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管理就是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获得最佳生产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生产标准化的目标是将最佳的生产模式固定下来重复使用,避免人为因素及其它主观因素对生产的影响,保证生产执行的准确性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产;标准化;管理
一、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工作建设的定义
标准化建设就是“在管理、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生产技能、通用服务”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风险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适应国内外社会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步伐,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标准体系,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要。可以使管理层级、业务链条有效压缩;可以使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可以使管理效率、经济效益、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如何开展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建设
一是加强机构和岗位设置的标准化建设,既强化统一,又突出特点。加强机构、岗位编制管理,确保全国“一盘棋”,遵循“顶层设计,精简高效,分级分类”的原则,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机构编制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对各单位、机构、内设机构、班组、岗位的设立、变更、撤销实施全过程管控。二是建立健全岗位说明书制度。以标准岗位为依托,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开展各项业务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将决策、管理、实施界面进一步清晰化,着力解决“做什么、谁来做”的问题。三是加强流程管控,本着顶层设计,兼顾差异的原则,梳理各行业、专业的流程制度,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避免出現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情况。明确各类业务开展从何开始,到哪结束,着力解决“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四是科学考核评价。建立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价机制,细化考核评分细则,全面考核评价各级干部,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进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实施全员绩效管理,从工作流程全过程科学评价工作质量,切实解决“做到什么程度、效果如何评价”的问题。五是健全监督问责机制。通过对工作流程各个环节的监督,明确各岗位的主体责任,并为各岗位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发热点、出血点”提早做好预案和提醒,既建好“防火墙”又设好“捕鼠笼”。
三、要做到生产标准化管理 管理者要从管理理念出发
传统企业的管理理念一直强调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经验,产品质量的稳定依靠员工工作的自觉性来维持,人其实是管理中最不稳定的因素,随着现代企业中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和人员素质的不尽相同,给生产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此这样的生产保证是非常脆弱的。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把企业内生产成品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造成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因此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转变管理理念,降低生产中的主观因素,通过制定一整套标准化文件,将最佳的工艺流程、最规范的作业操作及最有效的质量控制固化下来,作业人员只要按标准化文件要求执行,就能保证生产的质量。生产管理者的职责就是抓好标准文件的制定与更新,监督作业人员按文件执行。只有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转变了,生产管理标准化才能从根本上实行。
四、科学制定标准化文件
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科学地编制使用本企业生产的标准化文件。企业标准化文件,一般分为管理类文件、生产技术类文件和质量保证类文件。管理类文件主要制定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类文件主要包括工艺文件、各工序作业操作文件、设备操作及设备维护保养文件等;质量保证文件包括原材料进厂质量检验标准、过程质量控制文件、成品质量检验标准等。标准化文件的语言必须简单明确,能量化指标的尽量量化。工艺文件必须详细制定出影响产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各项技术参数及其标准数据,做到操作清晰、数据准确,工艺文件必须涵盖公司的所有产品,生产哪种产品就按照工艺文件上哪种产品的操作和数据进行调整。工序作业、设备操作及维护保养文件最好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把标准作业方式和操作步骤用图片按作业的顺序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晰准确,又避免由于语言不准确造成的操作失误。质量类文件应清楚明确制定检测时间、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质量标准和判定规则等,质量缺陷最好也用图像表现出来,使检验人员对缺陷有直观的印象。这些文件经过试生产操作后将不适用的方面进行修改,完善后的文件则作为标准化模式固定下来,一般普通员工只能按文件执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文件,尤其是关键技术参数,文件的修改则必须由特定的人员经过相应程序和相关领导的审核批准方能变更,并做好相应的变更记录。
五、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生产标准化管理不仅需要从文件上固化生产模式,还需要对生产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现场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规划现场定置和区域划分,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实现人、物、场所三者最佳结合,缩短作业人员与过程产品交接时间,消除作业员不必要的重复动作,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第一,要进行工艺研究,工艺研究是定置管理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的加工方法、机器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研究,从而确定生产现场产品制造的工艺路线。第二,绘制生产区域定置图,定置图绘制以简明、科学、适用、完整为原则,物形为大致轮廓,尺寸按比例缩小,相对位置要准确,区域划分要鲜明。第三,按照绘制的定置图,进行各区域分隔线、生产流程箭线的标识。第四、对各区域、各设备、各种物料、工器具、半成品、产成品等做好标识,不仅要清楚标识名称,还要进行状态标识,如设备的状态:完好、在修、报废、闲置等,物料的状态:合格品、不合格品等。第五、每个工序的工作现场,应将本工序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安置在醒目位置,便于指导生产操作。
六、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在标准化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必须明确各岗位作业人员的作业分工、职责与权限,做到职责权限界定清楚,工作内容明确,避免管理职能重叠,造成人人管事,事事无人负责的局面。2.不适用的标准化文件和现场定置必须及时更新,并做好变更记录。生产中使用的标准化文件必须是满足生产和质量要求的,淘汰文件必须杜绝出现在生产现场。
七、汽车行业生产厂家生产标准化管理的优点
作业明细化、程序化、流程化、标准化,有明确统一的作业规范和行为标准,有统一的操作手法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这是标准化管理最明显的优点,不管是谁,只要按照流程做,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它与个人能力、经验、权力和地位无关;反过来,不管是谁如果不按流程做,他会寸步难行,
处处遭到“封杀”。不仅如此,流程还使得每件工作的结果都具有可追溯性,即谁的错,错在哪里,怎么错的,都能追查到,这样,流程就使得各项工作越来越精细化。生产的标准化管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操作失误,快速培养新作业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必须从管理入手,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抓好生产每一步,才能创造更好的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的生存和发展下去。
八、结语
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始终,是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检验依据,也是提高质量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只有加强标准化工作管理,企业标准才能完整、适宜、科学、合理,从而才能有序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熊文佳.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02).
[2] 孙静.浅谈如何加强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
[3] 孙伟卫.浅析如何加强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6(14).
[4] 孙静.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
(作者单位: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生产;标准化;管理
一、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工作建设的定义
标准化建设就是“在管理、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生产技能、通用服务”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风险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适应国内外社会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步伐,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标准体系,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要。可以使管理层级、业务链条有效压缩;可以使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可以使管理效率、经济效益、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如何开展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建设
一是加强机构和岗位设置的标准化建设,既强化统一,又突出特点。加强机构、岗位编制管理,确保全国“一盘棋”,遵循“顶层设计,精简高效,分级分类”的原则,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机构编制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对各单位、机构、内设机构、班组、岗位的设立、变更、撤销实施全过程管控。二是建立健全岗位说明书制度。以标准岗位为依托,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开展各项业务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将决策、管理、实施界面进一步清晰化,着力解决“做什么、谁来做”的问题。三是加强流程管控,本着顶层设计,兼顾差异的原则,梳理各行业、专业的流程制度,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避免出現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情况。明确各类业务开展从何开始,到哪结束,着力解决“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四是科学考核评价。建立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价机制,细化考核评分细则,全面考核评价各级干部,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进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实施全员绩效管理,从工作流程全过程科学评价工作质量,切实解决“做到什么程度、效果如何评价”的问题。五是健全监督问责机制。通过对工作流程各个环节的监督,明确各岗位的主体责任,并为各岗位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发热点、出血点”提早做好预案和提醒,既建好“防火墙”又设好“捕鼠笼”。
三、要做到生产标准化管理 管理者要从管理理念出发
传统企业的管理理念一直强调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经验,产品质量的稳定依靠员工工作的自觉性来维持,人其实是管理中最不稳定的因素,随着现代企业中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和人员素质的不尽相同,给生产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此这样的生产保证是非常脆弱的。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把企业内生产成品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造成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因此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转变管理理念,降低生产中的主观因素,通过制定一整套标准化文件,将最佳的工艺流程、最规范的作业操作及最有效的质量控制固化下来,作业人员只要按标准化文件要求执行,就能保证生产的质量。生产管理者的职责就是抓好标准文件的制定与更新,监督作业人员按文件执行。只有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转变了,生产管理标准化才能从根本上实行。
四、科学制定标准化文件
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科学地编制使用本企业生产的标准化文件。企业标准化文件,一般分为管理类文件、生产技术类文件和质量保证类文件。管理类文件主要制定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类文件主要包括工艺文件、各工序作业操作文件、设备操作及设备维护保养文件等;质量保证文件包括原材料进厂质量检验标准、过程质量控制文件、成品质量检验标准等。标准化文件的语言必须简单明确,能量化指标的尽量量化。工艺文件必须详细制定出影响产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各项技术参数及其标准数据,做到操作清晰、数据准确,工艺文件必须涵盖公司的所有产品,生产哪种产品就按照工艺文件上哪种产品的操作和数据进行调整。工序作业、设备操作及维护保养文件最好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把标准作业方式和操作步骤用图片按作业的顺序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晰准确,又避免由于语言不准确造成的操作失误。质量类文件应清楚明确制定检测时间、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质量标准和判定规则等,质量缺陷最好也用图像表现出来,使检验人员对缺陷有直观的印象。这些文件经过试生产操作后将不适用的方面进行修改,完善后的文件则作为标准化模式固定下来,一般普通员工只能按文件执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文件,尤其是关键技术参数,文件的修改则必须由特定的人员经过相应程序和相关领导的审核批准方能变更,并做好相应的变更记录。
五、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生产标准化管理不仅需要从文件上固化生产模式,还需要对生产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现场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规划现场定置和区域划分,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实现人、物、场所三者最佳结合,缩短作业人员与过程产品交接时间,消除作业员不必要的重复动作,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第一,要进行工艺研究,工艺研究是定置管理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的加工方法、机器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研究,从而确定生产现场产品制造的工艺路线。第二,绘制生产区域定置图,定置图绘制以简明、科学、适用、完整为原则,物形为大致轮廓,尺寸按比例缩小,相对位置要准确,区域划分要鲜明。第三,按照绘制的定置图,进行各区域分隔线、生产流程箭线的标识。第四、对各区域、各设备、各种物料、工器具、半成品、产成品等做好标识,不仅要清楚标识名称,还要进行状态标识,如设备的状态:完好、在修、报废、闲置等,物料的状态:合格品、不合格品等。第五、每个工序的工作现场,应将本工序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安置在醒目位置,便于指导生产操作。
六、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在标准化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必须明确各岗位作业人员的作业分工、职责与权限,做到职责权限界定清楚,工作内容明确,避免管理职能重叠,造成人人管事,事事无人负责的局面。2.不适用的标准化文件和现场定置必须及时更新,并做好变更记录。生产中使用的标准化文件必须是满足生产和质量要求的,淘汰文件必须杜绝出现在生产现场。
七、汽车行业生产厂家生产标准化管理的优点
作业明细化、程序化、流程化、标准化,有明确统一的作业规范和行为标准,有统一的操作手法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这是标准化管理最明显的优点,不管是谁,只要按照流程做,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它与个人能力、经验、权力和地位无关;反过来,不管是谁如果不按流程做,他会寸步难行,
处处遭到“封杀”。不仅如此,流程还使得每件工作的结果都具有可追溯性,即谁的错,错在哪里,怎么错的,都能追查到,这样,流程就使得各项工作越来越精细化。生产的标准化管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操作失误,快速培养新作业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必须从管理入手,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抓好生产每一步,才能创造更好的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的生存和发展下去。
八、结语
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始终,是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检验依据,也是提高质量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只有加强标准化工作管理,企业标准才能完整、适宜、科学、合理,从而才能有序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熊文佳.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02).
[2] 孙静.浅谈如何加强汽车行业生产厂家标准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
[3] 孙伟卫.浅析如何加强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6(14).
[4] 孙静.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
(作者单位: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