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进入千家万户,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使用的人认清使用工具,这样才能不被互联网时代所累,被手机捆绑。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今时代,中职院校学生受其影响颇深,受其年龄、环境局限,许多学生迷失在互联网信息化中。所以,本文将以此为研究重点,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院校学生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手一部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间,手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智能的手机不仅是通话工具,它是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一个强大信息终端,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中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其院校学生心智更为不成熟,而住校,脱离家长时刻管控的条件,能否合理使用手机、能否在互联网的“花花世界”种坚守自己,是非常值得调查和思考的问题。
一、 当代中职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 年龄较小,尚处自制力较弱的阶段
中职生一般年龄在15岁至19岁,正处青春期阶段,三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此时的他们,正处于独立性增强但自制力较弱的阶段,追求新鲜事物,未对世界形成坚定的自己认知,具有盲目从众的特点,容易受到网络上偏激言论的影响,思想出现偏差。
(二) 逆反心理强,喜欢突出自己的个性
中职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前,多是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在自我意识增强的阶段,他们大多希望在脱离父母掌控的同时做出一番特别、有个性的事业,以证明自己。所以,当他们利用手机在网上发表言论、与人交流、寻找人生目标时,往往以“不走寻常路”为目的,父母、教师越不让做什么,越想去做什么。另外,他们更容易相信网上的朋友,以及网上的言论,对父母、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和疏离感。
(三) 尚未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容易迷失自己
现在的社会是有個包容、多元的社会,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言论,但中职学生尚未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很容易跟着网上偏激的言论走,从而成为一名“愤青”。加之,中职教育多是培养技能性人才,在后期阶段面临找工作的压力,而与大学生相比,心智更不成熟,可能无法承受压力,对社会现状失望,从而走上思想政治的“歪路”。
二、 利用互联网背景,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在新生刚开学时,班主任、年级长就应该组织动员新生大会,帮助学生认清手机只是工具,要做使用工具的人,而不是工具的“奴隶”,以正视听。其次,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如,学习强国这样的App,聚娱乐、知识、交流于一体,不只是一款增强关于党的知识的App,里面也有很多学科,电子书籍,电影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分类。多挖掘这样的App,帮助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中正确冲浪。
(二) 利用手机优势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手机一直被人们所称颂,便捷了我们的生活,所以生活在手机时代的我们不应该谈手机色变。身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手机的优势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中职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保证学生思想不出现偏差,不误入歧途。学校可以鼓励各个班级建立微信群、QQ群,搭建信息化的互动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师生进行自由的沟通,积极互动。甚至,教师把上课所使用的幻灯片放到群里,学生们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在线学习,这对课堂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使“学困生”不再自卑,活得更加自信,才能抵御生活中的诱惑。
(三) 通过手机这个载体,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思想动态
自古以来,中国都强调尊师重道,导致学生大多都害怕教师,不敢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有话憋在心里,有问题甚至更愿意在网上说。教师加学生的微信、QQ,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给学生营造一个平易近人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匿名聊天的方式让平时当面不能说、不敢提的问题有了较好的沟通渠道,增进了师生信任。让学生出现生活上的难题时,与教师进行及时沟通,不至于日积月累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 利用互联网背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职院校的领导、教师应该在新时代下,利用新工具,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式地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创建微信公众号,写一些新颖、喜闻乐见的文章,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加强思想政治。同时,还可以用诙谐幽默写作方式,提醒学生近期网上的“雷区”,如,校园贷、电信诈骗等。
三、 结语
中职教育是对高等教育的补充,是国家对于多元化人才一种尊重的体现。但是,中职学生因为年龄较之大学生而言,心智尚不成熟,容易在“纸醉金迷”的互联网世界中迷失自己。所以,这要求中职院校的领导、教师努力做好自身工作,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动态,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技能出众、政治立场坚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江波.关于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4(10).
[2]卢吉.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与策略[J].上海职业教育,2017(6).
作者简介:
岳建昌,河南省林州市,河南省林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手一部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间,手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智能的手机不仅是通话工具,它是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一个强大信息终端,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中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其院校学生心智更为不成熟,而住校,脱离家长时刻管控的条件,能否合理使用手机、能否在互联网的“花花世界”种坚守自己,是非常值得调查和思考的问题。
一、 当代中职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 年龄较小,尚处自制力较弱的阶段
中职生一般年龄在15岁至19岁,正处青春期阶段,三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此时的他们,正处于独立性增强但自制力较弱的阶段,追求新鲜事物,未对世界形成坚定的自己认知,具有盲目从众的特点,容易受到网络上偏激言论的影响,思想出现偏差。
(二) 逆反心理强,喜欢突出自己的个性
中职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前,多是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在自我意识增强的阶段,他们大多希望在脱离父母掌控的同时做出一番特别、有个性的事业,以证明自己。所以,当他们利用手机在网上发表言论、与人交流、寻找人生目标时,往往以“不走寻常路”为目的,父母、教师越不让做什么,越想去做什么。另外,他们更容易相信网上的朋友,以及网上的言论,对父母、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和疏离感。
(三) 尚未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容易迷失自己
现在的社会是有個包容、多元的社会,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言论,但中职学生尚未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很容易跟着网上偏激的言论走,从而成为一名“愤青”。加之,中职教育多是培养技能性人才,在后期阶段面临找工作的压力,而与大学生相比,心智更不成熟,可能无法承受压力,对社会现状失望,从而走上思想政治的“歪路”。
二、 利用互联网背景,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在新生刚开学时,班主任、年级长就应该组织动员新生大会,帮助学生认清手机只是工具,要做使用工具的人,而不是工具的“奴隶”,以正视听。其次,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如,学习强国这样的App,聚娱乐、知识、交流于一体,不只是一款增强关于党的知识的App,里面也有很多学科,电子书籍,电影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分类。多挖掘这样的App,帮助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中正确冲浪。
(二) 利用手机优势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手机一直被人们所称颂,便捷了我们的生活,所以生活在手机时代的我们不应该谈手机色变。身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手机的优势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中职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保证学生思想不出现偏差,不误入歧途。学校可以鼓励各个班级建立微信群、QQ群,搭建信息化的互动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师生进行自由的沟通,积极互动。甚至,教师把上课所使用的幻灯片放到群里,学生们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在线学习,这对课堂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使“学困生”不再自卑,活得更加自信,才能抵御生活中的诱惑。
(三) 通过手机这个载体,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思想动态
自古以来,中国都强调尊师重道,导致学生大多都害怕教师,不敢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有话憋在心里,有问题甚至更愿意在网上说。教师加学生的微信、QQ,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给学生营造一个平易近人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匿名聊天的方式让平时当面不能说、不敢提的问题有了较好的沟通渠道,增进了师生信任。让学生出现生活上的难题时,与教师进行及时沟通,不至于日积月累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 利用互联网背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职院校的领导、教师应该在新时代下,利用新工具,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式地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创建微信公众号,写一些新颖、喜闻乐见的文章,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加强思想政治。同时,还可以用诙谐幽默写作方式,提醒学生近期网上的“雷区”,如,校园贷、电信诈骗等。
三、 结语
中职教育是对高等教育的补充,是国家对于多元化人才一种尊重的体现。但是,中职学生因为年龄较之大学生而言,心智尚不成熟,容易在“纸醉金迷”的互联网世界中迷失自己。所以,这要求中职院校的领导、教师努力做好自身工作,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动态,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技能出众、政治立场坚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江波.关于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4(10).
[2]卢吉.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与策略[J].上海职业教育,2017(6).
作者简介:
岳建昌,河南省林州市,河南省林州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