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爱之名,画地为牢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在《致孩子》中这样诠释为人父母之道:孩子于父母而言是平等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能给予生命、给予爱,却不能代替孩子思考与生活。
  小说《无声告白》以一个美国华裔家庭大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为引,细腻地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小说一步步剖析出那些藏在我们所熟知的“爱”下面的家庭秘密。向我们揭示,隐藏在家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的爱——爱是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父母是爱孩子,还是爱伴侣,给予对方可选择的自由的爱,才是灵魂需要的爱。



  小说中的母亲玛丽琳是成千上万母亲的缩影,而莉迪亚就是我们身边那些在爱中苦苦挣扎的孩子。孩子们承担了太多父母的期待,以至于被父母以爱之名的枷锁时刻捆绑。
  父母和孩子该如何解除这种束缚,成为真实的自己?

过度的期待使父母企图通过孩子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玛丽琳在心中用金线为莉迪亚编织了一个华丽的未来,她相信女儿也希望拥有这样的未来:莉迪亚穿着高跟鞋和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莉迪亚站在手术台前,周围的一圈男人敬畏地观摩她娴熟的技术。”和现实中大多数父母一样,玛丽琳把女儿莉迪亚作为实现自己未完成心愿的载体,所有的培养计划都是为了让莉迪亚当一名医生。
  为什么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实现梦想的替身?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不是全新的、独立的个体。所以一部分父母寄希望于孩子,希望在延续的生命上实现自己未完成的心愿。
  其实,这一切都源自“投射”和“移情”。《心理学辞典》中对“投射”的定义是:把自己所不愿承认的冲动、欲望和思想强加于他人或周围事物上的潜意识倾向。简单地讲,投射就是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移情”的定义是:个体将先前对某人或某事的某种情感转移到其他新对象上的潜意识心理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你将对既往情景和人际关系的记忆转移到一个当下的人身上,然后你使用旧的防御来忘记过去,或者通过象征性地再次经历它或改写结果来征服它。
  不论是《无声告白》中的母亲玛丽琳还是最近深陷“代孕弃养”风波的某明星的母亲,都是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投射”到了女儿身上,把自己人生中的遗憾和焦虑转移到了自己女儿身上,认为女兒想成为医生或者明星,所以努力去培养她们。在培养自己女儿的过程中,象征性地再次经历她们从未实现的梦想,期望通过女儿来“再次征服”她们未实现的愿望。

忽略孩子感受的爱是让他们不堪重负的枷锁


  书中莉迪亚的父母给了她很多的爱,她成为家庭的中心,但这些爱都是有条件的,他们内心想的是: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莉迪亚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却没有人问过她:你到底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殊不知父母忽略孩子真实感受的“好”,像雪花一样,一片片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父母无声地加在莉迪亚身上的爱,成为她走向死亡的最大推手。
  在《坚毅》一书中,作者介绍了当代心理学家对养育方式的分类:忽视型教育、专制型教育、明智型教育以及放任型教育。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更容易造成子女和家庭的悲剧,这种爱看起来无私,但其实是出于父母满足自己愿望的目的,来源于自身的局限。“总是为我好,我真的好了吗?”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很大的负性影响:过度的自我批判、社交退缩、无法对自己负责、个性和自我被扼杀。
  那么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心理学家斯坦伯格研究发现:明智型教育培养出的孩子更优秀、更健康。父母既要给孩子赞美和支持,也要教育孩子明确的原则和道德准则,并给出具体的理由,这样孩子就会知道父母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明白他们是无条件被爱的,但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为都会被无条件接受。严厉的爱的基础是无私,是尊重、支持和鼓励。

以爱之名努力去做真实的自己


  《无声告白》的封面上写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作为父母,找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认真及时地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也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明确个人界限。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那么父母和孩子的界限感是什么?有个回答我深以为然:父母对于孩子的决定,尊重但不强求;父母对于孩子的生活,祝福但不打扰,大胆放手,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中国式亲子关系最大的矛盾就是:父母毫不松懈地管教孩子的一切和孩子渴望活出自己之间的矛盾。
  作为父母都希望子女平安幸福,不妨给予他们最多的支持和尊重,足够的信任和理解,耐心倾听,及时沟通,祝福他们的人生是“如他所想”,而非“如你所愿”。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明白,适当地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竞争强、节奏快,“压力山大”已然成了大众口中的流行语。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中年男性更是一个高压人群,他们一面需要处理本职工作中的繁忙事务,一面还要面对家庭生活的一地鸡毛。  网络上有人调侃,这个年纪的男人要“洒得了汗水、忍得住泪水、吞得下苦水、交得出薪水”。话虽戏谑,却形象道出了男人之“难”。  重压之下,男性的身心健康也面临诸多危险,国内外大量的社会调查和医学统计显示,当今很多男性正受到高
期刊
副标题摘自鲁迅先生1919年著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文章距今已经百余年,我们的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世代传承的思想走过了时移俗易,父子亲情也因情随事迁发生变化。然而,当我们阅读《曾国藩家训》、品味朱自清的《背影》,感叹傅雷的《万金家书》,依然会被触动心弦,可见时间并没有改变父子亲情最根本的那部分,所以“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依然可以成为我们做好父亲最为生动的指导。健全
期刊
案例一个略显奇怪的求助来电  热线接进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很诡异地低声问到:“姐姐,您多大了?”一听到这种声音,加上喊“姐姐”,声音有气无力,时间又在清晨,不免让人产生“骚扰电话”的联想,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不反对,不质问,我带着这样的警惕,好奇地问回去:“这里是心理热线援助平台,请问我的年龄跟您要求助的问题有什么关联吗?”  他声音更小了,还传来叽哩嘎啦的杂音,不知道他在电话那头做什么。等了几秒
期刊
我是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也是一名投身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过去的三年,在精神专科医院陪患者“聊天”是我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与众不同的志愿服务工作让我对社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医务社工感到无比荣耀。我为什么志愿服务于精神专科医院  之所以选择来到精神专科医院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是因为我本人性格开朗外向,喜欢与人沟通交流,常常觉得自己“胆大心细”。参与
期刊
高一年级的年轻教师小王来到心理咨询室,一见面就对我说:“田老师,我快抑郁了,怎么办?”我看他满脸疲惫、神色憔悴,知道这绝不是一句玩笑。  据了解,小王每周的课时多,教学任务重,近期还要准备一节公开课。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德育方面的任务也不轻,学生调皮不好管理,让他感到焦头烂额。近半个月来,他心情低落,食欲下降,屡屡失眠,他感觉有些“顶不住”了。  高二年级的何老师也一脸焦虑地对我说:“田老师,你说我
期刊
一个声称自己能“看见未来”的患癌男孩韦一航,遇见了一个相信“平行世界”的患癌女孩马小远,两人都有着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了一个温情且现实的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个普通人都会面临的人生命题—死亡随时都可能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活着过好每一分钟。沮丧的背后,有着它的故事  在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里,却被病痛的魔爪束缚着,这是多么痛苦与无奈的事情。影片的主角韦一航,本应享受着自己大好的青春
期刊
来到咨询室的父母,很多是因为孩子在校或在家“出问题了”,让家长“着急了”,才无奈前来。谈的是孩子的问题,却不知不觉呈现了家庭的模样和关系。而这些关系貌似比问题更引人关注。  一名初三男生,寒假后不愿意上学,一会头痛,一会胸闷,一会肚子疼,一会心情糟……摆出各种无法上学的理由,然后窝在家里玩游戏。爸爸心急如焚,妈妈忧心忡忡,故夫妻俩前来咨询。孩子他妈,你胡说八道  这是一对看上去比同龄人要苍老些许的
期刊
每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之所以定在这个日子,是因为北京奥运会就是在2008年8月8日开幕并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运动健身的理念扎根于大家心中不断萌发,从未停止。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运动健身对于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不过你可知道,身体的锻炼对于心理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为什么身体锻炼会同时作用于心理层面?健身如何帮人们更好地应对不良情绪和常見心理疾患?高风险运动中哪些心理因
期刊
强迫型人格常常会给人一种感觉: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还是对待生活和情感的一板一眼,都充分说明了他们“过于控制”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从现實层面看是种优势,因为会让事情趋于稳定和落地,令人放心。可从精神层面说,它就是焦虑的一种体现。所以当焦虑升高,一切变得不受控时,强迫型人格的内心体系就会崩塌。控制能降低强迫吗?  随着对来访者小优(化名)的咨询进行(案例接2021年07期
期刊
金迪和男友热恋的那几个月,男友总赞美和认可她。可短短一年之后,男友常常会因为小事发脾气,比如金迪脱下的外套没有及时收进衣柜,或者出门时忘记倒垃圾,男友就会批评她,说她“邋遢”,说她“粗心”,说她这个人“很糟糕”。  上一次两人发生争吵,是因为金迪睡觉之前忘关客厅的灯,男友早上起床发现后,语带嘲讽地说:“这要浪费多少电?你没有公主命,却过得像公主一样奢侈。”  不就是忘关一次灯吗?至于说得这么难听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