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on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地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遭到挤压,同时,各种恶劣的自然灾害也不断发生。在这样严峻的自然环境形势下,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除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学习外,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帮助学生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理念。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學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展开简要探析并提出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教学策略
  引言: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存在过多种人地关系模式。经过不断的探索,吸取了无数经验教训,人地协调观逐渐发展完善,成为当前人们看待自然,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重要模式。这种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意识非常重要,广大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们懂得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真正发挥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人力协调观概念简析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的认知,是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和谐关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对此的理解和认识。人地协调观认为,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人类更好的保护生存环境,更高效和持久的利用自然物质,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绿色保护,这种科学观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据。特别是在人类活动越来越剧烈,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的今天,树立广大学生和群众的人地协调观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对于我们保护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科学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在一起,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让他们树立科学意识,能够主动的保护自然环境。
  二、合理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已经日渐成熟,具备了较高的学习自主性和思维独立性。教师可以使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来加强学生们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去探究人与自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逐渐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例如“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这个问题,一直是很多学生心中的疑问。这个地区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十分适合发展农业,而过去数十年的开发成果,也证明了北大荒有十分巨大的潜力成为我国的经济粮仓。那么为什么近年来对北大荒的开发程度日渐降低了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两个角度,结合北大荒地区的土壤、气候、降水、水源和社会人文等因素,去深入探究这个问题。在他们自身思考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予以点拨,对于培养他们的人地协调观很有帮助。
  三、引入真实的案例,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仅仅靠着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们还无法感受当前自然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教师在进行人地协调观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呈现,给学生们不一样的感受,让他们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去探究人与自然发展的出路。比如,教师在讲解“洋流”相关知识时,应让学生真实感受洋流对生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人实际案例,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更能够让学生陷人沉思:在海洋中,石油是一种污染源,洋流对石油污染有何种影响?对海洋生态环境又会产生何种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将实际案例与教学相结合,不但拉近了学生与教学的距离,而且还开阔了学生视野,以此使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审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通过探究性的课后作业,深化学生人力协调观认知
  作业对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深化他们的记忆和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教师通过探究性的课后作业,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改变传统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形式,不再以大量习题的方式布置作业,而是通过一种探究性和主题性的活动,来让同学们去感受自然环境的现状,探究相关主题,提高学生们的自我认知,加深他们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比如,要求学生们利用周末时间到本地区的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地区,实地参观和调查,去了解当前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了解相关污染物的处理办法,以此来让学生们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人地协调观。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的教育理念和经济发展模式。教师通过优化教学手段和策略,来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感受当前地球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邬凯燕.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刘德康.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D].聊城大学,2019.
  [3]林聪.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初中阶段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初中生都对诗词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开展诗词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在新课程改革后,教育部门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的诗词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诗词的含义,还应提高自身将语文诗词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对语文诗词的认知能力。本文将通过简单讲述在语文诗词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国际化,人们也渐渐的知晓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它的最终目是培养起学生终身的体育思想的优质习惯,这也是初中体育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体育课具备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关键性作用,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并使他们的健康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智力开发,帮助他们培养更优秀的审美意识。如何在体育教育的过程当中贯彻确落实终身体育思想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师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传统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实际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也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逐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本篇文章针对四循环模式的教学方法,以五年级的数学复习作业设计为例,展开了如下应用探究。  关键词:四循环模式;五年级数学;复习作业设计;探究与应用  引言:  数学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的内容为初中美术国画,通过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各个方面能力与素养,首先先对国画欣赏课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就欣赏课教学工作实施策略加以论述,促使欣赏课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并为其他教师在此方面上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国画教学;欣赏课  前言:  对我国与西方美术进行对比能够了解到,双方在工具和材料上都存在很大不同,我国国画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所使用的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所以,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拥有熟练的技巧更重要。对小学生们的语文习惯进行培养,为小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够更加顺利。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数学是学生最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课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现阶段教育的不断改革,社会也逐渐提高了对学生的各方面要求,要让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们不仅要学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学科中最为抽象,难度最高的科目之一,小学数学的学习水平对于小学生终身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生入学时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是数学对于他们是全新的事物,首次接触计算与公式的他们肯定会在学习中感到迷茫,再者,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的中学段,这个阶段是低段数学转变为高段数学的重要时期。此文着重研究小学三年级数学创意法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希望对该学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所
期刊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前言:  在高中的语文科目考试中,由于作文分数所占比例极高,因此有着语文半壁江山之说。就目前的教育背景而言,高中的语文作文通常以议论文为主,因此,教师就常常会让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学习,这使得学生的作文思维逐渐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本文就如何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优化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一、什么是思維导
期刊
摘 要:为了顺应新课标要求,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为了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他们不仅学到知识,也懂得做人,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希望数学教师可以参考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德智体美劳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更新换代以及不断完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顺应新课标的要求,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渗入德育教学。在教学中渗入德育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在于促进
期刊
摘 要:现如今我国的教育形式已经朝着多样化发展。素质教育已经得到初步落实。结合以往的教育经验能够发现,调动学生的兴趣能够很好的促进班级整体的教学水平。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对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不高。这门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为繁杂,同时需要学习者能够很好的将不同单元的知识点连成一个整体,往往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掉队。为此,老师们决定在营造有浓厚学习兴趣的氛围中完成生物知识的讲解,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