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时代精神的最强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凸显了创新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所谓“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更应朝夕惕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改革创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儿童普及科学教育,重视科学实验,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为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指南和突破口,科学教育的普及势必将孕育出新的创新精神。那么,学校应该如何落实通过科学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科学创新元素。
  教科书是综合教育的样本,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其中的新价值理念---科学探究的意义,引导孩子大胆设想用自己的智慧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动手、观察、动脑中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同时教师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要在备课中加以体现,学校纳入业务考核范围,定期检查反馈,做到思想行动统一,全员全科全面普及科技创新教育。另外,学校开设的年级、校级个性课程都无不渗透科技创新教育。头脑风暴、3D打印、电脑绘画制作、手工、泥塑、沙陶、篆刻、木版画、剪纸、折纸等校级个性课程,都是很好的科技创新活动教材,顺应天性、张扬个性、激发灵性,着力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陈珂妍同学能获得省级篆刻比赛一等奖,得益于学校开设的篆刻课程,日常的训练使他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创作水平。参加校级个性课程的孩子多数在上级科技比赛中获奖,说明在学校追求创新能力培养的大环境下,这些孩子通过长期的科技实践活动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创作技能,也可以说创新的种子已经根植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二、科学教育要做到生活化。
  学校每年一届的科技节系列活动给孩子们搭建了很好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学生在活动中发明创作,画创意想象设计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绘制科学幻想画,畅想科学、便捷的未来新生活;手工制作,展示手指尖的智慧和灵动的创意;泥塑,展示创造的唯一和美好;剪纸,感受巧手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折纸,畅享变废为宝和千变万化的无穷奥妙┈┈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动手动脑,点燃智慧火花,激发创造灵感,可谓是精彩连连,创意无限。全员参与的科技节“大集”上,学生展示出课内外亲手完成且在各类评选中获奖的手工制作、发明创造模型、创意设计图、种植养殖研究报告等,真的是琳琅满目,无奇不有,件件浸透着孩子们无穷的智慧和创意。每件展出的作品都由制作者进行精彩的用途解说或者制作、使用说明,各班学生轮流参观学习,整个参观和展示的场景热闹非凡,孩子们更是自信满满。展示作品,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创新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靈深处生根发芽。
  三、注重开展科技书籍阅读活动。
  学校要求阅读要成为学生和教师生活的一部分:统一阅读书目,每天固定阅读时间,让读书真正成为师生良好的习惯。同时,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孩子精心阅读科技方面的书籍,充分利用推荐书目、阅读打卡、阅读沙龙、阅读感悟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好习惯。通过长期的阅读唤醒孩子们的科学思维,激发探究欲望,积极引导孩子结合实践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学生在日常科技书籍阅读和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探究创新的种子已破土萌芽,茁壮成长。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电脑制作、头脑风暴、无人机大赛中均获国家级比赛优异成绩。实践证明,我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的科技创新教育系列活动,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确有利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时时学智慧,处处用智慧”已蔚然成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校已经把创新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以此来保证学生在未来漫长的成长之路上永葆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实现新目标、推进新征程、完成新使命,永远把创新作为实现自身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引擎!
  (作者单位:安丘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推进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来落实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抓教学,一方面利用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另一方面凭借质量提高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打造生本课堂,搭建展示平台  好的学校管理,其核心是有好的教学制度。好的教学制度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多元化的课程设计、立体化的教学组织、主体化的课堂教学、全面化的
【摘要】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为例,对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完善、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学团队组建、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关键词】“双主体”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
近年来,学校共同体成立以来,通过专题研讨、教学展示、访校交流等活动载体,大同小学校、宾县永和中心校、呼兰区东方红小学等11所成员校的校长们都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感受颇深。  “共同体的成员都是来自农村的小学,如何引领这些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协同共进,是共同体成立后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共同体成员们在经过座谈、网上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头脑风暴”后,最终确立了研修引领、共享
通常来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指导之下进行的,課堂学习的发生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学生的学习为课堂关注重点的观点也在不断受到重视。进一步来说,课堂搭建的重点,将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转而培养学生如何学会学习知识,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学生学养能力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下,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创新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式采用“双班主任”
唐朝高宗年间,武则天登基之前,神都洛阳一场大规模的宫女逃亡事件……  最离奇的宫斗,最诡异的故事,在高智商的后宫里杀出一条血路,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没有一个人能逃脱  然而,致命的恋爱在最不可能发生的地方悄然绽放……      《唐宫.美人天下》和之前热播的《美人心计》一样,均是出自同一制作班底,即紫骏影视和于正工作室,也同样是以宫廷争斗为主要内容。与之前《美人心计》不同的是,这次故事发生在中国历
在高中阶段引入“生涯发展”“生涯规划”等概念,开设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业、职业目标,设计自己的取向,学会决策,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完美个性的同时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既达到了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又扩展和完善学校教育的功能;既有利于强化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促进人的全民、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体现教育的公平与“以人为本
【摘 要】加强新居民的教育培训和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每一位职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必须坚持新居民培训与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训练、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教育、提供配套服务构建终身教育、方便子女就学解决后顾之忧、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等五个方面相结合,让新居民尽快融入城市社区,完成从传统农民到现代文明市民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新居民;教育培训;实践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让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绝不仅仅是启迪智慧,而是担当了更加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在孩子的血液里融入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国学经典,历经岁月的洗礼,内容博大精深,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灵魂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试图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环境。提供幼儿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刺激等了解哪些途径能促进幼儿积极有效的进行情境性的户外一日活动,通過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小班幼儿运动的特点,了解小班幼儿的思维模式和兴趣,有效引导小班幼儿开展情境户外一日活动。  一、精心设计情境户外一日活动内容  (一)丰富情节,设计角色  小班的幼儿已经在游戏中发挥了象征性的功能
《香格里拉》作为一部大型民族史诗剧,将云南藏族题材的传奇故事搬上了荧屏,这也是蒋家俊执导的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在记者探班时,该戏已经进入到快要收尾的阶段。    香格里拉,无疑是一个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地方,甚至它的名字本身就带有神秘的气息。据蒋家俊导演介绍,《香格里拉》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传奇故事,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高原上的少年,如何在生与死的各种考验中成长,如何经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