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心理弹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8年7—12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160例aSAH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SAS、SD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aSAH住院患者心理弹性得分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为96.25%。aSAH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6.50±16.637)分,低于国内常模的(65.4±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为(2.20±0.557)分,焦虑情绪得分为(49.09±6.526)分,抑郁情绪得分为(49.69±6.660)分。aSAH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与焦虑情绪呈负相关(P<0.05);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陪护类型、一般自我效能及焦虑情绪是aSAH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其心理弹性63.9%的变异。

结论

aSAH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总体偏低,文化程度、陪护类型、一般自我效能及焦虑情绪是影响其心理弹性水平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循证基础上构建的心理干预在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2—7月神经内科住院的45~59岁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模式。采用SDS评估两组患者状态。结果干预4周后,干预组SDS得分(52.37±4.38)分,低于对照组SDS得分(58.8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文已逐渐成为护理实践的核心,护理人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也成为护理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方法、考核形式、师资力量等内容,希望对未来护理人文课程医教协同、院校一体化模式构建有参考价值。
目的在进行健康宣教干预前利用护理结局中的敏感指标了解住院患者对流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4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中"知识:疾病过程"、"知识:控制感染"两个结局指标,制定住院患者流感敏感性指标认知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流感敏感指标的调查和分析。共回收有效问卷392份。结果392名患者流感敏感指标认知问卷得分率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门诊护士职业认同、职业倦怠和组织感情承诺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Maslach职业倦怠测评通用调查版量表和修订版组织感情承诺量表(ACS)对北京市14家三级医院275名口腔门诊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4.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37名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得分为(121.31±20.34)分,综合医院得分高于专科医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管理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法,于2018年5—6月对上海市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暴力认知不足、暴力防范意识不足、暴力应对能力缺陷和暴力事件后的心理调适能力不足。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针对实习护生的角色特点,基于医院组织环境,从暴力防范、暴力应对和事后恢复等方面加强培训,以提高实习护生的暴力管
癌症患者患病后丧失独立能力而转为依靠他人时,个人价值感和生命意义感逐渐丧失、心理痛苦增加,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因产生绝望感和他人负担感而丧失生存意志。本文介绍一种以提高癌症生存者生命意义感为目标的新型心理疗法,即以意义为中心的团体心理疗法,综述其相关概念及理论来源,实施方法及应用、此疗法在我国癌症生存者中应用的启示,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对癌症生存者进行护理干预提供新方法。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为完善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岗位培训内容及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2018年9—12月选取齐齐哈尔市7个区共计6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职的394名社区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问卷"及自制调查问卷对其岗位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对不同岗位培训特征的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进行比较分析,对社
目的探讨优化健康教育对感染科门诊患者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中度感染、需要静脉抗菌药物治疗的留观患者4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优化健康教育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抗菌药物知识认知情况、依从性及远期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对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提高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选择哈尔滨市某三甲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膀胱全切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使用健康素养自评量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的健康素养总得分为(101.8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