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书下注释商榷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劝学》一课的文言注释的分析,发现其中有三则注释存在一定的问题:题目“劝学”之“劝”是“勉励”的意思,教材失注;“吾尝跂而望矣”之“跂”是“企”的通假字,教材漏注;“圣心备焉”之“圣心”应注为“通明的思想”更为妥当,教材偏注。

关键词:苏教版;文言注释;商榷

中圖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8-0097-03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给当代人的阅读与学习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文言文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为辅助教学,教材编者们会给每篇古诗文课文配以若干文言注释,帮助师生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章大意。语文教材作为教学范本,编者选择的文言注释以稳妥为基本原则,大都是经过了长久的考察与订正,得到普遍认可,具备相当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的解释。然而,由于时代久远,汉语语言的变化的复杂与多样,仍有一些文言字词句在解释存在一些可待商榷的空间,而由于解释不同,对古诗文的理解就会出现差异。荀子的《劝学》是一篇经典的古代说理文,被各版高中教材收录为必修课文。《劝学》是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版本)与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版本)教材的共通篇目,笔者对比了苏教版和人教版两版教材为本课搭配的书下注释,发现其中存在些许差异。而本文以苏教版为主要探讨对象,笔者搜集查阅相关文献,对其中的三则注释进行了探讨。
  一、“劝”之失注
  古代文言文的题目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劝学”一题就是典型。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鼓励人们要努力学习,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也是一篇精彩的古代说理文。文章的核心在于题目中的“劝”字。但苏教版教材对本文篇题的注释仅涉及选文的版本信息、荀子的生平简介这类文化常识的补充,对题目中的“劝”字并未加注。笔者认为,不注“劝”字有所不妥。
  人教版教材对标题“劝学”中的“劝”作注为“劝,鼓励”,这是“劝”字的本义,见《说文·力部》:“勸,勉也。”[1]699“劝”字原来的繁体字形为“勸”,是形声兼会意字,从力,雚声。“雚”为象形字,表示“鹳”鸟,这种鸟有逆水觅食的习性,故古人造“勸”字表现此鸟力争上游的样子,用以表示“鼓励,勉励”的意思[2]1015。后来,人们觉得这一字形比较繁琐,在宋元时期,左边的“雚”被简化为符号“又”,造出“劝”这个简化字形并沿用至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勉之而悦从亦曰勸。”表示“劝”多用于积极的鼓励,而不用于消极的劝阻。[3]416“劝”表“鼓励”义在先秦文献中十分常见,如《易经·兑卦第五十八》:“说之大,民劝矣哉。”《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4]257但现今常用的“用道理说服”义是从本义引申而出,但这一后起义的使用更为普遍,逐渐超过本义,变成现代汉语中“劝”的主要含义。所以,若不对“劝”字加注,学生很容易望文生义,误以为“劝学”中的“劝”是“说服”的含义,把“劝学”理解为“劝说人学习”。
  当然,如此解释到现在看来也并非不通。但文言文注释需要用“回到历史现场”的态度与方法进行考察[5]。查阅与《荀子》同一时期的文献可知,“劝”在先秦时期已出现了“劝说”的含义,不过,当用“劝”表“劝说”义时,大都是地位较低之人对地位较高之人进行的“劝说”。比如《国语·晋语六》:“郤至使人劝王战,及齐、鲁之未至也……己劝君战,战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文子曰……重丘之盟,未可忘也。子其劝行。”《韩非子·外储说上》:“欲先知王之所欲置以劝王置之,于是为十玉珥而美其一而献之。”[4]257这一用法直至汉代依旧未变,《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其大臣乃复劝王毋下三国。”[6]2006《史记·商君列传》:“劝秦王显岩穴之士。”[7]2235显然,这与荀子写作“劝学”的语境和目的并不相符,故“劝学”之“劝”只能解释为“勉励、鼓励”。
  而苏教版教材不注此字,应是考虑到“劝”之“勉励、鼓励”义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古义与今义并无不同,所以省去不注。但正如上文所述,由于“劝”的另一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更为常见,极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误解,且此误解在现代语境中解释篇题依旧可通,却已偏题目原意远矣。故笔者认为,“劝”字有标注的必要,需要加注。
  二、“跂”之漏注
  “吾尝跂而望矣”中的“跂”字,在2008年6月第5版的苏教版教材中注为“跂(qì),提起脚跟”,而在2014年6月第6版的教材中更改为“跂(qǐ),踮起脚跟”,最新的2019年6月第8版教材依旧作注为“跂(qǐ),踮起脚跟”。可见,教材对“跂”字的注释在字音和字义上都发生了改变。这不免引起笔者的疑惑与关注,为何编者要作此更改,更改后的注释是否就是准确的呢?
  “跂”字的本义指多出的脚趾,见《说文·足部》“跂,足多指也。从足,支聲。”[1]84《庄子·骈拇》“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4]2211中的“跂”就是此义。“跂”字在《汉语大字典》中有五个读音,分别为“q픓qǐ”“q씓jī”“zhī”[8]1535。读“qǐ”时有3个义项,第2个义项为:“通‘企’。踮起脚跟。”读“qì”音时,义项为“垂足坐”。[8]3689而查阅《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今汉语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辞书,“跂”在表示“踮起脚跟”或“提起脚后跟”的相关义项时是“企”的通假字,都读“qǐ”。
  “企”字是典型的会意字,甲骨文的字形为,上部分是一个站着的人形,下部分特别画出了人的足趾以示突出,《说文·人部》:“企,举踵也。从人,止声。”段玉裁注:“跂予望之。”[1]1459表示“踮脚而望”的含义,后引申为现今常用的“盼望、希望”义。“通假字”作为古文中最为常见的用字现象,判断通假字的重要标准就是两个字在古代的读音相近或相同。据《康熙字典》:“跂,《广韵》丘弭切。《集韵》遣尒切。并与企同。”[9]1201可知“跂”与“企”古音相同。而“跂”通“企”的用法在先秦的其他文献中也能找到,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马瑞辰传笺通释:“跂,即企之假借。”《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陈奂传疏“跂,俗企字。”[4]2211可见,“跂”在表示“踮起脚跟”的含义时是“企”字的通假。   所以,“吾尝跂而望矣”的“跂”在表示“踮起脚跟”的含义时应读上声,苏教版教材的编者将读音由“qì”改为“qǐ”是正确的,但还应注明“跂”为“企”的通假字,加上“跂,同企”(苏教版教材注通假字的术语为“某,同某”),注义为“踮起脚跟”。
  三、“圣心”之偏注
  由于语文教材的范本性质,被选入教材的文言注释基本是已被大众广泛认可的解释。所以,即使教材版本不同,大部分共有篇目的文言注释大都只是在表述的语言有细微的区别,在主要内容和意思上一般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差异。但笔者详细比较了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对《劝学》的注释,发现在“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上,两版教材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不同:人教版仅注“神明”“圣心”两个词,分别注为“神明,指人的智慧”,“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苏教版未单独注词,而注全句,解释为“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从句子的翻译中可知,苏教版将“神明”一词解释为“精神”,将“圣心”一词解释为“圣人的心境”。所以,两版教材在“神明”“圣心”两个词语的基本意思上已产生了比较大的异议,那为何会产生如此之异?这两种解释何者更为妥当呢?
  笔者对这两个词首先从造字的渊源上进行了一番考证。“神”、“明”二字在上古时期多是单独使用。“神”字由“申”字孳乳分化而来,初指风雨雷电等气象之神,后词义扩充,变成了受到古代先民祭祀崇拜的造物主的代名词,见《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1]10随后,“神”字由此引申,逐渐发展出精神、智慧,世事变化难测等意思。而“明”字产生的时间很早,可见于甲骨文、金文,但《说文解字》并没有收录“明”字,却收了“明”字的异体字“朙”,释义为:“朙,照也。从月,从囧。”“明”的本义为光照、光亮,是先民见日月发光而造。由于当时可发光的自然物只有日月星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故先民们将日月星辰视为“明神”,“明”有了神的含义。“神明”一词大致出现在东周时期。人们把“神”和“明”组合在一起,用“神明”来泛指天地间的一切神祇。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民奉其君……敬之如神明……。”随后,又因人们对世间万物产生了哲学上的思辨考察,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神明”一词发展出更为丰富广阔的抽象内涵。比如在诸子文章中,“神明”或与“德”相系,或成为人之精神的代名词,或可用来表示超然的智慧。[10]
  同样,从造字的发展变化来分析“圣”、“心”。《说文》收“圣”与“聖”字。《说文》:“圣,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1]2756“圣”是古代方言,表示掘土的含义,与文意相差甚远,略去不论。《劝学》中的“圣”义其实来源于古“聖”字,在甲骨文中,“聖”字“象人上着大耳,从口,会意。聖之初谊为听觉官能之敏锐,故引申训‘通’,贤圣之义,又其引申也。”[11]231《说文·耳部》:“聖,通也。从耳,呈声。”《字源》:“聖、聲、聽三字同源……意义乃有别,然古此三字亦互相通用。”[12]1047从上述材料可知,“聖”字本义指听觉敏锐,后引申为明智、通达。如《尚书·洪范》:“睿作圣。”《老子》:“绝圣弃智。”王弼注:“圣,智才之善也。”[4]1835故“圣人”一词在先秦时期往往指聪明通达的人,与后世“神圣伟大的人物”的意思并不相同。[13]138再看“心”字,“心”是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的字形就像人的心脏,本义也是指人的心脏器官。但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于是“心”的含义从心脏这个身体器官引申出了思维、思想、感情等丰富的意思。
  但为文言文作注,不能局限在字源的考辨,还需联系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进行解释。教材所选的四段文字仅是《劝学》篇的前一部分,而且是在原文并不连续的几个语段,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也割裂了原本的行文逻辑,难免会出现对部分语句的理解感到迷惑的情况。两版教材的编者出于不同层面上的考量为这句作了注释,人教版“人的智慧”“通明的思想”的解释是在认知层面上论学习的重要意义,而苏教版教材“精神”、“圣人的心境”的解释则从个人道德修养的层面上讨论学习对人的道德修养的作用。苏教版把《劝学》一课被安排在“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单元,编者应是为了契合单元主题而作此注。所以,笔者认为,人教版和苏教版对“神明”的解释都有一定的依据,但从《荀子》后面的篇章来看,人教版对“圣心”的注释更贴合荀子的原意,比如在《荀子》后面的篇章中,有《荀子·儒效》:“知之,圣人也。”杨倞注:“通于学也。于事皆通,则与圣人无异也。”[14]125《荀子·解蔽》曰:“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14]407可知,荀子以知言圣,故苏教版的“圣人的心境”过于意译,建议改注为“通明的思想”。
  为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作注是一项十分困难且繁琐的工作,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注释中难免会存在些许问题。笔者经过考证,对现今苏教版《劝学》一课的文言注释提出了一些质疑和建议。广大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更加细致、谨慎地对待书中的注释,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能够运用多方资料进行考证调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文言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2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3]王力.古代汉语(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宗福邦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韩涵.教材中古诗文注释的改动及其原因——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9(8).

[6](汉)司马迁.史记(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汉)司马迁.史记(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汉语大字典[M].汉语大字典出版社,1997.

[9](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10]张磊.“神明”考释[J].湘南学院学报,2018(3).

[11]何金松.人类画廊[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13]詹鄞鑫.华夏考-詹鄞鑫文字训诂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作者简介:庄文锦(1995—),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单位为苏州大学,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责任编辑:董惠安)

其他文献
摘要:儒家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这表现在保障竞争有序、利益取之有道、注重社会效益、形成企业文化、促进结构升级、形成产业集群等方面。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儒家文化资源,但当地经济对儒家文化的吸纳不足,表现为挖掘意识欠缺、产业单一、政策扶持不够等。改变的途经是:转变对儒家思想的片面认识、培养利用的意识、提高文化产业集约程度、注入科技力量、实现产业融合、寻找新的市场切入点、
期刊
摘要:陆心源《唐文拾遗》《唐文续拾》为清人补遗《全唐文》最全面者,二书与《全唐文》同为集中录存唐五代单篇文章的重要典籍而为学界所倚重。然而二书收录与《全唐文》重出,以及误收他朝、作者误植的问题时有所见,采用时难以尽信。本文考订了二书重出、误收篇目百余篇,并指出致误原因。  关键词:《唐文拾遗》;《唐文续拾》;重出;辨误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
期刊
摘要:以阿瑟·克拉克小说《遥远的地球之歌》与刘慈欣《死神永生》为例,从地方依附、环境想象出发,分析《死神永生》对《遥远的地球之歌》的生态思想的接受及变异。这两部科幻文学作品都体现出了从地方依附到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升华,彰显出刘慈欣对克拉克生态思想的接受与发展,同时也揭示了刘慈欣对宇宙整体的关怀要比克拉克浓厚得多。  关键词:《遥远的地球之歌》;《死神永生》;生态整体主义;地方依附;环境想象  中图
期刊
摘要:以A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当前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培养计划有待完善等问题,应从优化培养方案、实践价值引领、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加强教学档案管理以及树立政策导向五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改进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自评工作。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教学管理;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7-0089-03  一、前言
期刊
摘要:德國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的画作中常有各种宗教符号出现,而作为浪漫主义画家的他,对这些符号处理得更加主观,用以反映自己的内心寄托了诸多个人情感和精神寓意,这使他的画作与传统宗教画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画家在风景画变革之初所表露出的主观意向,用风景色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其早在18世纪就被后人誉为象征主义的“先行者”。关键词:弗里德里希;精神符号;象征;风景画中图分类号:J209.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是从原苏联独立出来的地缘支轴国家,其地理、人口、工业发展情况各有自己的优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战略选择和平衡,特别是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等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哈萨克斯坦通过建立单一、世俗、全国的政治权威,加强国家认同缓和族群矛盾,深化与俄罗斯、中国等周边大国的关系,注重与西方及伊斯兰国家的交往,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安全和发展。乌克兰选择激进的以民族性建构国家的
期刊
摘要:越南“四位圣娘”傳说起源于中国历史人物——南宋末代杨太后蹈海殉国的传说故事。从“四位圣娘”传说相关文本材料和田野调查来看,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四位圣娘”传说超越了国母誓死护朝的历史故事模式,并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越南本土特色的海神信仰故事。“四位圣娘”传说的起源及演变在越南的民间传说中颇具特色,体现了中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较为突出地反映了一个外来传说的越南化进程。关键词:四位圣娘;传说;越南
期刊
摘要:从山西部分地区农村发展现状的调查和我国土地制度变迁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来看,土地的合理分配、有效利用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应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和基本经营制度,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发展集体经济,适时制定集体经济组织法。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7-0110-03  
期刊
摘要: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是为了集中批判普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人民主体观的政治经济学基础——构成价值理论和经济矛盾的体系,揭示了其矛盾性和虚构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批判了蒲鲁东人民主体观的哲学方法,指出其将自己头脑中对经济范畴的排序虚构为现实社会经济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在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阐述了“现实的人”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历史的主
期刊
摘要:我国宗祠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潭以宗祠为载体,形成深厚的宗祠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以及文化软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乡村振兴具有与现代乡村管理机构相辅相成、提振海内外华人向心力的社会和谐功能;有促进旅游、协助扶贫、人才培养的经济支撑功能;有传承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文化支撑功能。关键词:宗祠文化;支撑功能;封建社会;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