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afe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管理虽无定法,但求效法。师范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虽然很多,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以情育人、职业训导”。从“早”抓起,从思想构建入手,从职业规划开始,锁紧发展目标,不断探究和丰富高效管理过程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把学生塑造成有教育抱负、有职业道德、有奉献精神、有社会责任和有能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复合型优秀师资
  【关键词】学生 教育 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45-02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伟大基石,教师则担负着铺设这块伟大基石的光荣任务。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师范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秀师资,为加速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人力资源。为此,师范学校教育管理,务必紧紧围绕教育目标任务治学施教,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把具有可塑性的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一、深入学生,捕获学生信息是高效管理的良好开端
  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完成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学生进步思想、塑造学生完美灵魂、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和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是铸就人才的综合机构,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主要是教育被教育和管理被管理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要管理好学生,最基本的途径是全面了解学生,积极分析影响教育管理成效的各种因素。做到“知彼知已,教管合一”。
  认识了解学生的平台和方式虽然很多,但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是间接了解法,就是让每个学生填写一张基本情况调查表或查阅录取档案资料,收集学生民族、习惯、特长、理想等信息,对学生总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直接了解法,管理者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寝室、食堂、操场,与生为伍,与生为伴,择机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了解学生的过去(成长经历)、现在(对学校的感受和意见)和未来(理想和打算);三是活动分类法,就是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如设计布置学习园地(黑板报)、才艺展示、体育运动、野外考察等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力,归纳学生行为特征,竭力搜集学生的个性信息。如果教育管理的对象是老生,一定要仔细比较学生一惯的行为表现,翔实记录学生文明行为和行为不端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然后分析比较学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
  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对学生管理以引导教育为主,多用鼓励少用限制性语言。对后进生的教育采用“先扬后抑法”收效较好,但要把握好“扬”和“抑”的尺度,即“扬”得及时恰当,“抑”得准确适当;如果再加上教育管理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雨润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再“锋”的学生也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管中有爱,爱中寓严的教育管理方式。
  二、健全制度,依法管理是规范学生积极行为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懂得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教育认知规律和行为思想互动规律,懂得依法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有充分利用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经典范文,教育感化学生的人格魅力。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特长、个性、家庭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教育管理才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学生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份严肃的人文工作,绝不能随心所欲。教育管理过程必须遵循上级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学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是教育工作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吃透有关教育法规和规章制度精神,特别是与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行为、表彰处分等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务必熟记,灵活运用;同时要牢记教育管理过程以人为本、以情化人、悔人不倦。管理者不只是为了管而管,更多的是教育和服务;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子女、亲人,管理手段自然是感化心灵的教育行为。
  三、理想教育,耕植学生教育抱负的种子
  师范院校的学生已经拥有当教师思想的种子,但这颗种子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学校进一步的细心耕植和浇灌,耕植和浇灌的内容与方法犹如种子成长的土壤,决定种子萌芽生根、开花结果。科任教师、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是刺激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春风细雨。
  要使学生自律自奋,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设计人生规划。最有效的方法是狠抓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理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信念教育,最关键的是在“早”字上下功夫,早规划、早安排、早部署。尤其对刚进入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又正处于身心第二次发育期或刚达成熟期,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情绪极不稳定;好高鹜远、理想漂浮、信念游离;凭兴趣办事,是一个危险期,亟需加强青春期理想教育。在这个非常时期,学校务必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重点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历史经典教育范例,唤醒学生立志成才意识,播下学生担负起振兴教育的种子;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思想进步、专业知识宽泛、教育技能娴熟、社会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四、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无私的敬业精神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岗位遍及城乡,工作条件千差万别,职业待遇十分悬殊。尤其在条件和待遇都不好的地方,亟需教师。到艰苦的地方工作需要信仰的支撑和无私奉献精神。奉献原本就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是教师道德规范的灵魂和统帅。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事业心,鼓励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把有限的身心和热血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托起明天的朝阳。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报家乡,甘愿当蜡烛,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把光留给父老乡亲;甘愿当露珠,滋润着家乡弟妹发展成长;甘愿当春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吐尽最后一口纤丝;更甘愿当人梯,让金凤凰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学生拥有了奉献精神,他才下得去、留得住,并自觉产生教育敬业行为,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作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才有希望,国民素质才能公平、稳步提升。
  五、平等教育,培养学生“教管无类,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
  “公平公正是人类的基本追求,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好学生是自然,不爱不好学生是偏见。教育要平等,管理要无类,因材施教,成人成才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
  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引路人,更是问题学生“十字路口”的灯塔。教师良好的素质教育是造就学生成功的前提,是学生一辈子骄傲的回忆。一位老科学家撰文写道:“在所有经历过求学生活的人中,他的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是对教师的,而这种感情不以时间的流逝而淡薄,不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几十年前的往事都模糊了,唯有教师的指点和教诲,记忆犹新,如在眼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长久的、持续的和终身的。
  教师的教育是学生砺志之石,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的基础。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弘扬“穷源寻本教无类”和“人人成才”的育人思想。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如果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时间,世界上任何人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掌握。”只有平等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公正的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的发展,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阳光教育,培育学生博爱师魂
  教育如阳光,无私地写照大地,哺育万物茁壮生长。阳光教育,平等、公开,培育人性的健康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是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教育管理是以灵魂去塑造灵魂、用爱心塑造爱心、用责任塑造生命的活动。爱在教育管理中的行为是一种信任、理解、支持,更是一种希望,爱在学生心理是一种关心、温暖、启迪、感动。为此,我们在教育工作者中必须注入爱,用爱振撼成长的心灵,用爱唤醒彷徨的心情,让爱来滋润教育、传递教育。
  七、合力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单位所能完成的工作,他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齐心协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
  列宁说:“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由良好的地方组织来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因为学校教育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个体独立完成的,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教育常常受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只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协调起来,教师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形成合力,各司其责,才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达到综合教育管理目的。于是,教育管理者只有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换学生信息,及时与政府反映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全面掌握学生行为,把握学生心理,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总之,师范学校是培育教师的摇篮,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母机,教育管理工作一定要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抓好学生心志管理和行为习惯教育,既要无微不至,又要把握方向。经常反省和改进工作方法;勤奋学习,构建科学人本主义理念;深化改革,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的身心充分得到健康发挥、成人成才,使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途径与方法得到更加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彭诗琅.《人民教师素质教育全书》[A],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5.16.
  [2] 赖华强.《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A],济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3]孙学策.《新时期师德修养》[A],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27-01  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架设知识联系的桥梁,有机整合零散的内容,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升思维品质。为提高渗透效度,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双线三环”的策略,本文以《圆的面积》的教学为例,论述该策略的实施与成效。  一、课前渗透,初步感知  为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初步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12-02  一、“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三部曲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工艺”与“设计”的关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设计的含义既包括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也包括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工艺
期刊
【摘要】传统的“满堂灌”禁锢了孩子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急需一种适合学生的有效的课堂模式,“生本课堂”应运而生。我的课堂我精彩,我的课堂我做主,把课堂的主角让给孩子们,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快乐学习,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关键词】合作 探究 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34-01  一
期刊
【摘要】“君子”是中国古代对上层社会中具有良好修养的人的尊称。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知礼、不争、仁爱、坦荡、克己、恭敬、晓义、乐道,笔者认为,“君子”人格魅力体现在四个方面:“让”、“和”、“仁”、“安”,这几个人格层次,对协调今天社会的各种关系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强调这些,对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和道德修养将很有帮助,对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也颇有助益。  【关键词】君子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本文通过如何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利用课堂教育构建教学情境,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扶持创新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好奇心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44-01  创新教育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具
期刊
【摘要】作者依据2011四川省级送教下县培训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送教活动中的课堂教学案例,针对如何提高课堂追问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案例研究和评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追问 案例 评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25-02  课堂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技巧,也是一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追问的过程中
期刊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有相同的目标,且相辅相承,相互渗透。在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党建工作模式也不尽相同。学分制在中国很多高校逐渐得到推广,然而学分制在实施中班级管理的淡化带来了党建活动和学风建设活动开展的诸多新问题。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电子系党总支以“1+10”系列活动为载体,在学分制条件下的推行以“党建促学风建设”的活动,成为创先争优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现状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语文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体现教学环节缜密而问;为逐层深入揭示主题而追问;为巧妙营造课堂氛围而问;为紧扣主题防止漫游而问;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而问。  【关键词】语文课 提问 有效性 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64-01  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时,会根据课文内容及
期刊
【摘要】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犹如沐浴春风,逐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最令人欣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初步确立和不断完善,使得课程教学改革走向了越发活跃的良性发展轨道。笔者意欲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显现学习主体地位,努力增强双边教学的互动功能;一方面要坚持以各类专题活动为载体,在积极开展趣味教学的同时,有效组织和吸纳小学生自觉参与语文学习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以“单元主题、目标”为大主线,以“基础知识、感悟积累、综合运用、写作方法”为小主线,谈一谈“一线串珠”法在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一线串珠 单元整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65-0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