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护眼攻坚战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眼日”即将到来,在这一天,许多平时不在意用眼卫生的人也会特意“犒劳”眼睛一次。专家号召,爱眼应该深入到生活的每时每刻,而不是“因节而爱”。那么,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病友应该如何正确用眼?如何保护眼睛?为此,记者采访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眼科副主任金明教授,金教授呼吁广大糖尿病病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人类观察世界的器官,也是人类沟通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所以有人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户”。信息爆炸时代,“心灵的窗户”需要接收更多的资讯。每天一睁眼就会有无数有用的、没用的资讯充斥“窗前”,有时甚至造成“接收器”故障——眼病。目前,眼病中最广泛、最常见的当属近视,但是就危害严重程度而言,糖尿病眼病的危害绝对不容忽视。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很多,以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且危害最大。美国国家糖尿病委员会报告称,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失明几率高25倍。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仅次于老年性视网膜变性之后的四大致盲因素之一,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因此糖尿病病友对眼病的预防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延缓眼病的发生。
  金教授:糖尿病引起的眼病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严重糖尿病眼病,常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据统计,50%糖尿病病程在10年左右者可出现该病变,15年以上者达80%。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高。该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后果,由于糖尿病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加之血液呈高凝状态,易造成血栓和血淤,甚至导致血管破裂。
  白内障: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占到白内障患者总数的60%之多,其手术几率也比其他白内障患者要高出很多,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动物实验已经证实,高血糖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均可导致白内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波动性屈光不正:许多患者起初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但是一段时间后,他们可能发现自己忽然近视了,看远看不清,看近反而很清楚,事实上,这是得了糖尿病眼病了。于是,患者去配眼镜,刚配上还挺好,没过几天视力又恢复正常了。此时,如果分别查几次血糖,肯定有高峰、有低谷,这就是波动性血糖增高。
  当血糖急剧升高时,患者可突然由正视眼变成近视眼,或原有的老花眼症状减轻;血糖降低时,又可恢复为正视眼,或又需要佩戴老花镜。可见,波动性血糖会造成视力的波动性变化。
  开角型青光眼:糖尿病易引起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此类青光眼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本病初期无明显不适,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经休息后自行消失,故易误认为是视力疲劳所致。中心视力可维持相当长时间不变,但视野可以很早出现缺损,最后由于长期高眼压的压迫,视神经逐渐萎缩,视野随之缩小、消失,最终失明。整个病程中,外眼无明显体征,仅在晚期时,瞳孔有轻度扩大,虹膜萎缩。 缺血性视突病变:又称血管性假性视乳头炎,多见于老年人,单眼或双眼先后发病。此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视力和视野发生突然变化。视力骤然模糊,下降至失明;视野起初是鼻下方扇形缺损,而后扩展成偏盲或向心性缩窄,有时可与生理盲点相连。这是由于营养视神经前段的小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睫状后短动脉回归支闭塞;或视神经软脑膜血管受累,使视乳头供血不足,发生急性缺血、缺氧而水肿;眼压过低或过高,可使视乳头小血管的灌注压与眼压失去平衡,也可引起视乳头水肿。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糖尿病会导致动脉硬化,致使供应眼睑神经的小血管缺血,另外还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现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引起眼外肌运动障碍和复视,如外展神经麻痹或动眼神经麻痹。比如:有些老人会突然眼皮耷拉,眼睛睁不开,很多人以为这是眼病或肌无力等,长期进行针灸、理疗、输液等治疗,延误了最佳正确治疗时机。
  此外,还有一些眼病并非常见,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金教授:糖尿病眼部病变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
  一是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有人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观察,发现80%以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在20年后会发生视网膜病变,而控制良好的患者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巨大。 二是控制血压 血压、血脂、血糖对预防糖尿病眼病都很重要。有人曾研究过两组糖尿病患者,一组是高血压,一组是正常血压,观察血压对眼底病变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血压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了34%。每个人的视力主要是靠黄斑区的光反射,黄斑区出现水肿即影响视力,有人认为糖尿病最影响视力的是黄斑区的水肿。有人做了试验,一组高血压,一组正常血压,结果是高血压组的视力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组,也就是说,平常控制血压很重要,血压不控制好,很容易出现糖尿病眼病。有些病友现阶段血压不好,但暂时没有任何反应,但如长此以往,10年后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非常大,还会导致失明。 三是控制血脂 血脂也很重要,当病人有严重高脂血症时,血液中含有大量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可使视网膜血管颜色变淡而近乳白色。这些脂蛋白有可能进一步从毛细血管中漏出,这就是视网膜脂质渗出,在视网膜上呈现出黄色斑片。如果脂质渗出侵犯到黄斑则可严重影响视力。
  高脂血症引起的视网膜静脉血栓,后果非常严重,且不易被及早发现。高浓度的血脂可以激活血小板,使其释放多凝血因子,造成血小板聚积性增高,血管内血栓形成。若血栓发生于眼睛内,可以造成视网膜血管阻塞。
  中央静脉阻塞可表现为视盘周围环状出血和渗出及视网膜静脉扩张,可引起视力严重下降,且老年人严重的视力下降可造成双目失明。
  四是定期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视力及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则应从发现糖尿病起,每年检查一次。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则应缩短眼科随诊时间。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眼部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
  五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规律,戒除不良嗜好 糖尿病患者必须戒烟;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和高脂肪的食品;适当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脑力劳动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等造成的视疲劳,从而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另外,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多种并发症都要加强重视。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很多种糖尿病眼部病变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很大提高。
  金教授:现在,许多人都需要使用电脑工作,所以最近几年门诊病人中,干眼症的比例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干眼症。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干眼症在IT行业、文字工作者中发生率达到了70%之多,在其他行业的发生率也是非常惊人的,所以说对其预防非常重要。长时间使用电脑、看电视、所戴眼镜不合适都是造成用眼疲劳的因素,从而引起干眼症。归根结底,引起干眼症最主要的就是用眼疲劳,眨眼次数明显减少,泪液分泌减少。
  在此,我为大家介绍几点与电脑和平共处的小方法:
  自我调节:使用电脑一段时间后,做5分钟眨眼运动,可以改善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或者再做一下眼部按摩,眼睛周围有很多穴位,许多经脉由此而过,通过按摩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明显改善视疲劳状态。
  被动调节:还可以选用一些小的按摩眼睛的仪器,这些仪器大部分是按照中医经络理论设计的。人体有8条经脉从眼部走过,这些仪器从这些经脉中选取一部分穴位,仪器一戴上就正好盖在穴位、经络上,通过刺激、按摩穴位、经络,有效改善视疲劳。
  饮食或者药膳的调理:中医讲“药食同源”,可以利用一些食物来调节视疲劳状态。
  没有糖尿病的眼病患者可以泡茶,比如菊花绿茶,在绿茶中加一些菊花;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泡菊花,加枸杞、决明子,可滋阴、养肝、明目。每天热水冲泡两次代茶饮,早上、下午各一杯。在水温不很烫的时候,把眼睛贴在杯子口,用代茶饮的热气熏眼睛,茶稍凉之后喝掉,这样,一次代茶饮起到了两次保护眼睛的作用,内外兼用。一金教授: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部分专家都主张的控制血糖三大法宝为:带着白开水,多运动,多吃蔬菜。出游是一项很好的运动l方式,但是夏日阳光好,紫外线很强烈,很多研究资料已经明确显示: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白内障。所以,不管是糖尿病患者还是正常人,在夏季外出时都需要打遮阳伞、戴上防护眼镜,比如墨镜。购买太阳镜时需注意,要选择真正能防紫外线的眼镜。
其他文献
胰岛素的低水平可提示胰岛功能衰竭,但对于高胰岛素水平,有些患者并不能正确理解,以为这是好事。其实,高水平的胰岛素非但对降低血糖无益,反而会伤及“无辜”——心脏和血管系统。对于健康的或是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来说,高胰岛素血症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胰岛素血症的结果是微血管病变,如眼底、肾脏等问题。  高胰岛素血症并不是因为胰岛细胞工作“积极”,而是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为了保持血糖
期刊
最近很闷热,据说这样的天气容易生病或加重病情,我很担心运动时发生危险。请问,我还应该继续运动吗?有没有什么禁忌?  四川 唐某  答: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气压偏低、湿度较大的日子,这种气候对身体健康较为不利。当气温高时,人会大量出汗,导致血液浓缩,易发生血栓;气压低时,氧分压低,锻炼会增加心脏和大脑的耗氧量,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湿度大时,人体出汗受到抑制,如果此时运动,体内产热更大,极可能导致
期刊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也是糖尿病病情控制的监测指标,空腹血糖的真正意义是基础血糖。因此,我们说正常人的血糖可分为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基础血糖主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基础血糖的控制多受肝脏调节,如果出现血糖过低,肝脏就会把储存的肝糖原释放到血液中去,确保血糖稳定。但肝脏储存的肝糖原是有限的,为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人还必须从饮食中摄入更多的糖原。摄入的食物
期刊
小雨今年快5岁了,能歌善舞,是幼儿园里的小明星。每个周末,妈妈都带小雨去少年宫学音乐,最近小雨经常喊累,说不想去少年宫了,妈妈以为这是小孩子的惰性,没有太在意。上个月的一个周末,妈妈还是像往常一样把小雨送到少年宫,自己在附近逛街等待小雨下课。突然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老师非常急迫:“小雨昏倒了,您快过来!”  妈妈赶紧把小雨送到医院,诊断结果很快出来了:小雨患上1型糖尿病。刹那间,妈妈感觉天旋地转。
期刊
欣欣今年10岁,是独生子,从小体弱多病,没.少让父母操心。5岁时,欣欣的父母双双出国,欣欣就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对孙子宠爱有加,有求必应。说到零食,家里自是应有尽有。至于麦当劳、肯德基,每周少说也要光顾2~3次。老人认为“只有多增加营养,孩子身体才能棒”,因此,顿顿都是鸡鸭鱼肉,孩子吃饱了还要再塞上几口。欣欣不爱运动,放学一回到家就泡在电视或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爷爷奶奶怕孩子受委屈,事事
期刊
48岁的王先生心宽体胖,对美食情有独钟。只是近年单位体检不断出现警报,先是肥胖腰围106厘米,后是脂肪肝,还渐渐出现血脂、血压异常,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血压近160/102毫米汞柱。听从医生的建议后,他开始调整高盐、高脂的饮食结构,先后服用福辛普利、氨氟地平两种降压药以及血脂康。不久后,血压降到了140/90毫米汞柱左右,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也有所下降。前年体检,他的空腹血糖为6.3mmol/L
期刊
老张已惠糖尿病4年,平时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治疗,血糖一直控制得比较理想。最近他有些麻痹大意,近一个月来餐后血糖直线上升,最高达到了12.0mmol/L。他曾经看到过介绍,称阿卡波糖是降低餐后血糖的一线用药,他想:现在自己就是餐后血糖高,何不尝试一下。于是到药店买了一盒拜唐苹,按照说明书1天3次,1次1片服用。同时,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也没有调整剂量。加用拜唐苹之后,老张总是感到腹胀、排气增多,食
期刊
去年,王明小朋友被确诊患有1型糖尿病,不得不每天注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一次在上完体育课后,他突然心慌出汗、眼前发黑,随后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急送医院后,医生说他出现了低血糖反应,后经静脉输注葡萄糖后,王明的病情很快好转,转危为安。  那么,王明小朋友为什么会在剧烈运动后出现低血糖反应呢?原来,他在无剧烈运动的情况下,每天应用的胰岛素量是恒定的,平时的饮食量也较稳定,这样空腹及餐后血糖也
期刊
格列奈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同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分两类: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孚来迪等)和那格列奈(商品名:唐力、唐瑞、万苏欣等)。格列奈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快,服药后立即可以进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时,刺激分泌的胰岛素也同时达到高峰,能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而且,该药的作用时间短,当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后,该药的作用已基本消失,此时胰岛素分泌的量也相应减少,这就避免了下餐前低血糖的发生。由此
期刊
胰岛素类似物是目前最先进的胰岛素产品,它在保持了人胰岛素对调节人体糖代谢能力的同时,克服了一些人胰岛素本身的缺点,比如起效慢、作用时间不够长、需要餐前30分钟注射等。诺和锐30是一种全新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是人胰岛素30R的升级产品,在中国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具体使用中,很多患者反应他们遇到了一些小问题,就这些问题笔者来进行一下讲解。    诺和锐30是何种胰岛素?正在用人胰岛素30R能直接换成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