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的诉说(五)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aby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在大地湾发现了一个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个遗址从8000多年前到4800年前,历经3000多年,走过了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三个阶段。在这里我们不仅验证了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也发现了大量古老而新鲜的事情。比如F901的地面在经历5000年的掩埋出土后,如今依然光洁平整坚硬,与现代普通民用建筑水泥难分高低。
  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随着采访的步步深入,想探究这个问题的想法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大地湾已经有了3000年的发展史,它的人文环境、社会制度及管理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可是,为什么当它发展到最辉煌鼎盛时期,却突然地消失了?是什么原因使大地湾3000多年创造的辉煌毁于一旦,只留下这沉睡在地下的残垣断壁。是战争?是瘟疫?还是自然灾害?在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从宫殿式建筑F901是怎么消失的开始调查。
  大地湾先民们建造的大型宫殿式建筑F901,建筑总面积420平方米,它由后室、旁室、主室和前轩组成,主室中间是一个直径2米多宽的炉灶,上面燃烧着熊熊的炉火。从正门步出,首先是一排排柱子支起的前轩,大有“天子临轩”的感觉。木骨泥墙厚达0.25米,起到间隔和保温的作用,整座建筑有着墙倒屋不倒的特点。
  郎树德(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比较多的学者认为,仰韶文化晚期至少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或者说是父系社会,这个时候大地湾的社会,肯定有很多的部落,乃至于部落联盟。
  赵建龙(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如果父系社会发展到这个时候,他们之间互相的打斗是不可避免的。
  难道真的是因内部发生了争斗或者是部落之间爆发了战争,从而使这里毁于战火吗?
  马俊(国防大学 教授):原始社会前期的战争具有自然发生的性质,这个时候由于劳动有了剩余,于是掠夺成为战争的目的。一般意义上讲,原始社会末期也就是原始社会第二个时期的战争,不会造成失败者被消灭,它的结局往往是失败者被奴役。
  如果不是战争将其摧毁,那会不会是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大量的泥石流将这里掩埋掉了呢?
  程晓钟(甘肃省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 所长):从遗迹上看,洪水造成的房屋倒塌或毁灭不是很明显。因为洪水冲击一般夹杂的土质比较细腻,另外,可能还夹杂一些石块之类的冲刷物。但这里面基本上看不出这些迹象,所以说房子毁灭与洪水无关(图1) 。
  
  


  (1)专家现场考证,F901并非毁于洪水
  
  既然不是战争和洪水让这里快速地黯淡萧疏,那又是什么所致呢?
  李兴王(北京地坛医院主任):人类一直在和疾病进行斗争,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就是传染病,在疫病发生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个地方不太适宜居住,也可能会迁徙。
  难道当时的人们真的是被瘟疫所迫而放弃这里远走他乡吗?
  从F901出土的文物上看,人们在离开它之前,并没有把粮食、礼器、量具等重要的物品带走,反倒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它失掉了原有的功能和价值,人们才不得不弃它的。
  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究竟是什么?会不会与火有关呢?
  从大地湾300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人们对火的认识逐渐清晰,使用和防范措施不断地完善。从大地湾早期地穴式房屋来看,人们对火的习性还没有完全掌握,不敢把它轻易地请进屋里,过了1000多年,房屋内才出现了灶坑,而且是一个深坑。
  赵建龙:深坑通风调整差一些,火不是太旺,所以失火相对要少一些。
  从藏火洞来看,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他们也不会通宵达旦地烧火取暖,而是把火种藏到火种洞里面保存起来,以防夜间失火。
  赵建龙:火烧这种概率在早期发现比较少一些,人工搬迁比较多一些,到了中期这种概率略微有些增长,而到晚期比较普遍。
  火的使用对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现代的人类进化论,人是由猿演变过来的。那么,早在几百万年前猿还没有直立行走的时候,怎么区分人和猿呢?有人曾说过:当火出现在远古时代猿的面前,有的猿利用了火它就逐渐向人猿的方向发展,而见了火就跑的猿从此和人类再没有了缘分。
  人类诞生大约150万年后才学会了使用工具,350万年后才能掌握简单的用火,掌握简单的用火比使用工具整整晚了200万年,可见远古时期人类掌握用火的技巧比掌握工具要难得多。在大地湾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火是十分敬畏的,他们之所以把用火的地方放在房屋正中间最醒目的地方,一来便于烤火做饭,二来恐怕就是便于看管。到了仰韶晚期,在房屋周围的木柱子上面已经涂有一层厚厚的红粘土,也就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防火涂料。根据文献记载,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才有消防记载。大地湾遗址的发现,把中国消防历史推前了3000多年(图2)。
  
  


  (2) 置于房屋中央的灶坑和做了防火处理柱子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发生火灾的概率
  
  尽管大地湾先民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防火理念和具体措施,可火灾还是频繁发生。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大地湾遗址发掘中发现了许多被火烧毁的房址,经统计早期的失火概率在20%左右,到了晚期则上升到50%以上。F901会不会也是被大火吞噬的呢?如果F901是被大火吞噬的,这把火究竟是怎么着起来的,什么样的大火能将这座宫殿式的建筑烧毁呢?
  我们看到,整座建筑中惟一用火之处是主室内直径2米多的灶台,在它的周围是泥土垒起的木骨泥墙,房间内所有的木柱上面都包有厚厚的红粘土,地面是与现代100号水泥相似的胶泥地面,整座建筑不仅体现了相当超前的防火设计理念,而且还有很强的防火能力。那么,普通柴草的温度能把这座房屋烧毁吗?
  为了得到可靠的数据,我们来到了安徽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试验人员首先对普通木柴的燃点和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进行了测量。
  邓志华(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普通木材的燃点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没有点火源的情况下,仅靠它本身受热后产生一个炙热燃烧,一般要达到六、七百摄氏度才能烧起来。但如果有个火星或者有点火源直接引燃,500摄氏度它就可以着火了。
  实验说明,如果F901室内的木柱没有裹上胶泥,普通木材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很快就会让它燃烧。
  随后我们将一根外面裹有大地湾红粘土的木柱放进了试验箱。这样的木柱会不会马上燃烧呢?
  10分钟过去了,裹有胶泥的木柱依然没有燃烧。此时试验箱的温度是普通木材燃烧时释放的最高温度950摄氏度左右。
  3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燃烧。大约40分钟左右木柱外面的胶泥开始龟裂脱落。
  邓志华:用泥巴糊上木柱,这应该是人们最初想出来的把可燃物跟火源隔离开来的最好方法,它跟现在防火涂料的原理和出发点是一样的。
  要让物体燃烧简单地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氧气、火源、可燃物。同样阻燃只要缺少这三个条件之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达到。这根裹有胶泥的木柱之所以不燃烧,一、它外面的胶泥不是可燃物;二、胶泥起到了阻隔火源和可燃物的作用;三、胶泥封闭得好还可以阻止空气进入。看来F901木柱上裹着的胶泥不仅美观,而且确实起到了当今防火涂料的作用(图3)。
  
  


  (3)试验表明,短时间内很难让经过防火处理的木柱点燃,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到由衷的赞叹
  
  F901到底是怎么毁掉的?从实验来看,仅凭普通木材的燃烧温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外表裹有20厘米厚胶泥的木柱烧毁,除非让它长时间持续燃烧,或者要有比木材燃烧温度还要高的燃烧物才能将木柱烧着。可是这种比木材燃烧温度还高的材料目前在大地湾考古发掘中还没有找到。另外,让这样一座在当地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尚地位的宫殿式建筑,长时间持续燃烧而大家无动于衷也不大可能。那么这座建筑真的是被大火烧毁的吗?
  为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请来了《中国消防》杂志总编李彩芹。
  李彩芹:我们研究了甘肃省文物考古队的报告,它里面提到有4个方面的痕迹。我们认为这4个痕迹足以证明它是火灾现场遗址。
  一、在遗址的地面上有房顶被烧后塌落时留下的燃烧痕迹;
  二、房间的墙壁上有不同温度燃烧后留下的各种颜色;
  三、在所有柱洞里面都发现了木炭,门框和窗台上也有木炭留下的痕迹(图4);
  
  


  (4) 柱洞里残留的木炭,是这所大房子被焚烧的有力证据
  
  四、洞里面的胶泥上有高温烧烤后结成的釉质硬面(图5)。
  
  


  (5)只有高温才能烧结成这样的釉面
  
  李彩芹:这四个方面的痕迹,证明了它不仅是一个古人类遗址,而且是一个5000年前的火灾现场遗址。
  是怎样的大火将这座有着较高防火性能的宫殿式建筑吞噬掉呢?仅凭普通的柴火能将整座建筑烧毁吗?
  从表面上看,这座房屋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采取了许多防火措施,在它的后墙没有门窗,一旦发生火灾,大火不会通过门窗蔓延到后面,起到防火墙的作用。但是从现代防火角度上看,F901还存在很多火灾隐患。比如房屋里有这么大的灶台它能不储备柴草吗?另外它的门窗较多,有助于火势燃烧,尤其是两扇侧门一旦对流火势就更难以控制。
  邓志华:如果房间里存在对流,对火起到一种助燃的作用,因为新鲜空气有大量的补充,燃烧基本上不受限制。
  特别是F901的高度是导致它最终毁于大火的关键所在。
  邓志华: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烟筒效应,热空气从下往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呈现一个加速的过程,导致空气流动更快,补充进来新鲜的空气,使火灾发展得更快。
  原来,F901内堆放有许多木柴,这些木材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把房屋烧毁的,但由于房屋过高,产生了烟筒效应,使这些木材燃烧时发挥了超强的威力,人们扑救不及,肆虐的大火便将这座“宫殿式”建筑吞噬了(图6)。
  
  


  (6)专家层层剥茧,终于解开了F901毁灭的秘密
  
  虽然F901被火烧毁了,可它仅是一座房子而已,为什么整个大地湾都不复存在了呢?
  赵建龙:也许这个地方经常发生火灾,人们对这个地方忌讳。
  陈发虎:我们发现,在有些时段确确实实在这个区域发生了大旱,连续百年的干旱,这种干旱把一个文明破坏掉了。
  郎树德:但是目前没有定论,我们还很难说仰韶文化的衰落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至今还是一个谜。
  大地湾遗址现世已经20多年了,学术界一直在对它进行考察,但大地湾最终缘何消失到现在还没有定论。第一,从目前发掘面积来看,只有14000多平方米,不到遗址总面积的1%,不能完全揭示跨越了3000年时空的大地湾的全貌。第二,大地湾遗址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它的周边地区也发现了其它遗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大地湾的消失是否与周边新生部落的发展形成有着密切的关联,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目前,随着大地湾考古的进一步深入,对大地湾研究的课题也不断扩大。大地湾先民最初来自何方?在大地湾一、二期中间为什么出现了800多年的空白?第三期遗存发现的为什么这么少?第四、第五期的墓葬究竟在哪里?大地湾周边地区的文化和大地湾又有着怎样的渊源?都是人们希望弄清楚的(图7)。
  
  


  (7)面对众多未解之谜,人们期待着大地湾新的诉说
  
  《大地湾的诉说》系列结束
其他文献
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丝绸之路,可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的人们却没见过铁路的样子。    新疆给人留下的第一感觉是“大”,东西长1900公里,南北宽约1500多公里,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省区。在如此辽阔的土地上,交通显得极为重要。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举世闻名,是一条联系亚欧的交通要道。但是,至20世纪前半叶,汽车和火车已渐成风尚时,新疆的交通运
期刊
最初,马只是人类用来果腹的食物。4000年前,欧亚大陆草原的深处,一个人冒险骑上了马背,从此人和马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从大地到马背,短短一步之遥,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它成为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带着我们飞跃时间和空间。从此,人类每走一步,都有马踏实、坚韧的脚步跟随。千万不要自信地认为人类就是马的主人,马只有在人的庇护下才能生存。其实,如果没有马,人类的历史有可能改写——    千百年来,马一直是我们
期刊
平湖之上突现通天水柱,  “那个尾巴旋得像个水龙”,  神秘的自然现象如何破解?    2007年9月6日下午4点40分,江苏省高邮市气象局正在做未来两天的天气情况预报。  陈持进查看卫星云图时吃了一惊,刚传送回来的卫星云图显示,高邮上空有一条狭长的云带。陈持进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陈持进(江苏省高邮市气象局局长):我们预报当天可能有雷阵雨 但没想到实际上会有这么强烈的天气,这出乎我们预料。 
期刊
2006年7月的一天,重庆綦江县国土房管局王丰平副局长接到了一个电话,在綦江县三角镇红岩村一处峭壁中,发现了一些像莲花和荷叶一样的石印。  绝壁之上怎么会有莲花和荷叶的石印?难道是化石?王丰平决定前往看个究竟。  红岩村是山里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王丰平的到来打破了这里固有的平静。当地村民告诉他,离村子不远,一处绝壁之上有一道天然凹洞,里面的石头上显现出很多像莲花一样的印迹。  村民:这个洞子里头有块
期刊
动物学家奈杰尔·马文走遍天下,和世界上一些最丑的动物亲密接触,为您揭示这些动物丑陋背后的秘密。    柰杰尔:我将带你去寻找世界上最丑陋的动物,研究一下它们为什么会长得这么丑。  就像人类无法选择自己的外形一样,动物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容貌。对动物来说,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具有生存的本领才最重要,形象好坏似乎并不是关键。  在这片沼泽中,生活着一种许多人认为是绝对怪异的动物。  这是一种北美洲最大的淡水
期刊
对一个城市而言,工业和商业固然是其繁荣的重要特征和内在动力,但一个只有工业和商业的城市是缺乏品位的。城市的品位,不仅表现在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也表现在娱乐休闲方面。很多娱乐休闲的方式和内容经岁月沉淀后,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赏灯猜谜、吟诗作对成就了中国的元宵文化,斗牛成就了西班牙的斗牛文化,而哥伦布远航带回的几粒咖啡豆更是开启了欧洲的咖啡文化。娱乐休闲是人的需要,古代农业社会里所谓“偷得
期刊
《论语》里面有很多智慧。智慧在人心里怎么酝酿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后天学习。每个人都有向学的心愿,可学习质量却不同,什么人能够真正学出效率来?这里面大有深意。孔子曾经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他说一个人要是每天连饭都不吃,觉都不睡,天天在那儿冥想,说我一定要把世界想明白,那想破了脑袋也没有多大用处,你还不如好好去学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概念,只是一字
期刊
2006年12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及其温度在空间不同方向的微小变化。他们用COBE卫星进行的精确观测,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图1)。大爆炸理论的确立,使人们对宇宙的起源,有了接近一致的认识。什么是大爆炸?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在认知上,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      
期刊
1956年 7月,在新中国的第七个年头里,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尽管,从表面看起来,它显得那么的粗糙,但是,它却意味着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开端。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与销售的大国。但是,大,并不等于强。中国汽车要走上强国之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汽车安全之心   ——安全气囊    说到汽车,最通俗的解释就是:高速行驶的代步工具。可是,速度越快,危险也就离我们越近。作为汽车
期刊
建在鹅卵石上的水坝,为何能屹立千年?     广西兴安县境内有一条静静的小河流淌在岭南群山的深处。  正是这条貌不惊人的小河,打通了长江与珠江南北两大水系。在这条小河与湘江的交汇处,一座屹立千年的独特水坝,竟让现代科学遇到了似乎难以解释的谜团。 (图1)。      (1) 说是一座水坝,看上去更像是躺在河道中的一堆乱石,然而平凡中却隐藏着秘密    当地人传说,这座看似普通的水坝,实际上是几千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