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之囚徒困境及应对策略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ho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常用物理教学方法概述
  教育学中将教学方法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及读书指导法.二是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三是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常用的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从备课、引入、授课及复习等不同过程又可分为多种不同方法,具体表现为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随着物理教学论的不断发展,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也不断呈现出智能性、二重性、综合性、信息技术化、非智力性及最优性等发展趋势.
  2 解读“讲授式教学方法”
  2.1 认识基础
  传统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固定不变的可确定的,知识是对世界绝对正确的表征,它可以由教育工作者原封不动的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通过机械背诵记忆并在合适的时候呈现出来,以此达到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认识世界的目的.在这种知识观的引导下,知识被教育工作者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从而导致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以讲授式为主.
  2.2 “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优势
  讲授式教学方法能够系统的讲述学科结构,便于快速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便于理解与记忆;能够短时掌握多门学科内容,便于知识储存及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在不同学科间形成知识迁移,便于知识系统综合应用.
  2.3 “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局限
  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局限也同样明显,一是这种方法过于重视学科的内在结构,缺乏对学生经验、情感等的了解,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者,不利于学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二是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不利于知识的理解与迁移,更不利于知识的有效运用.三是该方法只注重学科基本结构的传授,教学易成为教师控制学生的手段,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四是这种方法易造成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被动接受知识,对其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益.
  3 超越“讲授式教学方法”
  3.1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提出构成了对传统客观主义知识观的严重挑战.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随着人类进步,新的假设将不断产生,知识也并非是存在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实体,它与学习者的理解方式及学习方式有关.”基于对这种知识观的理解,我们认为学习过程并非简单地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向基于建构或部分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情景化学习、支架式教学等.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性质是: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由上述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只运用讲授法传授物理知识不符合建构主义知识观,也不符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性质的描述.因此,除了讲授法我们还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高中物理教学也符合素质教育对人的培養及发展的基本要求.
  3.2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之“囚徒困境”
  3.2.1 “囚徒困境”的含义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分析中最经典、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描述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在任何决策中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最终做出了非最优化的甚至是最坏的决策,从而陷入自己设置的困境之中.该方法是由塔克(Tucker)在1950年提出的在犯罪学方面的经典博弈问题.
  3.2.2 高考促使讲授法的使用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对讲授法的使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历年高考物理题型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元认知知识四种.下表以“2012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全国卷”为例阐述高考物理试卷对上述知识的分类考查.
  由分析得知高考物理重在考查前三类知识,且以程序性知识为主.对于事实、概念性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让学生背会从而在高考中获得相应分数.基于高考题型的相对稳定性,教师对于所考查的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对历年高考题型的研究,将对应题型考查的知识、方法步骤等总结归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考试中迅速进入解题状态,从而获得高分.这就更加促使了讲授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使用.
  3.2.3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中“囚徒困境”的产生
  “囚徒困境”的模型可用于解释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以及非合作与合作的问题,该问题同样可应用在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中.应该承认,目前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无论学校、家长抑或学生,大都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在高考中获胜,即个人取得高分或学校获得高的录取率.但由于资源、师资及资金等的分配不均造成实验法等方法不便于统一有效实施,而讲授法对短时获得高分却十分有效.这样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就面临不同的选择,而教学方法的使用则随着不同的选择陷入了一种所谓的“囚徒困境”.
  下面的博弈矩阵表明了教学方法的“囚徒困境”的具体情形:矩阵中,A、B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学校或教师,其中的数字表示的是他们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后,学生在高考中的收益,数字越大则收益越大.
  该矩阵表明了以下情况:若A采用讲授法,则对B而言采用讲授法收益为5,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收益仅为4,因此B会选择采用讲授法;如果A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此时B若选择讲授法获益为6,否则收益可能仅为3,所以B会选择采用讲授法.同理,无论B选择用哪种教学方法,对A而言最优决策也是采用讲授法.   这样,尽管强调素质教育,A、B还是会选择对自己在高考中获得最好收益较有利的教学方法,即选择讲授式教学方法,因此选择讲授法是双方预测的最优策略.然而选择讲授法却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为不利,于是A、B二者便都处于一种自己设置的囚徒困境之中.
  4 应对策略
  可见,标准化考试的评价方式造就了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的“囚徒困境”.为顺利走出该“困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4.1 宏观层面
  国家、政府及教育部门对于解决该“困境”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和帮扶.
  首先,改变上述矩阵中的游戏规则,即上述矩阵中的数字不只代表考试成绩或录取率,还包括多种获益.这就要求国家要加快高考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步伐,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模式,完善高考制度及学生评价制度,建立学生三级评价标准.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应达到的三维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而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却仅从知识领域对学生进行考查评价,这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评价标准后,上述矩阵中的数字还可以代表学生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获益.
  其次,对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条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地区、学校(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国家应该加大教育投资,缩小各地区间有关教育资源、经费等多方面的差距.
  第三,采用“选择性激励”制度,对于严格执行素质教育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导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的学校,政府应予以多方面奖励.奖励可以包括优先使用教育资源,优先选择师资,增加教育经费等.
  最后,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于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变传统对待教育的态度,对学校、社会及家庭深刻灌输素质教育思想,为长远发展做打算.传统理解的教育就是传授知识,教育作为一种手段的最终目的是获得高的分数,殊不知这种思想培养出了一批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也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4.2 中观层面
  学校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第一主阵地,应该严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不过分追求升学率.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帮助教师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给予教师较多的自主权.
  教师作为沟通学生及學校的桥梁,作为教学方法的实施者,应该努力学习新课程的有关教学改革的内容,根据自身特质创新教学方法,努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缺陷.教师作为评价者,应该努力形成自身的“专业性评价” ,改变传统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创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发挥空间.
  4.3 微观层面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应首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掌握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拘泥于孩子一时的成绩,配合学校和社会,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中小学科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范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GZ045),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批号:SDYY12118)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多媒体视频图像、声音、动画,人机交互和资源共享等特性,创设宽松和谐的习作环境,使作文课趣味化、真实化、个性化、合作化.rn一、趣味化——创设
目前,人们常用的温度计都是由根据体积的膨胀及红外热等原理制成的温度计,而以颜色变化原理制作的温度计目前还没有。在化合物中有个别的化合物,根据温度的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本实验就是利用固体遇热颜色变化的原理,来制作简易固体变色温度计的。  1仪器及材料  锥形瓶(50 mL,4个)、漏斗、试管及软木塞(2支)、药杓或玻璃棒(1支)、滴管(2支)、温度计、酒精灯、毛细管、火柴。  2药品  异丙醇、无
期刊
所谓力学观点是指以力学中的牛顿三定律及运动学规律为基础、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支撑、以动量与能量两大分支为其发展、以力学的五大规律为核心去认识、求解问题的观点.兹就求解磁场问题的几种力学观点举例说明.  1 应用动力学观点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 q的小球,套在足够长的绝缘直棒上,小球可在棒上滑动.现将此棒竖直放在相互垂直、且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复合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感
物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物理实验的运用。物理实验多种多样,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实验细节,加强对物理实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只有做好物理实验的细节,才能够切实的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  1巧妙设计体验实验,让学生加强对实验细节的理解  1。1教师要积极讲述物理实验细节的重要性  初中生大多数对于物理都有
期刊
人教版必修1课本中,对超失重现象的定义是这样的:“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以上定义的建立是基于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中,人对地板压力的分析,分析中得出当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加速度向上,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即超重);当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加
2014年上半年笔者正在监考中考物理实验技能考查,突然,有一学生指着光屏问我:“老师,你说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上下、左右都颠倒。现在我看光屏上的像上下颠倒,但左右并不颠倒啊。”听了他的提问我陷入了沉思。由此想到了这样一道题目:[TP5CW49。TIF,Y#]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5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
期刊
《光现象》一章无疑是美丽的,其间有自然界的色彩之美,有平面镜成像的典雅之美,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使用的“等效替代法”更是令人叫绝……虽然有这么多精彩的素材,教师仍需做好几个关键性的实验。在新一轮教学中,笔者在实验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既有实验器材的改进,也有教学方案的优化。具体阐述如下,愿与各位同行研讨。  1光的色散实验  怎样做好光的色散实验?可以利用投影仪灯泡的强光代替阳光。另外需要准备一个比
期刊
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多样性研究范围大多集中在比较宽泛的教育领域,而对于具体学科包括物理学科教学中研究却少之甚少,从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多样性是教育研究由理论到实践的必然趋势.每个人同时有多种能力,每个人都拥有发展多种能力的潜能,并且,能力的种类受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本文重点对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培养进行研究.  1 物理教学对能力培养多样性的启示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物理实验和
期刊
1利用常用物品开发趣味实验  开发和利用常用物品自制教具或学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这种做法既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又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为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一种广泛而经济的途径。家庭中的一些常见、常用物品或材料,如线(棉线、丝线、毛线)、布、镜子、蚊香、手电筒、针、蜡烛、灯泡、胶带、钢笔等等,这些材料有其不同
期刊
目前,初中物理教师在讲授关于连通器的帕斯卡定律时,都是按照教材的要求,在连通器两边管的液面密封塞上,加与管的横截面积成正比例的砝码的实验来证明,或直接告诉学生此定律是实验得出的。未见有关资料报道,能够利用其他物理定律,对连通器的帕斯卡定律,给出数学上的证明。  我们知道,给连通器一边管的液面施力,就会引起其内的液体位移,从而在另一边管的液面产生一个相应的力。其本质是:力做功引起液体位移。所以,可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