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立意与提升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受近年来风行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启发而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深入探究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题型理解不到位、对事物定性不准、对概念的限制不清等。在备考阶段,重视这几个问题,对于提高作文立意深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对题型理解不到位。
  “立意”即确定写作的主旨,在议论文中,“立意”也是确定“中心论点”,是学生运用全部材料进行写作的一种思想表现。主旨对于整篇作文而言,犹如一个人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文的价值。根据已有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地进行构思,写出一篇立意完整的作文,是教师及学生都应重视的问题。
  由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具有逐层深入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思维的同时,往往给明写作任务,其中,任务指令中的表明态度、阐述看法,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但学生在思考立意问题的环节,往往忽略了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在立意方面出现对题型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2.对事物定性不准。
  对事物定性不准,“立意”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这种只有简单的表态而没有深刻见解和观点的文章,很难会赢得高分。“立意”如果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会让学生的作文失去亮点,这一点对于学生的作文成绩非常不利。
  3.对概念的限制不清。
  對概念的限制不清,主要是由于学生在认定事物属性的方面,没有对事物的属性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在结合材料确定写作的立意与思路的时候,就很难把握任务驱动。因此,对概念的限制不清对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是一种不利的影响。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立意与写作的提升策略
  1.立足人文,关注时代,架起论据与论点的桥梁。
  任务驱动型写作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把握材料的主旨,因此,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去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或中心思想,在阅读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除了课程内的阅读,学生在平时也要多阅读,尤其要多读报,关注一些时事话题并有所感悟,一旦在写作中碰到这类题材,由材料引发议论就很自然了。议论文的写作,既要善于引用,又要讲究事实,学生要在论据与论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论据和论点融为一体,增进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文章具有征服读者的力量。但在具体运用论据的过程中,学生常会暴露出种种弊端,如,选不好论据,虽有论据但用不了论据,等等。要选用合适、新颖的论据,就要抓住两点:第一,“常例不用”,即少用常见的苏轼、陶渊明、鲁迅等论据;第二,“常中出新”,即使用常见的论据也要学会变换角度,如,王羲之、马云虽是常例,但2016 年山东卷的满分作文《有备无患,奔向远方》的作者却将之用出了新意,连环论证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2.我手写我心,做到材料丰富,层次清晰。
  所谓层次清晰,就是指文章的思路要清晰,读起来要顺畅。好文章如同流水,文字潺潺流动,使读者不由自主地读完文章。现在很多作文题都有“运用思辨、材料丰富”等方面的要求,一般的高考满分作文都会用 3至 4则材料,论理思辨和材料都较丰富,而文章内容一旦丰富,思想又具有复杂性时,思路清晰就显得十分重要。开头,一方面要扣住“选择谁”这个命题者的要求,一方面要扣住作者的观点“欣赏谁”,开篇点题,言简意赅;主体部分,历来有并列式(横式)、层进式(纵式)、对照式等写法,学生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可采用因果论证、事例论证、假设论证等,但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所有的论证都必须精致。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在语文教学这条战线奋战20多年的老语文人,提起作文教学,我便是满腹辛酸。因为这20多年来,我一直在作文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太多的惶恐与迷茫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涯。最初几年,我的作文教学就是简单地出示一个题目,然后进行粗略地讲解指导后便放手让学生去写,结果不光没有什么成效,还让学生有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一提起写作文就眉毛胡子蹙成一团。慢慢地,积累了一点教学经验,也曾尝试从七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有序
期刊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书”,这表明一个人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叶老也曾经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可见“读”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
期刊
一、教师要有亲和力,要处处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与学生无间的交流,要能让学生觉得老师在无微不至地呵护自己成长。“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一古训源自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大意是说: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愿意亲近老师,才能信任老师,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欲使学生信其道,教师必以人格感染、情感交流使之亲其师。此次授课的四川邓湘娟老师、广西龙起珠老师、陕西邱俊老师、山西李跃魁老师,或在课
期刊
新课程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帮助学生反思、体验、提升和完善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成为众多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为此,初中语文记叙文的阅读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一、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
期刊
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无不发出感慨: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难管了。作为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说,天天跟学生打交道,就更不用说工作难度之大、工作压力之大了——既有教学业务上的任务和难题,又有教育学生的任务和难题。难怪有报道指出,约70%的中小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班主任的比例则更大。  根据这种形势,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学会调整心态。日子是自己的,得自己过,既然是自己
期刊
体育课上,由于学生在年龄、性别、高矮、兴趣和爱好等各不相同,如果在体育课全部时间全部同学学习同一内容,可能会有部分同学兴趣索然,不想学。但如果我们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营造一个安全、乐学、高效的“自然生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提供各种各样的体育课程、学习项目、专门或热身游戏、师生合作互动练习……,让学生们在里面自由自在的“生长生活”,按照自己的兴趣
期刊
高尚的审美情趣是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高雅的审美情趣要靠有效的美育来培养,而美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学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场所。语文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它的美。  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就像石头和铜是雕刻的材料,颜料是绘画的材料或是声音是音乐的材料一样。语文作品中的语言是
期刊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认真研究古代节日风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移风易俗,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节日与节俗的意义  节日是相对与日常日子而言的,它是古人通过对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的观察和把握而约定俗成的;节庆民俗则是与农业文明的发生、发展同步萌芽出现的,最终形成了一系列适应自然环境、调谐人际关系、传承文化理念的禁忌、
期刊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起点,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快更有效的传授给学生知识,并能让学生牢固的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期刊
教学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活动,是师生之间对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传递与接受动态过程的统一。要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除自身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技巧外,加强情感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情感教育在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新人的过程中具有的功能、作用及其实施的方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一)情感教育是智力发展的精神动力。  原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