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倾听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能力。低年级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任,而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不容忽视,唯有从小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让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以及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
在活跃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课堂上举手的人多、说话的人也多,而真正能用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人少之又少。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可在教学中常常把“听”忽视了,这是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百思听为先,所有的思考都应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之后才能进行认真、合理的思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我们必须清楚这里的“倾听”并不等同于“听”,应该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倾听”比“听”的层次更深,程度更进一步。听是入耳,一种生理游戏,但不一定入心,别人说的话听到了,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而倾听,则是一种集聚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时刻高度集中。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榜样为先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只有善于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教会孩子学会倾听。低年级的孩子有着很强的向师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模仿力,他们所感受到的客观因素很容易先入为主地占据他们的思想领域。由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很自然地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既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那教师自己必须身正为范。特别是在一些细节方面,比如,努力寻找孩子们发言中的亮点,我们老师在评价的时候应善于抓住这些关键点,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不足的地方,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明白:听别人讲话时,首先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然后再去补充、指正、评析。教师耐心的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感受的同时,又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来享受表达的乐趣,因此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
二、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倾听
1.教师一展语言魅力
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學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倾听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孩子来说无疑是枯燥乏味、了无生趣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发现并创造乐趣,来吸引学生倾听。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而不至于让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驾驭、组织、调控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课上的叙述、讲解、朗读等都应具有强烈的感情。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面对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语言绘声绘色,唯有这样的教学语言才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比较短,如果是一位有心的语文老师,一定会借助一些语言技巧来提示、突出、强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并且能最大限度地使孩子的注意力不得不在此思索片刻,不知不觉中延长了学生的注意时间,同时又提高了他们倾听的能力。
2.灵活多变的教学辅助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强调单一用耳朵听,这样的倾听是低效的。孩子的知识面窄,认识能力较弱,听不清或听不懂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一些抽象事物,低年级孩子很难理解,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把各种媒体与教学中各要素之间进行优化组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原本静止、枯燥的文本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浅显易懂的语言、悦耳动听的乐曲、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其图文并茂,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其动态性、形象性、直观性来刺激孩子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如同身临其境,便于理解的同时也利于培养他们倾听的能力。
三、多鼓励,使学生乐于倾听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小学生往往很在乎奖励,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效仿意识很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但受益的却是一大片。老师的这些鼓励就像兴奋剂,把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会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唯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乐于倾听。
四、循序渐进,培养倾听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听知”能力训练,不是指简单的“听觉”训练,而是指学生通过听觉分析器接受语言信息,进而加工吸收的训练活动。而“听”这种认知、理解语言的能力,称为“倾听能力”。它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有了倾听的欲望和热情, 并不代表学生就会听了。在课堂上,学生一方面,既要倾听教师的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实质。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循序渐进,不断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总而言之,倾听是一种尊重,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能力。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积极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结合语文教学,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让学生逐步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江苏】
在活跃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课堂上举手的人多、说话的人也多,而真正能用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人少之又少。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可在教学中常常把“听”忽视了,这是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百思听为先,所有的思考都应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之后才能进行认真、合理的思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我们必须清楚这里的“倾听”并不等同于“听”,应该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倾听”比“听”的层次更深,程度更进一步。听是入耳,一种生理游戏,但不一定入心,别人说的话听到了,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而倾听,则是一种集聚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时刻高度集中。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榜样为先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只有善于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教会孩子学会倾听。低年级的孩子有着很强的向师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模仿力,他们所感受到的客观因素很容易先入为主地占据他们的思想领域。由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很自然地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既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那教师自己必须身正为范。特别是在一些细节方面,比如,努力寻找孩子们发言中的亮点,我们老师在评价的时候应善于抓住这些关键点,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不足的地方,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明白:听别人讲话时,首先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然后再去补充、指正、评析。教师耐心的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感受的同时,又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来享受表达的乐趣,因此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
二、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倾听
1.教师一展语言魅力
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學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倾听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孩子来说无疑是枯燥乏味、了无生趣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发现并创造乐趣,来吸引学生倾听。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而不至于让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驾驭、组织、调控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课上的叙述、讲解、朗读等都应具有强烈的感情。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面对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语言绘声绘色,唯有这样的教学语言才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比较短,如果是一位有心的语文老师,一定会借助一些语言技巧来提示、突出、强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并且能最大限度地使孩子的注意力不得不在此思索片刻,不知不觉中延长了学生的注意时间,同时又提高了他们倾听的能力。
2.灵活多变的教学辅助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强调单一用耳朵听,这样的倾听是低效的。孩子的知识面窄,认识能力较弱,听不清或听不懂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一些抽象事物,低年级孩子很难理解,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把各种媒体与教学中各要素之间进行优化组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原本静止、枯燥的文本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浅显易懂的语言、悦耳动听的乐曲、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其图文并茂,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其动态性、形象性、直观性来刺激孩子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如同身临其境,便于理解的同时也利于培养他们倾听的能力。
三、多鼓励,使学生乐于倾听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小学生往往很在乎奖励,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效仿意识很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但受益的却是一大片。老师的这些鼓励就像兴奋剂,把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会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唯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乐于倾听。
四、循序渐进,培养倾听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听知”能力训练,不是指简单的“听觉”训练,而是指学生通过听觉分析器接受语言信息,进而加工吸收的训练活动。而“听”这种认知、理解语言的能力,称为“倾听能力”。它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有了倾听的欲望和热情, 并不代表学生就会听了。在课堂上,学生一方面,既要倾听教师的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实质。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循序渐进,不断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总而言之,倾听是一种尊重,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能力。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积极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结合语文教学,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让学生逐步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