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高二选定了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礼拜二午睡时刻》,这是属于“情感”话题的一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学生预习课文,熟悉文本的基础之上,我授课初始,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小说的情节内容。”一个学生回答道:“在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小镇人午睡的时候,一个女人带着她的女儿来到镇上找神父借公墓的钥匙,去拜祭她因偷窃而被打死的儿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我顺利成章地正准备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提出第二个问题的时候,突然后排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概括,这个儿子不是个小偷,是被误认为小偷而被打死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本没有认为在这个问题环节上会出现争执,可是这个学生对儿子身份的质疑毫无疑问已经引起在座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极大关注,无论如何,儿子的身份已经成为这堂课必须面对的问题,“情感”的解读能否成功在此一举。
显然,学生的碰撞质疑是可贵的,但细细揣摩,便会发现产生此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的阅读没有深入,蜻蜓点水,片面阅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本把握的深度和广度。于是,我在黑板中央写下了“小偷?”就此,课堂展开了激辩。
我听懂了大家的看法,是母亲的性格形象决定了故事情节的走向,决定了儿子身份的必然模糊性。有个艺术大师曾经说过:“二流的编剧写故事,一流的编剧写性格。”人物就是故事,事件要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面对儿子阿毛被狼叼走吃掉,祥林嫂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逢人就说这件事,刚开始大家很同情她,后来,听得多了,人们也就不在意了,有时候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恶之情。但是在马尔克斯笔下,母亲祭拜儿子,显现的却又是另外一种形象。小说分别从“火车上”、“神父家”、“大街上”三个场景来描写。现在大家就从上述场面中找一找细节,来感受母亲的形象和情感。
(学生细读文本,勾画思考,然后开始相互交流。涉及到的点很多,从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完整的分析;学生也通过神父的神态和语言变化、从小女孩反复拖鞋的细节来把握母亲的情感,很细致;尤其还有学生注意到小说前半部分对于环境的描写,从中窥探母亲的复杂情感,还有从天气的“热”上关注母亲的,难能可贵。)
师:生活境况不好,精神痛苦,性格坚强,但全力维护儿子的形象,善良慈爱。尤其当疑似小偷的儿子给母亲的屈辱由观念成为围观的现实时,表现得更加果断和坚强。正是母爱给予她力量,使她能够冲破道德的谴责,可以坦然地面对异样的眼光,顶着世俗的压力祭拜儿子。在现实面前的这种姿态,更丰满了她作为母亲的形象。
师:母爱是人类伟大的情感,面对疑似小偷的儿子的逝去,母亲是如何表达她的情感的?
生1:含蓄并深沉,如冰川下的汹涌的暗流。
生2:执拗,不动声色,忍住悲痛,是隐藏在心里的爱。
生3:母亲没有声泪俱下,哭天抢地,她没有直接表达爱,而是压制的。
生4:母亲唯有镇定,镇定的后面是趋避的悲痛和深广的爱。
师:大家说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母亲想怎么去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都是不过分的。但是本文中,母亲因为儿子疑似小偷的身份而失去了正常表达的可能,充溢的情感洪流成为不得不被压抑和克制的对象,小说借此表达母爱具有超越世俗道德藩篱的无边无际的伟大力量这一主题。现在就请大家进一步感受情感节制的力量,做马尔克斯,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描写母亲走出大门、走向围观的人群时的场面。
(学生埋头创作,展示中不少学生奏响精彩华章。下面摘录一则。)
生5:目光很炽热,和阳光一起要将人熔化。女人紧紧地握着鲜花,攥着小女孩的手,有汗水从她额头上滑下,任由它流入脖颈。起了风,刮起尘埃,脚步声清晰地镐击这地面,女人把背挺得直直的,和小女孩向公墓走去。
师:通过这个课时的讨论和学习,大家用简要的语言归纳一下影响小说情节走向的因素。
生6:由人物的形象来决定。
生7:由人物的情感表达方式来决定。
生8:由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来决定。
师:马尔克斯将儿子的身份模糊化,设计成疑似小偷这一情节,是解读母亲形象和情感的关键所在。它如一把利刃直切入母亲的内心,成为打开文本密码锁的钥匙,让我们体悟到一份特殊的母爱。大家在阅读文本时,要有意识地寻找文本的切入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借助模糊点起文本内燃的光!
通过课堂随机生成的探究过程,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准确地找到文本的切入口,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是进行《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有效途径。从小说的层面来说,本课堂教学巧妙地以儿子“小偷”的身份为讨论契机,探讨了母亲的形象,分析把握了母亲在面对独生子死去之后克制内敛、但敢于冲破世俗道德的伟大情感,明确了小说的主旨;从单元话题知识层面来说,自然融入了“节制”的概念,并讨论了该情感表现方式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由此,《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我们要本着文本与话题并重,能力要在课堂提升的原则,对小说文本要解读巧妙、到位,单元话题要和谐地融入小说文本教学中,学生的能力要在平时的课堂里得到有效的训练提升。这样的教学真正能让学生学有提高,考有提升,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学时间再紧张,教学形式再多样,我们也不能让选修教学在乱花丛中迷失方向。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本没有认为在这个问题环节上会出现争执,可是这个学生对儿子身份的质疑毫无疑问已经引起在座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极大关注,无论如何,儿子的身份已经成为这堂课必须面对的问题,“情感”的解读能否成功在此一举。
显然,学生的碰撞质疑是可贵的,但细细揣摩,便会发现产生此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的阅读没有深入,蜻蜓点水,片面阅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本把握的深度和广度。于是,我在黑板中央写下了“小偷?”就此,课堂展开了激辩。
我听懂了大家的看法,是母亲的性格形象决定了故事情节的走向,决定了儿子身份的必然模糊性。有个艺术大师曾经说过:“二流的编剧写故事,一流的编剧写性格。”人物就是故事,事件要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面对儿子阿毛被狼叼走吃掉,祥林嫂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逢人就说这件事,刚开始大家很同情她,后来,听得多了,人们也就不在意了,有时候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恶之情。但是在马尔克斯笔下,母亲祭拜儿子,显现的却又是另外一种形象。小说分别从“火车上”、“神父家”、“大街上”三个场景来描写。现在大家就从上述场面中找一找细节,来感受母亲的形象和情感。
(学生细读文本,勾画思考,然后开始相互交流。涉及到的点很多,从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完整的分析;学生也通过神父的神态和语言变化、从小女孩反复拖鞋的细节来把握母亲的情感,很细致;尤其还有学生注意到小说前半部分对于环境的描写,从中窥探母亲的复杂情感,还有从天气的“热”上关注母亲的,难能可贵。)
师:生活境况不好,精神痛苦,性格坚强,但全力维护儿子的形象,善良慈爱。尤其当疑似小偷的儿子给母亲的屈辱由观念成为围观的现实时,表现得更加果断和坚强。正是母爱给予她力量,使她能够冲破道德的谴责,可以坦然地面对异样的眼光,顶着世俗的压力祭拜儿子。在现实面前的这种姿态,更丰满了她作为母亲的形象。
师:母爱是人类伟大的情感,面对疑似小偷的儿子的逝去,母亲是如何表达她的情感的?
生1:含蓄并深沉,如冰川下的汹涌的暗流。
生2:执拗,不动声色,忍住悲痛,是隐藏在心里的爱。
生3:母亲没有声泪俱下,哭天抢地,她没有直接表达爱,而是压制的。
生4:母亲唯有镇定,镇定的后面是趋避的悲痛和深广的爱。
师:大家说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母亲想怎么去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都是不过分的。但是本文中,母亲因为儿子疑似小偷的身份而失去了正常表达的可能,充溢的情感洪流成为不得不被压抑和克制的对象,小说借此表达母爱具有超越世俗道德藩篱的无边无际的伟大力量这一主题。现在就请大家进一步感受情感节制的力量,做马尔克斯,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描写母亲走出大门、走向围观的人群时的场面。
(学生埋头创作,展示中不少学生奏响精彩华章。下面摘录一则。)
生5:目光很炽热,和阳光一起要将人熔化。女人紧紧地握着鲜花,攥着小女孩的手,有汗水从她额头上滑下,任由它流入脖颈。起了风,刮起尘埃,脚步声清晰地镐击这地面,女人把背挺得直直的,和小女孩向公墓走去。
师:通过这个课时的讨论和学习,大家用简要的语言归纳一下影响小说情节走向的因素。
生6:由人物的形象来决定。
生7:由人物的情感表达方式来决定。
生8:由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来决定。
师:马尔克斯将儿子的身份模糊化,设计成疑似小偷这一情节,是解读母亲形象和情感的关键所在。它如一把利刃直切入母亲的内心,成为打开文本密码锁的钥匙,让我们体悟到一份特殊的母爱。大家在阅读文本时,要有意识地寻找文本的切入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借助模糊点起文本内燃的光!
通过课堂随机生成的探究过程,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准确地找到文本的切入口,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是进行《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有效途径。从小说的层面来说,本课堂教学巧妙地以儿子“小偷”的身份为讨论契机,探讨了母亲的形象,分析把握了母亲在面对独生子死去之后克制内敛、但敢于冲破世俗道德的伟大情感,明确了小说的主旨;从单元话题知识层面来说,自然融入了“节制”的概念,并讨论了该情感表现方式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由此,《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我们要本着文本与话题并重,能力要在课堂提升的原则,对小说文本要解读巧妙、到位,单元话题要和谐地融入小说文本教学中,学生的能力要在平时的课堂里得到有效的训练提升。这样的教学真正能让学生学有提高,考有提升,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学时间再紧张,教学形式再多样,我们也不能让选修教学在乱花丛中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