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设计的数字传媒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架与实践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传媒专业对数字化、网络化学习要求比较高,结合数字传媒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整合传统教学模式与E-learning的优势,我们提出了"一支撑双发力三阶段"一体化设计的、基于云学习的数字传媒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架。利用教学一体化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前平台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学习、课后平台拓展评价提升,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兼顾结果性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教学模式改革。
其他文献
现代主义的设计思维建立在“科学化”的路径之上,以经典的科学理性为根基,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乌尔姆模式”和第一代设计方法运动建立“设计科学”的努力引发了争议。以唐纳德·舍恩为代表,学者们开始从科学认识论转向实践认识论,并开始拓展充分考虑实践复杂性的策略模型。本文主要对设计思维“回归实践”的后现代转向过程做出梳理和评述。
纹饰于古印度佛塔与孥座的摩竭纹东渐中土后,成为唐、辽两朝部分金银饮食器的显著纹样,这其中又包含多曲长杯及其相关谱系的酒器.本文从多曲长杯与摩竭两条脉络的分离与交集
本文以味觉的感知系统与饮食文化重构、烹饪体验与饮食剧场构建、用食物创造新未来可持续材料、设计介入可循环的食物经济为线索,列举以食物为中心的设计案例。当下,设计师用实验的方式研发创新材料,用系统性思维参与更庞大的循环系统讨论,设计的定义被拓宽。以食物为中心的设计,是以食物为媒介去解决并反思社会问题,去绘制后现代的永续生活方式蓝图,并构建可循环的食物经济,这也成为食物设计的终极目标。
借助不同维度服务设计案例的分析,以及两个旅程可视化工具“顾客旅程图”和“用户体验地图”的溯源,发现两者目标及内涵相同;而从研究对象、体验范畴、架构内容层面分析,两者
住宅内装部品的通用化是内装工业化的基础,本文基于内装部品化、集成化和装配化的技术条件和发展需要,通过对行业生产销售现状、建筑空间条件、尺寸协调规则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以及对现行模数标准的补充和完善,导出内装部品优选尺寸参数系列,形成适应我国现状和发展需要的内装部品规格系列化型谱。
“有机演进的景观”是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的特有类型。游览,是杭州西湖遗产“有机演进”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近代社会变迁,杭州西湖的公共游览出现了游览主体、游览方式及游览目标上的变化,这一公共游览的转型带动了西湖风景的整合,从而促进了西湖从传统城郊名胜转变为现代城市风景。本文从游人、游迹与游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近代西湖公共游览的变迁,并指出这些变迁建构了近代西湖风景空间的场所节点、公共性使用方式及新型城湖关系。最终认为,近代西湖游览与风景的相互塑造,是世界遗产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特征的具体表达,而对
贵州地区有一种纸质针线包,所用材料特殊——以手工制作的纸为材质。纸质针线包利用折叠的手法构建多层空间,具有良好的收纳作用,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化,体现了节物致用的中国传统造物理念。其上以手工绘制的花草、蝴蝶、鸟、鱼、龙、蛇等纹样的装饰,鲜明灵动,与折叠的结构完美结合,达到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
3D 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以计算机数字模型为基础,在许多领域广泛使用。本文以钦州坭兴陶器形为例,研究3D技术在坭兴陶器形设计制作过程为传统器形带来的新造型、新的制作工艺和新的加工流程形式,以及对坭兴陶制作周期的影响,并且进行新技术条件下的创新应用设计实践与展望。
本研究以传统手工艺创新为目的,对八位相关受访者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利用共创理论探索了传统工匠与时尚设计师之间的合作机制。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式分析,本研究厘清了传统工匠与时尚设计师的共创行为和共创实践。透过共创理论与研究发现的对话,本研究明晰了传统工匠与时尚设计师的关键共创历程和创新动力,揭开了双方的共创机制:文化认同创关系,权利分享创知识,意义桥接创市场。本论文为传统手工艺创新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传统工匠与时尚设计师的合作提出了可参考的模式以及指导性的建议。
社旗山陕会馆是清代山陕商人在豫西南修建的商业会馆,会馆建筑气势恢宏,作为建筑装饰的石雕精美绝伦,并有大量崇文内容.崇文似乎与商人无关,在全国现存的80多座会馆中也很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