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广东2013届毕业生签约率到4月底为止仅有30%,较之2012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形势较2008年更为严峻。
舆论就此称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其实,从2003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一直十分严峻,对于今年就业面临的困境,相关部门也早有预料,可是从我国教育部门、学校应对就业难的措施看,基本的思路是解决一年是一年,把难题往来年推,这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以此思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然是“就业难,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这其中,有两个“泡沫”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就业率泡沫”,二是“学历泡沫”。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数据却越来越好看
近日,针对“最难就业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尚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具体数据,预计签约率将在6月份迎来高峰,签约率数据将会大幅上升,今年将努力不降低高校毕业生最终就业率。
教育部要求全力做好本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当然值得肯定。然而,如果衡量就业工作做得好不好,仅用就业率数据,对大学生的长远就业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回顾过去10多年我国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思路,不难发现,片面强调就业率反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我国高校从本世纪初开始统计并公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随后,就业率既成为评价一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标,也成为一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部和地方政府还将就业率与一校专业的开办直接挂钩,要求就业率连续走低的专业减招甚至停招、停办。
这貌似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引导大学办学与社会需求接轨,可是这种单一的评价,导致高校办学定位出现偏差。从高等教育的定位看,应该有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和实行大众化职业教育的学校。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而实行大众化职业教育的学校,应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为目标,这些学校的办学可以就业为导向,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用就业率数据来评价应用技术学校、职业学校是可行的,而如果用就业率数据评价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则将这些学校也变为职业培训所。结果是,大学偏离本应该有的定位,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另外,在就业率的压力下,一些学校追逐办所谓的热门专业,而放弃对基础学科、专业的坚守,这不但让学校失去办学特色,而且也使学校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失衡。很多在公众心目中十分热门的专业,随着高校的大规模跟风扩招,很快变为冷门。
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十分强调毕业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这种统计要求,意图是引导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却演变为学校的教学为学生的就业让路,很多高校在学生大四这一年基本不开设课程,变为“就业年”,让学生跑人才市场,或进行所谓的“就业实习”,即便还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也给学生求职开绿灯。如此一来,大学教育严重缩水——本科就只给学生三年的教育,而高职学习年限则成为两年。学生的当年就业率或许有所提高,可是由于教育时间缩水,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保障,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并不高,这些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创新创造能力也缺乏,实际上为大学毕业生的长远就业埋下隐患。
在国外,评价大学教育质量很少用就业率数据,而多用校友捐赠数据——毕业校友有多少向母校捐赠,这更能体现一校的教育在学生身上所起的作用,还引导学校关注每一个毕业校友的长远事业发展,而不是把学生送出校门就了事。即便评价就业,也没有初次就业率一说,而是关注学生毕业一年、二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就业情况。
另外,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是由学校自主统计、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考虑到学校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下属”,这种统计、发布机制,让就业率数据缺乏足够的公信力。近年,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一个怪现象,大家感觉就业形势越来越难,可就业率数据却越来越好看,在每年三四月份时,就业率数据还很低,可到了6月,一下子就飙升到70%甚至80%。而这背后,是学校逼学生就业和学生被就业。据媒体报道,今年江西一高校就规定,如果学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还没有交上就业协议,就不允许参加第一轮论文答辩。
这样得到的数据,只会制造表面的繁荣,会对就业的决策产生误导(一些就业决策就是以就业率数据为基础的),也影响对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根本因素的治理。在不少领导看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虽难,可一抓就业率数据不就上去了吗,因此当初提到的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消除就业歧视等,也就不再提及,直到来年,又采取同样的招数应对就业难。
笔者担心的是,在教育部“今年将努力不降低高校毕业生最终就业率”的要求下,今年的最终就业率数据也会很好看,教育部门、学校随之宣布取得应对“最难就业年”的成功,可数据并不等于实际就业情况,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围着就业率数据转,而应直面造成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采取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
699万大学毕业生有多少货真价实
与其说我国有699万大学生毕业,不如说我国颁发出699万张大学文凭。没有培养质量做保障的大学文凭,只是“文凭泡沫”,手持如此文凭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并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进一步为未来的学生创造有效需求。而分析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做法,可以说,一直在制造“学历泡沫”,包括为解决就业制造新的“学历泡沫”。
调查显示,在眼下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中,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这类专业的遇冷,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盲目扩招。近年,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远大于理工专业,这是因为举办理工科专业需要实验设备、专任教师,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而举办人文社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成本小、更容易。这种功利的办学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只注重规模,而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由于这些专业招生、培养规模增长迅猛,而社会需求无法跟上,就业难是注定的。 多年前,对于高校的盲目扩招,社会舆论就提出质疑,但是当一校开设一个新专业,并启动招生之后,要遏制这种势头,十分艰难。对学校来说,缩小招生规模,既影响学校的学费收入,也影响老师的饭碗,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主动减少招生的;对地方政府来说,如果这所学校是一本或者二本招生,缩小招生规模,直接影响到当地的一本升学率、二本升学率。就这样,一些就业情况不乐观的专业,依旧大规模招生。
而与大学生就业难相随的,还有日益升温的考研热。今年,我国考研人数达到180万。有舆论批评大学生选择考研很盲目,没有学术理想,只把考研作为就业的避风港。的确,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完全是出于无奈——无法找到工作,只有把考研作为一条出路,更何况,在“学历社会”,高学历者得到的发展机会要比低学历者多。有意思的是,教育部门和高校也把研究生教育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出路之一,虽然研究生培养质量遭遇质疑,可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走高。这是典型的“延迟”就业难的做法,在最初几年,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部分大学毕业生可以推迟两年、三年再找工作,可是时间一久,这些学生一旦走向人才市场,积累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如果这种发展教育的思路不变,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此后若干年,年年都会是最难就业年。
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教育部还发文要求直属高校在招聘时,不得限定“985”“211”高校,这被认为是为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就业环境。笔者不认为这一规定能在高校招聘用人时得到贯彻,最多起到把“明规则”变为“潜规则”的效果——有学校以前明目张胆地提到要招“985”“211”高校毕业生,现在则在招聘过程中暗中执行这一规定。把大学分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才是制造就业不公平的根源所在,如果教育部门要倡导就业公平,就应该清理一系列教育歧视性政策。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的分层次、分等级密切相关。首先,这让很多大学只在乎自己的层次、等级,却不关注办学质量和特色,一所学校公关政府部门把自己升格为一本招生,远比在二本层次踏实办学得到的实惠多,如招生分数马上就可以提高。其次,这把学生上大学的追求引导为在乎学校的学历、身份,而不是获得货真价实的教育,我国一些二本院校、三本院校现在沦为考研基地,以及一些高职院校把学生专升本作为办学目标,这种办学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吗?
所以,眼下的最难就业年,从未来发展分析,还不是最难。面对就业难,不能再制造新的就业率“泡沫”和学历“泡沫”,而该是让这些“泡沫”破灭的时候了,只有去掉这些“泡沫”,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才有可能好转。
责编:赵 东
舆论就此称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其实,从2003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一直十分严峻,对于今年就业面临的困境,相关部门也早有预料,可是从我国教育部门、学校应对就业难的措施看,基本的思路是解决一年是一年,把难题往来年推,这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以此思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然是“就业难,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这其中,有两个“泡沫”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就业率泡沫”,二是“学历泡沫”。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数据却越来越好看
近日,针对“最难就业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尚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具体数据,预计签约率将在6月份迎来高峰,签约率数据将会大幅上升,今年将努力不降低高校毕业生最终就业率。
教育部要求全力做好本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当然值得肯定。然而,如果衡量就业工作做得好不好,仅用就业率数据,对大学生的长远就业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回顾过去10多年我国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思路,不难发现,片面强调就业率反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我国高校从本世纪初开始统计并公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随后,就业率既成为评价一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标,也成为一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部和地方政府还将就业率与一校专业的开办直接挂钩,要求就业率连续走低的专业减招甚至停招、停办。
这貌似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引导大学办学与社会需求接轨,可是这种单一的评价,导致高校办学定位出现偏差。从高等教育的定位看,应该有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和实行大众化职业教育的学校。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而实行大众化职业教育的学校,应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为目标,这些学校的办学可以就业为导向,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用就业率数据来评价应用技术学校、职业学校是可行的,而如果用就业率数据评价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则将这些学校也变为职业培训所。结果是,大学偏离本应该有的定位,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另外,在就业率的压力下,一些学校追逐办所谓的热门专业,而放弃对基础学科、专业的坚守,这不但让学校失去办学特色,而且也使学校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失衡。很多在公众心目中十分热门的专业,随着高校的大规模跟风扩招,很快变为冷门。
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十分强调毕业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这种统计要求,意图是引导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却演变为学校的教学为学生的就业让路,很多高校在学生大四这一年基本不开设课程,变为“就业年”,让学生跑人才市场,或进行所谓的“就业实习”,即便还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也给学生求职开绿灯。如此一来,大学教育严重缩水——本科就只给学生三年的教育,而高职学习年限则成为两年。学生的当年就业率或许有所提高,可是由于教育时间缩水,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保障,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并不高,这些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创新创造能力也缺乏,实际上为大学毕业生的长远就业埋下隐患。
在国外,评价大学教育质量很少用就业率数据,而多用校友捐赠数据——毕业校友有多少向母校捐赠,这更能体现一校的教育在学生身上所起的作用,还引导学校关注每一个毕业校友的长远事业发展,而不是把学生送出校门就了事。即便评价就业,也没有初次就业率一说,而是关注学生毕业一年、二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就业情况。
另外,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是由学校自主统计、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考虑到学校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下属”,这种统计、发布机制,让就业率数据缺乏足够的公信力。近年,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一个怪现象,大家感觉就业形势越来越难,可就业率数据却越来越好看,在每年三四月份时,就业率数据还很低,可到了6月,一下子就飙升到70%甚至80%。而这背后,是学校逼学生就业和学生被就业。据媒体报道,今年江西一高校就规定,如果学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还没有交上就业协议,就不允许参加第一轮论文答辩。
这样得到的数据,只会制造表面的繁荣,会对就业的决策产生误导(一些就业决策就是以就业率数据为基础的),也影响对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根本因素的治理。在不少领导看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虽难,可一抓就业率数据不就上去了吗,因此当初提到的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消除就业歧视等,也就不再提及,直到来年,又采取同样的招数应对就业难。
笔者担心的是,在教育部“今年将努力不降低高校毕业生最终就业率”的要求下,今年的最终就业率数据也会很好看,教育部门、学校随之宣布取得应对“最难就业年”的成功,可数据并不等于实际就业情况,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围着就业率数据转,而应直面造成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采取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
699万大学毕业生有多少货真价实
与其说我国有699万大学生毕业,不如说我国颁发出699万张大学文凭。没有培养质量做保障的大学文凭,只是“文凭泡沫”,手持如此文凭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并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进一步为未来的学生创造有效需求。而分析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做法,可以说,一直在制造“学历泡沫”,包括为解决就业制造新的“学历泡沫”。
调查显示,在眼下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中,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这类专业的遇冷,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盲目扩招。近年,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远大于理工专业,这是因为举办理工科专业需要实验设备、专任教师,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而举办人文社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成本小、更容易。这种功利的办学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只注重规模,而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由于这些专业招生、培养规模增长迅猛,而社会需求无法跟上,就业难是注定的。 多年前,对于高校的盲目扩招,社会舆论就提出质疑,但是当一校开设一个新专业,并启动招生之后,要遏制这种势头,十分艰难。对学校来说,缩小招生规模,既影响学校的学费收入,也影响老师的饭碗,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主动减少招生的;对地方政府来说,如果这所学校是一本或者二本招生,缩小招生规模,直接影响到当地的一本升学率、二本升学率。就这样,一些就业情况不乐观的专业,依旧大规模招生。
而与大学生就业难相随的,还有日益升温的考研热。今年,我国考研人数达到180万。有舆论批评大学生选择考研很盲目,没有学术理想,只把考研作为就业的避风港。的确,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完全是出于无奈——无法找到工作,只有把考研作为一条出路,更何况,在“学历社会”,高学历者得到的发展机会要比低学历者多。有意思的是,教育部门和高校也把研究生教育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出路之一,虽然研究生培养质量遭遇质疑,可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走高。这是典型的“延迟”就业难的做法,在最初几年,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部分大学毕业生可以推迟两年、三年再找工作,可是时间一久,这些学生一旦走向人才市场,积累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如果这种发展教育的思路不变,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此后若干年,年年都会是最难就业年。
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教育部还发文要求直属高校在招聘时,不得限定“985”“211”高校,这被认为是为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就业环境。笔者不认为这一规定能在高校招聘用人时得到贯彻,最多起到把“明规则”变为“潜规则”的效果——有学校以前明目张胆地提到要招“985”“211”高校毕业生,现在则在招聘过程中暗中执行这一规定。把大学分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才是制造就业不公平的根源所在,如果教育部门要倡导就业公平,就应该清理一系列教育歧视性政策。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的分层次、分等级密切相关。首先,这让很多大学只在乎自己的层次、等级,却不关注办学质量和特色,一所学校公关政府部门把自己升格为一本招生,远比在二本层次踏实办学得到的实惠多,如招生分数马上就可以提高。其次,这把学生上大学的追求引导为在乎学校的学历、身份,而不是获得货真价实的教育,我国一些二本院校、三本院校现在沦为考研基地,以及一些高职院校把学生专升本作为办学目标,这种办学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吗?
所以,眼下的最难就业年,从未来发展分析,还不是最难。面对就业难,不能再制造新的就业率“泡沫”和学历“泡沫”,而该是让这些“泡沫”破灭的时候了,只有去掉这些“泡沫”,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才有可能好转。
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