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这就对小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美术教育在学生的创新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同时美术对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内涵修养、审美意识等均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良好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 个性培养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而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小学教育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进行了训练,同时对学生思想内涵及审美意识的提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对学生良好的个性进行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困境溯源
1.1教师干预色彩严重
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学过程均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进行大面积灌输,学生作为被动主体,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方式不利于小学美术教学的个性化培养,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及创造性。除此之外,教师在思想意识上也会对学生进行干扰,扰乱学生的独立思考,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布置一项主题作业,让小学生发挥想象去完成,然而教师往往会在作业中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从而会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造成困扰与影响。
1.2个性化的美术审美情趣被压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想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前提条件需要培养小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同时这也是教学个性培养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校与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审美情趣的培养提不起足够的重视,对学生出现的一些与传统思想与理念的审美观点进行否定甚至扼杀,认为这些审美萌芽是偏离于正常轨道的,然而这种片面的行为必然会对小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造成困扰与不利影响。
1.3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忽视了艺术的多元化表现形式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美术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然而,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过分重视知识以及技能的传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的跟随教师的思想意识以及教学模式进行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基本没有发挥的余地与创造的机会,这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不利于美术教学的个性培养。除此之外,美术属于一种艺术,而艺术的表现形式根据人感受与情感的不同而有着千差万别,然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僵硬以及死板的教学模式与评估标准会造成学生的审美观千篇一律,使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性与个性。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有效措施
2.1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逐渐使学生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并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熟悉与全面的掌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美术课《热带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将自己装扮成热带鱼的样子进行课程讲解,并在课堂中来回穿梭指导学生学习,如此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2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倾向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审美倾向的培养提起足够的重视,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地位,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以及不同观点进行鼓励,即便是与传统思想与传统理念相偏离,也需要先对其进行鼓励,然后再对其想法的错误进行指正。其次,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特点进行了解,并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独具一格的审美倾向。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明确,在美术教学中,没有对与错,只有差异化与个性化,因此对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倾向需要抱有包容的态度与鼓励的心态。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审美倾向。
2.3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发挥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发挥。对于同一个审美对象,每个同学因思想意识、情感、性格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放宽对学生的统一性要求,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使他们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感受。对于同一个问题或者主题内容,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回答不同的看法与答案,避免设置统一答案;对于课后作业,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布置一些灵活性较强的问题,从而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发挥自身创造性,并逐渐培养自己的个性。
结论: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并摆脱陈旧教育方式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并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从而对其创造性进行挖掘与培养,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通过美术教学为国家及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艺兰.教学做合一——创新型小学美术教师的实践与思路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6:174.
[2]陈颖.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问题及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4,01:126.
[3]赵炎琴.对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4,05:97.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 个性培养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而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小学教育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进行了训练,同时对学生思想内涵及审美意识的提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对学生良好的个性进行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困境溯源
1.1教师干预色彩严重
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学过程均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进行大面积灌输,学生作为被动主体,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方式不利于小学美术教学的个性化培养,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及创造性。除此之外,教师在思想意识上也会对学生进行干扰,扰乱学生的独立思考,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布置一项主题作业,让小学生发挥想象去完成,然而教师往往会在作业中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从而会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造成困扰与影响。
1.2个性化的美术审美情趣被压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想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前提条件需要培养小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同时这也是教学个性培养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校与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审美情趣的培养提不起足够的重视,对学生出现的一些与传统思想与理念的审美观点进行否定甚至扼杀,认为这些审美萌芽是偏离于正常轨道的,然而这种片面的行为必然会对小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造成困扰与不利影响。
1.3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忽视了艺术的多元化表现形式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美术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然而,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过分重视知识以及技能的传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的跟随教师的思想意识以及教学模式进行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基本没有发挥的余地与创造的机会,这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不利于美术教学的个性培养。除此之外,美术属于一种艺术,而艺术的表现形式根据人感受与情感的不同而有着千差万别,然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僵硬以及死板的教学模式与评估标准会造成学生的审美观千篇一律,使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性与个性。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有效措施
2.1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逐渐使学生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并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熟悉与全面的掌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美术课《热带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将自己装扮成热带鱼的样子进行课程讲解,并在课堂中来回穿梭指导学生学习,如此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2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倾向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审美倾向的培养提起足够的重视,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地位,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以及不同观点进行鼓励,即便是与传统思想与传统理念相偏离,也需要先对其进行鼓励,然后再对其想法的错误进行指正。其次,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特点进行了解,并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独具一格的审美倾向。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明确,在美术教学中,没有对与错,只有差异化与个性化,因此对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倾向需要抱有包容的态度与鼓励的心态。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审美倾向。
2.3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发挥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发挥。对于同一个审美对象,每个同学因思想意识、情感、性格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放宽对学生的统一性要求,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使他们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感受。对于同一个问题或者主题内容,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回答不同的看法与答案,避免设置统一答案;对于课后作业,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布置一些灵活性较强的问题,从而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发挥自身创造性,并逐渐培养自己的个性。
结论: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并摆脱陈旧教育方式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并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从而对其创造性进行挖掘与培养,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通过美术教学为国家及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艺兰.教学做合一——创新型小学美术教师的实践与思路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6:174.
[2]陈颖.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问题及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4,01:126.
[3]赵炎琴.对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4,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