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感恩教育实践体验, 提升高职学生德育品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目前高职学生的感恩品质堪忧,开展感恩教育意义尤为重大。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通过感恩教育的实践体验,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感恩教育 德育品质
  
  感恩教育,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是情感教育、人性教育等一切教育的基础。
  伴随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培养实用性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逐渐发展壮大。从目前招生的生源来看,普高集中在专科批次,另有从职业中学升学上来的学生,无论是学生的文化素质还是思想道德素质都参差不齐。在现实的工作中,发现目前许多学生做事只求受惠,从不施惠;只求索取,从不给予;过多强调自主独立,缺乏合作意识,等等。因此,加强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意识业已成为高职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高职学生德育品质现状分析
  1.功利性强。
  不少高职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以自我为中心,做事讲价钱,付出索回报,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衡量,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劳动意识缺乏,进取精神弱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追求。
  2.责任感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部分高职生对个人前途更加担忧,更加关心自己的命运,关注自身发展和现实的利益。他们不关心别人,不关心集体和社会,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缺少集体协作观念,缺少服务和奉献精神。
  3.独立性差。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长辈的呵护,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生活在安定的环境中无忧无虑,接受学校教育,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礼。一旦离开父母开始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集体生活无法适应,不能融入自己的寝室环境,找不到朋友说话,不能与周围的同学很好地沟通,依赖性强,生活上寻求父母的保护、照顾,享受社会和学校提供的服务,学习上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4.上进心弱。
  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对高职教育缺乏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加上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深度和难度比以前也有所增加,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学生专业兴趣不强,学习动力不足,能力提高不快,部分高职学生厌学、逃课现象严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成作业应付了事。
  5.感恩意识浅。
  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会的救助之恩、对他人的帮助之恩、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极端地漠视,不懂得知恩图报,他们自私、冷漠,把他人的给予视为理所当然,却不知回报,更不用说主动帮助他人,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对自身生活缺乏反省,很难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二、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必要性
  感恩教育对于个体不仅是道德教育,而且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学会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看到,忽视感恩教育,容易使有的学生缺少幸福的感受,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和对国家的理解,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是当前高职学生德育研究和实践中的时代课题。
  1.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感恩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处世准则,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古训。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和提高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以感恩的心态和行动回报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呵护,具有时代意义。
  2.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珍爱生命,对自己负责;感激父母的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尽量使父母少操心,努力使父母放心,学会孝敬父母,对父母承担责任;引导学生关注他人、体谅他人、关注社会、踏实做事、勤勉做人,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人生定位、对工作的态度有正确认识,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为社会服务。
  3.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素质直接影响高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决定高职学生最终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因素。感恩是传统美德,是真善美的行为,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知道感恩的人一定是讲道德、讲诚信的人,他们肯定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容易获得社会的肯定,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得到增强。
  三、搭建感恩教育实践平台,实现感恩教育知行合一
  2011年上半年,我院在全院开展了学生感恩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理论上均懂得感恩存在的意义,但绝大部分人缺乏感恩的实际行动。
  在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过程与机制、方法问题上,过去我们长期受到传统德育的影响,一度有一种观点主张德育与感恩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发展认知。然而事实证明了,这种简单而枯燥的方法是没有多大效果的,甚至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实践、体验和情感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院对高职德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推出特色系列——感恩教育。
  1.开展主题教育,深化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主要的课堂在日常,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感恩教育良好的素材,校园中的每个人不仅要独善其身,而且须把感恩传给别人,以促进扩散效应,但如何使这份感恩意识能深入人心?这还需要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渠道。从2010年开始,我院推行主题班会交流听课制度,提倡每个学期每个专业或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结合纪念日展开爱国主题活动,举办爱国影片放映周,体现同学之情、父母之爱、对自然社会之爱等各类主题丰富多彩,如《大爱无疆》、《爱在左,感恩在右》等主题活动,穿插了每个同学原创的小品、歌舞,台下台上的互动,由学生自行组织策划编导,参与率百分之百。活动对外开放交流,吸引了许多学生与老师观摩和学习,扩大了主题活动的影响力。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设计了评价表,对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互动程度及影响力等进行评比打分,最后汇总各专业各活动的最后得分实施嘉奖。
  2.融入校园活动,营造感恩氛围。
  校园活动以其独具的感染、导向、熏陶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功能,发挥着大学课堂教学不能起到的作用,是学生品质教育的大课堂。因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我们以“感恩”为主题,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海报栏及宣传廊等作为宣传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诗歌朗诵、大合唱、征文活动、演讲比赛、摄影展、优秀电影展等,在特定的节日开展感恩短信征集、寄送贺卡等活动,挖掘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强化校园生活中的感恩教育,促使学生在业余生活中树立“感恩”的意识,深切体会到安定的社会环境、幸福的家庭、美丽的校园,是因为有他人在背后无私的奉献与创造。
  每年新生入校,各系部都组织新老生友爱交流会,帮助新学生们解答疑惑、传递友情,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每届学生毕业,学院都组织毕业典礼和毕业生晚会,毕业的同学抒发对母校的情感,给学校和在校的学友留下真挚的祝福和宝贵的经验。
  成立校园文明自律中心,参与管理学生自习纪律、校园环境保护、日常文明行为检查督促、寝室文明督检及雅室评比等事务,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管理中更能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统一起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氛围,使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让大学生们在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逐渐改变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将感恩作为一种社会道德感、意识感、责任感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
  3.走入社会实践,激发感恩情感。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报恩,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在日常实践教学活动中,我院利用国庆纪念日、“公民道德日”、“法制宣传日”等节假日和重要纪念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各种活动;以培养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为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每年的义务献血活动,学生都踊跃参与,我院获得了吴江市“无偿献血促进奖”荣誉称号;组织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各类宣传,出版报、为孤寡老人服务、维修电脑,定期到福利院慰问联欢;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子,为他们义务送教,给孩子们捐书、文具、衣物等;利用吴江丰富的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文化中心,定期收听讲座《鲈乡讲坛》;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近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开展节约活动,提倡低碳生活等。
  在2011年吴江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上,我院承担了多个大型会操表演任务,近千名师生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在近半年中克服困难,用汗水和辛劳演绎了精彩和成功。在此类活动中,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荣誉感油然而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真正懂得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教育能帮助高职生树立起责任意识、自立意识,改掉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让高职生在温暖中学会感恩,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养成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渗透学生工作,滋润感恩心灵。
  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对优秀学生干部感恩教育的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往往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们平日里的一举一动都对其他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针对学生党员,开展“争先创优”特色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以“我是党员,我是旗帜”理念为指导,树立培养品德修养。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使其周围的同学感受到感恩品质在校园中无处不在,起到学生榜样的作用,可以唤起其他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助学工作中穿插开展感恩教育。高职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学院又开拓渠道设置企业奖学金、勤工俭学岗位、困难补助等,使得广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可以受到不同程度的助学补助。在这些学生受到补助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种种资助政策都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对其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为了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学院要求学生管理一线老师多关注各类论坛,并参与到与学生的交流中,利用网络工具,了解学生心灵,并加以适时的引导点拨,开通博客、开通微博,建立各专业学生QQ群,课堂外心灵的沟通达到的教育效果更好。
  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自立、自强的责任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旗帜,应该通过感恩教育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转化为感恩的行为,为未来社会公民素养的普遍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萧家芳.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07,(1).
  [2]路葵.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与感恩教育对策[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3]张建平.感恩教育: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J].青年教师,2006,(10).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教育的文化优势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是知识教育、还是人文教育,更是人生教育。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原语文的本色,开展语文社团活动更能有效优化校园的文化,为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校园文化 语文社团    一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育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科书的内容总是以不同形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
摘 要: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数学课堂效率并不完全依赖于教师的素养与学生的基本素质,而是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引领课堂所创设的情境。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在教师的诱导启迪下自己悟懂学会的。对学生怎样启而得法,诱而有效,应该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诱发灵感 情境创设 引趣    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力图创设一种情境以
摘 要: 破窗事例在日常班级中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早预见,不良作风、不良习惯就会滋生蔓延,给以后的班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班主任应该及时处理和制止破窗事例,狠抓班级中不该发生的每个“第一次”,严肃对待,谨慎处理,教育学生做好平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放过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做好一名及时补窗的管理员,使班级和谐、稳定。  关键词: 破窗理论 班级管理 “第一次”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
摘 要: 文章以一个青少年犯罪的典型个案为例,反思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如溺爱子女,过度满足其物质生活享受,忽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等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家庭教育误区 应对措施    案件介绍:被告王某,女,陕西泾阳县人,毕业于西安某警察学校。在毕业之后短短的半年时间,她就从准警察变成一位“瘾君子”,接着,王某与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周某一起8次贩卖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充满童趣和幻想的儿童诗。全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向我们展现了星夜天空美丽的景色——一个小孩仰望星空,把一弯新月看做小船,幻想自己乘着小船遨游太空,与碧空、星星为伴。诗中有情、有景,而此情、此景又正契合儿童的现实生活,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诗文韵律和谐、优美,具有较强的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诗的特点,以及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里突出了对语言的要求是“文从字顺”。  语言通顺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富有文采、创意表达则应成为我们的追求。“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好文章离不开文采。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涌现的满分卷、高分卷,你会发现虽有各自独特的地方,但语言富有文采,却是共同的特征。精美的语言好比是人们身上精美的装饰,能使整个人看起来光彩夺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是范仲淹词《苏幕遮》的上阕。青天、黄叶、翠色寒烟、斜阳晚照,在苍茫的塞外,这入画的景色显得开阔而悲壮。看在久别家乡的征人眼里,却沾染了伤感的气息。于是在下阕,“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浓浓的乡愁便氤氲在塞外之秋的斜阳里。词人触景生情,寄情于景,情与景完美地融合在了
摘 要: 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不断增多,严重污染了环境,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能有效缓解全球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废塑料的分离与回收的方法,以及重新利用的加工方法。  关键词: 废塑料 分离回收 再生利用 可持续发展    2011年寒假,我在雨润公司进行了两周的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学习并了解了关于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的许多知识,由此引发了一些对于可持续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说到作文,学生们就开始抓耳挠腮,头疼不已,在课堂上先是发呆,然后就是糊弄几句,一堂作文课就结束了,至于写的什么,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是因为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无事可说,无情可表、无意可会。那怎样才能有事可写、有情可表、有意可会呢?我想宋代的朱熹先生已经告诉我们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也如渠,怎样让作文源源不断,有清水注入,永不衰竭呢?这
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而讲评是其重要而不可忽略的环节。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既是作文指导工作的升华,又是批阅工作的综合和补充,更是一个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讲评既可对学生这次写作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又可为其今后的作文和提高写作水平指明努力方向,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怎样才能让作文讲评课深受学生喜爱而又变得精彩呢?结合教学实践和个人体会,我总结为“四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