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数学的自主性学习是实现数学教学"三维目标"的保障。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首先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认真分析了影响学生学习数学自主性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一要选择适当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手段;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 ;教育情境 ;师生关系;兴趣
  数学新课程改革计划里明确提出,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为此,各地开展了广泛的课堂教学改革,各展所长,力求达到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笔者认为要达到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本文就来谈一下如何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一、了解当前学生教育现状,以便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
  从笔者所在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的几所学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尚待培养和加强,大部分学生未能自觉学习和自觉探究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
  1、有些区域刚开始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在小学一直以来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2、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角色的转变问题,对新型的师生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心理准备不足,所以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时效果欠佳。
  3、对“重过程”的认识存在过偏的倾向。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过程方法”是针对“应试教育重结果轻过程而言的。
  4、受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没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失去对学生强有力的吸引力,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缺乏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对老师过分依赖。
  5、学校管理简单苛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对学校严格的管理持对抗情绪。
  6、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现阶段的农村家庭由于孩子较少,普遍受到较多的溺爱,不用做家务或很少用做家务。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必要能力和经验,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因而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也很强,以至于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加上祖父母的骄纵,使孩子从小形成了骄生惯养的习惯,养成自私自利、固执,缺乏团结互助、关心他人等传统美德。
  二、改进学校管理方式,创造新的教育情境。
  (一)、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充分领会课改精神。
  在教学中给学生较多的动脑、动手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有较多的发展、创新的空间,获得对知识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多年以前,笔者初次给学生讲代数课中的完全平方公式: (a +b)2=a2+2ab+b2;(a -b)2=a2-2ab+b2按课本的顺序由多项式的乘法引入,得出公式,然后进入例题套用公式,接着是给学生练习模仿,再到总结方法……也算是一堂完整的课吧。去年,再上到此内容时,采用如下程序进行先让学生做两道判断题:
  然后让学生去讨论、提出假设、尝试证明自己的假设,探索总结公式,接着到例题应用公式,练习提高。临下课时让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由此,大家还会想到比这个公式更一般、更完美的公式吗?最后,提醒学生朝两个方面去思考:这种做法已经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行为的养成,教师只有改善好师生关系后,在教学上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指路人,在生活上成为学生亲密的朋友,在人格上成为学生的楷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如:学校要及时表扬好人好事,号召学生向好人好事学习;举行各种趣味知识竞赛,让学生在享受乐趣时,又学到各种知识;积极开展科技活动,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开展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又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等。
  (四)、班主任要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活动,努力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使班上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团结互助的风气。
  例如:开展有益的班级和班际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引入目标管理和竞争机制提高班级的学习风气,使学生在积极、竞争、团结、向上的环境氛围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五)、学校要与家庭取得联系,使学校与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从实际调查发现,多数行为不良的学生源于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有的家长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好孩子,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根本不去考虑,以至于对孩子放任自流,到出了问题又不知道去解决,于是又把责任归结到学校方面来。要搞好对这些孩子的教育,笔者认为应先办好家长学校,提高这些家长的责任意识,教给他们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六)、学校应与社会各部门取得广泛的一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静化教育的社会环境。
  如: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加强对网吧、电子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减少不良因素对青少年思想的危害,切实减轻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冲击和影响。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困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学困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是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例如讲华罗庚、陈景润等我国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及成才的故事,指出他们之所以能登上数学的高峰,是因为他们具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自主性。
  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与人的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赖于兴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同时,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再者,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个性健全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能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无穷的学习动力,常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1、寓激趣于教学之中。著名的数学家托兰斯曾说过:“要使教学成功,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心理学家赞可夫也说:“教学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能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以渊博的知识,新颖灵活的教法,以及形象生动的现代教具和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情感,然后用兴趣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2、重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课外活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又一教育形式,是学生知识形成与深化的另类主阵地。由于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限制,所以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其形式更灵活多样,更能培养其学习兴趣。如出版数学墙报,可以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作数学教具,进行数学课外测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听数学讲座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及早接触一些新的数学思想;举办数学文艺晚会,观看数学电影和开展数学猜谜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智力,等等。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喜欢做的,都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外活动的开展与否,开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的培养与发展。适当而及时,且有组织、有计划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以数学的应用来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既有其独立性,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的产生及发展来源于人们的实践,又反过来作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而运用数学知识去解释、说明或解决问题,突出数学的广泛应用,强化学生思想方法:生活处处有哲学,最佳方法需数学。如:拉闸门的产生及设计运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原理;足球射门的最佳位置及角度等运用了二次函数知识;股票、债券的最佳投资方案等运用了代数中线性规划、一次函数知识;平面设计中的装饰图案的设计等用到几何镶嵌知识;江湖骗子的猜数(猜姓)游戏用到的数学方法等等。教师要做有心人,深入挖掘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他们看到数学在广阔的现实中所闪现的巨大价值,并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通过这些代数、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们感到所学知识真的能应用时,其兴奋和喜悦心情无可比拟,其积极而被激发的情绪状态令学生兴趣盎然,不知疲倦。
  4、培养兴趣几个需注意的问题。
  (1)、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促成兴趣的倾向性(或指向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变化的,其间的发展必经历从无到有、从淡到浓、从无意识的自发本能到目标意识较强的自觉需要的渐进过程,并且影响这个发展过程的因素又十分复杂,因此我们要分阶段、分步骤地有计划地进行,并及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发展历程及变化反复现象,循序渐进地培养,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2)、以长期不断的培养来巩固兴趣的持久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非一开始学习时就明确存在,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增强的,并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知识的增加,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时候,要日常化地不断坚持,以长期的行为巩固兴趣的持久性。
  (3)、面向全体学生,促成浓厚兴趣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全体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消除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害怕”数学,“讨厌”数学心理状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要对认为“数学不难,能学好”、“数学有趣”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强化教育,使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呈几何级数递增,促成不同层面、不同知识水平的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增长,最终形成浓厚的学习数学的氛围。
  (4)、让学生充分领略成功的喜悦,体会胜利的快感,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兴趣的效能性。
  巴浦洛夫研究表明,健康的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又会引发求知欲。学生有了求知欲,如果能经常从获得成功中使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求知欲便会转化为学习兴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取得成功,会带来内心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这有助于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现在的初中生,由于家庭条件较优越及家长的包办代替,动手能力较差,这给数学的学习带来了障碍。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教具,在完成操作过程中将直觉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每一个学生先准备好一个硬纸做的三角形,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都把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再和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平角。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定理的证明思路。再如在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实验,分别剪两个有两边夹角、两角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定理。通过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制作教具,实物在手,看得见,摸得着,对它们的特征记忆深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重视加强数学学法指导,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阅读课文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课前要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细读理解大致内容,自定一些“划”和批的记号,在课本上把关键句、重点词、概念、公式、定理划出来,使他们养成边读边划边批边算的习惯。
  2、听课方法的指导。听课方面要求学生上课做到 “一专三动”,即专心听老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听例题解法及思路分析、技巧等。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做好堂上练习,认真听老师讲评及课后小结,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活动。
  3、总结归纳复习方法的指导。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复习时,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每章节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注意知识的新旧联系、知识的前后联系、知识的横向联系,写出简明小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有选择性地解一些各种类型和档次的习题,使学生掌握各类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巩固所学内容。
  4、培养学生“准加快”的计算能力。数学是运算要求高的学科,运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学中首先得重视运算方面的训练和指导,用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例教育学生,使其感到丢分丢得“心痛”,让学生笔不离手,计算时动手打一下草稿,把心算和笔算有机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运算准确度,减少失误。其次应加强运算的限时训练,如进行5分钟测评,提高运算速度,培养学生好的运算习惯。
  总之,我们只要遵循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做好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学习新知识、探究新知识、体验新知识、发现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李连宁、钟启泉等.走进新课程[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 郑毓信.从理论到实践. 数学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顾继玲、章飞等.初中数学. 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4.6
其他文献
[摘要]在今天,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日益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学校、远程教育蓬勃发展,新学说、新思想、新信息等逐渐成为人们的共享资源和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基础。这势必对过去的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教学方式是一个猛烈冲击。因此,在历史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教学环境;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程的实施多以教师、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科学课堂上,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乐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学生的个性也逐步得到张扬,课堂逐渐变得生动活泼,热热闹闹。可在这热闹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乱插嘴、不会听,只顾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愿倾听别人的意见、分享他人的独特感受。  镜头一:课堂上,教师的问题一出,“唰”地一声,同学们的小手
期刊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已由“应试”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相应承担了素质教育目标中的素质要,求体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完成素质教学的目标任务,是当前大家共同关心、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当前,基础教育已由“应试”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学习数学过程主要是不断地建立各类数学概念体系的过程。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概念引入的特点,是优化概念教学的前提。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很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认知规律;优化  小学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反映现实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
期刊
有些数学题,特别是选择题,如果采用顺向的思维方法,虽然同样能解决问题,却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如果勇于打破常规,细心观察题目与答案的特点,不访来点“投机取巧”,则既省时省力,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结合实际教学,笔者现将解选择题的几种方法列举如下:  一、答案验证法  对于命题③最容易判断,我们知道,大于直角的角有钝角、平角、周角等,所以大于直角的角不一定就是钝角。③是假命题,而A、B、C中都含有③,帮排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作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元认知”理论,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元认知是在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升华,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突破。对学生来说,元认知也就是学生全面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能力。初中学生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培养,可以较早地形成这种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中;培养;元认知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威尔于197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人类将全面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的创新应用。民族的创新能力将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竞争力的基础与动力。掌握最新的科文化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无疑也将成为国家繁荣昌盛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时代的发展赋予外语以特别的机遇与挑战,外语学科在未来人才培养上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试想一个不会外语的人才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充满国际竞争与合作的21世纪会有什么作
期刊
进入课改,面对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的我真的感到很茫然。学生好象一下子也适应不了,他们觉得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低了,教材内容也简单了,玩的时间多了。考试成绩却越低了。的确,从表面看起来,新教材的内容总量减少,难度降低了。如果教师再照本宣科的话,那老师的负担,学生负担是减下来了,但学到的知识会越来越少。也很难想象学生的能力会反而增长。如此看来,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的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拓展,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拓展  从教学形式上看,课堂教学是主导,课外阅读是补充,就效果来看,课堂教学是热身,课外阅读却是实践。语文教师
期刊
[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核心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使之溶人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应是当前教学改革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个创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时里,创造并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将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决定因素。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