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专业特色,强化设计内涵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d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61-02
  引言
  截止2011年6月,艺术工程学院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已经毕业了八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与同学通力合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毕业设计环节的各项相关工作,受到学院、学校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但是,工作中也在不断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甚至是结构性的,如不加重视与解决,其对毕业设计的整体工作,亦能产生相当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多次外出调研、内部讨论的基础上,经多年酝酿,艺术工程学院服装系慎重决定,自2011届起,毕业设计工作将就毕业设计前期、毕业设计内容与重点,以及毕业工作监控等环节,进行调整与改革。本文就是对这项改革与探索工作的一个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促进我校毕业设计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1.前期工作内容的调整
  毕业设计前期工作,主要指就某一届学生第7学期开展的、与其毕业设计相关的一些工作。以往我们主要是将学期末的“课程设计”环节纳入其中,就是把“课程设计”的考核对象,设定为毕业设计作品草案。为了把工作做实,还要求学生至少做出一款代表性服装设计实物(能够看出整体效果的半成品也可以)。
  目前,我们则将毕业设计前期这一阶段工作内容,进行了大范围的扩展。
  首先,将第7学期的一系列课程纳入到毕业设计前期工作范围。例如,我们将专业选修课程《国外优秀服装作品赏析》、《影视服装作品鉴赏》、《时装摄影》设置为毕业设计前期系列课程。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促使学生提前“热身”,在心理上有毕业设计的“紧迫感”,同时,课程内容也较为开放与弹性,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与设计主题的确立。
  其次,将国内主要时装设计赛事,嵌入毕业设计前期工作。每年的9月至12月初,是国内主要时装设计大赛集中征稿的时段,例如,“汉帛杯’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绮丽杯’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威丝曼’中国针织时装设计大赛”等。我们鼓励学生全体参赛,鼓励他们将参赛与完成“课程设计”作业相结合,并直接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参赛。如此,可以使“毕业设计前期”有更强的“毕业设计”实战感,促进学生全力投入。
  第三,进一步加大“开题”工作的力度。以往我们的“开题”工作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第一周,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每位指导教师推荐本组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参加服装专业全体教师参评的“公开开题”,(这里的“代表性”一般选2/3准备较好的学生和1/3准备不足的学生),一般参评学生数为6-7人,每人约进行半小时,其余学生观摩;其二、“公开开题”后,各组自行组织其余学生开题。现在,我们将“开题”分为两期,第7学期末举行第一期开题,形式采用全体教师参加的“公开开题”,要求全体学生参评,每人用时10-15分钟,第8学期第一周,举行第二期开题,形式与要求同上。如此一来,教师工作时间、工作量均增加2-3倍,但学生设计题目的可行性、科学性相应也大为增加,为其后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需要强调一点,由于毕业设计内容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变和调整,每位学生开题时间的减少,并没有影响“公开开题”的质量。
  总之,以上这些课程内容的拓展、工作力度的加大,与既有的“课程设计”相辅相成,不仅丰富了毕业前期工作的内涵,也较为显著地提高了相关课程的授课效率。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2.毕业设计内容的改革
  既往毕业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老三样儿”,即10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作品若干款,以及10000字符以上英文的英译汉。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学院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不少相关规定,例如,所谓“禁止‘三张皮儿’”的有关规定,主要就是要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英译汉三者内容要互有联系,不能“三张皮儿”;论文题目不能雷同,要求包括同届之间、本届和往届之间,毕业生论文选题均不得雷同,等等。这些规定制定的理由与取得的成效,当然毋庸置疑。然而,作为一线教师,对于这些规定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同样也感受颇深。
  首先,目前我们面对的80后、90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其在综合素质、能力结构和思维方式上,不但与一般文理科学生不同,甚至与10年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也有很大差异。其次,社会与行业发展到今天,其对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按照以上模式,一成不变地执行毕业设计工作,尽管也一定能有所收获,但“费效比”却不会太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学院主管教学工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专程到四川美术学院等近年来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水平提升较快的兄弟院校开展专题调研,同时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我们八届毕业设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并经反复论证,对本专业方向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最大程度强化毕业设计的“设计”内涵。
  实事求是地按照学生的综合状况,和行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细分要求,在毕业设计环节中,一切以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毕业设计的“设计”内涵为工作诉求。我们将设计作品的分值比例提高到60-70%,引导教师与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设计作品之上,而非其他。关于分值比例存在一定弹性(10%浮动),我们主要有以下考虑,首先,这是对大多数学生的一种激励机制,专业优秀者自然会去追求70%高分值比例,而专业一般的学生则可以在其他环节加倍努力,在总成绩上与前者竞争;其次,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分值浮动,更好得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施加影响,这在当前状况下有其实际意义。总之,我们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评分公平应是“原则刚性、执行灵活”,一切从专业实际出发,有弹性但又不能失控。
  第二、改“论文”为“设计阐述”,并大幅度降低字数要求。
  根据我们以往经验,10000字论文很大程度上是毕业设计中的“当然”重点,因为其耗费指导教师和学生最大的精力、最多的时间。而且,由于学生的能力结构和倾向等问题,结果往往却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决定放弃以往围绕某一“文化性”主题撰写论文的模式,变“论文”为“设计阐述”。同时将“设计阐述”字数降为5000字,并考虑将最终降至3000-5000字范围。   我们要求学生不得“隔山打牛”、“无的放矢”,所有文字必须围绕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展开。在“设计阐述”的主要内容与大体格式上也有一定要求,即:
  (1)毕业设计主题的阐述。可结合设计理论或文史知识,对设计灵感、设计主题展开有一定深度的论述。
  (2)设计作品(包括服装、配饰)款式、色彩、面料、工艺等说明。这部分内容要求体现毕业设计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各阶段工作及其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有各相应阶段的照片,包括服装、配饰的半成品等实物照片。基本按照以下三个部分来完成:A.初步的构思、设想;B.实现的过程、进展、出现的问题,C.最后的结果、解决方案。
  (3)设计元素分析。要求简单说明作品中有哪些典型设计元素?这些元素的市场价值如何?
  可见这样一篇“设计阐述”,已经从本质上克服了与设计作品“两层皮儿”的结构性问题,而以往毕业论文中常见的“题目雷同”、“内容抄袭”等弊端,也得以迎刃而解。
  另外,从以上强化“设计”内涵、改“论文”为“设计阐述”等环节设置可以看出,本专业毕业设计“开题”,实际已经不存在所谓“题目”能否成立的问题,而直接就是讨论设计作品的意象问题。其评价标准已经相对弹性和宽泛,而“开题”过程也更像是师生之间灵感的碰撞,与设计理念的互动。
  第三、突出专业特色,“英译汉”遵循“一紧二松”原则。
  所谓“一紧”,就是必须从近三年内的英文服装、时尚杂志、报纸上选择文章。所谓“二松”,一是文章内容宽泛,专业信息、流行资讯均可;二是原文字符数5000(译文1500汉字左右)即可,多者不限。
  我们认为,相对而言,本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因此毕业设计中“英译汉”环节的设置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前提下,追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和学习过程的趣味化。如此,才是真正贴近毕业设计“英译汉”环节设置与存在的本质意义。
  3.过程监控方法的初步探索
  关于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学校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除了严格按照这些制度办事外,我们也利用毕业设计内容的调整,在毕业设计过程监控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简单讲,主要就是运用“图像证据法”,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
  我们要求学生要对设计作品,从设计创意、材料选择、衣片裁剪、服装缝制和配饰制作,到特殊肌理效果处理,再到作品完成的最终效果,进行概要性的全程“影像志”记录——就是拍成照片。并要求学生本人,必须要在这些过程性“影像记录”中出现。同时,鼓励学生尽量用“影像”手段,记录设计过程中一切有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为自己和自己的作品保存一份独一无二的“影像志”材料。这种独特的过程监控诉求路径,使被监控者的“不快”情绪得以很大消弭,无疑非常有利于过程监控手段和目的的协调与统一。
  从前面“设计阐述”第二部分内容要求可知,这些“影像志”中的许多都将出现在“设计阐述”中,并成为“设计阐述”的图像基础和论述对象。尽管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发现有个别学生“作秀”的情况,但这种将过程管理与内容要求“无缝融合”的创新思路和方向,应该还是可行的。
  4.结语
  自2011届至今,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改革,从目前来看,较为显著地提高了该届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总体水平和质量。曾全程观摩过艺术工程学院近几届服装毕业设计作品动态展的刘江南书记认为,“作品相比往届有很大的提升,效果很好!”这无疑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肯定和最大支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上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的改革与探索性工作,都具有明显的实验性质,对现有效果的评测和认定,也必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而伴随改革出现的许多具体问题,也需要我们以更大的耐心去思考和应对。
  然而,无论未来的改革道路多么崎岖,我们都将始终如一的坚持:突出专业特色、强化设计内涵,将“毕业设计”真正回归“设计”的总体改革方向,应该是正确的!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取得的成效探究,揭示中职院校数控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数控车削 课程改革 项目驱动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29-01  数控车削加工是以培养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程序编制、工艺设计、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常见故
期刊
【摘要】 应用文教学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非常适用应用文写作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对应法、比较法、重组法、情景演绎法、换位法等方法巧妙设例,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各方面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应用文 案例教学 五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30-01  应
期刊
【摘要】 随着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适应市场变革建筑工程预算作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当前高职教育中建筑工程预算的改革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预算 高职 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32-01  引言  随着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
期刊
【摘要】 文章联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析了教育引导他们的措施,以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作观和艺术观等,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学生 素质教育 创新形式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31-01  作为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真正构建起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合格人才,是摆在
期刊
【摘要】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加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成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复合型人才,就是指一个人有多种才能和本领,因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生存能力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基于这种变化职业学校也必然开始着手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复合型人才 课程改革 创新能力 个性发展  【中
期刊
【摘要】 现用的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教科书的正文部分,另一部分是辅助课文部分。在课文辅助部分,栏目多样,资料丰富。其目的就是给学生学习提供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科书的“学本”化功能,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的设计体现着课改的新理念。对如何用好教材中的课文辅助部分的资源,我的见解是:以课改宗旨为指导,依据课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相应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下面谈谈我在
期刊
【摘要】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中职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改革。完成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  【关键词】 转变观念 加强建设 激发兴趣 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 G40-01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26-01  1 中职学校体育健康的教育现状  1.1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自卑心理,他们普遍认为自己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胜利。本文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详细分析了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表现等,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自卑心理 解决对策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法律已成为调整诸多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为国家培养合格劳动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如何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教育质量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现状、学生对法制教育的认识以及分析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关于法制教育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法制教育 问题 建议  【
期刊
【摘要】 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有所获,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的、稳定性的活动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髙,有助于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将终身受益。  【关键词】 健康心态 主动学习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