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比如看一场比赛,往往比较注重结局,关心谁输谁赢,而不是在欣赏精彩的对垒及运动员矫健的身姿、敏捷的反应、自由自在的临场发挥和感受体育给予人的精神促进;运动员也似乎更关心自己能挣多少分,而不考虑该不该撞人、踩人,抑或服兴奋剂。这里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人文精神已被超常的、残酷的体育竞技所替代了。
由此,笔者想到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化倾向严重。教师喜欢教方法,说白了,就是教给学生作文的套路。更多的时候,教师乐于从审题、立意、构思、技巧等方面去导引,而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漠视生命主体的个性差异。如此一来,学生“套”出来的文章如枯枝败叶一般,毫无生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溢满矫情、主题圣化的“套中文”。叹息、无奈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作文历练的实质什么?笔者认为,作文是一种“精神”的个性创造,它是学生心智的反映,是人格内涵的体现,是学生内心情感的冲动,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生命“物化”。一句话,作文是学生精神家园一种有生命的、鲜活的、独特的灵奇建构。
“要为文,先做人”,这是文道统一原则的本质要求。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朱自清先生说作文“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教作文,就是教做人。作文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更实际的是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社会、人生和大自然的认识与思考的过程,同时还是不断培养学生审美感语能力,用美的情操去陶冶学生,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无学识技能的学生无以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是“废品”;无礼无协,空有满腹“经伦”的学生无心爱人,无以奉献社会,更是社会的“危险品”。爱因斯坦也曾说:“单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授业、授术的基础上更要注意“传道”,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文如其人”很难想象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能写出健康积极、令人奋发向上的好作品来。
学会从生活中找“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给学生一双发现的慧眼。让他们学会洞察、感悟生活,教他们如何去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比如新学期开始,班级重编座位,我们就让学生观察编座时大家的神情、语言、动作等,然后说出编座的感觉,即找到位置的理性思考,并且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发挥自己的个性,保持纯真本色。
注重调动、激发情感。常言道:“言为心声。”“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文章不是无情物。”好的文章无不是人们的激情感慨之作。当我们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味生活、感悟美好,那么其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就具有了活力,并凸现出精神的内涵。创设情境是体验情感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中音乐、歌曲的运用就往往可以收到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例如:在《黄河大合唱》雄壮的乐曲声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豪迈激情和英雄气概;在《烛光里的妈妈》深情的歌声中让学生体味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真情劝慰;在《牵手》深沉悠长的族律中让学生感悟相伴同行、相濡以沫的人生境界。在音乐、歌曲构成的特殊的氛围里,每个人的情绪受到感染,感情得到净化和升华。
阅读也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源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研究表明:“学生自发的兴趣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的写作训练对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强调从生活中找“米”,强调观察发现,还应强调阅读中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和语言积累。事实证明: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书不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净化心灵,还能耳濡目染各种写作技巧。因而,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克服现代文明对人文精神的消极影响。人文素质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然而,现代文明对人文精神冲击很大。如电视机的发明给人类提供了声音、色彩、图像等全方位信息,而人们通过阅读才能获得的自由创造的审美想象被逐渐消解了;人们千里迢迢去登山游玩,本为欣赏自然景色、锻炼意志,而现代化的缆车替代了一切。生活改变了我们,我们又何尝不能改变生活呢?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二十年后的我》等题目不就给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吗?我们不妨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上社会,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名人故居、革命博物馆;调查小桥流水人家的今昔,新区、园地的建设成就;可访问阅历颇丰的同志、自主创业的青年典型等等,眼观、耳听、分析、讨论、交流,锻炼学生认识事物、思考社会的能力,能为写作提供广泛的题材。我们还可以组织竞争、成立文学社、举办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艰辛和失败的苦涩,领略到团结协作无往不胜、嫉妒扯皮处处碰壁的经验和教训,使他们情动于中而形成写作冲动,或遣悲怀,或抒壮志,或寄深情,或表心愿。
我们相信,当学生对“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宵”的妙谛有了自己的审美愉悦,当学生能分享蚌壳在一张一翕时那种单调生活的况味,当学生把自己想像成一棵小树,去享受幼芽发青或是柔条临风时的那种快乐……总之,当学生心潭涌动起喷薄难羁的审美清泉,到那时,离写好作文还远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由此,笔者想到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化倾向严重。教师喜欢教方法,说白了,就是教给学生作文的套路。更多的时候,教师乐于从审题、立意、构思、技巧等方面去导引,而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漠视生命主体的个性差异。如此一来,学生“套”出来的文章如枯枝败叶一般,毫无生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溢满矫情、主题圣化的“套中文”。叹息、无奈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作文历练的实质什么?笔者认为,作文是一种“精神”的个性创造,它是学生心智的反映,是人格内涵的体现,是学生内心情感的冲动,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生命“物化”。一句话,作文是学生精神家园一种有生命的、鲜活的、独特的灵奇建构。
“要为文,先做人”,这是文道统一原则的本质要求。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朱自清先生说作文“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教作文,就是教做人。作文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更实际的是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社会、人生和大自然的认识与思考的过程,同时还是不断培养学生审美感语能力,用美的情操去陶冶学生,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无学识技能的学生无以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是“废品”;无礼无协,空有满腹“经伦”的学生无心爱人,无以奉献社会,更是社会的“危险品”。爱因斯坦也曾说:“单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授业、授术的基础上更要注意“传道”,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文如其人”很难想象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能写出健康积极、令人奋发向上的好作品来。
学会从生活中找“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给学生一双发现的慧眼。让他们学会洞察、感悟生活,教他们如何去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比如新学期开始,班级重编座位,我们就让学生观察编座时大家的神情、语言、动作等,然后说出编座的感觉,即找到位置的理性思考,并且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发挥自己的个性,保持纯真本色。
注重调动、激发情感。常言道:“言为心声。”“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文章不是无情物。”好的文章无不是人们的激情感慨之作。当我们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味生活、感悟美好,那么其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就具有了活力,并凸现出精神的内涵。创设情境是体验情感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中音乐、歌曲的运用就往往可以收到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例如:在《黄河大合唱》雄壮的乐曲声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豪迈激情和英雄气概;在《烛光里的妈妈》深情的歌声中让学生体味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真情劝慰;在《牵手》深沉悠长的族律中让学生感悟相伴同行、相濡以沫的人生境界。在音乐、歌曲构成的特殊的氛围里,每个人的情绪受到感染,感情得到净化和升华。
阅读也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源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研究表明:“学生自发的兴趣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的写作训练对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强调从生活中找“米”,强调观察发现,还应强调阅读中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和语言积累。事实证明: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书不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净化心灵,还能耳濡目染各种写作技巧。因而,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克服现代文明对人文精神的消极影响。人文素质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然而,现代文明对人文精神冲击很大。如电视机的发明给人类提供了声音、色彩、图像等全方位信息,而人们通过阅读才能获得的自由创造的审美想象被逐渐消解了;人们千里迢迢去登山游玩,本为欣赏自然景色、锻炼意志,而现代化的缆车替代了一切。生活改变了我们,我们又何尝不能改变生活呢?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二十年后的我》等题目不就给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吗?我们不妨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上社会,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名人故居、革命博物馆;调查小桥流水人家的今昔,新区、园地的建设成就;可访问阅历颇丰的同志、自主创业的青年典型等等,眼观、耳听、分析、讨论、交流,锻炼学生认识事物、思考社会的能力,能为写作提供广泛的题材。我们还可以组织竞争、成立文学社、举办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艰辛和失败的苦涩,领略到团结协作无往不胜、嫉妒扯皮处处碰壁的经验和教训,使他们情动于中而形成写作冲动,或遣悲怀,或抒壮志,或寄深情,或表心愿。
我们相信,当学生对“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宵”的妙谛有了自己的审美愉悦,当学生能分享蚌壳在一张一翕时那种单调生活的况味,当学生把自己想像成一棵小树,去享受幼芽发青或是柔条临风时的那种快乐……总之,当学生心潭涌动起喷薄难羁的审美清泉,到那时,离写好作文还远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