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的必要性
(一) 资源供给的严峻形势要求尽早构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我国经济贸易增长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形势日趋严峻。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和淡水我国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1/3和1/4,支撑经济贸易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其中家电不可缺少的铜材,其铜矿的储量3000万吨,可开采量1900万吨,而年均消耗约320万吨,不用几年就开采完了。2003年我国终端资源支出占GDP的13%,比美国高出1倍。 因资源高消耗、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而导致我国能源产品的贸易赤字正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及重要矿产资源的进口逐年增加。在未来10年,中国石油的净进口将按年均10%的速度增长;铁矿石50%需要进口,武钢、宝钢铁矿石比重分别为65%、100%;电力和淡水资源的巨大缺口,已为普通百姓司空见惯。
(二)重化工业阶段要求我国耗材大户更加注重原材料的节约和回收利用。重化工业阶段的来临给我国经济贸易带来高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资源供给的紧张。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发展规律和国外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旦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就可以保持10年以上的高速经济增长。在此阶段,不仅表现为电力、冶金、机械、建材、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产值、利润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和作用的增加,而且还表现为整个经济贸易结构、增长机制和进出口质量的变化。住宅产业、家电产业和汽车产业增长形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合一,是重化工业阶段全新的增长机制,为我国经济贸易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搭建了基础性的供给平台。但是重化工业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一是重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大;二是引起对经济贸易和某些产业链投资过热;三是能源和非再生原材料的消耗较大;四是造成资源紧张。重化工业是以能源和矿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对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的需求增长,将成倍高于同期经济贸易的增长。解决经贸发展机遇与资源约束的尖锐矛盾,我国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投入巨资开发替代新能源、新材料;即使“走出去”利用开发其它国家的资源,也还要帮助东道国由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的产业优势,需要高投资,又面临高风险、周期长、回报率低的诸多难题。再就是要靠大力发展传统可再生能源。2003年我国传统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2.5亿吨标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10%,与发达国家比存在较大差距,要发展还需要巨大投资。因此,把发展耗材大户和整个经贸发展的资源支持力量放在原材料和能源节约与回收利用为主导的基点上,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家电产业率先架构行业性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我国目前仅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约6.5亿台。从2003年起每年至少有1500万台大家电到了报废期,其中大量被转移到农村,如果不回收利用,只有采取掩埋的方法,不仅占用土地,而且给农业带来污染。城市家电的批量报废也采取掩埋,即使不计土地成本,仅处理费用也要超过8~10亿元。2005年,我国信息化家电市场需求预计超过1000亿元,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3800亿元左右;据统计社会娱乐产业需求的电子设备及产品,到2006年将达到4500亿元以上。这两方面的潜在市场需求及每年千万余台大家电的更新淘汰,将给我国的信息化家电、生活家电和娱乐电子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商机,同时也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隐患。我国众多的电子制造商家,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念积极率先构建自身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系统,使之成为发展我国生态化优质电子产业的支撑点,在我国生态化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构建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的路径及策略建议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分阶段、有重点和重实效的原则。主要战略措施:第一,必须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彻底转变我国家电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经验型向集约型、科学型转变,防范我国能源、资源高消耗背景下可能引发的贸易风险和产业安全问题,从而使我国家电产业的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和谐统一。第二,要在重化工业发展的初始阶段,针对家电产业资源节约、回收利用和再生资源任务重的特点,选准重点支柱产业、重点大型企业,探索建构内在“循环经济”系统的路径和相适应的产业法规和运行机制。第三,在家电生产和消费集中的中心城市,分期分批建设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中心。第四,在利用外资和增加对家电产业的投资方面,要从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层面向可更新、可再生和可转换的新资源、新能源项目转移;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上,应坚持采取其母国公司的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标准,而不能按WTO的国民待遇原则采用我国的低标准。在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标准问题上,受资国采用母国较高的环境标准,既是国际投资的大趋势,也是有效防止发达国家利用东道国的低环境标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电子产业的重要措施。
(二)制订我国家电可回收利用的阶段性目标及相应配套政策。建议我国家电行业要在2006年和2010年前,分两个阶段制定我国生态化家电的研发和设计发展规划,提出两个阶段新出厂家电的可回收利用率指标及其限制有害物质含量指标;分期分批建设产业自身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系统和加工中心;建立产业和支撑市政部门资助的专业化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中心的发展基金。必须从现在起就要按照“科学使用资源;充分保护环境;抓紧开发可替代新资源;合理的利益分配;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根据国际国内环保与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的新形势进行及时调整”的六项原则,建立健全我国未来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的法规、配套政策和管理体系。一是按国际惯例、大多数国家通行规定和“循环经济”学的理论,颁布家电行业节能、环境和回收利用的生态化标准,对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家电企业应限期整改,或按其严重程度征收累进税,还不能改善环境资源恶化状况的家电企业,应通过法规或行政命令强制退出市场;二是依据国家《电子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在公告制与3C认证合一的基础上,将家电的回收利用率作为形式认证的一项内容纳入型式认证体系;三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废旧家电管理制度、体系和相关法规。其一,费用流程管理制度。明确回收处理费用的收取、分配及管理政策;其二,材料流程管理制度。明确拆解、破碎、回收利用、再生、再利用、掩埋等管理规定和政策;其三、数据库的设立和管理;其四,设计与产出的管理责任。厂家提供能够回收利用的材料种类和替代新材料及可变更的材料回收利用技术,承担 对限用或禁用某些材料和对所用材料的种类、性质等进行标识的责任,以便分类、回收、处理;其五,制定进入旧家电市场销售的监督、管理和质量定价法规。
(三)积极促成WTO尽早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评价体系。在环保、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与市场准入的措施上,发达国家成员之间存在分歧,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更是存在严重的分歧。而且WTO对于很多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问题还没有定论,我国应利用这个机会,为自身的良性发展争取利益,积极参与环境和资源标准的制定,而不仅仅是贯彻和服从某些环境标准。如何将环境、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的标准,设置到一个最恰当的节点上,是推进“循环经济”进程与理性市场准入相协调的关键。在新一轮的WTO与环境保护和市场准入谈判中,我国应站在国际环保和资源标准的公平与合理、需要与可能和理想化与现实性相结合的立场上,提出 一个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的市场双边多边和国际市场准入标准,并要求WTO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市场准入评价体系。
(四)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我国的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的贸易措施及长效预警机制。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WTO的环境标准与市场准入,进一步加快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建议商务部和国家环保总局与家电产业协会联手,对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的贸易措施和预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其目标是通过对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信息的搜集、分析、预警,选择家电的重点产品,制定跨越环境贸易壁垒的出口环境标准指南。针对我国家电产品出口市场的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的变化,以及可能遭到的环境贸易壁垒,及时发布有效的预警信息和指令,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家电企业支持的共同应对国外环境贸易壁垒的良性预警体系。设定相应参数的预警系统及国外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措施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渠道的及时传递和反馈,为家电企业出口应对环境贸易壁垒提供服务。同时要在建构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的谈判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逐步建立环境贸易的应诉基金。
(五)我国家电企业应对欧盟以回收利用为由的环境贸易壁垒的措施。2003年我国对欧盟家电和信息技术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为330亿美元。2004年5月1日欧盟第五次东扩,新增波兰等10国将受到中欧机电产品双边贸易的同等管理。2004年一季度我机电产品出口欧盟已达到120亿美元,预计2004年东扩后上升为550亿美元左右,到2010年可能会再翻一番。为了保持这个良好的出口势头,防范欧盟以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为环境贸易壁垒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建议我国家电、信息技术产品出口企业采取五条应对措施:1,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提出生态化企业科学发展的新目标、新规划和新体制。从国际经验看,生态化生产企业要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结合厂区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安排厂区之间、厂区内部和设备系统与其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环境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企业的投入产出链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2)有良好的室内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及较强的无污染、零排放、节能、节水、可回收再利用的调控能力。(3)利用雨水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独立自供,使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产出的循环系统。(4)通过循环型产业链技术、建筑设计和工艺装备的连接,在主体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间形成原材料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和可回收再利用的大循环圈。(5)实现产业集团的清洁生产。(6)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生态化的优质产品。美国、日本已有一些“生态企业”或“节能企业”或“绿色企业”或“节约型企业”的成功范例。我国海尔于2002年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环保局为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而设立的“全球气候奖”;2004年4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0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著名品牌中,海尔作为我国唯一的家电产品成功入围。2,广泛开展我国家电企业开发II型环境标志自我声明的活动。II型环境标志是我国针对机电产品企业对资源、能源进行有效利用而实行的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措施。II型环境标志按国际标准限定的“可拆解设计、延长寿命产品、使用回收能量、可再循环、再循环含量、节能、节约资源、节水、可重复使用和充装、减少废弃物、减少矿产品材料使用种类”等12个方面中,企业可选择一项或几项做出产品自我环境资源保护的声明,并经第三方检测认证,向客户公布产品的具体环境资源数据。3,努力取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ISO14000是环境保护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回收利用及政府环保意识同市场环保要求相结合的产业环境资源国际认证体系。体现了最新的“循环经济”理念和改善环境资源可回收利用的新动态。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消除贸易壁垒,统一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方法而发布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我国大多数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为应对回收利用为由的环境贸易壁垒,应抓紧获得ISO14020—ISO14029环境标志标准(EA)、ISO14030—ISO14039环境绩效评价(EPE)和ISO14040—ISO14049生命周期评估(LCA)的认证。4,实行理性的退出或进入环保贸易壁垒策略。对待欧盟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法规和市场准入指令,企业应以环境标准的合理性和市场份额、出口盈利的得失程度为前提,以应对成本为基础,权衡进入或退出壁垒的利弊,该进则进,非达标不可;该退则退,转向其它低壁垒的出口市场。5,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坚持公平竞争、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和把握应对利害关系的原则,同高环保标准和市场准入的筑垒方实现竞争与合作及环境标准的博弈。
(一) 资源供给的严峻形势要求尽早构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我国经济贸易增长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形势日趋严峻。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和淡水我国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1/3和1/4,支撑经济贸易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其中家电不可缺少的铜材,其铜矿的储量3000万吨,可开采量1900万吨,而年均消耗约320万吨,不用几年就开采完了。2003年我国终端资源支出占GDP的13%,比美国高出1倍。 因资源高消耗、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而导致我国能源产品的贸易赤字正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及重要矿产资源的进口逐年增加。在未来10年,中国石油的净进口将按年均10%的速度增长;铁矿石50%需要进口,武钢、宝钢铁矿石比重分别为65%、100%;电力和淡水资源的巨大缺口,已为普通百姓司空见惯。
(二)重化工业阶段要求我国耗材大户更加注重原材料的节约和回收利用。重化工业阶段的来临给我国经济贸易带来高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资源供给的紧张。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发展规律和国外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旦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就可以保持10年以上的高速经济增长。在此阶段,不仅表现为电力、冶金、机械、建材、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产值、利润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和作用的增加,而且还表现为整个经济贸易结构、增长机制和进出口质量的变化。住宅产业、家电产业和汽车产业增长形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合一,是重化工业阶段全新的增长机制,为我国经济贸易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搭建了基础性的供给平台。但是重化工业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一是重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大;二是引起对经济贸易和某些产业链投资过热;三是能源和非再生原材料的消耗较大;四是造成资源紧张。重化工业是以能源和矿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对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的需求增长,将成倍高于同期经济贸易的增长。解决经贸发展机遇与资源约束的尖锐矛盾,我国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投入巨资开发替代新能源、新材料;即使“走出去”利用开发其它国家的资源,也还要帮助东道国由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的产业优势,需要高投资,又面临高风险、周期长、回报率低的诸多难题。再就是要靠大力发展传统可再生能源。2003年我国传统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2.5亿吨标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10%,与发达国家比存在较大差距,要发展还需要巨大投资。因此,把发展耗材大户和整个经贸发展的资源支持力量放在原材料和能源节约与回收利用为主导的基点上,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家电产业率先架构行业性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我国目前仅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约6.5亿台。从2003年起每年至少有1500万台大家电到了报废期,其中大量被转移到农村,如果不回收利用,只有采取掩埋的方法,不仅占用土地,而且给农业带来污染。城市家电的批量报废也采取掩埋,即使不计土地成本,仅处理费用也要超过8~10亿元。2005年,我国信息化家电市场需求预计超过1000亿元,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3800亿元左右;据统计社会娱乐产业需求的电子设备及产品,到2006年将达到4500亿元以上。这两方面的潜在市场需求及每年千万余台大家电的更新淘汰,将给我国的信息化家电、生活家电和娱乐电子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商机,同时也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隐患。我国众多的电子制造商家,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念积极率先构建自身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系统,使之成为发展我国生态化优质电子产业的支撑点,在我国生态化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构建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的路径及策略建议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分阶段、有重点和重实效的原则。主要战略措施:第一,必须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彻底转变我国家电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经验型向集约型、科学型转变,防范我国能源、资源高消耗背景下可能引发的贸易风险和产业安全问题,从而使我国家电产业的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和谐统一。第二,要在重化工业发展的初始阶段,针对家电产业资源节约、回收利用和再生资源任务重的特点,选准重点支柱产业、重点大型企业,探索建构内在“循环经济”系统的路径和相适应的产业法规和运行机制。第三,在家电生产和消费集中的中心城市,分期分批建设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中心。第四,在利用外资和增加对家电产业的投资方面,要从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层面向可更新、可再生和可转换的新资源、新能源项目转移;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上,应坚持采取其母国公司的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标准,而不能按WTO的国民待遇原则采用我国的低标准。在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标准问题上,受资国采用母国较高的环境标准,既是国际投资的大趋势,也是有效防止发达国家利用东道国的低环境标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电子产业的重要措施。
(二)制订我国家电可回收利用的阶段性目标及相应配套政策。建议我国家电行业要在2006年和2010年前,分两个阶段制定我国生态化家电的研发和设计发展规划,提出两个阶段新出厂家电的可回收利用率指标及其限制有害物质含量指标;分期分批建设产业自身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系统和加工中心;建立产业和支撑市政部门资助的专业化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中心的发展基金。必须从现在起就要按照“科学使用资源;充分保护环境;抓紧开发可替代新资源;合理的利益分配;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根据国际国内环保与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的新形势进行及时调整”的六项原则,建立健全我国未来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的法规、配套政策和管理体系。一是按国际惯例、大多数国家通行规定和“循环经济”学的理论,颁布家电行业节能、环境和回收利用的生态化标准,对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家电企业应限期整改,或按其严重程度征收累进税,还不能改善环境资源恶化状况的家电企业,应通过法规或行政命令强制退出市场;二是依据国家《电子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在公告制与3C认证合一的基础上,将家电的回收利用率作为形式认证的一项内容纳入型式认证体系;三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废旧家电管理制度、体系和相关法规。其一,费用流程管理制度。明确回收处理费用的收取、分配及管理政策;其二,材料流程管理制度。明确拆解、破碎、回收利用、再生、再利用、掩埋等管理规定和政策;其三、数据库的设立和管理;其四,设计与产出的管理责任。厂家提供能够回收利用的材料种类和替代新材料及可变更的材料回收利用技术,承担 对限用或禁用某些材料和对所用材料的种类、性质等进行标识的责任,以便分类、回收、处理;其五,制定进入旧家电市场销售的监督、管理和质量定价法规。
(三)积极促成WTO尽早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评价体系。在环保、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与市场准入的措施上,发达国家成员之间存在分歧,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更是存在严重的分歧。而且WTO对于很多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问题还没有定论,我国应利用这个机会,为自身的良性发展争取利益,积极参与环境和资源标准的制定,而不仅仅是贯彻和服从某些环境标准。如何将环境、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的标准,设置到一个最恰当的节点上,是推进“循环经济”进程与理性市场准入相协调的关键。在新一轮的WTO与环境保护和市场准入谈判中,我国应站在国际环保和资源标准的公平与合理、需要与可能和理想化与现实性相结合的立场上,提出 一个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的市场双边多边和国际市场准入标准,并要求WTO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市场准入评价体系。
(四)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我国的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的贸易措施及长效预警机制。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WTO的环境标准与市场准入,进一步加快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建议商务部和国家环保总局与家电产业协会联手,对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的贸易措施和预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其目标是通过对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信息的搜集、分析、预警,选择家电的重点产品,制定跨越环境贸易壁垒的出口环境标准指南。针对我国家电产品出口市场的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的变化,以及可能遭到的环境贸易壁垒,及时发布有效的预警信息和指令,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家电企业支持的共同应对国外环境贸易壁垒的良性预警体系。设定相应参数的预警系统及国外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措施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渠道的及时传递和反馈,为家电企业出口应对环境贸易壁垒提供服务。同时要在建构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的谈判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逐步建立环境贸易的应诉基金。
(五)我国家电企业应对欧盟以回收利用为由的环境贸易壁垒的措施。2003年我国对欧盟家电和信息技术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为330亿美元。2004年5月1日欧盟第五次东扩,新增波兰等10国将受到中欧机电产品双边贸易的同等管理。2004年一季度我机电产品出口欧盟已达到120亿美元,预计2004年东扩后上升为550亿美元左右,到2010年可能会再翻一番。为了保持这个良好的出口势头,防范欧盟以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为环境贸易壁垒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建议我国家电、信息技术产品出口企业采取五条应对措施:1,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提出生态化企业科学发展的新目标、新规划和新体制。从国际经验看,生态化生产企业要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结合厂区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安排厂区之间、厂区内部和设备系统与其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环境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企业的投入产出链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2)有良好的室内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及较强的无污染、零排放、节能、节水、可回收再利用的调控能力。(3)利用雨水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独立自供,使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产出的循环系统。(4)通过循环型产业链技术、建筑设计和工艺装备的连接,在主体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间形成原材料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和可回收再利用的大循环圈。(5)实现产业集团的清洁生产。(6)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生态化的优质产品。美国、日本已有一些“生态企业”或“节能企业”或“绿色企业”或“节约型企业”的成功范例。我国海尔于2002年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环保局为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而设立的“全球气候奖”;2004年4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0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著名品牌中,海尔作为我国唯一的家电产品成功入围。2,广泛开展我国家电企业开发II型环境标志自我声明的活动。II型环境标志是我国针对机电产品企业对资源、能源进行有效利用而实行的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措施。II型环境标志按国际标准限定的“可拆解设计、延长寿命产品、使用回收能量、可再循环、再循环含量、节能、节约资源、节水、可重复使用和充装、减少废弃物、减少矿产品材料使用种类”等12个方面中,企业可选择一项或几项做出产品自我环境资源保护的声明,并经第三方检测认证,向客户公布产品的具体环境资源数据。3,努力取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ISO14000是环境保护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回收利用及政府环保意识同市场环保要求相结合的产业环境资源国际认证体系。体现了最新的“循环经济”理念和改善环境资源可回收利用的新动态。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消除贸易壁垒,统一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方法而发布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我国大多数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为应对回收利用为由的环境贸易壁垒,应抓紧获得ISO14020—ISO14029环境标志标准(EA)、ISO14030—ISO14039环境绩效评价(EPE)和ISO14040—ISO14049生命周期评估(LCA)的认证。4,实行理性的退出或进入环保贸易壁垒策略。对待欧盟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法规和市场准入指令,企业应以环境标准的合理性和市场份额、出口盈利的得失程度为前提,以应对成本为基础,权衡进入或退出壁垒的利弊,该进则进,非达标不可;该退则退,转向其它低壁垒的出口市场。5,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坚持公平竞争、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和把握应对利害关系的原则,同高环保标准和市场准入的筑垒方实现竞争与合作及环境标准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