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老城里的节日记忆和随想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是祖国的第58个国庆日,没有回家,因为要带队参加芝山大院的升旗仪式,便早早地起床,按照前一日的计划,带上相机扫大街,寻找和记录这个城市的记忆。这一天的行走记录我发在博客里,第二天就被推荐到了新浪首页。十年过去,当我用文字代替图片重述这段记忆,发现我记录的城市记忆已经不再是我一己之记忆。而我扫过的主城区,除了古城在拓展,其它的几乎恍如昨日。
  那时,我住在大同新巷,第一个闯入我镜头的,是巷口对面大通北路西侧的两头羊。一头站在人力三轮车上,一头趴在车边。一对中年夫妇,站在它们的旁边,女的手上提着一矿泉水瓶羊奶。他们在现场挤羊奶卖。太早,街上就我和他们(它们)。羊知道我拍下了它们,就像那对夫妇知道我拍了他们,但羊会记住或者说以后会回忆这事吗?(想想,那俩头羊现在应该寿终正寝了吧。)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历史都是人类的记忆,包括这两头羊的记忆(假如它们有记忆的话)。就是喝下不添加任何东西、现场挤出的羊奶,人类也记不住动物本身的快乐和悲哀。树可以用年轮记住生长过程中每一年的冷暖和干湿,动物也肯定有它们的记忆和对我们评价,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从大同新巷路口到新华都这一段的大通北路上,最多的就是一中的学生,最有特色的就是卤面。和平里小区旁的阿蛤洋老洲卤面是漳州最正宗的卤面之一,每天早上都有人在店门口排队等卤面,蹲在行人道上吃卤面。小吃,历来是人们有关城市记忆中最有味道的一笔。而一中,哪里都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不同的是,漳州一中的地盘上,曾有宋代的“龙江书院”(后称“芝山书院”),清末改称的“漳州府中学堂”,这一区域,早已成为漳州的文脉所在。
  升旗仪式就在大院里按时进行,武警战士的动作很专业,也很敬业。我们在一年一年的仪式中,也不断强化着自己的记忆。所有的节日都是为了纪念什么,而纪念的目的是为了记忆和延续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记忆起初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光荣地回忆,之后就成了制度性的记忆。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能放假休息拥有自己的记忆,总是快乐的。站在我们左前侧的,是一队来自漳州一中西藏班的学生,她们肃静地站立着,眼神里有着庄重。芝山大院里,就在和升旗台同一个平面上,有属于红色记忆的芝山红楼,和红军入漳纪念碑。几个小孩在碑下非常投入地做游戏,此时的他们是舞台的主角,碑和和楼都只是背景。历史,从来都是胜者有选择的记忆(失败者的回忆录也一样是有选择的记忆)。但身在其中,耳濡目染,很多人就认为这就是历史。其实历史本身远比史书上的历史记载内容更丰富,色彩更多样。
  民以食为天。升完国旗,必须填饱肚子,才有精神去寻找城市的历史。胜利路上,一中旁边,永和豆浆,从台湾到上海,再到漳州,已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就像对座美女甜美的笑容,温暖着城市的记忆。早餐时分,从胜利路到女人街,不少巷口都有早餐车,卖豆浆油条,摊主都是中年妇女。有一个白发老人摆摊卖的是本地米稞,他的年龄让我心有戚戚。中山公园西门的小店里,有红男绿女在排队等吃锅边糊。
  中山公园在漳州城的中心,20世纪20年代改建的“中山纪念亭”里,有孙中山的《总理遗嘱》和何应钦《中山公园记》的碑刻。那时候的官方用词和流行用语,和如今大为不同,如果没有解释,很多人可能看得懂字,却不一定懂得其意。但这些碑文和碑石是打开历史的一扇门。曾经叫漳州第一公园的漳州中山公园是漳州最老、最繁华的公园,这里有漳州最集中的民国碑刻,也有漳州最艳丽的花树凤凰木,最苍老虬劲的木棉树,还有最多的老人,自弹自唱的芗剧也是晴日里的必有项目。中老年人在公园的草地上晨练,遛鸟;一个穿着白色短裤、黑色背心、红色拖鞋的年轻秀美女子,右脚自然地弯曲着,趿拉着拖鞋,抱着双手,依靠在树上,甜甜地笑着看着什么。古老历史的旁边,每天都有新的记忆,属于芸芸众生的历史。多年后,这些图片和生活也许就成为历史的一个花絮。
  漳州城里每个社区几乎都有小庙,佛教讲究随缘。城里的庙宇修得很精致了,却依然不张扬。就像中山公园南面,古城香港路上的伽蓝庙,我国最小的空中伽蓝庙,进庙还得穿过民居,爬上二楼,空间也就3平方米左右吧。没人知道它建于何时,也不知道缘起,毫不起眼的它,和周遭毫不违和地存在了至少上百年。它的历史也许比香港路上那“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两京扬历”两座牌坊还早。横跨整个路面的牌坊,两边紧挨着两层楼的民居,石雕精美,高大威严,有着官家居高临下的教化之仪表。在牌坊下走过的,现在多是游客,眼里只有风景。不知住在民居里的人,会不会感到牌坊带来的压抑和压力?我也许是杞人忧天了,鱼米之乡的漳州人,悠闲自得,更懂得自我放松。挨着中山公园的芳华路上,石板路泛着青光,修旧如旧的家门口,三两人坐在简易的小凳上,围着简易的小桌泡着功夫茶闲聊,那是漳州本土市民典型的生活缩影,一部活的历史场景,一个宜居的城市。
  香港路连着东西向的台湾路,漳州人从香港到台湾,是一瞬间的事,可以用脚来完成。民国时,把漳州城里最繁华的两条街道命名为台湾路和香港路,也不知是为什么。清朝时移民台湾的漳州人多,但去香港谋生的漳州人不多。走在台湾路的条石上,我这个客居漳州的客家人的拍摄和漫步都变得和漳州一样随性。这条街的骑楼店面,有“西欧风情”,也有“南洋风格”,还有典型的保留有隋唐 “中原风韵”的闽南民居,让人难分南北中外。依然镶嵌在墙上的老字号招牌,“天益寿药店”“至人药房各色洋货”“有大道华洋杂货”“洛阳楼”“黄合德中外靴鞋”“万圆钱庄”……一个就足以说明当初漳州的富足和繁华。“商务印书馆代理处”这大大的招牌也使人窥见漳州早期文化事业发达的一斑,书画家的最爱——八宝印泥也是漳州一宝,但一再搬迁的晓风书屋,可能又要离开府埕了。还好即便地点变换,但仍会有许多喜爱读书,喜愛打开一本纸质的书一页一页翻过去慢慢读的人会追随而去。
  以台湾路、香港路为中心的漳州老街,并不上镜,也不精致,甚至还保持着一种原生态、生活化的无序,住的是老居民,大部分店铺卖的也还是本地人的生活必需品,与为了旅游和观光需求而新建的仿古街区不同的是,这里有着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和真实感,我们仿佛回到从前,看到生活态的历史在延续。而孔庙的旧,与庙前气派池塘和广场的新,也和文昌阁、八卦楼一道,在变与不变中充实着这个城市的文化记忆,累积着这个城市历史的厚度。一个城市的厚度,不是由建筑的高度决定的,也不由城市的宽度所决定。决定它的,是城市的历史,可见,可居,可触摸,观之有具象,抚之有质感的历史。
  从古城到延安南路上的中闽百汇,也就几步之遥,你却好像跨越了一个世纪。这里依然是漳州人流最密集的繁华之地。捏糖人的摊子上那逼真的孙悟空糖人,色彩鲜艳,勾起了许多路人童年的记忆。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子,转头看着促销画报上的美女;那是大S和小S,晚上,也许他的梦就是S形的。我的镜头里还留下了龚玥《民歌红》的宣传画报,她精致的妆容和画报鲜艳的中国红,非常切合节日的气氛。旁边,一个拾荒者正弯腰捡拾废纸。我把他这一半的照片处理成了灰色,和画报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天上的大红大紫与地上的灰黑和暗影,永远是历史色彩和城市色彩的两端;中间的过度地带,就是芸芸众生灰调的斑斓。
  那天阳光明媚,建筑和树木,行人和车辆,都有着喜庆的亮。城市不停地变换着容颜,百年千年以后,谁又会在谁的记忆里闪光?
其他文献
周末逛古城,是漳州人如今的“时兴”,走一段石板路,看一眼老骑楼,吃一碗漳州特色小吃,古城让人感觉怀旧又文艺,连时光都变得慢而悠长。  而最能让人有这种感受的,莫过于修文西路上的文庙了。  如今从漳州古城北入口开始,步行到文庙,仅仅需要五分钟,这个距离与我儿时的记忆相比,要短了许多,经过修缮后的古城,石板路更平整顺滑,也显得愈加宽敞。我家的祖屋就在马坪街,现在被称为延安南路,小时到文庙需要在小巷中弯
期刊
书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起于唐,盛于宋,普于清,在中国历史上延续千年之久。传统书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以讲学研修、藏书出版、接待访学等为重要功能,是智慧宫殿,是永久的知识圣地!一提起书院,那是古代读书人意气风发的地方,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无法形容的庄重的人文氛围,给人一种舒适雅致的感觉。脑海也仿佛浮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子读声朗朗的场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期刊
肖某的女儿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不好好读书,每天放学,书包一扔就躲进房间里,关起门来打开手机,玩起了《王者荣耀》游戏。星期六上午闲着无事,我到他家泡茶,突然蹿出一只小猫来,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是肖某夫妇为了让女儿不沉迷游戏而影响读书,夫妻俩想了许多招,也没想出什么方法。最后商量着买一只动物叫女儿养着照顾它的饮食起居,来分散女儿的游戏专注力,把她从游戏中解脱出来,哪怕分散一点儿玩游戏的精力也行。于是他女儿
期刊
松洲书院,我不敢轻易再去。  我去过两次松洲书院。松洲书院在浦南镇松州村,浦南镇位于福建漳州市芗城区西北部,九龙江北溪南岸,距市区中心18千米。一个城市,有一个念想的文化去处,多好。开漳圣王陈元光就安葬在浦南,每年十一月初五,闽南隆冬时节这一天,来自海内外的陈氏后裔、漳籍同胞均聚集于浦南镇石鼓山陈元光陵园,缅怀先贤的伟绩和功德。松洲书院,正是“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子陈珦所创立,系全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
期刊
记忆  有时觉得,人的记忆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当初你以为有些片段,被时光尘封且从此不复再现,却居然会在生命的某一刻,灿烂地燃放,并串连成一道风景,有了可圈可点的印迹。  童年时期,我被父母寄养在县城边上的村子里,那是我人生中快乐美好的一段童年记忆。那户寄养人家自家的兄弟姐妹很多,我与他们最小的女儿同岁,因此深得寄养父母的宠爱。房子外面有一个池塘,池里的鱼儿时不时地跳跃着,我们一放学就往池塘里跑,跟
期刊
看到这个题目,人们也许会想起《水浒传》中的高衙内,那个高俅的干儿子,那个多方企图调戏林冲的妻子,从而改变林冲命运的花花太岁。那么,何衙内是不是古早时哪个姓何的“高干子弟”,其实不然,何衙内是漳州芗城区的一个老地名,年轻人也许不知道这个地方,但这地名与漳州一位历史名人何楷联系在一起。  何衙内在东坂后(青年路北段)离东坂后礼拜堂不远的地方。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我们家没有自己的房子,经
期刊
那一年,林老大的渔船在海强结婚的吉祥日子进港大维修,让海强安心度过甜蜜的婚期。但是东山岛的渔家人总是要抢季节,赶潮流,追鱼群。正月正是鲷鱼(嘉腊)旺产良机(因为正好是腊月冬季,俗名称“嘉腊”),海强已度过婚期,要离开心爱的新娘子出海捕鱼了。  夜深了,十五的月亮照射在海面上,发出一道道月光,渔船老大,舵手,海强的父亲林旺蚶正要放下延绳钩钓“嘉腊”鱼时,忽然喊叫:“前面有一浮物,注意。”全体伙计把延
期刊
“尚书探花坊”是经典,也是古老漳州凝固的文脉与灵魂,它器宇轩昂,巍然华贵,精致得令人惊叹。牌坊匾额上的“尚書 ”“探花”以及中屏匾额上的诰布楷书,笔势隽永,遒劲有力,端丽大方,犹如坊主林士章才华横溢、奇正忠厚的人生。  “尚书探花坊”位于漳州芗城区香港路双门顶,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为林士章所立。坊南北坐向,石仿木结构。高11米,面阔8米。三间五楼十二柱式,庑殿顶。 牌坊上的栩栩如生的青
期刊
冬日的午后,阳光温煦地照着古城那些翻新的屋瓦,雕花的窗棂,那些细节的华丽精致衬着整体的朴素大方,逸出一缕浓郁的古意和悠远的韵味。我在绵延的石板路上独自行走,一厢情愿地想通过这种方式拾取900年前某些时光遗落的优雅气息。  对于漳州这座城市来说,朱熹的到来,是一份千年一遇的福祉;而漳州于朱熹而言,一定也是一生中不可轻易抹去的经历。来漳州之前,理学宗师朱熹已是术业精深名满天下,施政思想臻于成熟。可实际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家如沐春风,家和业兴,先后几次搬迁,家也就一次更比一次宽敞舒适,一次更比一次幸福温馨。而家的变迁,犹如历史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又像历史进程中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它见证了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40年,可以说我家住房的变迁,是中国农村群众生活巨变的缩影。  听母亲说,半个世纪前,她嫁给父亲时,家是既简陋狭小,又阴暗潮湿的低矮房。地板是泥土的,房门是自制的,床板是砖头垫的。当时,父亲与大伯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