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3岁的宝宝,在什么地方待的时间最长?那当然是家。那么,家对宝宝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你希望宝宝居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你希望为宝宝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居家环境呢?
也许你会说,我希望给宝宝一个大大的儿童房,儿童房里要有明亮的光线,洁净的地板,还要有足够充足的空间供宝宝玩耍;也许你还为设计儿童房做了一些功课,知道要考虑空间布局、光线、色彩搭配、环保材料、空气流通、安全设施等。这些,确实很重要。不过,我今天要讲的,是从宝宝早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居家环境的设计。
这意味着,当你在为宝宝设计、规划居家环境时,你一直会问自己:
我的宝宝每天在做什么,他喜欢做什么?
我的宝宝每天需要什么来健康成长?
宝宝所处的环境为他提供了哪些活动空间和活动机会?
只有你对宝宝有足够多的了解、观察和互动,知道他能爬多远,能看多远,什么会吸引他的注意,什么会阻碍他的玩耍时,你才有可能规划出符合宝宝能力,有利于他的发展的居家环境。
我也曾有过“儿童房”的幻想
我的电脑里,一直有个文件夹叫做“兒童房”。怀孕前,我就开始向往那些窗明几净、整齐舒适、童趣盎然的完美空间。后来我发现,身边有好多妈妈都是这样,但大家一聊起来,不是抱怨家中捉襟见肘的空间、无法改变的老装修,就是不满暂时租借的住处不能施展拳脚,所以,存在电脑里的美图也只能是装在脑袋里的美梦啦。
不过,当我的女儿出生了,在带她的过程中,目睹了时刻高兴、事事好奇、生机勃勃的孩子总是在尽她最大的可能和环境互动、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时,我的遗憾变成了惊喜,我的种种纠结转为了轻松。
现在女儿快20个月了。过去的一年里,她突飞猛进地发展出各种能力,我们也不断地为她调整家庭的空间。她的“领地”主要有玩具柜、书架、涂鸦墙三处。
简易玩具架
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我便在客厅中腾出一块较大的空间,专门供她活动。为了暗示这个区域的功能,也为了收纳她日益增多的图书和玩具,我开始四处寻觅玩具柜。在我原本的设想中,玩具柜最好如货架般开放,然后用小篮子等容器分门别类地将玩具摆放整齐。但是,客厅没有空间安放固定的架子,何况材质好、外观顺眼的玩具柜个个都价格不菲。
寻寻觅觅、比比看看,眼看女儿已经11个多月了。最后,爸爸挑选了一个非常简易的架子,一共四格,有点像办公室放文件的移动架。爸爸的理由是:铁丝编织而成的开放型的架子,从外面就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高度也适宜孩子自己拿放,架子下面有轮子可以轻松移动,同时不占地方,女儿长大以后还可以作他用。虽说这个架子从外观上看毫无“童趣”,让孩子用得起来、用得舒服、用得长久才是最重要的。
我将“玩具柜”放在客厅固定的角落。然后根据孩子玩各种玩具的频率以及玩具的种类、大小,整理好放进去,并记住这些东西的位置,尽量不去改变。空间的固定安排和物品摆放固定不变的位置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和秩序感。
当然,刚开始时,女儿一点儿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秩序感。她一度以把所有的东西拎出来扔在地上为乐。我就在一旁看着她“翻箱倒柜”,尽兴之后再带着她把东西一一放回原处。收拾的时候,提醒她把积木放进专门的篮子里,把书放进最高一层……于是,这俨然就成为了一个“归类”活动。当然,如果她不配合,我也会用语言和行动告诉她,妈妈如何整理这个柜子。
会走路以后,她还很喜欢推拉这个柜子,小小的人儿力气却很大,常常把这个大柜子移来转去。我一看,这真是绝好的大肌肉运动,也是对物理世界的探索。
简易书架
当玩具柜的一层格子没法放下孩子所有的书时,我便想着最好有一个孩子自己的书架,高度与她相当,图书最好能够封面朝外摆放,方便她辨认和拿取。但一直都未找到外形、功能和价格均满意的书架。有天晚上,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出两个读大学时用的书立,我想是不是可以直接把她的书放在卧室中一个与她身高相同的矮柜上。
一开始看到书这样摆放,孩子觉得很新奇,老要拿书立玩。我引导她拿出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和她一起“哎哟、哎哟”地“用力”搬到客厅,坐下来看书。看完以后,请她自己搬回去,然后帮助她在竖着的书中“开一个口”,让她自己把书放回去。慢慢地,她便知道自己的书放在哪里的,自己取出来、自己搬出去、自己放回来。至于“没有一个封面朝外摆放的书架”的遗憾,当我发现她可以认出好几本书的书脊时,便不那么在意了。
简易“画室”和躲猫猫的地方
之后,我便重新审视家中的环境,看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利用的。女儿一岁半开始,我便在门背后贴上一张大纸,给她涂鸦。纸几天一换,有时也会设计一些小花样。比如贴上一幅画,然后用五颜六色的胶带贴满这幅画(胶带的两头稍作处理,方便撕剥)。女儿看到后一定会去撕胶带——这是再好不过的,既满足破坏欲望又发展精细动作,撕完以后便能发现底下的这幅画了。而最近我的计划是,用布将方桌的四边做成门帘的样子,给她创造一个可以躲藏的私密空间。我相信看到这样的角落,不需要成人去引导,孩子自己就能与环境互动起来。
我也曾经追求给孩子的每一样东西都要“好看” ——我知道很多时候那是为了满足我自己,而不是考虑它是否符合孩子的行为、兴趣、发展需要。不过到最后,原本想要精心布置的空间都用最简易的方式完成了,我的心态也放松下来。同时,我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观察孩子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上,给她最基本的支持和适当留白,似乎比满满地为她设计好精致的环境更重要。
也许你会说,我希望给宝宝一个大大的儿童房,儿童房里要有明亮的光线,洁净的地板,还要有足够充足的空间供宝宝玩耍;也许你还为设计儿童房做了一些功课,知道要考虑空间布局、光线、色彩搭配、环保材料、空气流通、安全设施等。这些,确实很重要。不过,我今天要讲的,是从宝宝早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居家环境的设计。
这意味着,当你在为宝宝设计、规划居家环境时,你一直会问自己:
我的宝宝每天在做什么,他喜欢做什么?
我的宝宝每天需要什么来健康成长?
宝宝所处的环境为他提供了哪些活动空间和活动机会?
只有你对宝宝有足够多的了解、观察和互动,知道他能爬多远,能看多远,什么会吸引他的注意,什么会阻碍他的玩耍时,你才有可能规划出符合宝宝能力,有利于他的发展的居家环境。
我也曾有过“儿童房”的幻想
我的电脑里,一直有个文件夹叫做“兒童房”。怀孕前,我就开始向往那些窗明几净、整齐舒适、童趣盎然的完美空间。后来我发现,身边有好多妈妈都是这样,但大家一聊起来,不是抱怨家中捉襟见肘的空间、无法改变的老装修,就是不满暂时租借的住处不能施展拳脚,所以,存在电脑里的美图也只能是装在脑袋里的美梦啦。
不过,当我的女儿出生了,在带她的过程中,目睹了时刻高兴、事事好奇、生机勃勃的孩子总是在尽她最大的可能和环境互动、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时,我的遗憾变成了惊喜,我的种种纠结转为了轻松。
现在女儿快20个月了。过去的一年里,她突飞猛进地发展出各种能力,我们也不断地为她调整家庭的空间。她的“领地”主要有玩具柜、书架、涂鸦墙三处。
简易玩具架
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我便在客厅中腾出一块较大的空间,专门供她活动。为了暗示这个区域的功能,也为了收纳她日益增多的图书和玩具,我开始四处寻觅玩具柜。在我原本的设想中,玩具柜最好如货架般开放,然后用小篮子等容器分门别类地将玩具摆放整齐。但是,客厅没有空间安放固定的架子,何况材质好、外观顺眼的玩具柜个个都价格不菲。
寻寻觅觅、比比看看,眼看女儿已经11个多月了。最后,爸爸挑选了一个非常简易的架子,一共四格,有点像办公室放文件的移动架。爸爸的理由是:铁丝编织而成的开放型的架子,从外面就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高度也适宜孩子自己拿放,架子下面有轮子可以轻松移动,同时不占地方,女儿长大以后还可以作他用。虽说这个架子从外观上看毫无“童趣”,让孩子用得起来、用得舒服、用得长久才是最重要的。
我将“玩具柜”放在客厅固定的角落。然后根据孩子玩各种玩具的频率以及玩具的种类、大小,整理好放进去,并记住这些东西的位置,尽量不去改变。空间的固定安排和物品摆放固定不变的位置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和秩序感。
当然,刚开始时,女儿一点儿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秩序感。她一度以把所有的东西拎出来扔在地上为乐。我就在一旁看着她“翻箱倒柜”,尽兴之后再带着她把东西一一放回原处。收拾的时候,提醒她把积木放进专门的篮子里,把书放进最高一层……于是,这俨然就成为了一个“归类”活动。当然,如果她不配合,我也会用语言和行动告诉她,妈妈如何整理这个柜子。
会走路以后,她还很喜欢推拉这个柜子,小小的人儿力气却很大,常常把这个大柜子移来转去。我一看,这真是绝好的大肌肉运动,也是对物理世界的探索。
简易书架
当玩具柜的一层格子没法放下孩子所有的书时,我便想着最好有一个孩子自己的书架,高度与她相当,图书最好能够封面朝外摆放,方便她辨认和拿取。但一直都未找到外形、功能和价格均满意的书架。有天晚上,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出两个读大学时用的书立,我想是不是可以直接把她的书放在卧室中一个与她身高相同的矮柜上。
一开始看到书这样摆放,孩子觉得很新奇,老要拿书立玩。我引导她拿出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和她一起“哎哟、哎哟”地“用力”搬到客厅,坐下来看书。看完以后,请她自己搬回去,然后帮助她在竖着的书中“开一个口”,让她自己把书放回去。慢慢地,她便知道自己的书放在哪里的,自己取出来、自己搬出去、自己放回来。至于“没有一个封面朝外摆放的书架”的遗憾,当我发现她可以认出好几本书的书脊时,便不那么在意了。
简易“画室”和躲猫猫的地方
之后,我便重新审视家中的环境,看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利用的。女儿一岁半开始,我便在门背后贴上一张大纸,给她涂鸦。纸几天一换,有时也会设计一些小花样。比如贴上一幅画,然后用五颜六色的胶带贴满这幅画(胶带的两头稍作处理,方便撕剥)。女儿看到后一定会去撕胶带——这是再好不过的,既满足破坏欲望又发展精细动作,撕完以后便能发现底下的这幅画了。而最近我的计划是,用布将方桌的四边做成门帘的样子,给她创造一个可以躲藏的私密空间。我相信看到这样的角落,不需要成人去引导,孩子自己就能与环境互动起来。
我也曾经追求给孩子的每一样东西都要“好看” ——我知道很多时候那是为了满足我自己,而不是考虑它是否符合孩子的行为、兴趣、发展需要。不过到最后,原本想要精心布置的空间都用最简易的方式完成了,我的心态也放松下来。同时,我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观察孩子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上,给她最基本的支持和适当留白,似乎比满满地为她设计好精致的环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