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感 · 构 · 达 · 评”式课堂模式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成背景
  2015年开始,中国的课程进入“核心素养”时期。所谓“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这种“品格”和“能力”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而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种思维品质和行动能力。小学美术“感 · 构 · 达 · 评”式课堂模式从“核心素养”出发,探索有温度的美术课堂。
  二、“感 · 构 · 达 · 评””式课堂模式概述
  1、感:即为感知,不仅要让学生在感官上对美术知识和美术作品有一定程度的反映,更要让学生去通过这种感受在心理上产生思考。在40分钟的美术课中大概需要6-8分钟。以个人兴趣为取向,一节课无论是鉴赏课、手工课、设计课,教师首先会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而对于学生来说想要进入学习状态,先要有感觉,次生感情,通感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纯视觉的感受层面。
  2、构:即是发现、认识与知识经过学生内化提炼后的创意与实践。美术作品可以通过细微的补充把显而易见、触手可及的缺陷构造为完好,大概占20-25分钟。更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更好的去感受和理解美术作品。联系现实生活对物品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想,并通过草图、模型等予以呈现,与他人交流,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
  3、达:即表达与判断分为语言、文字和肢体一堂课的最后环节就是表达与判断,需要4-6分钟。在经过了“感”、“构”环节,继而就是学生作品呈现的环节。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和肢体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作品所表现的意义,并对同伴的作品能进行感知、描述、分析和判断。
  4、评:即是评价,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这个阶段需要3-5分钟的时间。小学生有时也会存在自评和互评不准确、不到位,或是偏离主题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一方面倾听把握学生评价方向,另一方面关注评价细节,及时修正与反思。
  三、“感 · 构 · 达 · 评”课堂模式实施过程
  第一环节:感
   感:是学生自己在用视觉、触觉等感知、欣赏事物或作品,教师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感即感受,分別有:触摸感受、视觉刺激、对比感受等。以四年级美术课《标志设计》为例,本节课所选取的是百事可乐的创意广告设计,百事可乐的标志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学生相对较熟悉的产品。另外准备一些并非广受欢迎的同类产品实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真实产品,通过“触摸”和“比较”来感知标志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将身边易得的生活材料作为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和尝试,并引入美术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入思考,发觉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打开学生的视野。
  第二环节:构
  构:在美术课中很多都有创作的内容,而“构造”是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设计作品,教师可以进行一个“头脑风暴”版的方案汇报。以浙美版第六册《台灯造型设计》一课,学生会有许多新颖的很有创意的想法,教师告诉学生:“同学们,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在5分钟内构思好你们的设计方案,然后请小组代表汇报”学生纷纷表述自己的想法,还要学会团队协作,要想到功能等等。这样一来学生是在充分思考之后,想到新的设计、方案以及制作方法,还从中体验到了比赛的乐趣。
  第三环节:达
  达: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但是学生基础的动手能力、基本的技能同样重要,让学生把想象力表达出来。在这个环节,教师注意根据学生和教材的情况,选择让学生是作品呈现、语言、图像视频的呈现方式。以《青铜器》为例,教师准备一件真实的青铜器,同时用泥巴作为原料让学生进行仿制青铜器。强化学生对青铜器艺术特点的认识,体会青铜器的铭文,了解历史渊源。同时发现青铜和泥在材料塑造中的不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是欣赏,能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找出核心特征和异同点,记忆也将更清晰、更牢固。
  4、第四环节:评
  评:在结束环节,教师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开放式的引导学生评价,进行课堂内容、提纲挈领的归纳。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的思绪,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又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难点。如第四册《折剪蝴蝶》,教师对本课做了归纳:“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蝴蝶图片的欣赏,初步认识了蝴蝶的结构,它有什么特点?你还学习到了什么方法进行蝴蝶的制作呢?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会积极地回答,最后再以“梁祝化蝶”收尾。学生的总结能力和简要的表达在这一环得到联系,同时加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形成综合艺术素养。
  四、 “感 · 构 · 达 · 评”课堂模式成效及反思
  “感 · 构 · 达 · 评”课堂模式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审美经验感官刺激能够产生的强大的心理效应,它可以让我们对外界事物产生一定的联想与想象,从而更加印象深刻的作用于内心。感受作为多种感觉经验有机综合的心理现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更是艺术作品与内心的一种沟通。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中,知觉的重要性和其成长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中。然而,没有知觉的干预,学生很难注意或者去感受艺术教育的意义和特质。因此,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引导和探索。在运用“感·构·达·评”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总结经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就如同修辞里的象征手法一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增加,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大学生的素养也在不断变化,那么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素养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以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建议:一是新媒体时代改变大学生培养方式;二是建立、健全管理新体制;三是营造新媒体育人环境。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媒体;素养;问题   前言   互联网在现代
期刊
摘要:现如今,微课普遍应用与初中物理的课程中,本文基于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对微课的定义以及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的了解,得出课前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讲解-突破难点,真正意义上理解已学知识、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即及时复习的措施,从而全面阐述了微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应用  一、引言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微课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消耗的时间较短,内容言
期刊
摘要:在很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都存在着诸如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组织力度不足等问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本篇文章中,首先分析了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次从教学活动设计原则、活动设计方案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进行设计。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设计  1大学口语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1.1课前准备不充分  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并没有对口语教材进行有针对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知识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中职学生正是这些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在校的中职学生大多是“00后”,在其身上优缺点都比较突出,新时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 针对当前中职教育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探究其表现现状及其成因,从而提出在新时期促进中职德育教育发展的相应策略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策略  在新的历
期刊
摘要:健美操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体育课程向科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中职学校健美操教学的探究,可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发锻炼兴趣,培养终身体育、健康育人的意识。健美操的设置,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快乐,增强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是为自己自身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供很好的辅助性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培养自己所喜爱项目的锻炼,使学生在锻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了解等方式,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并通过查阅国内外对角色理论相关研究的前沿知识,对角色理论进行深刻把握,以调查结果为抓手,在角色理论分析的层面找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人际关系 角色理论  人际关系指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社会需要。交往是人们相互间进行互动交流,以达到沟通感情、协调行为的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因素,首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明确。普通教育学的精华就是新课程理念体现的关键。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就是老师与学生双方交流的一个过程。所以老师的人格魅力会对英语学习造成影响。一位老师具备了人格魅力,就具备了吸引学生学习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会对英语学习造成何种影响,是我们探讨的关键。  关键词:人格魅力;英语学习;课堂交流  一、人格魅力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之中有了许多的科学技术的痕迹。例如抖音、快手等微视频软件也是大火。为了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做到与时俱进,优秀的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当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信息技术的知识,还要使学生拥有很强的操作运用能力。所以,微视频的运用可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微视频将当节课的内容来向同学们展示。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提高学生的
期刊
面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广大高中教师由于受高考价值观、传统教学思想的局限,以及高中阶段新课程实验的无章可寻,总是存在抵触与疑虑的思想。生物科教师也不例外,大家的思想经历了抵触、痛苦、无奈、解放、接受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如今深刻领悟到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应当为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认识到教师应当从传道、授业、解惑,维护师道尊严的角色转化和提升为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鲜主题,走进新课程已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作为一线老师,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乡镇中学,由于种种原因,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的革新进程。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矛盾:  第一﹑拆乡并镇,乡镇学校的规模加大,学生逐步多起来。  这样,学生一周几乎都是在一个封闭而狭小的空间生活与学习,跟社会的接触大大减少,缺少对外界快速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