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犯罪所得”的认定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chaoqi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性质来看,我国《刑法》将该罪罪规定为妨害司法的犯罪,赃物罪使犯罪所违法形成的财产状态得以维持、存续,妨碍了公安、司法机关利用赃物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从而妨害了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作用,侵犯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所以宜将此处的“犯罪所得”理解为违法所得。
  【关键词】犯罪所得;违法所得;认定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十五岁的未成年人盗窃了3万元现金,其父亲明知并为其掩饰、隐瞒了该3万元,虽然其父亲主观上明知是其子盗窃所得,客观上也实施了掩饰、隐瞒的行为。但是由于其子由于未满十六周岁,不能构成盗窃罪,本罪的上游犯罪不成立,所以其父亲自然也不能构成下游犯罪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但在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一点,即数人单独盗窃均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未构成犯罪,虽然他人行为本身都不构成犯罪,只是一般违法行为,但行为人处理赃物的行为却因累计计算,已达到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程度,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显而易见,能否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里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犯罪所得与违法所得的关系。
  二、犯罪所得与违法所得
  关于犯罪所得与违法所得的关系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中“犯罪所得”应理解为“违法犯罪所得”,这样保障了司法机关对刑事犯罪的追究,不至于放纵一些罪该惩罚的犯罪分子。当然,如果行为人掩饰、隐瞒违法所得的行为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则应根据《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不以犯罪论处。第二种观点认为,在本罪中,“犯罪所得”是指已经触犯刑法、并构成犯罪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即本罪的构成必须以存在由犯罪产生的犯罪所得为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掩饰、隐瞒的是“非犯罪”所得,则不构成本罪。在本案中,父亲明知该现金是违法所得仍掩饰、隐藏,其行为违反《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对其进行处罚。上述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成立本罪是否要求本罪的前提的本犯也要成立犯罪的问题。即何为“犯罪所得”?
  三、犯罪所得的认定
  在理论界通说认为,把本罪犯罪对象规定为犯罪所得及其产生收益,本犯必须构成犯罪,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现在诸多学者认为,这里的犯罪所得并不要求本犯构成犯罪。有的学者认为,犯罪所得不宜理解为犯罪行为所得,而应理解为用犯罪方法所获得。其理由是:一方面,把这里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理解为行为人必须明知与赃物有关的本犯已经达到犯罪程度,实在强人所难;另一方面,实践中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案件行为人一次或者相加收购的被盗物品数额很大,但盗窃行为人未被及时查获,或每起盗窃行为人均因数额不足较大而不按犯罪处理。笔者以为,从关于本罪的性质来看,我国《刑法》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规定为妨害司法的犯罪。所以,赃物罪使犯罪所违法形成的财产状态得以维持、存续,妨碍了公安、司法机关利用赃物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从而妨害了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作用,侵犯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另一方面,国家的司法作用包括追缴赃物,将其中一部分没收、一部分退还被害人。就后者而言,该罪侵犯了本犯被害人对自己财产的追求权,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因此,不能因犯罪主体是未成年人缺乏有责性,而放任这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次,我国《刑法》第312条规定的“犯罪所得”也宜理解为由违法犯罪行为得来的赃物,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立法目的,有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再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与本犯相关联的犯罪,本犯是否构成犯罪直接影响公安、司法机关是否需要侦查、起诉、审判等司法活动。因此,笔者并不否认其关联性,没有本罪就没有赃物罪,但本罪只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两者之间更不能画等号。
  将此处的“犯罪所得”理解为违法所得,其积极意义有:一是增强了执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只要能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明知是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等,达到了一定的数额标准或有其他危害情节,则可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定罪量刑。这样既保障了司法机关对刑事犯罪的追究,又减少了执法中的任意性。二是保证了刑罚体系的完整性。将“犯罪所得”理解为违法所得,不但使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纳入到刑法保护的范围,而且使窝藏、转移、收购或代为销售除假币、毒品、枪支、弹药等一般违禁品的情节严重行为也有法可依。三是体现了刑法规范的严肃性。将“犯罪所得”理解为违法所得,不仅与刑法总则第六十四条关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的表述相一致,它还体现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对司法机关追究刑事犯罪和追缴违法所得的完整法益保护。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用调整检定周期的方法来提高计量器具检定合格率的问题,通过对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调整前、后的检定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对检定合格率意义的认识,提出防止和减少计量器具不合格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合格率  一、问题提出  当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合格率低于规定指标时,通常会采取缩短检定周期来提高检定合格率。但是,在检定周期内仍有一定数量的计量器具发生不合格,并对测量使用和
期刊
【摘 要】随着2006年《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继改革,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上司公司宣告股权激励计划。在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中,行权条件、行权价格等因素会影响股票期权收入,而股票期权收入会影响公司业绩,因此,行权条件的确定和完善会影响到股权激励机制的激励效用。本文首先阐述股权激励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借用万科2010年新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具体分析该公司的行权条件,总结出我国目前行权条件存在的问
期刊
【摘 要】1970后,国际分工开始以产品内分工为主,并且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贸易形式日益见长。这类贸易形式以产品生产过程的分散化为基础,将生产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别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生产,形成以生产工序、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由于这种分工体系的微观方面难以用贸易理论来解释,所以本文引入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企业在生产组织方式选择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贸易;不完全契约;外包 
期刊
【摘 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其特殊的力量和特有的方式,使文化既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引导与智能支撑,又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内容。文化事业对于文化产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乎影响到文化投入和产业驱动的各个方面,其发展特点与产业发展需求有很好的契合,是名符其实的产业助推器。本文从钻石模型的视角对此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期刊
【摘 要】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众多产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而促进或抑制房地产业的政策给其他相关产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则取决于关联程度,即房地产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本文将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对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借鉴日本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出现的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并由于房地产业对其他的产业的影响,以至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
期刊
【摘 要】2012年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人经历了许多历史性考验。尽管在此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暴露出不少问题与弊端,但正如2012年并没有成为末日之年一样,中国的电影产业也经受住了各种磨砺。在刚刚开启的2013年,华语电影正在给我们创造一些欣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过这些挫折与坎坷之后,中国电影产业必能浴火重生,面对更加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
期刊
【摘 要】核心—边缘理论作为旅游空间结构差异和演变的一种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参考意义。到现在为止,对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定性研究,而本文主要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定量研究为主。基于2005~2010年的数据为例,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六个主要城市为代表,运用心-边缘理论进行相关阐述,不仅可以拓展相关理论在旅游空间结构上起到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以民间商会作为信用中介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模式的提出与发展背景,从该模式的建立以及实施条件保证等方面,对于这种中小企业投融资模式进行分析论述,以促进在中小企业投融资中的运用推广,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进步。  【关键词】中小企业;投融资模式;民间商会;行业协会;信用中介  以民间商会或者是行业协会作为信用中介,进行中小企业的投融资贷款支持,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信用体系进步背景下,中小企
期刊
【摘 要】本文在阐述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基础上,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从而提出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独立董事;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一直是会计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点和难题。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会计行业问题,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我国公司治理机制虽然已通过一系列规则和制度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但公司治理仍然
期刊
【摘 要】刑法规范的模糊性长久以来被视为刑法规范的缺陷,为众多学者所诟病,但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在认真分析模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左的观点,刑法规范的模糊性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正面价值,并继而研究刑法规范模糊性的转化抑或释明,本文秉持实质解释的原则对刑法规范模糊性进行释明。  【关键词】刑法规范;模糊性;实质解释  刑法规范的模糊性则是指立法者基于语言本身特性、刑法权威性和稳定性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考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