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拙作《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已于2015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回想付梓前的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从选题、撰写到研讨、修改,有快乐亦有困扰,时喜时忧。著作面世后得到了一些肯定,算是对我这么多年来辛苦付出的些许安慰吧。
这部著作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女性民俗”是这些年陪伴我最多的一个词语。“女性民俗”是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民俗”对表现女性生命内核、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文学江南作家敏锐地攫取独具江南地域特色的“女性民俗”,并以此为突破口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江南女性文学形象,从文艺民俗批评的视角去剖析阐释这一文学现象,可以另辟蹊径,找到文艺与民俗的契合点。
本书得益于文艺民俗学学科的熏陶,亦可说是文学人类学观照下的宁馨儿。 民俗是人俗,它是构成不同文化的底色,女性内在的、独特的个体生命正是通过其身上的民俗文化的差异来体现的。本书试图从融会于文学作品女性人物身上的“女性民俗”入手,去触摸女性民俗浸润下那些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女性文学形象,去体会和把握这一血脉相通的女性文化生命。
这是一次文学与文化的融合,也是一次文学与生活的对话。经过六章“剥笋式”的层层论述,拙作力图把“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过程、特质及内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给读者。从本书绪论部分问题的提出到结尾之处问题的基本解决,其间有着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这个“文学展演”的舞台上,笔者似经历了一次“时空隧道”的穿越,从当代女性文学的现状进入到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笔下的女性书写,经过多维论证最后又回归到当代女性文学批评上来。这样的“穿越”意图也就十分明显了,即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对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一次文学民俗学的全面观照,并希冀从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及文学的经典流传中吸取经验,给一脉相承的当代女性文学创作以借鉴与启示。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女性民俗文学批评”更是对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一次本土化、人学化的补充与完善。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也时常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进入状态”后的兴奋与新奇感。这种感觉既来源于前期的积累与研究,又来源于对选题的不断解读与创新。在一次次的“瓶颈”与“突围”中,我对“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有了一些独到的认识,那一个个蕴含民俗特色的女性人物陆续“登台”,拉开了别具一格的“文学展演”序幕。此外,文艺民俗学学科的有力支撑也使我获得了一种别样的灵感,由于本书涉及了文学、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女性学、心理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因此我在思考文学、文艺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借助于这些学科知识,以发散性的思维去提纲挈领。当然,本书如果说有一些独到见解的话,那么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应该在其中起了较大的作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先后赴浙江省的绍兴、温州、嘉兴、杭州、湖州、衢州以及宁波下属的宁海、象山、鄞州、北仑、慈城等县市区进行田野调查,也去了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去寻找具有江南特色的女性民俗事象,考察江南作家创作的文化背景。此外,笔者还对上海、宁波两地近90位江南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择部分女性做口头访谈,了解当代江南女性对女性民俗的认知程度。这些都作为鲜活的资料有益地补充了本书,为本书做到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重讀著作,心中涌起的更多是感恩与感激之情。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宁静的丽娃河、茵茵的绿草坪赋予了我创作的灵感,母校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以及由博导陈勤建教授创立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文艺民俗学”博士点给了我提升学术视野和理论涵养的广阔平台。还有众多师长同仁的指点,同门师兄弟师姐妹们的相助,家人朋友的默默支持,所有的一切使得写作中的挫折、倦怠化为鞭策的力量,使得写作中困顿之极的我犹沐一缕春风。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着永远解决不完的问题。著作虽然暂时解决了当下文学中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但倘若将其置于人类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它只不过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很小一部分。新的问题总会伴随着思考的深入而产生,这也将促使我们用更加辩证、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一个民俗或文学问题。民俗是生活世界的基本构成,民俗生活是生活文化的基本表现。“民俗就好像是戏剧的文本,只有加入了人的因素,才成其为表演,才成其为生活。”高丙中教授的见解给了我莫大的启迪。因此,跳出本书所关注的对象去看,我们不仅要研究文学和文化中的女性民俗,而且还要研究由女性民俗所构成的生活过程,也就是女性的民俗生活。这是一种“民俗整体研究方法”,它十分关注作为生活事实的民俗、民俗主体的作用以及民俗的当代性等问题,这种方法将十分有利于本著作的延伸与拓展。
生活中的女性民俗抑或女性的民俗生活,就像一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深井”,它以源源不断的活水滋养着研究者的深入挖掘。女性的民俗生活涵盖了女性人生的基本内容,包括婚丧、生育、起居、休养、生产、信仰等这些女性个体生命民俗、生产生活民俗、信仰禁忌民俗,作为民俗主体的女性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特定的民俗模式之中,从而构成了具有女性特色的活动过程。对当代女性民俗生活的研究也是当代女性返璞归真、心灵净化的过程。处于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的当代女性,身心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物质与技术层面的“侵袭”,无论是商业社会消费主义的诱惑还是网络世界自由主义的召唤,都使女性群体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尴尬的境地。女性民俗若能从文化上参与当代女性个体成长乃至群体建设的过程,则会进一步引领女性摒弃虚伪、不健康的后现代生活方式,从本能和欲望的旋涡中走出来,摆脱被工具化和客体化的怪圈,从而去追求健康质朴、自然本真的女性民俗生活。总之,女性民俗回归本真、回归女性的道路还很长,希望本著作能给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启发。文学批评源于生活,女性民俗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从这种意义上说女性民俗与文学批评的结缘也绝非偶然。唯愿读者能对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产生共鸣,让我们期待“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之路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本书有幸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但我深知著作仍有不少缺憾,这将促使我进一步去探索、去挖掘,并拓宽和加固自己的学术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由“女性、民俗、文学”构建的三维立体空间里,我愿与同仁继续在文艺民俗批评之路上共同探讨、不懈追求。
(作者系宁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文艺民俗学博士,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这部著作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女性民俗”是这些年陪伴我最多的一个词语。“女性民俗”是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民俗”对表现女性生命内核、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文学江南作家敏锐地攫取独具江南地域特色的“女性民俗”,并以此为突破口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江南女性文学形象,从文艺民俗批评的视角去剖析阐释这一文学现象,可以另辟蹊径,找到文艺与民俗的契合点。
本书得益于文艺民俗学学科的熏陶,亦可说是文学人类学观照下的宁馨儿。 民俗是人俗,它是构成不同文化的底色,女性内在的、独特的个体生命正是通过其身上的民俗文化的差异来体现的。本书试图从融会于文学作品女性人物身上的“女性民俗”入手,去触摸女性民俗浸润下那些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女性文学形象,去体会和把握这一血脉相通的女性文化生命。
这是一次文学与文化的融合,也是一次文学与生活的对话。经过六章“剥笋式”的层层论述,拙作力图把“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过程、特质及内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给读者。从本书绪论部分问题的提出到结尾之处问题的基本解决,其间有着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这个“文学展演”的舞台上,笔者似经历了一次“时空隧道”的穿越,从当代女性文学的现状进入到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笔下的女性书写,经过多维论证最后又回归到当代女性文学批评上来。这样的“穿越”意图也就十分明显了,即以“女性民俗”为切入口对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一次文学民俗学的全面观照,并希冀从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及文学的经典流传中吸取经验,给一脉相承的当代女性文学创作以借鉴与启示。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女性民俗文学批评”更是对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一次本土化、人学化的补充与完善。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也时常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进入状态”后的兴奋与新奇感。这种感觉既来源于前期的积累与研究,又来源于对选题的不断解读与创新。在一次次的“瓶颈”与“突围”中,我对“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有了一些独到的认识,那一个个蕴含民俗特色的女性人物陆续“登台”,拉开了别具一格的“文学展演”序幕。此外,文艺民俗学学科的有力支撑也使我获得了一种别样的灵感,由于本书涉及了文学、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女性学、心理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因此我在思考文学、文艺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借助于这些学科知识,以发散性的思维去提纲挈领。当然,本书如果说有一些独到见解的话,那么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应该在其中起了较大的作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先后赴浙江省的绍兴、温州、嘉兴、杭州、湖州、衢州以及宁波下属的宁海、象山、鄞州、北仑、慈城等县市区进行田野调查,也去了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去寻找具有江南特色的女性民俗事象,考察江南作家创作的文化背景。此外,笔者还对上海、宁波两地近90位江南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择部分女性做口头访谈,了解当代江南女性对女性民俗的认知程度。这些都作为鲜活的资料有益地补充了本书,为本书做到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重讀著作,心中涌起的更多是感恩与感激之情。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宁静的丽娃河、茵茵的绿草坪赋予了我创作的灵感,母校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以及由博导陈勤建教授创立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文艺民俗学”博士点给了我提升学术视野和理论涵养的广阔平台。还有众多师长同仁的指点,同门师兄弟师姐妹们的相助,家人朋友的默默支持,所有的一切使得写作中的挫折、倦怠化为鞭策的力量,使得写作中困顿之极的我犹沐一缕春风。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着永远解决不完的问题。著作虽然暂时解决了当下文学中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但倘若将其置于人类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它只不过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很小一部分。新的问题总会伴随着思考的深入而产生,这也将促使我们用更加辩证、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一个民俗或文学问题。民俗是生活世界的基本构成,民俗生活是生活文化的基本表现。“民俗就好像是戏剧的文本,只有加入了人的因素,才成其为表演,才成其为生活。”高丙中教授的见解给了我莫大的启迪。因此,跳出本书所关注的对象去看,我们不仅要研究文学和文化中的女性民俗,而且还要研究由女性民俗所构成的生活过程,也就是女性的民俗生活。这是一种“民俗整体研究方法”,它十分关注作为生活事实的民俗、民俗主体的作用以及民俗的当代性等问题,这种方法将十分有利于本著作的延伸与拓展。
生活中的女性民俗抑或女性的民俗生活,就像一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深井”,它以源源不断的活水滋养着研究者的深入挖掘。女性的民俗生活涵盖了女性人生的基本内容,包括婚丧、生育、起居、休养、生产、信仰等这些女性个体生命民俗、生产生活民俗、信仰禁忌民俗,作为民俗主体的女性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特定的民俗模式之中,从而构成了具有女性特色的活动过程。对当代女性民俗生活的研究也是当代女性返璞归真、心灵净化的过程。处于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的当代女性,身心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物质与技术层面的“侵袭”,无论是商业社会消费主义的诱惑还是网络世界自由主义的召唤,都使女性群体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尴尬的境地。女性民俗若能从文化上参与当代女性个体成长乃至群体建设的过程,则会进一步引领女性摒弃虚伪、不健康的后现代生活方式,从本能和欲望的旋涡中走出来,摆脱被工具化和客体化的怪圈,从而去追求健康质朴、自然本真的女性民俗生活。总之,女性民俗回归本真、回归女性的道路还很长,希望本著作能给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启发。文学批评源于生活,女性民俗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从这种意义上说女性民俗与文学批评的结缘也绝非偶然。唯愿读者能对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产生共鸣,让我们期待“女性民俗文学批评”之路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本书有幸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但我深知著作仍有不少缺憾,这将促使我进一步去探索、去挖掘,并拓宽和加固自己的学术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由“女性、民俗、文学”构建的三维立体空间里,我愿与同仁继续在文艺民俗批评之路上共同探讨、不懈追求。
(作者系宁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文艺民俗学博士,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