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外科新技术的挑战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42829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从外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疼痛、出血和感染这三个困扰外科医生的难题得到解决后,外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加激励我们去迎接外科新技术的挑战。

其他文献
脑干出血发病急、预后差、死亡率极高.外科直接手术清除血肿非常困难,是神经外科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我们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采用神经导航引导下穿刺引流脑干血肿,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为脑干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期刊
目的 探讨适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大隐静脉(SV)桥平均流量参考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26例行OPCABG患者进行术中SV桥平均流量的研究.术中常规使用SV与靶血管(除前降支外)吻合,吻合口为1个以上时采用序贯吻合,于全部吻合口吻合完毕、血流动学稳定的情况下,用即时血流测量仪(TTFM)直接测量并记录SV桥血流各项参数.平均流量确定标准:血流波形良好,以舒张期血流为主
患者 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9、42和48岁.发病部位:右颈外静脉1例,左颈外静脉2例.病程1~7个月.患者颈部为质软无痛性包块,最大长径6 cm,最大宽径2 cm.在大声说话、屏气及平卧时明显,站立、平静呼吸时缩小或消失(图1).以上临床症状结合平卧时沿颈外静脉走形出现蓝紫色条状包块,加之局部无震颤、搏动及血管杂音即可以初步诊断.彩超于屏气和平静呼吸时分别检测可以明确诊断。
期刊
期刊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应用腔内隔绝术或称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其特有并发症内漏到目前还无法完全避免.内漏按其发生机制被分为Ⅰ~Ⅳ型,从发生时间来分又可分为原发性内漏和继发性内漏[1].我们将通过介绍几个病例的处理,对EV
期刊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EP)复发率低、恢复快,是目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的主流术式.手术时钉合固定植入的网片、防止网片移位被认为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操作,但机械钉合可导致神经损伤、腹股沟区顽固性神经性疼痛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对此,我们在总结本中心150余例[1]TEP手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免钉合、网片交叠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手术,成功进行了22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高位胆管损伤是指损伤部位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若术中未发现或发现后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根据高位胆管损伤吻合操作极其困难,修复后易出现胆漏、胆管狭窄等特点,我院尝试采用不需直接吻合受损胆管的Kasai术式联合大网膜袖套法[1]对19例高位胆管损伤病例进行了修复,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髓内针治疗肱骨近端两部分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应用锁定型肱骨近端髓内针治疗两部分外科颈新鲜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57岁.最终随访时拍摄肩关节X线片以评价愈合情况,并应用可视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以及简易肩关节测验(SST)问卷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2003年的数据,美国每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80多万例[1].尽管在我国尚无完整的统计,但以人口基数推测,相信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疝外科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外科领域.现就与腹股沟疝发生机制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患者 男,20岁,因误咽鱼刺伴胸背部疼痛9 d入院.曾在外院行胃镜下异物取出术,取出部分鱼刺,当时伴有呕血.1 d前在当地医院行剖胸探查术,术中发现降主动脉左侧壁局部膨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