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雄泉,未来的亿元潜力股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花大盗”丁雄泉
  提起丁雄泉,一般藏家对他应当不陌生,常见的女人、花卉、动物等柔性题材,在缤纷色彩、欢愉情调的画风下,形象早已深植人心,尤其他自封“采花大盗”“风流先生”,热爱女人的玩世形象,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早在二三十年前他的知名度已遍及欧美,在华裔画家中他的名气排名绝对数一数二。当时纽约的丁雄泉和巴黎的赵无极常被相提并论,被推举为在世华人画家中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尤其是丁雄泉的版画、海报在海外市场十分畅销,热门的广度显然还更胜赵无极一筹。但是在过往的华人西画拍卖里,他的画作出现机会似乎不多。虽然喜爱丁雄泉艺术的收藏家遍布各地,但成交价仍然偏低,在这波中国当代艺术热潮中,相形之下,这位享誉国际的前辈大师的行情似乎显得有点委屈。
  画价仍远低于赵无极、朱德群
  在近期交易热络的华人拍卖市场中,赵无极和朱德群是其中两位指标性的人物,他们的海外市场比起其他华人大师更具国际性。除了受到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收藏家的喜爱,两位画家的收藏家或代理画廊在欧美等地皆有。综观目前台面上主流的华人艺术家中,可以肯定地说,丁雄泉是继赵无极、朱德群之后,又一位海外华人大师的重量级代表。不过,丁雄泉的拍卖新纪录,距离朱德群的1.13亿港元、赵无极的5.1亿港元仍有极大的落差。
  从艺术投资的角度来看,丁雄泉原本即具有国际性的知名度,创作质量俱佳,作品市场其实应该更有可为。1990年代后期赵无极的绘画开始在台湾市场陆续创下佳绩,自此一路长红,交易量大增,画价也持续攀高。朱德群则从2004年起备受关注,价格紧追赵无极,2020年香港春拍更挤进了亿元俱乐部。相较于赵无极、朱德群的高价路线,丁雄泉走的却是平价“普普风”,行情仍有极大的差距。2000-2004年前拍卖市场上的丁雄泉拍品数量并无显著变化,到了2005年成交值开始爆出大量,达到台币2588万元,较2004年成长率高达390%,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交易发生在台湾。而近10年,丁雄泉作品市场一直保持了涨势。
  赵无极、朱德群、丁雄泉三位艺术家同样来自中国江苏省,1950年代前后离开中国,辗转来到巴黎,丁雄泉的年纪比起两位前辈小了八九岁,但是艺术创作无关乎辈份,这位早熟的艺术家自幼即显现创作兴趣,甚至比朱德群更早打进巴黎艺文圈,更不用说后来的纽约或其他地区艺术市场。而丁雄泉的画作很早就被世界级的博物馆收藏,包括纽约现代美术馆、芝加哥艺术学院、旧金山现代美术馆、古根汉美术馆、伦敦泰德画廊、巴黎東方艺术博物馆等数十座艺术殿堂。收藏机构当然还包括了欧洲北部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美术馆。
  过去有台湾的画廊业者表示,丁雄泉的市场在台湾所受到的关注不及赵无极,主要是社会价值观的因素,因此台湾市场接受丁雄泉的态度远不及海外。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丁雄泉充满欢乐色彩的绘画,无论在国内外都已经找到了更多的知音。
  李欢欢:丁雄泉的大陆市场稳中有升
  《收藏·拍卖》:据查询,占据丁雄泉作品拍卖成交价排行榜前十的作品,大多由台湾地区的拍卖公司拍出。请你介绍一下,丁雄泉目前在大陆市场的表现。
  李欢欢:丁雄泉是20世纪海外华人艺术板块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在香港和台湾拍卖市场中的表现一直都很活跃,重要作品也曾多次跻身于国际拍行的夜场专拍中。由于最先意识到丁雄泉价值的是台湾画廊和收藏家,台湾画廊对他的推广力度极大,大陆有些人甚至会误以为丁雄泉是台湾艺术家。由于大陆对丁雄泉认知的延后,他在大陆的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比肩赵无极、朱德群的华人艺术大师,他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大陆丁雄泉的大陆市场相对稳健,且稳中有升,大陆市场中释出的作品多是两米以内的中小尺幅,年份多在20世纪· 八九十年代以后的作品,成交价相对港台地区较低也就可以理解了。除了二级市场,在大陆的一些艺术博览会上也能遇到他的作品,很受新藏家欢迎。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作品的品质决定价格,大陆市场还期待有更多精品出现。
  《收藏·拍卖》:丁雄泉绝对是大师级的艺术家,但他的市场在中国大陆一直是被低估的,在你看来,都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李欢欢:丁雄泉晚年一直受病魔折磨,与中国艺术品市场最火爆的几年正好错过,对他的地位评估确实会受一定程度上影响,但个人认为丁雄泉的艺术风格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成熟,千禧年后的绘画,更多是他艺术的延续。他的地位在国内被低估,我理解有四层原因:一是丁雄泉一直旅居海外探索创作,他与国内的艺术发展没有过多深入的交集。丁雄泉自1946年移居巴黎后就少有回国,在有关他的研究资料中提及,仅有的一次回归是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双年展期间,曾短暂停留;二是大陆尚未有对丁雄泉成体系的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尤其是缺少丁雄泉全集类规制的著作,大型个人回顾展等,使得市场和藏家对他的作品缺乏系统的认知。三是审美的差异性,丁雄泉的作品题材中有艳俗人物,色彩浓郁洒脱,他多半被理解为情色艺术家,而大陆藏家通常希望作品除收藏外兼具一定的装饰性,便于悬挂和欣赏,这对艺术家定位的认知也颇受影响;四是目前市场中出现的多是普品,量较大,普品的市场价值往往不会很高,容易给人误解他的作品价格不高,进而对艺术家的关注也就相对较少。
  《收藏·拍卖》:一般新的艺术形态需要在国内有档次的大型美术馆进行系统展出,媒体的充分推介,才能达成价值共识。比如赵无极市场的成功离不开画廊的推波助澜。我们想了解一下丁雄泉是否有成熟的市场架构和系统。
  李欢欢:丁雄泉在大陆一级市场的推动主要是以上海龙门雅集为主(上海龙门雅集是台湾龙门雅集在大陆设立的机构),并与丁雄泉的后人成立了丁雄泉艺术基金会,共同致力于丁雄泉艺术的推广。二级市场对丁雄泉作品的价值再判断,估价系统也已经趋于成熟。但成熟的市场不仅需要这些市场机构推动,还需要更多学术研究机构、媒体机构和社会公众爱好者共同参与,逐步提升大陆对丁雄泉艺术价值的系统认识,才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   《收藏·拍卖》:好的艺术家往往具有超前性,能发现这样的画家并成功推向市场的画廊和拍卖行,不但需要超前眼力和对艺术规律的把握,还需要具有非凡的耐受力。在你看来,丁雄泉是个还有投资上升空间的艺术家吗?
  李欢欢:长远来看,丁雄泉是具有投资上升空间的艺术家无疑,他的作品价格已经越来越高,不过任何一件作品的投资收藏都需兼顾成本及释出的机缘。
  论及丁雄泉的价值点,首先来说丁雄泉在国际上的艺术地位极高,是继常玉、潘玉良、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后在国际享有极高声誉的艺术家,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纽约,丁雄泉可谓是一枝独秀。其次是他的艺术性,他与法国眼镜蛇画派的自由迸发的创造方式一拍即合,将中国传统笔墨的韵味与西方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艺术形式相融合,坚持创造出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他将中国人的热情洋溢充分地挥洒在了画面上,是华人艺术家的一个大的突破。伴随着大陆对他的作品和地位的理解和认知,市场中会释出更多他的精品,也只有精品才能塑造他更高的价格。最后,从丁雄泉的艺术交往来看,我们也能从侧面一窥艺术家的价值潜力。他和波普艺术教父安迪· 沃霍尔是私交甚密的挚友,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一起崭露头角;他和闻名遐迩的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山姆· 弗朗西斯也是保持着多年联系的至诚之交……当然最终我们还要回归作品本身,突破传统笔墨的色彩禁锢,作品无处不迸发着艺术家对生活最诚挚强烈的热爱,这种奔放灿烂、洋溢着生命热情的感染力,足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感染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或许这才是丁雄泉艺术的最大魅力所在。
  《收藏·拍卖》:丁雄泉作品题材丰富不一,涉油画、蠟笔、压克力彩、彩墨等多元媒材。在你看来,目前丁雄泉哪一类或者哪个时期的作品更有投资潜力?版画市场如何?
  李欢欢:丁雄泉的作品涉猎题材广泛,我们在市场中经常能够看到的有执扇女人、山水、花鸟、静物、鹦鹉、猫咪、马等,多数是色彩饱和度很高的作品,也有黑白水墨画。油画作品极少,纸上亚克力彩、蜡笔和彩墨居多,无论哪种题材和媒材,都极具视觉张力。就整体收藏而言,收藏丁雄泉的画要关注画的内容、年代、尺寸,然后依据个人的审美趣味和价格承受力选择作品。相对而言,现在市场表现比较好的是丁雄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精品。
  丁雄泉每个时期的作品都有它突破自己局限的地方,每个题材里也有其与众不同的方面,比如说人物,有向唐伯虎致敬的三美图、五美图、八美图等,有向马蒂斯致敬的侧卧的美女,也有媲美常玉的“两条大腿”,从艺术性角度来看各有千秋。与此同时,那些描绘动物、花卉等小幅作品也同样生动活泼,富有生活的气息。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丁雄泉的石版画,是丁雄泉在欧洲时制作的,大陆和港台市场都能经常能看到。对于觉得原作价格过高,但又想入藏一件丁雄泉作品的藏家来说,签名石版画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他文献
从“好色之徒”到梳理色彩谱系  郭浩是一名文化传播学者。整理中国传统色这项工作,动力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古诗文根底很好,传统的诗词歌赋、经史子集都蕴含着大量关于色彩的字句,色彩的名称、典故、史料都富有趣味,这让他仿佛沉浸在美妙的人生之旅中。这个旅程,如同划着一叶小舟溯流而上,这里停停,那里停停,出入宫闱、隐宅、市井、边塞、名山、大川,在每个时空穿越的码头和每个色彩缤纷的现场,他笑称自己始终
期刊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受到上自统治者,下至普通老百姓的重视。在后世历朝历代,孝文化得到了统治者的极力宣扬,因而产生了阐释孝文化和孝道观念的文本和图像。  木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尽管各地木雕多少会有一些地方性题材,但反映和表现儒家伦理道德的题材还是占主要部分。它们在建筑中起到装饰之余,还可以起到助人伦、成教化的作用。  关于孝的经典  “ 孝
期刊
古老工艺助力色彩复原  在中国传统色的复原上,很大一部分需要参考日本传统色,两者在传统色上存在相通之处。那么,日本传统色,是如何形成标准的呢?  日本传统色专家遵循古法染色进行传统色的复原,相对比较精准。但染料在不同工艺阶段以及不同匠人手中,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因此,日本传统色谱系依靠的是行业内长期形成的共识作为标准。当然,日本和服的延续,为日本传统色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也让随着和服发展而不断精进
期刊
时常看到国际时尚大秀中,一些结合中国传统色的设计总是差强人意,只能暗自感叹,这只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色。华夏文明数千年积淀,又岂止宝蓝、明黄、中国红这些色彩经典。  曾经,我们的色彩何其丰富,也何其优雅。或淳朴自然,或诗情画意,每一个动听名字都蕴藏着一段典故,也隐藏着农耕文明的个性。先民在辛勤劳作中观察日月星辰,在春来秋往中感知四时变换,把窃蓝、秋香、柿红这些大自然的色彩收入华夏文明的体系中,而漫长
期刊
大泽人,一个山东大地上的精神寻道夫,一个大器晚成旅居海外的艺术家,一个学贯古今游离传统与当代的思想开拓者。大泽人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民间到海外,从文学到哲学,形成了自己风格独特而强烈的绘画语言,并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他一直以“大异者,大艺也”作为自己的艺术理念,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大泽人自幼酷爱艺术,从小学起,他的画就经常受到美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小小的心灵里激发起对书画的浓厚兴
期刊
“潮玩”“潮流艺术”都是这几年大热的一个词,不管是在时尚圈、艺术圈还是设计圈。它不再是一种小众的圈层文化,更随着不断破圈,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新浪潮,席卷各大领域。  现在,潮玩又进军体现个人品位的新战场——家,将新潮、酷趣的街头涂鸦、潮流文化移植入日常生活空间中。大到一整套房子的风格设计,小到案桌摆件的选择,无不展现出主人公的生活调性。潮玩这种带有收藏性质和限量特点的摆件,成为空间的点睛之笔,它们
期刊
妃红、椒房、月白、绒云、苍烟落照、青雀头黛……你是否也被这些美丽的名字打动。中国色彩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体系。颜色背后,蘊藏着流传了千年的东方审美和古老智慧。然而传统色散漫难寻,仅可在史籍、诗词、佛典、医书中窥得片语,其色谱更无系统传承。所幸,从传世文物中,仍能找到这些典雅的色彩。本文精选10多种中国传统色彩,对每种颜色的名称来历、包含的意蕴作解读,观物,赏色,领略藏在文物中的传统色、色彩
期刊
“得意”又“忘形”  一直觉得蔷薇是个天马行空的艺术家,陶瓷不过是载体之一。她的作品不知是充满魔力还是魔性,明明生长于传统陶瓷彩绘的土壤,却画得特立独行,给人一种崭新的艺术语言。需知,陶瓷彩绘在中国已沉淀了上千年,塑造自己的艺术个性并不容易。  追溯起来,自从一千多年前陶瓷彩绘技术被发明后,中国人就未曾停止过在陶瓷上作画的尝试,出于对美的追求,从五彩的色块平涂,到粉彩模仿工笔画的层层晕染,一步步在
期刊
观绿夜话  自与姚北全相熟后,我就直接称呼他为“全叔”,他也说这样更加亲切随和。而我每月都會有一个晚上到他位于观绿路的家一聚,聚会常客当然还有黎老的校外学生、专业画家、工艺师等。  20世纪90年代初,全叔已从事报业数十年,采访过逾百位书画名家,其耳闻目染,挥墨赋色也入纸三分。全叔对画鱼是尤其情有独钟的,更被书画界戏称他为“卖鱼专业户”,在他画笔之下的鱼栩栩如生,或追逐嬉戏,或悠然自得,或红尾金翅
期刊
声律启蒙  为汉语经典铺垫传统色的基调  语文名师丁慈矿联合小象汉字出版了一本《给现代孩子的声律启蒙》。做一本现代中国风图画书,编辑团队在书中融入了很多传统元素,不仅邀请了插画师阿毛毛连通孩子脑洞,创作极具现代感的中国风插图,营造出图画书般的愉悦阅读氛围,也在画面上结合了中国传统色。如“烟火万家人两岸,春江一曲柳千条”对之相对应的画面设计以葱绿、鹦鹉绿不同色调的绿色呈现出一派意趣盎然的生机。这样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