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的方法论意蕴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趋势,这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课题。为有效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在方略上必须承前启后,迎合时代发展并需要与新常态阶段性特征相适应的哲学来指导实践。“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精神主线,蕴含着丰富的问题导向的实践意识,因此我们必须领会其中的方法实质,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出发,用辩证思维审时度势,在尊重客观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价值最大化。注重整体效益,兼顾各个方面,争取在以实践为指导的思路下,将文中所提到的几种理念融入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实现沿线国家与中国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方法论;意蕴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48-03
  经历史与实践总结,中国要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后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关于世界普遍本质和演化规律的科学世界观。”[12]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南针,是以其精神实质鼓舞人心的,它长久不衰,又在新的时代下,结合现实情况并赋予新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用于探索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和完善。2016年又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展开之年,立足中国实际,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新节点上,探讨适应于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的方法论意蕴,用以指导具体实践。虽然在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正是因为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才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光更加耀眼夺目,光芒万丈。
  一、“地瓜理论”——跳出中国发展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专著《之江新语》中,曾借助有人提出的一种“地瓜理论”,来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现象[1]。学以致用,“地瓜理论”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也是相贯通的,众所周知地瓜的藤蔓是向四面八方交错延伸的,但唯一不变的是它的块茎始终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和扩张,只是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水分和养料,以此来促进根基的肥硕壮大。根据哲学的思维,我们可以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地瓜理论”,它的意指是跳出中国发展中国,争取有利因素,促进自身发展。
  (一)联系上以“开放”理念支撑中国与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形式决定任务,行动决定成效。为此,我们要放眼长远,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联合的世界经济,坚持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7]1978年以来,中国就与世界形成了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当前中国强调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将改革提到应有之义。只有具备良好的开放条件,才能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世间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各个国家也处在一个开放互动、影响制约的统一体中,它与世界的发展日益“你侬我侬”,互相渗透。只有充分的认识这一前提,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开放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从而服从于整个社会进步。然而在国内,自身孤立的发展并不能解决出现的困境,因此面对国内外的客观环境,我们必须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加大开放力度,同时在现实实践中,要将“虚实”结合,务实是实践,那么务虚就是指导理论[2]。我们所强调开放,一定是双向开放,才能将发展的理论光辉呈现给更多人受益。世界民族没有优劣之分,每个民族都是构成世界的“细胞”,我们中国在享有改革红利的同时,除了内部消化,更愿意将这种实惠惠及更多的人。“地瓜理论”的根枝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枝繁叶茂,才会显示出根更稳固扎实。
  (二)发展上以“共享”理念牵动中国与世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我们之所以强调“共享”理念,源于世界人民对美好和幸福生活的期盼,“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就是在具体的客观形势下提出的伟大构想。从新中国成立初摸索式的发展到现在形成的基本规律式发展,就是基于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从而达到的实干兴邦。“一带一路”是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背景环境下的战略选择。近些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中国本身就意识到国内发展中的问题,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中,我们也在理论和实践中寻找答案。“地瓜理论”的根部在中国,它可以将其枝叶扩展到它的周边国家,甚至世界各地,如果单纯的仅把发展局限于自身,那么这种发展就是狭隘的,孤立无助的。“一带一路”下的沿线国家,自身的发展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国内经济建设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支撑,由此国内资源能源转化效率低,必须借助外部力量才能更好发展,而中国的持续发展也需要连接沿线国家,沟通世界,在发展的理念下,寻求与世界的共同声音,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而奋进。如今世界的整体趋势是各个国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相互融合的,那么基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实现世界人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发展是促成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最好路径,只有发展的好,发展的顺利,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赢得更多的竞争机会,才能逐渐融合到世界的经济体系中,才能为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夙愿提供发展红利保障。“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6]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民是不是共同享有了发展成果,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最终的利益都要回归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把改善民生,服务集体作为自己至上的永恒追求,因此寻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成果才是共同富裕的最好明证。同时中国本身也希望借助自身力量,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富裕,共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
  二、“木桶理论”——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在《之江新语》做长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这好比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装水容量不是取决于这只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3]“木桶理论”的存在,揭示了中国当前的一个区域发展现状,它盛水量的多少是取决于最短板而不是最长板的。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中西部欠发达这一严峻趋势有待改变。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成东西互补、连南贯北,中外结合的全新开放布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9]。根据哲学的思维,我们可以用整体与部分的观点看“木桶理论”,它的意指是要充分平衡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减少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一)整体上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区域稳定和共同繁荣为原则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经提出,就是站在整体和全局的视角下对协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把握,在一个开放流动的环境中,既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各项要素之间的合理分配和补给,又要将发展中的“短板”逐渐变成优势,也要积极从辐射周边国家着手,“一带一路”战略是经济发展的重整规划,它强调打开内部市场,加强各个区域的交流与联系,形成互动互通的局面;它也强调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动性,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企业的升级、产能的过剩、就业的压力等等。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把“接口”与“进口”连接好,扩大沿边开放,实现资源要素合理分配和高效运作,努力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促进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以使世界财富更好的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相关讲话中,均强调了要积极打造与各个国家的友好往来和共同发展,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木桶理论”之所以适用于整理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中,在于它从盛水量的多少告诉我们,并不是木桶的最长板决定水量,而是特为关键的最短板。“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为补齐区域发展不足,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因此,从战略整体脉络出发,我们最大的目的是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区域稳定和共同繁荣,这也是大国智慧中最具人性思维维度的展现。
  (二)部分上以协调和平衡国内东西部共同发展为宗旨
  马克思最伟大的一句话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于为具体的社会实践积累前提素养,所以中央领导人就在践行实践经验总结上,与人民风雨同舟共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10]。但面临我国东西部出现的发展差距现实,这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现实发展条件下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木桶原理”对中国聚焦的现实问题做以明确归纳,是中国社会发展始终面临和需要解决的,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开展之际,为了有效解决关于区域之间差距的问题,我们必须有效的从差异的根源着手,重在协调与平衡这种关系。这就体现在既要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更需要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自身也要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改善环境、不懈努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就是有效连接国内东部与西部,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东部经济发展速度飞快,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外资充沛等优越条件为东部的发达创造了“先天”条件,然而东部地区由于日渐出现的资源能源短缺、交通拥挤、人口相继涌入造成生活和生产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也使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然而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可创造价值利用的空间极大,但交通不便,人才稀缺,对外联系少等原因也使其发展速度缓慢,因此“木桶理论”就对此现象加以说明,真正能使中国强盛起来的依靠就是积极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要辩证地看待何为发达?何为人民之幸福?同时国家作为引导13亿儿女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必须有效放矢国际合作的力度与强度,做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断地缩小差距,同时也要促进世界人民的和谐相处、平等交流。
  三、“破窗理论”——缺啥补啥是关键
  “破窗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学效应,最先应用于犯罪学领域,并成为一种理论流行开来。这一理论原指在一间房子里如果有一扇窗户被打破,也未能及时修补,那么其他窗户也会在不久之后全部被打破。像在街道一样,如果满地都是垃圾,没人理会和收拾,不久之后会满街都是垃圾,这就形象的说明社会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自由,那么人们就会无视它,继续破坏,而不会顾其行为和原则,是否遵从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回首“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愿景和目标,我们是为积极应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在经济重新整合和规划方面提出的要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背景环境下,为了保证“一带一路”战略的最初愿景的顺利实现,就要以平和的心态正视国内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正确分析资源能源的不足以及环境等方面给发展带来的阻碍,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种趋势,不断地将其不利因素降到最低或是逐渐改善。根据哲学的思维,我们可以用认识与实践的观点看“破窗理论”,它的意指是哪里不足补哪里,不断完善自身,实现更好发展。
  (一)认识上以激发全民高度重视现实存在为始基
  在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制定制度的话语权,是我们展开“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考虑因素[11]。“破窗理论”告诉我们,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国的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是以付出高昂代价作为条件的。比如:众所周知中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的,缺乏核心的技术竞争优势,低廉劳动力广泛存在于国企、私企、外资等经济实体组织中,稍微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都得靠进口,或是外国人拥有专利权,我们仅仅是以加工或是重新组装产品来获得之间的差额工资。面对中国的国情,人多地少,资源丰富且人均拥有量低的现实,如果一味的明知道“made in China”并不能给中国带来实质性的产业升级与调整,反而因为劳动力低廉成为一个广阔的市场来发展加工产业的话,中国的未来从何而言?虽然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立马就变成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就能改变现状,但是如果在认识上都达不到预见性,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会越来越艰难。如今,世界工厂在中国“安家立足”之后,中国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诸如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雾霾等现象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如果不加以改变这种现状,继续任其发展,那么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满目沧桑。同时社会治理问题难上加难,如食品安全,黑心厂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久打算;失独老人、留守儿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区域差距大等等,这些都是摆在眼前,近在急需解决的问题。“破窗理论”是基于认识的客观存在,认识与实践又是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认识的预见性,又要立足实践,改善这种境遇。在总结改革经验与教训上,基于新的背景和境遇提出新的发展思路的“一带一路”,是一场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让我们更明白开放有利于放宽视野,共享有利于提升效果。   (二)实践上以寻求有效路径改变制约因素为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5]。马克思指出“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各项活动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现实情况中,矛盾随处可见,尊重客观规律是我们做事的始基,因此我们要及时的做好矛盾的转化和调和工作。在对待“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时,要按照主次矛盾先后有序解决,要强调针对性和现实性,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要审时度势,经过全面实践和深入调查研究,做到利益最大化。尤其是中国目前区域发展差距大,东西不平衡,西部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但缺乏相关物资、技术和智力支撑。部分富裕并不算真正的富裕,只有实现全国整体发展,那才是真正的全民富裕。因此“破窗理论”告诉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和千丝万缕的利益追逐,要做慎重的战略思考和战略抉择,做到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在整体和全局上重点突出,又要在实际中不断开拓创新。“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发展的基本国策,贯穿于现代化的全过程,它的终点虽然是为中国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行优势互补,但一直强调在收获丰厚的“开放红利”时,要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发展。我们要明白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在于始终以现实实践出发,不断推陈出新,吐纳新知,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的进行理论创新。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形成新的认识、境界、局面,继续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进行着新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决策,也在不断的摸索中,以强大的精神动力继续进行着伟大的历史探索。“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是党中央对中国国情和现实的长久思考所做出的具有决定性战略高度的发展理念,它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同时也是为实现全面小康和全面深化改革,所做出的重要历史抉择。从哲学方法论的视角进行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的主线,以科学的态度对中国聚焦问题进行实地解决。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继续坚持并为之奋斗着。
  参考文献:
  〔1〕〔2〕〔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72,269,92.
  〔5〕〔6〕〔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6,335.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135.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9.
  〔10〕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范文.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J].行政管理改革,2016-02-05.
  〔11〕论五大发展理念[N].南方日报,2015-11-05.
  〔12〕夏建国.“马克思主义”概念辨析[J].徐州工程学报,2016,31(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其他文献
会议
开展教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做到“立德树人”,通过教育不只是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可用之才,其更主要的是要把学生培育“成人”.由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会议
会议
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0.8%Si无取向硅钢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板的再结晶织构以{111}强织构组分为主要特征,并伴随有{100}和{110}弱织构组分。随着退火温度的升
会议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懵懂接受但又不完全明白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是感性的,不系统不全面的.音乐学科是声音的艺术,有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会议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各科的教学都朝着创新化方向发展,中学的音乐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引进了多种打击乐器,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具体研究了打
一、《张景碑》简介 《张景碑》全称《汉张景造土牛碑》。东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立,1958年河南南阳出土。现存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汉碑亭内。碑身四周残损,存隶书12行,满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