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与拒谢,感恩的心穿越漫漫27年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8日下午,沈阳沈北新区新城花园的一户居民住宅中,上演了令人唏嘘的一幕:一心想替父报恩的王东军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恩人郭家母女,可一番好意却再次遭到对方的拒绝。情急之下,这位年过半百的东北汉子竟然跪在了老人面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事情,还得从27年前的夏天说起——

救命之恩 多次欲报均遭谢绝


  1988年8月12日,晚上五点多钟的时候,家住沈阳市于洪区道义乡郭七屯村的郭春泉刚下班回到家,就听到外面有人高喊救人,他急忙冲出家门,向村口围观的人群跑去。原来,村里公用电井机器发生了故障,负责看井的王学友到井下进行维修后一直没有上来……
  情况万分危急,时间就是生命。郭春泉虽然只有21岁,但人高大魁梧,又有一副热心肠。他来不及多想,立刻找来绳子拴到自己的腰上,随即让几位围观的村民将自己放到井底救人。大约15分钟后,王学友被人拉出了井口,当人们将绳索再次顺入井中后,却一直没有见郭春泉上来。后来,等闻讯赶来的区消防中队的武警战士们戴上防毒面具下井救出郭春泉时,他已经因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而停止了呼吸……
  中年丧子的悲痛,让郭显贵和杜玉娴夫妇肝肠寸断。郭春泉是家中长子,底下还有一个在上学的妹妹。因郭显贵身体一直不好,已经参加工作的郭春泉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啊!儿子的突然离去,让郭家整日笼罩在一片悲痛之中。
  四天后,经抢救转危为安的王学友不顾医生劝阻,跑出医院跌跌撞撞地来到郭家。进门后,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倒。看着憔悴的郭氏夫妇,王学友从自己口袋里摸索出3000块钱,声音颤抖地说:“显贵兄弟,这点钱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郭显贵扶起王学友,强忍着悲痛说:“换作别人,我儿子也会去救的,这钱我不能要……”简短朴实的话语令王学友泪落如雨。
  时年49岁的王学友也是于洪区道义乡人,因老伴儿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全家人的生活就靠他那点工资维持,日子过得一直很拮据。如今,大难不死的他对人生更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当谢恩遭到拒绝后,王学友一有空闲就去郭家,给钱不要,他就送去一些水果、肉蛋之类的东西,他渴望自己的真诚能让郭氏夫妇减轻一些悲痛。
  比王学友小5岁的郭显贵是一位质朴耿直的汉子,儿子的突然离去让他再也无法从悲痛中走出。因为急火攻心,一天晚饭后郭显贵突然眼前一黑,然后摔倒在地人事不醒。经过抢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从此瘫痪在床。得知郭显贵又遭遇不幸后,王学友更加愧疚万千,他觉得郭家的不幸都是因他而起,就东凑西借了5000元钱再次来到郭家,但再一次被拒绝了。杜玉娴的理由很简单:“孩子他爸的病已经确诊了,不用再治疗。这钱你还是先拿回去吧,你家里也不宽裕!”再一次被拒绝,王学友出门连连感叹着:“好人,好人,真是一家好人啊……”
  在王学友看来,自己是郭家不幸遭遇的“元凶”,他应该对郭家承担责任。可无论他怎样真诚地表达和安慰,杜玉娴都拒不接受。王学友的倔强劲也上来了,他每个周末都会到郭家,除了给郭显贵买一些营养品,每次都要帮做一些力气活儿。杜玉娴每次都坚持着让他将东西拿回去。
  不久,在悲痛和病痛中熬煎着的郭显贵辞世而去,这接二连三的灾难让杜玉娴笼罩在无尽的悲痛中。女儿还小,又没有人能安慰开导她,她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与此同时,深陷在内疚和自责中的王学友面对杜玉娴的一次次拒谢,更是无法说服自己的良心。1989年春节前夕,他执意把已经成家、25岁的儿子王东军领到郭家,让儿子认杜玉娴做“干妈”。但让王学友怎么也没想到的是,1989年的5月底,杜玉娴竟悄悄带着女儿搬出了郭七屯村。

苦寻恩人 三代相传生生不息


  当王学友发觉郭家更换了主人,感到异常惊讶。等他问遍了左邻右舍也没有问出杜玉娴母女的去向,他这才意识到,这对不幸的母女已经搬走了。王学友开始挨家挨户询问,但所有的人都摇头。很快,整个道义乡差不多都被他问遍了,可惜仍是了无音讯。道义乡位于沈阳市北部城郊,这里的居民多半以务农为生。王学友心里琢磨,以她们母女的经济状况,搬迁到市区居住的可能性非常小。于是,他又开始在附近的乡村寻找起来。
  又是一个多星期过去,还是没有半点郭家母女的消息。回想着这些天寻找的一幕幕,王学友心里五味杂陈,突然他眼睛一亮:“杜玉娴不是把原来的房子租出去了吗,说不定租房子的人知道!”第二天一早,王学友来到郭家,结果一问租房人,对方也不清楚郭家母女的下落,只是告诉他自己交了3个月的房租。这一意外的收获还是让王学友兴奋不已。此后,他每过一天都来询问杜玉娴是否来收取房租。
  他盘算着3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到,杜玉娴迟早会来收房租的,到时候就可以知道她们的去向了。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但郭家母女仍旧一直没有出现。9月初的一天,等王学友再去的时候,租房子的人告诉他,前一天晚上房东已经托人取走了房租。王学友明白了,郭家母女是在躲避自己啊!孤儿寡母的漂泊他乡,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王学友躺在床上,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找到恩人的家人,让恩人们回来,哪怕是让他再也不提报恩的事儿!
  1992年新年前的一天下午,一位村民在闲聊中告诉王学友,他昨天在新民市前当铺镇的市场上遇见了杜玉娴。王学友立刻乘车前往前当铺,辗转了近两个小时,赶到时市场已经没有几个人了。王学友见人就打听,市场上的人问遍了,就问附近的住户,结果一无所获。时间转眼到了1995年春天,一直苦寻恩人未果的王学友在尝试了所有办法都无效之后,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卖房,全家搬出道义乡!杜玉娴母女在得知他们搬家后,或许会回到老家来住的。这年五一节过后,王学友举家搬到了沈阳市东陵区长白乡。这里比道义更靠近市区,王学友在路边开了一家汽车修理部,一边维持生活一边继续对郭家母女的寻找。此外他每个月都会回两次道义,打听有没有她们的消息。   有人劝他说:“老王啊,既然人家执意拒绝你的报答,你这样找下去又是何苦呢?你这样做,不也是违背了郭家人的意愿吗?”可王学友的回答却听起来让人心酸:“背井离乡,又孤儿寡母的,那日子怎么过啊……我家虽然也不宽裕,但多少能帮她们做点什么啊……”2002年冬天,积劳成疾的王学友得了严重的类风湿住进了医院。在病床上,他叫来儿子王东军,叹息着对他说:“东军啊,我恐怕以后是很难再亲自去寻找郭家的母女了。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她们,尽力帮助她们……”
  王东军深为父亲的大义所感动,他牢牢记着父亲的叮嘱,继续寻找着。王东军当年从部队退役后,进了市运输公司车队工作。于是每次跑长途车归来,他都不忘去道义一带打听有没有郭家母女的消息。不知不觉间,又是十年过去了。2012年11月底,卧床多年的王学友生命之旅即将走到尽头。在弥留之际,老人把儿孙们叫到身边说:“我整个后半生都是人家郭家后生用自己的命换来的啊!做人要讲良心,要知恩图报。你们一定要找到郭家母女,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帮她们,否则,我就算死也难以瞑目呀!”王东军握着父亲的手,哽咽着保证说:“爸,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找到郭家人的,替您还上这份情……”
  2014年春节,这时的王东军也已经年过半百,因为身体原因,已经病退在家休养。他的儿子王鹏从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了市客运集团当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时候,王东军神情凝重地对儿子王鹏说:“你爷爷一直想找当年救命恩人的家人报恩,可惜没有找到,死不瞑目地走了。我也曾寻找了多年,也没能找到,你开出租车接触的人多,一定要好好打听,找到他们……”由此,寻找恩人的进程延续到了王家第三代人身上。

人性光辉 27载寻恩人演绎传奇


  在沈阳的城建综合改造中,原来的于洪区道义地乡被列入了沈北新区规划版图。到2013年,王、郭两家以前住的郭七屯村,如今盖起了新城花园住宅小区,毗邻大学城。原先在这里居住的村民不仅都搬进了新楼,户口也都从农村变成了城镇。从2014年秋天开始,随着一户户居民的陆续入住,王东军忽然意识到:郭家母女也可能在回迁者中,于是他一有闲暇就乘车来到新城花园,打听郭家人的音讯。
  2015年8月的一天,王鹏送一位乘客去新城花园,闲聊中他询问乘客是否认识郭家的人。对方在得知了王家三代人的寻找故事后很是感动,他动容地说道:“现在像你们这样知恩图报的人太少了,我建议你到交通广播电台播寻人启示,最好再把你们的故事在网上说出来,这样就可以扩大范围,没准真的就能找到呢……”那位乘客的话让王鹏心中一动,他很快就将寻找恩人的消息通过电台、网络传播了出去。
  2015年11月8日上午,好消息终于传来:一个开出租车的同行在微信上给王鹏发来消息说,他刚载了一位家住新城花园的客人,据那位客人亲口告诉他,郭家母女已经搬迁回新城花园了,就住在他的隔壁……王鹏当即打电话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父亲王东军,王东军得知消息后,连午饭也顾不上吃了,立刻与儿子一起驱车赶往沈北。在新城花园,他们终于见到了苦苦寻找了27年的救父恩人。看着眼前已经花白头发的英雄母亲杜玉娴老人,王东军激动万分,他的嘴唇一直颤抖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原来,当年杜玉娴带着女儿从道义乡搬到了自己老家辽中县冷子堡镇居住,因为冷子堡离前当铺镇不远,所以才有人在前当铺集市上见过她。在杜玉娴看来,这次外迁不光是为了躲避执意报恩的王家人,离开了那个太多不幸的家,至少她心中的悲痛会减轻一些。尽管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十分艰辛,可杜玉娴凭借着自己一双灵巧的双手,在冷子堡当地开了一间小裁缝店,再加上老家租房子的钱,日子虽说过得紧巴可也还说得过去。她原打算在外面住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去,后来女儿一天天大了,她又听人说王家人还在不断地寻找她们,杜玉娴才渐渐打消了这一念头。
  杜玉娴一直没有再婚,女儿郭春雨从师范大学毕业后,进了沈阳的一家小学当了一名老师,如今孩子也快小学毕业了。当新城花园建成后,因为那里离女儿的学校不远,杜玉娴于是回到老家居住。她琢磨着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王家的人也早该把报恩的事情给忘记了吧。再说,上了年纪的人总是故土难离啊!出于这样的心思,老人在女儿女婿的支持下,在原来回迁面积的基础上又额外交了一部分购房款,在新城花园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新宅。因为房子在办理产权手续的时候出了点差错,所以他们拖延了一年多才搬进来。
  王东军父子的突然出现,让杜玉娴感到很意外。老人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王家父子,半晌没有说一句话。站在母亲身旁的郭春雨问王东军:“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怎么你们还没有忘记我们啊?”王东军红着眼圈说:“救命之恩怎么能说忘就忘啊!我和父亲找了你们二十多年,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帮你们做点什么……”这时,杜玉娴老人叹息一声,说:“春泉已经离开这么多年了,当年他救了你父亲的命,我和他父亲都为他感到自豪。以前我不接受帮助,是因为我觉得你们家过得也不宽裕,后来日子过得去了,就更不需要你们帮什么了。难得你们一直记得这份恩情,这让我已经感到很宽慰了……”王东军还想再说什么,这时郭春雨在一旁接过母亲的话说:“我们现在生活过得很好,真的不需要什么补偿。你们的这份心意,母亲已经心领了。”
  27年了,感恩的心穿越时空变幻,一如当初,而那拒谢的心也依然如旧。面对此景,王东军这个耿直的东北汉子泪流满面:“这样吧,看在我和父亲寻找了你们这么多年的情分上,就让我替父亲给你们磕个头吧!”说着,他“扑通”一声跪在了杜玉娴老人面前。寻找、拒绝、拒绝、寻找……人性的光芒在这一刻是那样的绚丽无比!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莫言言 happywyli@163.com
其他文献
于闯入的名字之上,聚起形象  模糊但有力度嵌入  踮起脚尖  把心思全部晾晒,包括每一条曾遗漏的缝隙  我,就在花瓣最安静的位置  接受直射,折射,或散射的阳光  你来,敲敲门就可以了  何必大踏步地冲开气流  让我冒失地将欣喜若狂  扔得满院子都是  来了就来了  却是看了几眼三两枝的桃花  却是讨了一碗口渴的水  便劫走了满院的春风
期刊
江西姑娘林雪双与江苏已婚男子曹光标相爱,与公公产生了深深的隔阂。曹光标与前妻离婚后不久,却突发颅咽管瘤成为植物人,林雪双全心全意照顾了他六年,也忍受了最难熬的寂寞。而后她遇到真爱,试图“招夫养夫”,和植物人丈夫离婚却成了一道法律难题。那么,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情人”转正 无悔伺候植物人丈夫  1997年,24岁的江西姑娘林雪双到泉州打工,认识了江苏男子曹光标。曹光标1976年出生,人长得帅气潇
期刊
12岁时的黄舸和父亲黄小勇合影黄舸的扮演者王峰和黄小勇心存感恩,少年留下善意谎言  1995年7月24日,湖南长沙市民黄小勇带着儿子黄舸去医院检查。拿到检查结果的一刹那,黄小勇懵了!儿子患的是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当他得知这种病生命极限最多18年时,大脑一片空白!  那天起,父子俩的生活从此改变。黄小勇瞒着儿子,带着他到处看医生。然而11岁那年的夏天,黄舸在家看电视时无意间知道了原来自己的病意味
期刊
英国BBC曾评选出“人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一个叫梦野的上海男人到过其中的48个!不仅如此,他还推出了梦野版“人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图文并茂地深情推荐,让许多驴友魂牵梦绕。从1999年迈开自费环游世界的第一步,他就一直在路上,根本停不下来……从旅游到行走  梦野,一个60年代出生的上海男人。从小,不同于许多喜欢打打闹闹的同龄男孩,梦野是个安静的“文艺青年”。他热衷于吹口琴、弹吉他、写诗,
期刊
近年来,“豁胖”的风潮已经吹遍大江南北。“豁胖族”越来越多,这种渴望他人赞赏和仰慕的心思也催生了不少悲剧——在上海工作的高知公务员陈文翔,为了改变命运成了上门女婿。谁知婚后美梦破碎,他依然是穷屌丝一枚。为让别人瞧得起,陈文翔“豁胖”上瘾,却不想酿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血案……小公务员 入赘豪门  2014年春节前夕,陈文翔的初中同学微信群里聊得热火朝天,大家都在商量过年怎么聚。突然,一个男同学大喊:“
期刊
父亲成为女房东的阳光  2013年7月13日,杨瑛去女房东周丽萍家交房租,敲门无人应答,用手轻轻一推,门竟然开了。客厅里的景象让杨瑛惊骇:茶几上摆放着水果、生日蛋糕,及一副裹着黑纱的遗照;周丽萍斜靠在沙发上,嘴角挂着白沫,身边是一个空置的安眠药瓶……杨瑛惊恐叫来丈夫魏东,小两口七手八脚将周丽萍送往昌平医院。经紧急抢救,周丽萍苏醒过来,她竟然指责杨瑛:“为什么救我?我活着比死还痛苦,为什么不让我死?
期刊
婚前检查,是为即将结为秦晋之好的恋人设置的一道排除隐患的栅栏,如今已被许多恋人忽视。2015年8月,福建厦门,一桩硫酸毁容案件,为许多忽视婚检的人们再次敲响了警钟——“硫酸雨”洒前妻案件背后有隐情  2015年8月9日上午11时,厦门市龙腾小区,突然传出一阵凄厉的惨叫,随即,一位年轻男子冲出房门,奔向停在楼下的白色轿车,驱车驶出小区。  惨叫声惊动了准备出门的邻居许某。她推开对面虚掩的房门一看:一
期刊
不惧误解坚持写作  张枫小的时候喜欢看书,早期与书结缘,也有“阅读改变人生”的想法。小时候,张枫在淮阴农村跟着奶奶生活,十四五岁回到广州父母身边,没上几年学,就遇上了知青下乡。从乡村到部队,从工厂到机关,不断改变的环境使张枫深深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渐渐地,阅读成了张枫最大的爱好,直到现在张枫每天都要看一个半小时左右的书,而且养成了在床上看书的习惯,不读书看报就睡不着觉。  后来,张枫从企业调入计生
期刊
身怀感恩之心 难拒表哥请求  2015年6月22日下午,沈阳市沈河区一家银行营业部会计杜雪突然接到了表哥季树斌的电话。季树斌语气焦急,要她下班到一家茶楼来谈件重要的事情。杜雪有些不解:“什么事情呀?电话里不能说!”季树斌长叹一声:“唉!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你来了就知道了。”听表哥这么说,她只好答应了。只是杜雪万万也没想到,正是表哥的这个电话,令她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平地起了波澜——  1986年春天,
期刊
惊天霹雳 妻子出轨怀上情人孩子  2015年9月的一天中午,李亚辉风尘仆仆地回到辽宁沈阳的家中,可当他兴冲冲地打开房门时,屋里却不见妻子孙芸的踪影,拨打她的手机,也是关机。联想到前几次通电话时妻子欲言又止,李亚辉不禁有些担心。来到房间,他意外看到主卧床上放着一个信封,上面写着他的名字。李亚辉好奇地拿起来细看,脸色骤然苍白了:那是一份自愿放弃财产的离婚协议书和一封妻子已离家出走的信。从被泪水模糊的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