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生作文兴趣之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o_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在选材上贴近学生生活,在内容上靠近学生心理,在技巧上引导学生模仿。
  关键词: 作文 作文教学 作文兴趣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就能到达最高境界,成为一种本能。作文是否也能这样通过多次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是一种感情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四点:
  
  1.选材上要贴近学生生活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的一段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仲夏夜的景色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这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我们要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
  学生之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繁重的学生任务使他们的生活趋于单一和枯燥,较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哪来的“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可引导学生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者误会与矛盾,写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写教师、家人对自己的关心、支持、误会,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进而不断扩展题材,将笔触从学校、家庭逐渐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在作文训练中,可以出一些诸如《误会》、《理解》、《这件事不该发生》、《收获》、《理解》等一类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的兴趣。
  
  2.内容上要靠近学生心理
  学生作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有着自己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到了中学,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对象上,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写作,又有利于引导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命题的又一思路。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中学生当干部弊大于利吗》、《读书与做人》、《机遇》等,这类文题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是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的。比如追星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身边的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同学们选我当学生干部,为什么父母反对;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却遗臭万年……这类问题不单单是作文问题,更是关系到学生如何成长、怎样成功的问题。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乐于思考,并迫切希望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命题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赞》这类题目就有利于使学生开阔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3.技巧上要引导学生模仿
  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能降低学习难度,又可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良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先生说过:“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而不以为病。”这就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庚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与春旗一色”而来。再如左丘明的《左传》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在“与古人合”后,应尽快“与古人离”,即强调创新以突破古人,培养好文风。
  
  4.评价上要重视学生优点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的管仲,他很有才华,但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只看其缺点而不重用,管仲将没有机会发挥其才华。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手”,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会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误以为写作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教师最好能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提到启示,同时养成一种心态:“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还能使其他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可推荐到校作文报或一些期刊的中学生园地发表,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同时写作也就由课内扩展到了课外。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作文命题,应该作为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王充《论衡》中讲的“意奋而笔纵”,刘勰《体性》中的“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都强调了情绪的引发及情感的调动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悉心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命题,注意“投石效应”,我们就多了一把启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钥匙。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落实学科计划和进行课堂活动的纽带,也是向学生输入语言信息的一种途径,它兼有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双重功能。教师要使课堂提问设计得合理、恰当和有意义,就必须注重提问的质量,讲究提问的策略。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就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提问 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在深
本研究以RT-PCR分别扩增了PRRSV美洲型N基因(以NA表示)和欧洲型N基因(以NE表示),并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将NA和NE基因片段同时插入pET-32a(+)中构建了双基因融合表达载体
一、概述苏联钢铁工业发展的特点是生铁产量不断提高;铁矿石需要量继续增长;对入炉矿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富矿石储量日益减少;易选的贫磁铁矿石储量也在减少;采出矿石的平
摘 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这也就不能不引发我们对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进行一番认真的审视和思考。只有准确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准确 教学目标 有效 语文课堂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但是,由于每位教师
教育部制订、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付诸实施后,笔者先后使用过“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教材,研究过其它版本的教材,除领略了它们全新的理念外,最深的感受莫过于它们都遵循了“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的教材编写原则,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是“人教版”综合性学习专题的设置,牢牢把握了学生生活的主线,写作和口语交际都与学
在新课程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感觉困惑:一篇主体课文两课时教不完,一学期下来,功课赶得很紧。在长期深入课堂听课与教研中,我觉得这责任在于我们教师本身。分析其原因,其一,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还不具备能力。一个教师,其专业能力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的价值角度、熏陶的人文角度、难度的把握角度、坡度的设置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要比冬发栽培增产30—40%左右。实践证明,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达到油菜争秋发、夺高产的目的。 Rape au
本项试验对呼和浩特地区某牛场健康奶牛(对照组)与产后10天之内奶牛(试验组)进行各项血液指标调查。分别测定了血清钙(Ca)、磷(P)、钾(K)、镁(Mg)、氯(Cl)、钠(Na)、碱性磷酸
八十年代,是我国遵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厉行改革、开放、搞 In the 1980s, since our party adhered to the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sinc
“固优8号”是湖北省武穴市农作物良种研究所与中科院陈建三合作下。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的采用非洲长花药野生稻中、两对能固定杂种优势的遗传基因转育而成的,一种能使母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