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眼中,健康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也正因如此,中国人对健康知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渴望。为深入了解城市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诉求,知名市场调研和咨询机构Kantar Health于2014年底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开展了“公众健康知识获取与认知现状”调查,结果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公布。结果显示,尽管现有健康信息渠道看上去很丰富,但存在“广告植入,难信真假”等问题,无法满足公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尤其是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的健康信息,近一半的公众不愿或不敢将其中的健康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据悉,这次调查有效问卷一共是2044份,样本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根据调查结果表明,86.5%的受访者表示关注医学及健康知识。其中,17.0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医学及健康信息“非常感兴趣”,感兴趣的占30.73%,兴趣一般的占38.84%。对该类信息不感兴趣的仅占一成多。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每个人会同时接触4-5种不同渠道,电视、报刊、网站、书籍等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城市居民获取健康的最主要的渠道就是通过电视获取,医生等专业人员排名第二。
调查发现,网络和社交媒体没有在这次的调查中位列第一,不是主要的获取医学及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但是还是从一方面反映出了这些途径的影响力,在受访中,有53%的人表示,都会使用网络、微博、微信所传播的健康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根据目前的数据类似的就是一些知名医学科普网站和医学专家痛批这些来自微信、微博的知识常常违背医学常识,健康陷阱是非常的多,是不可以相信的。
在这次调查的人中,大多数都表示在获取健康信息的时候,多种多样的渠道是存在很多的危险的,例如广告植入、真假难辨。信息量大、无法辨别。信息碎片化、不够深入等。所以有9成的受访者对于现在的健康信息传播渠道和内容表示不满意,都觉得现在的信息获取途径有待加强。
对此,国家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教授表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国人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老百姓开始有意识地主动获取健康知识。
胡大一说,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健康信息是好事,这说明了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了,也使得健康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传播。但多元化的背后也有隐忧,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健康信息传递渠道和内容仍有待加强;1/3的受访者对健康信息的科学性、权威性表示担忧,其中“广告植入,难信真假”、“信息量太多,无法辨别”以及“碎片信息,不够深入”等是最主要的担忧。在胡大一看来,现在很多疾病防治知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少打着健康教育旗号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经常传播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伪健康知识,有些节目或书籍其实是“伪装”的广告甚至谣言。但在百姓眼中,媒体传递的健康知识就是权威信息,他们容易看见什么就相信什么,所以在目前健康信息泛滥的情况下,不仅不会有助健康,反而会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
另外,进入“微时代”后,健康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每天打开微博、微信,各种令人将信将疑的健康文章满屏皆是。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人对网络健康信息持怀疑态度,不会将网络及社交媒体上的医学及健康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对此,国家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教授指出,这主要是由于网络健康咨询的繁多与混乱引起。网络上的信息大多缺少确凿可靠的新闻源,有很多混杂的信息在大量传播,很多健康观点甚至不知出自谁之口。“例如喝水这件简单的事,有的说一天要喝够8杯水,有的则说一天4杯就行;有的说最好早晚喝水,有的却建议将喝水分为3个时间段。这些缺乏统一标准的说法,让缺乏保健常识的普通老百姓难以分辨。
既然获取健康信息的来源日益多元,那么人们就要学会甄别。洪昭光说,应学会“三看一关键”。一看作者,查询作者的专业背景以及从业经历,隶属于哪个正规医院、高校或研究所;二看作者在该专业的地位,主要是看他们的职称、在专业领域是否拥有权威的地位;三看讲话内容,要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一关键是要求百姓具备基本健康常识。
胡大一则表示,真正的健康信息应具有以下六性:公益性、可信性、权威性、通俗性、趣味性、时效性。希望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者能与有责任的媒体合作,共同传播健康知识,并希望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应对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予以高度重视和严格把关。
据悉,这次调查有效问卷一共是2044份,样本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根据调查结果表明,86.5%的受访者表示关注医学及健康知识。其中,17.0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医学及健康信息“非常感兴趣”,感兴趣的占30.73%,兴趣一般的占38.84%。对该类信息不感兴趣的仅占一成多。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每个人会同时接触4-5种不同渠道,电视、报刊、网站、书籍等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城市居民获取健康的最主要的渠道就是通过电视获取,医生等专业人员排名第二。
调查发现,网络和社交媒体没有在这次的调查中位列第一,不是主要的获取医学及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但是还是从一方面反映出了这些途径的影响力,在受访中,有53%的人表示,都会使用网络、微博、微信所传播的健康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根据目前的数据类似的就是一些知名医学科普网站和医学专家痛批这些来自微信、微博的知识常常违背医学常识,健康陷阱是非常的多,是不可以相信的。
在这次调查的人中,大多数都表示在获取健康信息的时候,多种多样的渠道是存在很多的危险的,例如广告植入、真假难辨。信息量大、无法辨别。信息碎片化、不够深入等。所以有9成的受访者对于现在的健康信息传播渠道和内容表示不满意,都觉得现在的信息获取途径有待加强。
对此,国家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教授表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国人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老百姓开始有意识地主动获取健康知识。
胡大一说,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健康信息是好事,这说明了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了,也使得健康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传播。但多元化的背后也有隐忧,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健康信息传递渠道和内容仍有待加强;1/3的受访者对健康信息的科学性、权威性表示担忧,其中“广告植入,难信真假”、“信息量太多,无法辨别”以及“碎片信息,不够深入”等是最主要的担忧。在胡大一看来,现在很多疾病防治知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少打着健康教育旗号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经常传播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伪健康知识,有些节目或书籍其实是“伪装”的广告甚至谣言。但在百姓眼中,媒体传递的健康知识就是权威信息,他们容易看见什么就相信什么,所以在目前健康信息泛滥的情况下,不仅不会有助健康,反而会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
另外,进入“微时代”后,健康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每天打开微博、微信,各种令人将信将疑的健康文章满屏皆是。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人对网络健康信息持怀疑态度,不会将网络及社交媒体上的医学及健康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对此,国家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教授指出,这主要是由于网络健康咨询的繁多与混乱引起。网络上的信息大多缺少确凿可靠的新闻源,有很多混杂的信息在大量传播,很多健康观点甚至不知出自谁之口。“例如喝水这件简单的事,有的说一天要喝够8杯水,有的则说一天4杯就行;有的说最好早晚喝水,有的却建议将喝水分为3个时间段。这些缺乏统一标准的说法,让缺乏保健常识的普通老百姓难以分辨。
既然获取健康信息的来源日益多元,那么人们就要学会甄别。洪昭光说,应学会“三看一关键”。一看作者,查询作者的专业背景以及从业经历,隶属于哪个正规医院、高校或研究所;二看作者在该专业的地位,主要是看他们的职称、在专业领域是否拥有权威的地位;三看讲话内容,要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一关键是要求百姓具备基本健康常识。
胡大一则表示,真正的健康信息应具有以下六性:公益性、可信性、权威性、通俗性、趣味性、时效性。希望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者能与有责任的媒体合作,共同传播健康知识,并希望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应对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予以高度重视和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