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假球,交个朋友

来源 :珠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h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世界杯,实习的我流着口水看师傅收拾行李前往日韩世界杯现场。现场观战,有中国队,日韩旅游大热的世纪初。诱人的因素都凑合在一起,垂涎三尺都不多。心里默默念叨,我也要去现场为国足加油呐喊。
  那些年的世界杯是谁在看,在看谁,看什么,好像都很清晰。
  1998年,巴西在半决赛上表现神勇,但是决赛时却大比分0:3输给法国。高中同学里有一个巴西铁粉,当晚哭到晕厥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当时在路边的大排档就着小酒跟他说,“你看,再假也假不过甲A,中国队又没进,别太悲伤啊兄弟。”哥们儿哽咽着说,“你觉得我们有生之年中国队还有机会吗?”说实在的,当时我也没谱。
  我看球是从小学开始被巴乔所吸引,飘逸的小辫和脚法至今无人能比,蓝色眼球里的忧郁让人神伤。巴乔的悲情深深打动了我们这些粉丝,放学后的苦练点球就是为了在校内比赛中不再重蹈定位球失误的悲剧。说实在的,踢前锋位置的我,定位球还是不错的。嗯,没错,在22年前还不错。
  1998年开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世界杯的影响力在全球尤其是中国越来越大。更多的人从未接触过足球,也能够在世界杯期间为喜欢的球队畅饮、呐喊。酒吧里偶遇的妹子说她就是喜欢荷兰的橙色球衣,其实还是着迷于当年的博格坎普,那是真正的金发碧眼,注意,是睁着眼睛的。交朋友也很容易,很单纯,妹子喜欢荷兰是吗?来,胖哥跟你介绍一下荷兰队的帅哥。你看克鲁伊维特,这个小伙子那是相当帅,脚法又好,来,哥拿球给你演示一下……
  2002年世界杯基本上在朋友家度过,一群老爷们儿买了啤酒花生,认真地为中国队的每一次出场激动落泪。在现场除了找发型飘逸的米大叔,就是找我师傅在看台上的身影。巴西队4:0战胜中国队那天,我们都觉得这种结果还好,能接受。如果我们知道后来在南非世界杯朝鲜队打进了巴西一个球的话,估计当时心态就炸了。可能巴西队如果想,我们还会被灌多几个。这些悲情的往事,就不深挖了。


  那时候的我们,还是很敬业地在每场球赛后一天的下午,在小公园踢一场五打五的小场子,角色扮演、经典重现般回顾一下昨晚的精彩。每次我都担任前锋的角色,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我实在不能来回跑,就让我留在前场等机会吧。2002年开始,我就是一枚蓝色的意大利胖子粉了。想想还是巴乔留下的童年记忆对我影响太过深刻。每一次开任意球,我都会假装有辫子一样轻轻捋一下自己的寸头,深邃地看一眼球门,然后,大部分时候就轻轻地传给队友了。因为飞机很贵,不能再浪费机会了(将球击飞至空中,俗称打飞机,是浪费任意球最好的方式)。
  时间轴非常残酷,无论多么不想,还是过去了4年。2006年的世界杯,估计是胖子这辈子为意大利队流下最多眼泪的一届世界杯。当然,那一年的世界级蓝色军团粉丝不是我,是黄健翔。那一场我跟兄弟在电脑面前被老黄撩得痛哭流涕。那是2006年6月27日的凌晨,伟大中场球员马尔蒂尼的生日。现在回想起来,老黄说得真好,澳大利亚队的球员前几场确实很猛,而且大多来自欧洲的职业球队,常年住在欧洲的球队所在地。胖子只想说,解说比赛,如果太客观还不如智能机器人,发挥稳定,只要不断电,它既不会出错也没有激情,不是挺好吗?只要是人解说的比赛,就应该有激情,否则真心看得发困,不如自己去踢一场。


  那一年披荆斩棘的蓝色军团,一路战胜了澳大利亚、乌克兰、德国,每一场都是扎扎实实的硬仗。最终,面对强敌法国,在最不占优势的点球大战中获胜。老天保佑,巴乔不在。
  意大利夺冠的清晨,我和飞子相拥而泣,狂呼呐喊,邻居居然都没有投诉。那一年,我们是真的在看球,欣赏球,感受足球的魅力。那种感受,真的很珍贵。
  兄弟们,姐妹们,2010年我終于来到了南非,现场感受世界杯的魅力。虽然,中国队又又又又一次令我们失望,但是毫不影响我在现场看球的激动心情。黑人兄弟对足球的激情无以言表,在约翰内斯堡体育场周围,所有的树上、电线杆上、2层以上的建筑楼顶,都无法看到球场。上面密密麻麻的人头,甚至都不为了看球,就是为了更近距离地听到呐喊声。
  从入口进去场内的50米,我完全被动前行,双脚不沾地,进入内场后发现,短裤竟然被挤掉了松紧绳,手机、相机、护照也都消失了。门票在嘴里叼着。管不了那么多,能活着进来我已经很满足了。非洲球迷好激动,非洲球队每一次传球都有欢呼。看了4场球赛,心满意足地丢失了几乎所有东西。乐呵呵地回到莫桑比克补办了护照。现场看球,真的爽。就是视力不好,望远镜也丢了2个,不过光听声音也能知道场上情况。
  南非世界杯现场最有趣的莫过于朝鲜对阵巴西的比赛。那一场为了能活着看完不再丢东西,胖子我奢侈一把买了VIP中P的一等票。身边的黑人兄弟看到朝鲜队上场,不约而同地看着我,热情的、同情的、鼓励的眼神让我很感动地回应道:我是中国人。兄弟们哦一声之后,继续为我加油。朝鲜队进球后,一哥们儿从前两排奔过来拥抱我,嘴里喊着“太棒了太棒了”,我能怎样,我还能怎样,我也很绝望啊。大哥,这一场我是来看巴西的好吗。现场看球,确实是非常激情的,还有一点基情,还能是调情,就不细数了。我热爱非洲这片热土,更爱非洲的球迷。大家有兴趣参见珠海胖子在非洲的专栏。
  想起4年前的巴西世界杯为什么我满口生津?回忆了一下,上次的世界杯专栏我做了美食结合足球的连载。每一场比赛对于我都是一场美食盛宴。对食物过于执着导致对比赛本身竟然异常地模糊。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这90分钟,想必阿粉们都饿坏了。开场梅西就在梦游中送出特色马黛茶,健康饮品被伊朗后卫接下。伊瓜因紧接着送出恩帕纳达斯,口味似馅饼,用肉馅、葡萄干、玉米、鸡蛋以及橄榄制成的。哈吉吉口福不浅,当即吞下,我等只能干流口水。随后的阿根廷不断送出精美佳肴,无奈哈吉吉状态神勇,无论是炭火慢烤小牛肉还是风味果盘都被他一一拿下,真想问一句,您这胃口真好,要不要来点江中健胃消化一下?观众可都饿坏了。超级巨星和球王之间,就隔着那么薄薄的一层。超级巨星可以整场神游,下场了一句身体不适就能糊弄过去。球王,就要在每一个决断生死的时刻,挺身而出,将团队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梅球王,真的做到了。最后的几十秒,当所有人都认定了一场平局的时刻,梅大厨亲自烹饪,亲脚传菜,精美的弧线带着阿根廷风味骨肉相连飞入球网,哈吉吉再也无力消受这盘大餐。这,才叫绝杀,时间够绝,角度够绝。算是平息了90分钟的饥饿感吧。”现在看来,怎么有些辣眼睛。巴西世界杯一开始,胖子就泡在酒吧看球,身边不绝于耳的统统都是盘口、让球、输了、赢了之类的话题。其实我并不反感,但是助兴的东西作成了主菜,就有点本末倒置了,看球,还是单纯地看,交女性朋友,倒是可以有些小套路,不是吗?
  回到俄罗斯世界杯,胖子大胆预测,本届东道主有可能夺冠成为最大赢家,纯属娱乐,输赢别找我。几场比赛过去,给人感觉现在看球的都不再是爱球的人了,踢球的竟然也变成职业演员了。大家在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互相娱乐。
  我怀念,那些年的巴乔、巴蒂斯图塔、博格坎普、近些年的大中小迷你罗,十年之后,我不知道作为一个老球迷,我能怀念什么?怀念那场德国输韩国吗?后会有期,4年后,又是一场游戏。

其他文献
一  在中国企业界,有一位很活跃的摄影师叫作潘石屹。  他是做房地产出身的,由于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他便放弃了拿地,只守着原有的几栋楼,做起了包租公,空余时间则以摄影的方式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变化。  从2017年10月至今,他为700多人拍摄了照片,大部分被拍者都来自中国企业界,其中也包括我。我们二人闲聊时,我曾问过他:“你为700多位企业家拍照,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他感慨地答道
期刊
每一刻都在发生新的故事,过去的记忆也在不断消逝。而摄影师用镜头帮城市书写发展的故事,在“感知珠海”摄影大赛的参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横琴新区充满诗意的静谧,珠海大剧院宛如一颗明珠依偎在情侣路的怀抱,港珠澳大桥宛如长龙大气磅礴地跨过海面……  《看不见的城市》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对于我们来说,今天的城市是什么?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
期刊
三十多年的浮沉发展  近年来,随着真人版《攻壳机动队》和《银翼杀手2049》两部电影的上映,“赛博朋克”这股看似新潮实际上已有三十多年发展历史的文化再次被人们所关注。  赛博朋克(cyberpunk)是“控制”(cybernetics)与“朋克”(punk)的结合词,属于科幻小说的一类分支,主题核心是“高科技、低生活”。在赛博朋克的世界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网络空间、人工智能、全息投影、身体改造乃
期刊
《夜间的半穹顶山缆车路线》  摄影师: Kurt Lawson and Sean Goebel,美国  摄影师登上沃特金斯山顶部,通过延时摄影的方式拍下了这张壮观的照片。  《访问平流层》  摄影师:Christiaan van Heijst,荷兰  照片是在波音747型号的飞机上拍摄的。如果人类没有发明飞机,我们也许不会出现在平流层。  《和平村》  摄影师:Tobias Binder ,德国 
期刊
呆萌感十足的大师作品  毕加索陶瓷品  毕加索从1946年至1973年去世时一直住在滨海省瓦洛里斯市,他在这座小镇迷上了陶瓷制作。毕加索的陶瓷作品范围涉及陶罐、雕塑、盘子,甚至是一整套餐具,而创作题材包括人们熟悉的斗牛场面,人物肖像和生物形象——山羊,鸟和鱼等。毕加索的这些陶瓷作品糅合了绘画、雕塑和装饰艺术技法,风格活泼奔放,色彩绚丽,造型呆萌,体现了大师敢于挑战传统的勇气和其个性化的魅力。  世
期刊
“我拥有一个八核的脑袋。”  谈及自己的斜杠人生,林建军如是道。那些记录着自己丰富阅历的只言片语,是履历给他的资本。1984年就读珠海一中时,和同学创办了当时全国第一份中学生报《特区之星》,1993年在珠海开了名为影子工作室的广告公司,2001年创立珠海车友会论坛,2010年修复百年历史的香山老照片、持续关注香山文化,策划珠海中山两地多个文创园…… “我其实只是对新生事物敏感,好学。”谦虚一如林建
期刊
走到白沙河时光街区入口,一片盎然绿意先映入眼帘。木篱笆隔出了一个小小的庭院,墨绿的篷伞随风轻摆,玻璃瓶里插着几支含苞的睡莲,越过庭院往里看,能看到店内琳琅满目的文化创意商品,此时的陈六月正在吧台后忙碌。  现实与幻想相融的创作  甫踏入六月画社,书架柜上陈列的明信片便让人移不开目光:有港珠澳大桥上方的蓝天与云海,有层峦叠翠中露出一角碧瓦飞甍的圆明新园宫殿,有停在外伶仃岛荡漾碧波之上的船群,有晴空万
期刊
编号:015  作品名称:《万山红遍 》  规格:270X100  作者:王洪祥  起拍价:80000元  作者简介: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书画杂志社艺术总监,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新华书画院特聘高级画师。北京九州书画艺术研究会画师,香港中华艺术家协会荣誉会长,北京山水画艺术研究院教授。  编号:011  作品名称:《故乡之晨
期刊
“60后”孙蒋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斜杠青年”前辈,画家、集邮家、企业家、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孙蒋涛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感性与理性之间自由穿插游走,他的生活也由此在多样化的标签下活出了更丰富、立体的模式。他的每一条斜杠,都是他人生的一段“传奇”。在孙蒋涛看来,自己的每个“斜杠”都并非刻意为之,是生长的时代与生活环境让他做出各种不同的标签选择。  时代背景下的斜杠人生  孙蒋涛出生于1960年,那
期刊
网络综艺既有传统综艺的传承,又依托网络展现出蓬勃的新意。十年前,当网络综艺刚出现时,网络文化还是边缘文化,大众接受度低,节目制作投入少。經过这些年的发展,网络综艺从一开始的酝酿成长,到近年出现井喷现象,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至2017年市场逐渐步入稳定期并出现了《明日之子》等“爆款”,网络综艺与传统综艺平分秋色的时代业已到来。转眼年末将至,岁至尾声,回顾2018年,网络综艺涌现出了一轮更强的爆发与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