托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开展“诊断性网络调查”、“形成性在线测试”、“典型性作品交流”、“生成性电子档案”等基于网络形态的过程性学习评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在江苏省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而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已完成一轮,其终结性评价也因地区差异各不相同,其称谓也多种多样,诸如“会考”、“等级考试”、“学业水平测试”等。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无法调控或干预全省统一的终结性评价,但我们却能以积极的态度实施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在终结性评价中的成绩。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依托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展基于网络形态的学习评价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策略。
  
  一、诊断性网络调查
  
  网络调查是教师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有效获取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水平等)的方法,而完成网络问卷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评价的过程,因而网络调查应该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一般而言,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期初或在某章节教学前,利用网上免费在线调查系统(如射月者在线调查系统v1.0等)组织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要求、学习水平以及常用学习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实施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良好习惯。
  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后同)第二章第二节《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教学前,教师对高一年级做了一次网络调查(调查信息及调查结果于同一页面显示,调查结果以柱状图示横向显示,调查结果一目了然)。调查发现,66%的学生经常上网搜索信息,但其中69%的学生上网搜索信息的目的却是娱乐;虽然有93%的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过信息,但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搜索的方法却不得而知。通过分析与研究,教师明确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这一节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搜索技巧”,同时,培养学生搜索与学习有关信息的兴趣、意志与习惯。为此,教师围绕“搜索技巧”这一重点展开教学任务及过程的设计,较好地实施了课堂教学。可见,有效的问卷调查为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自我诊断的意义所在。
  
  二、形成性在线测验
  
  形成性测验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用于监控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一般用于检查学生对某一特定部分(如某个单元或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与传统的形成性测验相比较,网络在线测试可以在学生提交测试答卷后立即统计出每一道测试题的正确率(或者给出每一个选项的百分比),及时反映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为矫正性措施的实施提供更为快捷的依据。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实际,针对教学目标,利用相关的网络平台(如瑞博网络教学平台、Moddle学习管理系统等)或网上免费的Asp在线测验系统,编制形成性在线测试试题,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的一般特征》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客观题的形式、单项选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8道题的网络在线测试。即时统计柱形图表明,有两道题正确率不高。
  1.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2.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分别只有25人和27人选择正确,正确率分别为65.8%和71.1%,而其他题的正确率均在95%以上。为此,教师重点对这两道题进行了集体点评,使学生对信息的共享性和价值性有进一步理解,课后教师对其他错误进行了个别指导。及时快捷的在线测试为教学评价节省了时间,也进一步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典型性作品交流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往往围绕着工具的应用来展开,因而学生的典型性作品交流与评价既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快捷发布自己的作品,让教师和其他学生浏览自己的作品,及时评价自己的作品,既提高评价反馈的效率,又扩大了互动交流的时空。
  如在《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一节《图像的合成与表达》教学中,在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提示学生把用Photoshop合成好的图像作品上传到学习网站上,并给出“学生作品评价标准”,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评价时,学生可在网上给其他同学打分(在教学网站——作品上传栏——点击某个作品):优秀(真棒!)或良好(还不错!)或合格(加油!),也可以发表评语。尽管学生创作的作品可能不是最终成品,但及时全面、互动性的交流与评价,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激发了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四、生成性电子档案
  
  布置与批改作业是教学的基本常规。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电子作业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作业形式,有效地收集、保存学生的作业并作出评价,形成学生的学习档案就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常规。然而,在不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收集、评价与保存是十分欠缺的,往往是课上完了,什么都没有留下来,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在信息技术课程过程评价中,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档案袋或成长记录的方式,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系统、及时地收集学生学习材料,构建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开始利用专题网站构建学生的学习档案,在教学中获得较好的效果。如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要求学生将作业上传到专题网站,并公布评价量规,教师在当堂或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给学生一次补交或修改作业的机会,最后以5分制折合成绩计入成绩表单。一个学年下来,一个完整的学习档案就形成了。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作业情况和成绩表现,也可以浏览他人的学习情况,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氛围。实践表明,建构学生电子学习档案的过程是互动性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进一步生成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的过程,更是学生成长的过程。
  当然,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基于网络形态的学习评价也是并非机械地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选择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册下第14单元《节日》。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节日”,具体涉及“节日的诞生”、“节日的主题”、“如何庆祝节日”、“习俗”等。本节课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都是围绕“节日”这一中心话题设计的,旨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各种节日的表现形式,了解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引起他们对节日文化的思考。这节课的定位是一节借助网络环境完成的泛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
随着主体教育实验的研究从宏观层面的理论概括向微观层面的理论总结的过渡,主体参与逐渐成为发展性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是因为它把主体教育理论转变成学生主体参与的一种有效机制。主体参与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蕴涵的教学与发展的价值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主体参与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承赖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主体参与是它们二者谐振的有
被冷落的助学全开学不久后的一天,学校要上报各班申请困难补助的学生名单。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也是件好做的事,没多想,就决定利用当天晚自习的部分时间完成这项工作。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人才是生命科学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本文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两个方面探讨生命科学教育中,创新人才
从语言的本体看,艺术语言属于言语范畴,从艺术的角度说,艺术语言属于艺术部门.艺术语言象科学语言一样也是一种符号系统,是借用科学语言的符号编码,同时,又自成一套符号系统,
本文在对Internet上的中学物理教育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物理教育资源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如何快速获取、分析、评估和利用Internet上的中学物理教育资源的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在体育新课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现代教育手段在新课标教学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若恰当地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由于近几年国内某些高校在盲目追求大学英语考试(CET)四、六级的通过率.因而导致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在通过CET后,仍然是耳不能听、口不能说.另外,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和
什么是良好的“科研生态”?我想,它应该包括浓厚的科研氛围、浓郁的书香世界、和谐的研究团队、平缓的工作压力、有效的科研激励、高质的专家引领、积极的科研竞争、“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科研习惯等等。这些因素的合力将会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自1998年建校以来,我校就十分重视研究风气的营造和教师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和而不同”为校风,以“学而不厌”为学风,以“诲人不倦”为教风,以课题为载体,以理论为导
由于某种原因,我是提前一周才知道要我担当市级课改展示课这样的重任的。这无疑是对我教学水平的一次考验。当校长找我谈论此事时,我深感这堂课改展示课给我带来的压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