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开展小学作文教学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shui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作文是小学生最头疼的学习内容,面对复杂的写作技巧和各种各样的作文形式,学生大多手足无措。从当前的教学活动看,小学生在写作教学活动中通常表现消极,不是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的写作知识,就是按照固定的套路写作,导致作文教学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无序、被动的特点。那么,怎么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可以核心素养为指向,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围绕作文活动的有关要求构建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语言结构与运用:尝试独立写作
  作文是学生借助书面语言表达展示个人智慧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偏低,写作积极性不高,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这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但会限制学生的思考、写作能力的发挥。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断对学生的写作思路、方法进行干预,学生的主观意识就会逐步丧失,不再关注“我想写什么”,转而注重“老师让我写什么”。写作不再是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变成了迎合教师的喜好,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是没有可读性的。怎么做呢?要挖掘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从学生的角度入手,规划作文教学指导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不会写、不愿写的难题。
  以《巨人的花园》的教学为例,《巨人的花园》站在儿童视角,借助童话故事展示生活哲理,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这两种素质正是小学生所具备的。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开展写作活动,如组织语言,分析故事,独立写作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做到“在故事中揭示生活哲理”,只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与创作热情即可。由此,可要求学生配合教材内容写童话故事,將奇思妙想写出来。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差,对于这类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能做到语言通顺、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即可。语言结构与运用素养强调学生对于语言、文字两种载体的运用能力,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写作,积累经验,为后续的作文教学活动打基础。对于学生的写作灵感,教师可要求他们记录下来;对于极度抵触作文教学活动的学生,可要求他们阅读童话故事,在阅读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与技巧。在作文教学初期,教师应围绕语言结构与运用这一素养落实教学工作,逐步引导学生,调动他们参与写作活动的热情。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优化作文细节
  要让学生顺利接受并参与作文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形成主动写作、乐于写作的意识。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将作文技能的训练转化为作文水平的训练,在训练学生作文思维的同时,使其在作文过程中感受到乐趣,积累到经验,逐步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可在作文教学环节适当转移教学活动的“重点”,将思维训练提升到第一梯队,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作文教学的相关要求。
  以《将相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行文思路,思考:文章题目是“负荆请罪”,只要围绕“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展开即可,为何要用大量笔墨描述蔺相如的功劳?这种表达是否多余?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负荆请罪”是故事的结果,如果直接进入主题,讲这个故事,读者不了解两个人的矛盾,也就不能理解“负荆请罪”的原因,会导致表达不畅。说明蔺相如的功劳,则能够阐明蔺相如与廉颇产生矛盾的原因,并通过“负荆请罪”的情节,表现二人高尚的人格。由此,前面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也可以看作对整个故事的铺垫。如此,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站在文章的整体角度分析故事,形成新的行文思路。教师要求学生开展仿写活动,训练学生的作文技能与作文思维,逐步优化作文活动的细节,借助“给出人物、引出矛盾”的方式确定故事走向,增强学生作文的可读性。可见,将作文技能的训练转移到作文思维的训练中,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提高作文水平
  完成细节上的写作指导任务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落实作文教学指导任务,引导学生鉴赏并应用文本素材,实现润色作文、提高作文水平的教学目标。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化积累,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更优秀。因此,教师要力争实现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同步提升。在教学环节,可开展审美鉴赏活动,导入新的文本素材,并在课外环境中完成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草船借箭》一文是对历史事件的加工和再创作,学习此文,学生需要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激活创作灵感,调动写作热情。因此,教师可播放与此事件相关的背景音乐、视频片段等,让学生在浓郁的历史氛围中汲取知识,借古典文化材料提升作文水平。又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的对白技巧、人物形象描绘技巧极为出色,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鉴其中的语言表达。如形容一个人很生气,学生可能只会用“他快气炸了”来描述。借鉴文学作品,学生就能积累更精彩的语言素材,如“气炸了连肝肺,咬碎了口中牙”“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等,如此作文会更有趣。一些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积累,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评价其作文,将其中的精彩之处展示出来,供其他同学摘抄和学习。如此,能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存在这样的认识,即那些比较深奥的、理解难度较大的课外文本材料是不可以选用的。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所谓高屋建瓴,虽然这样的材料对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但只有让他们见识了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他们才会从心底受到震撼,从而对写作产生向往与敬畏之情,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不断努力,找到前进的方向。这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开展小学作文教学,一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面貌,强调作文教学要善于“变化”。要在“变化”的过程中,打造积累、互动的全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思维、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并逐步优化作文细节,使作文教学活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其他文献
微课是脱胎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主要通过展示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微课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进行了探讨,供同仁参考。  想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微课模式下,教师可采用引导学生积极挖
期刊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当前的写作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小学生一听到作文就头疼,没有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低,遇到写作就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处下笔。因此,提高小学写作教学效率成为了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课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件很头疼的事,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这和小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少密切相关。教师要采取有效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为此教师必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学生自评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简单分析了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自评作文的积极意义,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作文自评的实施策略,供同仁参考。  作文自评是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作文自评能力,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作文
期刊
晚春的风很暖,风过,枝叶共着思绪疯长。  丽日晴空,她将一株紫风信栽在我的心底。  她是我的友人,叫小钰。她不爱笑,时常垂着头,及眉的刘海遮住一双吊梢眼,只露出颜色极淡的薄唇和苍白瘦小的下巴。真像个营养不良的小可怜!  我是她在班上唯一的朋友。只有我见过她的笑,那笑明媚动人——像阳光撑开阴沉沉的云,让隐匿在角落的乱花浅草,倏然明了。  她自卑,却又傲气。这两种矛盾的性格在她身上融合,显得她格外孤僻
期刊
作文讲评不是对作文的简单评价,而是作文过程的延续和积累,因此,没有讲评的作文教学是不完整的,作文讲评完全被教师包办也是不科学的.从本质上讲,作文讲评教学应该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教师如果能够以趣味的讲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在无形中促使学生主动完成写作任务,而不需要外力的强迫.学生自然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表达想法,从而激活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读写结合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主要强调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而不是分成两种独立的课程,要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将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步提升作为教学目标。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不仅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语文核心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本文就如何开展
期刊
很多家长和教师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经历大量的阅读后,语言表达能力仍不尽如人意;面对具体的作文要求,他们大多还是捉襟见肘,这种情况警示我们应重新审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思考如何打通从读到写的通道,让阅读为写作服务。笔者认为,发挥例文的价值,是解决这道难题的有效手段。  一、整合关联,借助例文学写场面  高年级作文中的场面描写无疑具有一定难度,但统编教材中编选了不少具有场面描写的经典作品,如果教师能够
期刊
经常有学生写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什么,也不会表达真情实感。作为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表达真情实感呢?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如何拟定话题,从学生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拓展课程内容。可供开发的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自然界的、社会生活中的。要改变只有课本是教材的狭隘认识,树立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其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单一,秉持的教育理念陈旧,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心理感受,而且一味强调运用教师提供的固定格式写作;遏制学生的自主思考,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更没有生机和活力。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为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因此,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语文教材作为汉字和汉语言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所以想让学生爱上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先从挖掘教材入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处理阅读和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