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我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能具体说出我喜欢什么电影,不喜欢什么电影,那是电影从业人员应该去调查的东西。”
  一位观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电影从业人员若面对这样的观众,大概也会感到“无力”,但观众就是这样的。观众在接受访问(调查)时,可以对所提的问题给出理性而富有逻辑的回答,例如,“我喜欢的电影,首先要故事好,其次要主创阵容强,第三要视听效果佳,投资大小不重要”。但如果你接着追问,“那为什么你看了这部电影,而不是那一部(那一部可能故事更好、主创更强、视听也不赖)”,得到的答案一定五花八门,甚至可能自毁逻辑。
  但即便是这样,观众也并非是不可了解的。
  而了解观众,就是“电影从业人员应该去调查的东西”。
  中国电影业将“电影观众”视为研究对象,始自上世纪80年代初。研究动机是:“从1980年起,我国电影观众人数大幅度下降,城市电影观众几乎每年减少 5000 万人次”,这吓坏了电影人(其实电影丧失观众是全球普遍现象)。
  1985年,由北京大学杜会学系、西安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和团体组成的城市电影观众联合调查组,向北上广等十个大城市的两千多名电影观众询问了以下这些问题:
  观众为什么走进电影院?观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电影?观众对我们的电影抱有什么希望?观众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影片而不喜欢另一部影片?为什么有的观众喜欢某一部影片,而另一些观众不喜欢?这些差异都由什么因素引起?为什么有些电影宣传产生了与预期目的正好相反的效果?为什么有相当数量的观众对国产影片怀有某种抵触情绪?
  近30年过去了,观众今天仍然会在马路上、电影院里以及网络上被追问到与上述雷同的问题。而这些年里,所谓的“主流观众”已经换了好几拨人。观众的口味变了多少?反观当下的电影市场,再套用一句歌词来问,这些年,“是观众改变了市场,还是市场改变了观众”?
  对这种一拍脑袋就能回答而又始终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还是让我们从1980年说起。
  1980
  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拥有电影观众最多的国家(1979年,全中国观影人次为293亿,为历史之最)。从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全国每年电影观众总数都保持在250亿人次上下,这个数字超过了1960年全世界各国的电影观众总和200亿人次,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空前的。
  1981
  1979年底《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为什么农村片这么少”的问题,各厂立马重视起来。导演赵焕章对厂里(上海电影制片厂)说看到一个关于农村家庭纠纷的戏(《喜盈门》)很好,厂里看后认为可以投拍。
  1981年,《喜盈门》拍完了。因为是上影厂拍的,就先在上海放,观众的笑声赵焕章数得很清楚,有四五十次;后来到了济南,那里观众的笑声是七八十次;再到烟台,笑声达到一百多次;到了县城平度,笑声是一百二三十次;真正到了农村,笑声是一百七八十次。赵焕章感慨,“这些老乡真正懂得这部片子里的故事和细节”。
  《喜盈门》不但创下了拷贝发行数和观众人次的纪录(半年即达到6亿人次),还获得了第二届金鸡奖荣誉奖和第五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2
  《少林寺》上映后引起轰动,李连杰从此走上了国际武打巨星的道路。而从1983年开始,连续五年,国内影院上座率前四名都是武侠电影。
  1985
  1985年“城市电影观众联合调查组”出具的十大城市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从类型来看,武打片和喜剧片比较受观众欢迎(各占19%),但是最受观众欢迎的还是侦探片、推理片,将近四分之一。
  调查显示,“平均每月看3.5次电影”成为城市观众对电影消费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研究者说,全国人口按10亿计,其中可能去电影院的约为6.5亿(10岁至60岁),如果每人每月都看电影3.5次,则每年电影观众总人次为273亿。
  研究者据此断言,“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完全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甚至超过每年270亿左右人次的水平。比较于美国目前平均每人每年看电影不到6次,日本不到2次,我国电影观众的需求量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当时,已经有研究者建议,逐步兴建一批小型、多功能的高级影院。1985年后,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曾专门开辟了探索片(或称艺术片)电影院,放映《黄土地》、《一个与八个》、《姐姐》、《青春祭》等在艺术上探索性强烈的作品。据有关影院统计,进入探索片影院的80 %是高中以上文化层次的观众。
  1987
  这一年,《大众电影》刊发了一篇文章,题为《观众应该扪心自问》。文章指出,观众不是不爱看国产片而是不爱看优秀电影,观众应该“谴责自身的平庸”。
  1988
  年初,广电部正式成立电影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年6月,又在北京召开了电影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电影开始产业化转型。业界开始探讨,“确立娱乐片的主体地位,提倡艺术家树立一种‘娱乐人生’的观念”。
  1989
  随着新的视听媒介——电视、录相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类业余教育的普及,把许多人的兴趣吸引过去,电影在人们娱乐生活里的中心地位日趋下降。观众上座率大幅度下降。
  电影进入80 年代后期,观众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团体观众锐减,零散观众占了观众总人数的绝对比例。青年观众已成为电影的最主要消费者,只有他们是自愿掏钱买票进入电影院的,而且很大的比例数是恋人或青年夫妇。
  1989年,一项针对哈尔滨市电影观众的调查表明:大多数人每月看电影1-3 次(现在看来这个数字还是很乐观的)。82%愿意看港台片,90%愿意看外国片,61%对国产电影不满意。而影片的票房价值实现,大部分是靠影院工作人员的组织发动工作(组织夜场电影、影评宣传、节日售票、单位会议购票)。   调查显示,1989年观众不喜欢的导演是:张艺谋。
  1991
  电影观众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90年我国电影观众下降到160亿人次,比1983年减少了三分之一;1991年又比1990年减少14亿人次。
  浙江省的农民看了几十年的露天电影(他们称之为“饿煞电影”),冬天北风吹、夏天雷雨淋的苦他们体会最深。现在的农民再也不喜欢看这种“饿煞电影”了。宁海县的青年农民说,只要电影好,不怕票价多几毛,宁愿自己出钱买票看来得舒服,不愿站着看露天的白看电影。
  有数据显示,从1949年到1989年,我国的电影票价基本是两毛五左右。1990-1995年基本在10块钱以内。
  1993
  1993年,中国电影界发生了很多大事。电影发行体制全面改革。广电部发布了重要的“3号文件”。中国电影业则在90年代中期进入了一段萧条期。
  1994
  广电部批准每年从国外进口10部大片。《亡命天涯》作为首部进口分账大片,在北京、上海等6大城市的57家影院公映。从此,中国电影开始“狼来了”的激烈竞争。
  1995
  1995年,中国大陆全年电影产量低于100部,票房跌破10亿。
  1997
  冯小刚推出他的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票房达到3300万。贺岁片成为当年中国电影的热门概念,“冯氏”贺岁喜剧亦从此成为观众每年期待的贺岁大餐。
  1998
  久旱逢甘露!《泰坦尼克号》1998年春天登陆中国院线后,掀起全国性的观影狂潮。1998年,全国仅有1000余块银幕,《泰坦尼克号》当时最高票价约在70元,上映一月后逐渐下调,均价约在25元至30元,观影人次大约1440万。当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4亿元,《泰坦尼克号》(3.6亿元)占了1/4。在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一部电影的票房超过它。
  这一年,一项针对北京电影观众的调查报告指出:看电视是当时北京观众的首要娱乐方式,大部分观众每年去电影院的次数不超过5次。研究者据此认为,“当时电影票房的主体实际上来自偶尔光顾影院的一群人,这必然使宣传(甚至炒作)成为一部影片卖座与否的关键因素”。
  调查还表明,演员是影响观众选择一部影片的首要因素,有意思的是观众最不满意中国电影的还是演员。其次,观众受媒体宣传的影响也很大。其中报纸与电视上的介绍作用较大。而从宣传形式看,评论性文章远不如介绍性文字。
  喜剧片、家庭伦理片与社会问题片当时在观众心中都有较高的地位,被认为最易与好莱坞抗衡,并被视为最佳的努力方向。
  2001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承诺“将在现在每年进口10部左右影片的基础上提高到20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电影也开始进入“大片时代”。大投资、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大营销、大市场的“大片模式”,带动了新一轮观影热潮。
  2002
  这一年,中国开始实行电影产业化改革。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国产电影前所未有的票房奇迹(内地票房达2.5亿元),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
  2004
  2004年2月,我国第一家汽车电影院——枫花园汽车电影院(位于北京,诞生于1999年3月)正式加入北京新影联院线,与其他一轮影院同步播映新片。
  同年,《中国电影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当时中国的主流观影人群是18-26岁的青年,且观影群落中超过50%的人员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而青年们同时又热衷于在网络上观影。FTP、BT、P2P下载成为当时网络观影的主流之选。网络盗播与盗版碟一同成为吞噬电影票房的公害。
  2005
  2005年,陈凯歌推出了大制作、面向国际主流商业电影市场的《无极》。影片风格诡异、态度张扬,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电影票房,一方面遭遇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众讨伐,形成了一个“叫座不叫好”的极端案例。陈凯歌则对观众说:“你们五年后才能看懂《无极》。”
  2005年,观众普遍还是觉得电影票太贵了。于是从当年7 月起,全国 40 多个城市的 168 家影院联合推出周二看电影半价。此举有效激活了观众的观影热情,电影市场再造一个周末的愿望基本实现。
  2006
  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为26.2亿元人民币,人均观影次数为0.07,这个数字可以理解为,平均每人14年才进一次电影院。
  这一年,青年导演宁浩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以十分接地气的幽默感,得到了观众的好评,票房不断飙升,成为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典范。谁说好电影一定得是“大片”呢?!
  2007
  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当前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41.10%的中国大学生认为首要问题是“故事性差,感情平淡”。同时,调查表明:中国电影观众具有鲜明的人口和社会特征,将近 90%的电影观众是家庭中的消费决策者。最受14岁以上观众喜爱的五个电影类型分别是:喜剧片(77.3%)、动作片(70.7%)、爱情片(57.8%)、科幻片(54.6%)和历险片(48.4%)。
  2008
  2008年7-9 月,中国电影博物馆课题组开展了“电影观众偏好取向及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经分析,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喜剧片是观众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二,观众在更希望看到国产新电影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国产老电影。三,巨幕电影和数字电影更受观众偏爱。四,大多数观众认为周末时间最适宜观看电影。五,在种类众多的电影后产品中,观众最希望购买到光盘类产品,其后依次是书籍、玩具、饰品等。六,在观看电影的基础上,观众还希望参与以电影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电影观摩、影片首映等。越是高学历群体,对组织电影观摩的期望值越高。   2009
  2009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 亿元,同比增幅为43%,中国电影产业被认为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同年,一项针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乡镇村民的调查,问到了村民们以下问题:
  1.您一年看几场电影?选择4 场以下及4- 8 场的分别占到49.5%和30.9%。
  2.您观看某部电影的主要原因?由于亲朋好友请客的占到37.1%,大明星出演的占到27.8%,口碑不错21.4%,宣传力度大13.4%。
  3.您最喜欢什么类型的影片?40.2%的观众选择武打片,18.6%观众选择枪战片。
  4.您自己愿意一年花多少钱看电影?选择10-50 元的占到83.5%。
  5.同样的电影,您选择哪种方式观看?64.9%的观众选择流动放映队。
  2010
  在2010 年过亿的17 部影片中,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三种类型片占了将近80%。其它类型匮乏。
  2010年,中国城市观影人次约2.5亿,加上农村的近20亿,总数不足23亿。
  2011
  专家学者称,电影观众正在走向分化,他们开始不看最大的(影片)只看最对的。他们按照自己的选择逻辑,形成大大小小的观影群落,创造着数以千万票房计的分众市场的票房。
  这一年还诞生了一部现象级电影——《失恋33天》。这部电影以不足千万的成本换来了超过3亿的票房,同时也让业界关注到了网络口碑营销的彪悍能力。
  2012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1.5岁,2009年,这个数字是25.7岁。它反映的趋势是,大批90后学生正在涌入影院。
  2012年,19283名网友参加了网易娱乐频道一项针对观众观影喜好的问卷调查。被问到“你去电影院会选择的电影”时,91.2%选择“好莱坞进口大片”(叹!这个比例跟1989年差不多),选择观看“受关注的国产电影”的仅占8.8%。而之所以选择好莱坞大片,观众给出的原因倾向于“场面特效很华丽”。
  《泰坦尼克号》碰巧证明了这一点。打着“怀旧”的旗号,《泰坦尼克号》2012年以3D形式重回中国吸金,轻松取得近10亿元票房,有人惊呼“中国观众真是人傻钱多”。
  观众别生气。不管怎样,我们至少还拥有一个梦幻的贺岁档!
  《泰囧》的票房神话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屌丝”文化的大获全胜、全面盛行。坊间开始流传“得屌丝者得天下”的言论,喜剧则被认为是屌丝文化的主要载体。
  2013
  至于2013年,你们知道的,观众兴奋了,票房井喷了,不少人赚大钱了。鉴于近来流行“大数据”,也有人算计起怎样利用大数据组合出一部高票房电影。但是,电影就像一场赌博,别忘了观众的名言是:“My God!我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
其他文献
华谊和光线,或许因为是仅有的两家国内上市电影公司,抑或是因为两家公司都姓王的缘故,总被人拿来比较。前几年,光线声势比不上华谊。但去年底,光线的《泰囧》对阵华谊的《1942》,却意外地打了个翻身仗,以3000万的制作成本取得了华语片史上最高的12.6亿票房。到今年5月,光线又凭借发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中国合伙人》的亮眼表现,一时风光无限。关于“谁才是中国娱乐之王”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不
期刊
1月15日,大岛渚走了,享年80岁。他生命中的最后17年,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在他去世之前一个星期,与他相伴了52年的妻子小山明子问他:“你是想回家,还是想吃好吃的东西,还是想喝酒?”大岛渚说:“我想喝酒。”于是,他被允许抿了一口酒。  举行葬礼那天,是一个雨天,有700多人冒雨为他送别。小山明子说:“有如此多人爱他,他真是个幸福的男人。”  这个幸福的男人,注定是要被世界电影史铭记的。  日本电
期刊
这年月,人红果然事非就多!  随着“芥末论”的烟消云散,岁末年初的华语影坛,一部《泰囧》引爆了大众笑点,席卷了12亿票房,跌破了无数人的眼镜,令失之交臂者捶胸顿足,慧眼识珠者大喜过望,不断刷新的票房神话,更成为街头巷议的热点。而初执导筒的徐峥不仅变身为票房翘楚,更让诸多大导演情难以堪。当然,恭贺赞美者有之,羡慕嫉妒者也一定不乏。已经成为“靶心”的他被活活拖进一场骂战也不足为奇,体验了一把当红惹的囧
期刊
贾樟柯的新片《天注定》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一改华语电影三年未入围主竞赛单元的颓势。谈及《天注定》的过审,贾樟柯表示,该片只是为了赶上戛纳技术测试,才没有片头龙标,对于大家的疑惑,他笑言“批文就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锁着,完全确定”。他认为,该片能顺利通过审查,表明体制内在努力,也表明中国有能力反思暴力。  Circle:这次《天注定》戛纳的版本和内地上映的是同一个版本吗?  贾:戛纳的版本就是通
期刊
谁是好莱坞最有权势的力量?一听到这个问题,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安吉丽娜.朱莉、汤姆.克鲁斯这些大明星的名字,但不管他们如何叱咤风云,都有一个忌惮的对象,那就是电影保险公司。如果一个明星不招保险公司待见了,那么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因为一个得不到保险的明星是难以获得电影出演机会的。而这一切,都得从好莱坞电影制片业中的保险制度说起。  “不受保險公司待见的明星是没有前途的”’  好莱坞电影是一个高投
期刊
“小青的性格是不屑于人世间的事的”  记者与她的话题从《青蛇》开始。这是秦海璐最新演出的话剧,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由老搭档田沁鑫导演,大获成功。这几年,秦海璐先后与田沁鑫合作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四世同堂》等剧目,而不管是对红玫瑰还是小青,秦海璐都不自信,她觉得自己达不到角色要求的性感。  “在话剧圈30岁左右的中坚力量里没有人适合(演小青)。小青是天真烂漫的,活泼的,白蛇是计划好了的,一步一
期刊
1月20日的晚上,由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表彰大典在泉城济南举行,山东卫视全程直播,三百多名平时形象基本都没法看的导演身着黑色礼服出席,恍惚间让人觉得很穿越。当晚最重的一个奖是由众导演一人一票评出的年度最佳导演奖,因《中国地》而获奖的著名导演阎建刚在致辞时眼眶湿润:“我激动不是因为得了这个奖,而是因为我们现在太难了,各位兄弟们也都太难了……”台下众人先是一愣,随后唏嘘不已。  在全程出
期刊
Circle:你这几年来接的片子,角色差异很大。  段奕宏:我通常会选择有发挥的空间,能真正打动我的角色。  Circle:你说以前不太喜欢拍照,像封面的拍摄那种?  段奕宏:我之前对一件事情的判断比较果断,有时是逃避心理,对我来说陌生事物,总是先把自己封闭起来。主要是对这个领域很陌生,就有一种远离它的感觉。  Circle:所以现在慢慢享受拍照的过程?  段奕宏:进入不同的拍照情境,也是一种愉悦
期刊
一部《甄嬛传》火了,不仅编、导、演因此名声大震,连幕后精英们也跟着沾了光。甄嬛的配音演员季冠霖浮出水面,热心人发现她不仅只有“小主”这一重身份,“东方不败”、 “小龙女”、“潘金莲”、《阿凡达》中的奈蒂莉以及《泰坦尼克号3D》中的露丝……这些性格不一、声音迥异的角色都出自她的演绎,不由惊叹,声音原来可以如此变幻莫测!  随着季冠霖的走红,配音演员这一职业引发了不小的关注,走近他们会发现,这个隐身于
期刊
《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第一眼看到剧名有些黯然,难道又是一出即将上演的婆媳大战?2012,我们已经被各种家斗折磨得谈 “婆妈”色变。幸好,这部剧中“独生子女”才是主角儿。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属名词,我们对“独生子女”并不陌生,自身或许就是其中的一员。在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30余年后的今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2、4、8、12,不是偶数排序,而是当下国内家庭人口的组成结构,一对小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