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模式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llis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的。
  【关键词】新课程理想课程模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应是什么样的?在解读了新课程标准后,结合素质教育观点,学生发展观点,我认为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标准:
  1.一堂理想的数学课应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1.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好的数学课必须注重新课的导入,最好能造成悬念,以便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让学生情驻于课堂,让学生有欲罢不能之感。例如:在讲解平方差公式前,可设计这样一道问题:有哪个同学能最快的计算出:1003【sup】2【/sup】-997【sup】2【/sup】,这样学生跃跃欲试,有了迫切解决问题的共鸣,这时教师乘机指出:等学完平方差公式“之后,这个问题就是小菜一碟了。”
  1.2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教师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设计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则体现了教师的智慧,让学生在走出教室时仍面对问题,怀抱好奇,正是课堂设计的成功之处。例如:在讲过轴对称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
  1.2.1 在河流的两岸有两个村庄A和B,现要在河边上建一水电站,向两个村庄送水,问水电站建在何处,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
   1.2.2 在河流的同侧有两个村庄A和B,现要在河岸上建一水电站,向两个村庄送水,问水电站建在何处,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
   1.2.3 在两条交叉的道路边上,各有一个邮箱,中间有个邮局,邮电员要到两侧的邮箱中取回信件,再回到邮局,问邮箱设在何处?才能使邮电员所走的路程最短。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绕,把有关轴对称在最短问题中的应用展示得淋漓尽致。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可堂。
  1.3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给学生以美感,信心和鼓舞。
  在教学中,教师整洁美观的板书,恰当形象的比喻。都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情感是人的心理动力机制的中心,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引人入胜的引入,画龙点睛式的启发,均能使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很多优秀教师课堂上让人感触最多的话是:“你的答案吸引了我。”“多好的回答。”“还有其它方法吗?”“你最欣赏哪种方法”。爱心是情感的核心,教师只有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实施民主化教学,教师与学生的融洽互动,才能引发学生的最大兴趣,达到轻松乐学的境界。
  2.一堂理想的数学课应该是“学堂”而不是“讲堂” 美国心理学家步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因此,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一堂探索课,讨论课,师生双边活动课。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探戈的舵手,是灯塔和路标。教师要树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思想,积极实施“启发式”与“讨论式”。课堂上,要努力改变教学模式呆板、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的 错误做法。努力改变学生学习不活跃、启而不发、问而不答、教而不学的状态。努力培养学生在目标引导下“先学”“自学”、“互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达到以上目标,必须做到:
   2.1 课前精心备课,确定好教学内容与方法。课堂上要精心讲授,思路要清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辨清疑点、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每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半,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2.2 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学,激发学生始终处于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状态。
   2.3 实施“民主化”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师生活动氛围,让学生有发表自己不同看法的机会。
  2.4 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保证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积极组织学生讨论。
  3.一堂理想的数学课,教师应该确立少讲精讲意识,确实当好引桥路标,努力实现“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变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要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学得之。”因此,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于引导点拨,释疑解难的“导演”位置,通过启发诱导引桥标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实现。“导”是教师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活动,每位教师都应该把它作为执着追求的教学理想。为此,教师应该努力做到:
   3.1 准确具体的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有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共鸣。
  3.2 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过程的督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互学”后仍不能掌握的内容。
   3.3 指导学生探索并掌握规律性的东西,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可能出现的错误。
  3.4 确保课堂有足够的训练时间,认真确定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努力实现课堂训练的优化。
  4.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该树立“素质培养关键在训练”的思想,教师自觉借助训练的“强化”来形成学生素质的“内化”
  4.1 “训练是思维的体操”。在指导思想上,我们要坚信“游泳的素质只能在游泳实践中形成,不会在学习游泳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把训练作为素质形成的重要一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基础训练。通过实践操作,动手训练,使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得以巩固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4.2 在训练的时间上,要树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思想。努力把“讲堂”转变为“学堂”与学生的“训练堂”。要把绝大部分的训练内容从“课后”转移到“课内”。
   4.3 在训练内容上,要精心设计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使学生通过训练,巩固和升华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训练时要注意克服内容上的随意性。
  4.4 在训练的难度与数量上要坚持难易适中,既不随意拔高,又不过于简单,时间以15分钟完成为限,既不超量,又不偏少,力求让优生吃得好,让中下等生吃得饱。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该树立训练的主阵地是课堂的思想,课堂教学要以课堂训练为主线的思想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向45分钟要质量,实际上就是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要将课堂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5.1 选题要恰当,训练要科学。课堂训练要注重创新引申,力争给学生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感。数学课堂练习的选择必须恰当,科学,并且要适当引申,且每个问题的解决是“水到渠成”,而非“神来之笔”,是妙趣横生而非枯燥乏味。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感到题目艰难。为此,就应该彻底弄清所授内容的地位,重点,命题及体现的思想。并依据学生客观存在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施行分级命题,做到引申自然,达到教之淋漓,学之通透。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应用时可以由浅入深的设计以下几个问题来让学生体会勾股定理的神通广大之处。例如:
  5.1.1 在RT【sub】△【/sub】中,若已知两条边长为3和5,求第三条边长。
  5.1.2 如图4,秋千从OA到OB上升了一米,B点距OA为3米,求秋千的长度
  5.1.3 在RT【sub】△【/sub】ABC中,∠ABC=90°,AC=6,BC=8,DE垂直平分AB交BC于E,求CE的长?(图5)
  5.1.4 如图6,AB⊥BC,DC⊥BC,若AB=15,CD=10,BC=20,在BC上求一点E,使AE=DE
  5.1.5 在△ABC中,AD⊥BC,求证: AB【sup】2【/sup】+CD【sup】2【/sup】AC【sup】2【/sup】+BD【sup】2【/sup】 (图7)
  通过以上训练,学生会对勾股定理的各种应用,心领神会,且题目层层递进,灵活而不呆板,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课堂训练要体现:重点问题反复练,特殊问题针对练,实际问题趣味练,给学生以欲罢不能的心理感受。例如:
   5.2.1 在△ABC中,AB、BC的中垂线相交于P,求证:P在AC的中垂线上。(图8)
  5.2.2 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P,求证:P在∠A的平分线上。(图9)
  5.2.3 现在要在三条交叉公路的中间建议货物中转站,使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问:中转站建在何处?有几处?(图10)
  5.2.4 有三个村庄,现要在三个村庄之间建一水电站,使它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问:水电站要建在何处?(图11)
  5.3 课堂训练要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层层展示与巧妙应用,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数学的解题一刻离不开思想与方法。因此,课堂训练还要重视数学思想的长期、反复渗透。着意开发,精心提炼,潜移默化,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巧取豪夺”攀住“思想与方法”这一细节,化知识为能力,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素质的好途径。我们在编拟课堂练习时,应时时把思想与方法放在首位。因为它是数学的 “灵魂”,离开“思想与方法”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教学。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收稿日期:2011-08-20
  
其他文献
分层导学式教学方法就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  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法,并使其取得最佳整体效
期刊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的思维交流过程,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需要通过一定方式了解,而课堂提问即是方式之一。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人们常说: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因为它不仅要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同时还应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通过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还能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捕捉有效的教学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就得教会学生按初读,精读,悟读的方法去读文章、阅读训练时严格做到科学性,及时性,多样性,目的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成为一个语文素养较高的人。  【关键词】阅读兴趣;按步骤阅读;四性训练     “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次成败在考试,一生成败在读书。”这些名言都说明了阅读是学生获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巧妙设问、积极拓展、开展活动等手段,促进阅读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方法;策略     初中的语文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
期刊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既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相应的教学策略。首先,要明确综合性学习的特性: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在开展学习活动前应将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发展;在学习中应高度关注学习过程,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在学习之余教师应当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使每一位学生“收获尽在过程中”。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有效教学
期刊
【摘要】语感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从夏丐尊和叶圣陶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但语感和语感教育并没为人们真正理解和重视。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感教育”这一话题。本文就主要从阅读的角度来探讨语感的特征及实施策略。力图揭开盖在语感上神秘面纱的一角,摸索出一些培养语感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感;
期刊
初中同学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实,就初中物理而言难度并不大,很多同学觉得难学,多是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另外还有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薄和惧怕的心理因素;如果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减轻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1.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  2.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关键词】生活;学习;数学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培养数学实践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情境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
期刊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教学,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  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期刊
足够多的耐心能减少误会加强融合,足够多的耐心能滋生理解促进信任,足够多的耐心才能等来幼苗的茁壮成长,作为班主任,学会耐心是必须的,对此,我有一次深刻教训。  我班有个残疾学生叫吴乔,因为腿瘸,体育课,做操都是不参与的,有一段时间,班级后面的文化墙总是有人撕,班干部怀疑是吴乔干的,说他有作案时间,而且他座位靠后,作案方便,反映到我这,我就找吴乔了解情况,他矢口否认,见他不认账,我就慢慢和他磨,告诉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