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堂应该把握住什么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yid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爱上课堂实在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试想,一群性格、兴趣各异,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心理状态各不相同的学生,要让他们喜欢课堂并专心致志学有所获,着实是不容易啊,这中间包含着太多的学问。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得到学生的欢迎,博得行家的青睐,可以称之为好课堂呢?笔者结合多年与教育行家的交流及自己的听课、评课经验,认为把握住以下几个核心问题至关重要。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应该是有的放矢的,它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为学生设立目标明确的“任务型”教学,让学生明白课堂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使他们明确学习的任务,知道在课堂上应该“抓”什么、知道如何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堂好课,教师的任务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教师往往善于巧妙地将全体学生的精神集中于要学习的内容上——学生只有集中精神,才能抓住属于自己的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准备必须周密,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与个性差异,所以一堂好课往往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设定,从而使教学活动有层次地推进,并保证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是好课堂目标评判的主要标准。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交流中主动投入课堂,掌握学习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注意三个问题:(1)避免将课本内容枯燥化,要多融入鲜活的生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避免将学习任务绝对化,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出发,设计合理的任务,避免造成学生的挫败感;(3)避免将学生的任务机械化,学生的课堂任务不能是缺乏理解的机械化地背课文、背概念,也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练习。
  二、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應该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相符合,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这样才能引导全体学生渐入课堂,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应该是一首“进行曲”,张弛有度就是为了处理好师生的思维节奏,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非常讲究对教学节奏的控制,借以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教学情境的跌宕起伏。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制胜法宝,也是教育行家甚为看重的课堂效果。平淡如水缺乏节奏的课堂是没有人喜欢的,是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的。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也应该注意把握好三个关键点。(1)均衡把握好教学内容的节奏。若将教学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一起,容易使课堂陷入或过于紧张或过于松散的境地。所以,教师在分配教学内容时应该根据难易、重点和内容的多少进行重新的整合,让它们间隔有序且重点突出地呈现给学生。(2)曲折处理好教学环节的节奏。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呈波形的,最初的三五分钟一般注意力不稳定,之后趋于集中,下课前几分钟又趋于分散。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规律,上课伊始就应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力求快、新、自然,使学生尽快进入新课;具体授课时要根据难易度、重难点和内容多少分配上课时间,尽量在20~30分钟内授完内容;最后几分钟可结合读写练习或游戏进行教学。(3)有火候地处理好学生情绪的节奏。浅显的内容学生易掌握,但掌握之后往往会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对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并加快教学节奏,否则学生注意力分散时间一长,教师讲较难的知识时学生也很难马上把注意力收回来。此外,当学生情绪较为低落时,教师即使口若悬河学生也难跟着教师节奏聆听,所以教师备课时应该把学生情感变化的成分考虑进去,并在具体授课时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这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智慧。
  三、艺术的课堂组织技巧
  (一)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知识,所以好的课堂,师生间的多边互动、学生的合作交流贯穿始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和研究者。
  (二)巧妙的课堂设障与提问
  课堂设障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通过解决障碍而学习知识。由于人的注意力是受外部刺激与主观因素制约的,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取决于教师给予的外部刺激与他们的主观因素。教师授课平淡无奇的话,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就会分散,自然也就不能很好感知、理解学习的内容了。所以,睿智的教师常常会巧妙设障。在课堂设障时要注意的是:不可与教学无关联;不可过难也不可过易,过难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过易会让学生缺少成就感。
  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提问提得巧,能启人智慧、激人思考。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问题的难易度,学生答不上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提示或进行分解,学生觉得过于简单的问题教师要追加难度;(2)抓住适当时机提问,如当学生出现两种不同意见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借题发挥”;(3)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
  (三)合理恰当的“影音”辅助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较为抽象、深奥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影音”辅助,使内容直观化、具体化、通俗化,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应当注意的是,课堂“影音”的安排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为了创设一个情境而偏离教学目标。因此必须注意这样几个方面:(1)“影音”情境一定要合理、恰当,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和频率,否则易使课堂教学大打折扣,甚至造成听课效果的负影响,学生除了热闹之外什么收获都没有;(2)教师的多媒体操作要熟练,不熟练的话会破坏教学节奏;(3)避免“乏教学味”的倾向,“影音”情境的辅助如果生活化倾向太过浓烈,就会缺失教学味道,让人感受不到“学习味”,一堂课的优劣最终应该落实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所以“热闹”中一定要注意与教学的密切关联;(4)有充足的应急准备,教学中有时候会出现停电、遭遇病毒等意外状态,对此教师要有应急准备,以避免出现因失去教学辅助而表现得手足无措的情况。
  (四)良好的教态与语调
  良好的教态是无声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肢体、得体的服饰等,能起到配合课堂教学的作用,产生妙不可言的教学效果。比如:亲切的目光给人以安全感;热情的微笑给人以亲切感;得体的动作给人以和谐感。教师适度的教态变化往往对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知识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教态的个性化特征是很明显的,但共性化的特征就是一定要自然大方,切不可枯燥呆板、矫揉造作。枯燥呆板易使课堂沉闷乏味;矫揉造作易使课堂矫情滑稽。所以良好的教态在表情、言谈、举止的表现上,变化要适度,既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掀不起学生情绪的波澜,必须在言传与身教之中,给学生一个适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醉心于教师的教学。
  语调变化是教师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包括轻重、升降、快慢等,表现着教师细腻的情感,承载着教师传达的丰富信息。马卡连柯说:“用什么样的语调说话是件很重要的事。”由于每个人的音质、音色各不相同,加之后天的经验、阅历、修养也大相径庭,所以教师在这方面只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去把握语调的变化,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但检验的标准是明确的,就是学生喜欢听、收获大,心里总惦着还想听。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师从美国教育家杜威,但是对杜威的教育思想又有突破,反映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新课程改革设置的所有课程中,最能体现生活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当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综合实践活动
期刊
“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教育是为了完满的生活”(斯宾塞语),可见,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互动生活过程,课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价值。  在这个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现代社会,网络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
期刊
课堂要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探索真理。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课堂的资源。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教师能预见的,教师能正确引导;有些是教师预想不到的,这些可能是对教师教学权威和教学水平的挑战,可它恰恰暴露了学生知识的缺陷、思维的漏洞,有利于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表面上看是课堂教学的危机,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契机、转机和生机所在。教师
期刊
【名师档案】黄国龙,浙江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担任镇海中学副校长,宁波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宁波市中学物理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宁波大学兼职教授,镇海区教育学会、名师联谊会副会长。曾荣获宁波市第一层次领军拔尖人才、宁波市“4321”人才、宁波市名教师、宁波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宁波市首届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首届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黄国龙积极探索研究物理教学模式和物
期刊
记 者 孙校长,您好!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嘉兴一中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前,在传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同时,嘉兴一中大胆革新,积极探索“多样化办学,多元化发展”的理念,您能否对这一理念的内涵给我们作个介绍?  孙国虎 好的。“多样化办学,多元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概念,主要有两层涵义:一、“多样化办学”是指学校办学多样化,针对的是学校层面;二、“多元化发展”是指学生培养多元化,针对的是学生层面。两者结合,
期刊
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生命发展的活动。教学如何让学生由认知活动层面提升到生命活动层面?笔者以为,生成性课堂的构建非常重要。下面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历史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相关问题。  一、 更新观念,解放生成制约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位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理念走进课堂,就会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理念支配自己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过分追求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精心设
期刊
让学生在课堂上举起手来,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追求,而且是教师教学成功的标志,更是学生信心与求知欲望的体现。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课堂场景是,学生原本举起的手,在教师的折腾与忽视下悄悄放下。语文课应是学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是学生唇枪舌剑的舞台,但现在有些语文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悦耳声音。  刚进小学时,绝大多数孩子不是沉默寡言的,可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什么会出现不愿回答问题的情况?是
期刊
“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以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为核心诉求,以“教学设计,匹配一致;精讲多练,互动生成;善用媒体,讲究效率;持续激励,乐学乐教”为教学指导思想,从教学的准备、组织、过程、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和基本的要求。在实施和贯彻“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的过程中,教师既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也是课程的倡导者和实施者。科学教学是一个双边乃至多边互动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科学教师应
期刊
鲁迅先生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更要有自己的精神,也就是职业精神。然而,并不是一个人领取了教师资格证或工作证,马上就会产生职业精神,教师的职业精神也不与教龄长短成正比。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走上教师岗位,只是一种角色的转变,尚属于“身份”意义上的教师。对许多教师来说,教书仅仅是维持生存的一种工作方式,这只能称为“工作”意义上的教师。只有拥有坚定的教育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专业素养、清晰的教育
期刊
一直以来,笔者对中国现代写作教学的整体看法是:失魂落魄。上焉者,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基本内容语焉不详,让人找不着北。下焉者,语文教师(多数不写作,不会写作也不懂写作)不知写作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只是被高考中考作文试题和满分作文拎着转;学生从不知写作为何物,也不知道自己写这些作文到底干什么、怎么写。但最近,笔者意识到自己有些孤陋。触动笔者的是一个写作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