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理论解释和实践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a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传统的教学角度来看,高中语文选修课仅仅是一种教材的文本形式,教材的使用者和传播者为教师;从传统的课程教学角度来看,高中语文选修课仅仅是一门课程资源,而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为教师。分析和思考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实践策略主要集中在教学准备策略、课堂组织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三方面。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71-02
  自我国新课改实行,高中语文的选修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人们或是从教学困惑、学生自身发展和课堂操作等角度来分析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本文主要从理论解释和实践策略两方面对高中语文选修课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给予解决措施。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理论解释
  (一)作为教材文本
  我国中小学主要借鉴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教师通常依据教学大纲为学生讲课,教学大纲即为课本,是教师课程进行的主要教材依据,教材内列举的知识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诸多学校在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设置上并无较大区别,语文选修课教材的选择也大多倾向于高考制度的要求,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造成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处于被动的角色。长久以来,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已经形成“重教学、轻课程”的教学理念,诸多教师过于注重艺术而忽略了课程的开发和设计,造成教师在高中语文的必修和选修问题上出现模糊的概念[1]。教师如果仍然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去理解选修与必修,那必将造成文本解读和使用者的教师角色,教师授课围绕教材进行,极大地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二)作为课程资源
  除了语文学科,高中课程的其他学科的课程设计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设计性。基于语文选修课的自身特点,使其与理科选修课存在较大差异,理科选修课可以根据逻辑结构的对课程的知识输出进行筛选和取舍。语文课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国家语言的学习上,由此会造成学生考试操作层面的困难。语文课程意识主要指教师的语文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三方面,教师的教学形式均处在一种特定的课程形态中,并非是孤立的思考和孤立的教学。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实践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的教师专业准备主要包括专业学科素养方面的准备和理论素养的准备,由此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基础,同时还需具备课程意识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深度阅读要求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要求,列出选修课的阅读书籍。同时教师需要分组进行讨论并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研究小组需根据教师的阅读兴趣和喜好对选修系列进行分配,同时教师对于分配的教学任务需要深度阅读,随后根据自我理解和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教学切入点的选择,组织教学小组进行研究讨论,互相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
  (二)课堂组织策略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需求选定教学主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兴趣点和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由此形成对课程内容地整体性认识和理解。从比喻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组织可以被比喻为车轮,教学主体作为车轴,教学的组织为车辐,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既具有发散特征,也具备确定的主题。课堂组织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点是课堂组织的抓手,面是课堂内容的深度,由此会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深度的同时,以点带面,掌控课堂局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
  (三)教学评价策略
  高中语文选修课需要甄别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其中包括学生的语文能力、个性特征和能力气质,根据以上能力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由此发挥学生特长帮助其快速进步。甄别作为一种区分方式,区别与选拔。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需要通过教学评价对学生实施甄别,由此来挖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特长,帮助学生选课。个性化评价的重点在于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特殊性要求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该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恰当取舍,由学生本人确定教学专题[3]。
  理想中的语文选修课程和实际的教学存在较大差距,此种差距同时为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提供宽阔的创造空间,由此教师需要基于当前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综合教学现状,不断摸索和尝试先进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践策略,充分发挥其在课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我国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石耀华,赵彩丽.试论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内容的现状与出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0):127-129.
  [2]石耀华,秦淼.高中语文选修课有效教学策略的课程论审视[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07):151-152.
  [3]王思童.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J].教育导刊,2013,06(13):80-82.
  作者简介:
  王有力(1970.01- ),男,吉林省蛟河市人,蛟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研究。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教育所具有的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高校教育的改革深入也将艺术设计教育推到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笔者认为艺术教育改革就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特色艺术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问题;更新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教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让孝德教育走进课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教育功能,成为中小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中学语文课程是孝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教材中选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有关孝亲敬老的优美
目的观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猪胆酸阻抑脑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途径。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
因为都在养狗吧,外乡人把这个无名的村落叫狗村.rn狗村偏远,因而缺少一些安全感,村里人就把安全寄托在狗身上.走进任何一个院落,你最先听到的一定是狗叫.狗们都习惯于抢着用
摘要: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象”思维一直发生着持续的影响。“象”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审美活动具象化生的审美习惯,也构成了主体内在审美意识的对象化“象”传达。“象”推动了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灵活自由观照,也通过象与象的意义勾连建构起中国古典美学的“象”框架。本文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象”范畴入手,从由实入虚的形象超越与以小见大的意义负载两方面论证了“象”的具体运动过程。  关键词:“象”;中国古典美学思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基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改革的进度,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十分堪忧。大多数中职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因地制宜地根据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
摘要:高职院校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由此便相对地降低了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鉴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就要以促进就业为前提,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以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本文从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现状、提高语文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途径和意义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语文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