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 丹红注射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15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6月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4.6±6.2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6±3.2年,DPN平均病程2.8±1.4年。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6.2±5.8岁,糖尿病平均病程6.8±3.2年,DPN平均病程2.6±1.6年。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糖尿病诊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公布的诊断标准[1],DPN采用国内常用标准[2]。
治疗方法:①基础治疗: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使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范围。②治疗组:丹红注射液20ml,加0.9% NS 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4周1个疗程。③对照组:维生素B1注射液0.1mg,肌注,每天1次;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肌注,每天1次,连用4周1个疗程。④观察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肌无力及神经反射情况,并行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m/秒以上或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及深浅感觉、腱反射有所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提高1~5m/秒;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深浅感觉、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增加或降低。
结 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601640493.3*
对照组60428285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结果,见表2。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60%以上。目前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DNP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不但与维生素缺乏及糖代谢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3]。根据DPN以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为主症,属中医学“痹症”“血痹”等范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耗、气滞血瘀、血行不畅、脉络瘀阻。丹红注射液是中药丹参和红花的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等药理作用,因而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等.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6-167.
2 钱肇仁,钟学礼.糖尿病神经病变.上海医学,1984,7(7):426.
3 曹雯,余江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2):84-8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15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6月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4.6±6.2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6±3.2年,DPN平均病程2.8±1.4年。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6.2±5.8岁,糖尿病平均病程6.8±3.2年,DPN平均病程2.6±1.6年。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糖尿病诊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公布的诊断标准[1],DPN采用国内常用标准[2]。
治疗方法:①基础治疗: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使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范围。②治疗组:丹红注射液20ml,加0.9% NS 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4周1个疗程。③对照组:维生素B1注射液0.1mg,肌注,每天1次;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肌注,每天1次,连用4周1个疗程。④观察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肌无力及神经反射情况,并行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m/秒以上或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及深浅感觉、腱反射有所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提高1~5m/秒;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深浅感觉、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增加或降低。
结 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601640493.3*
对照组60428285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结果,见表2。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60%以上。目前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DNP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不但与维生素缺乏及糖代谢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3]。根据DPN以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为主症,属中医学“痹症”“血痹”等范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耗、气滞血瘀、血行不畅、脉络瘀阻。丹红注射液是中药丹参和红花的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等药理作用,因而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等.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6-167.
2 钱肇仁,钟学礼.糖尿病神经病变.上海医学,1984,7(7):426.
3 曹雯,余江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