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祥明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won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月陶坊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陶都路龙背山麓,是专业研究现代陶艺与紫砂文化的陶艺工作室。
  陶坊主人尹祥明,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习艺,1985年从事紫砂陶艺、雕塑的创作,师从徐秀棠先生,后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8年创建宜兴日月陶坊,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业陶艺家。
  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大型紫砂陶艺展。入选“陶瓷的国度一一中国当代陶艺出国巡回展”,在全国性的陶艺创作评比中多次获奖,作品被文化部、中国历史博物馆等收藏,并入编《中国现代陶艺家》、《中国当代陶艺》、《中国当代美术家图录》光盘版,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专题一一“中国当代陶艺先锋”。协助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中国紫砂》八集电视片——《紫泥春华——当代精英》。
  2003年应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邀请,参加中国雕塑家欧洲考察团出访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比利时、希腊等国。出版专集“当代中国紫砂陶艺名家——尹祥明作品集”。
  在陶都宜兴,有一家日月陶坊,主人是紫砂陶艺名家尹祥明。我在朋友们的陪同下仔细参观了陶坊陈列的很多作品,然后题写了十个字“且捧五色土,烧得日月魂。”
  这是我的评价,也是我的希望。
  尹祥明有传统陶艺的厚实功底,他曾是宜兴陶艺界最年轻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表明我国前辈专家对他的充分肯定。看他的作品,精细的工艺中总是透露着无法遮掩的大气和雅致,这便是长年的传承、历史的结晶。
  尹祥明已经具备足够的条件成为紫砂陶艺界的一名杰出的传人。但是,对此他并不满足,他觉得陶艺应该接受更新的时代信号,让历史的结晶和当下的创新融合在一起。他说:“顾景舟这样的一代大师已经把传统紫砂陶艺从材质、工艺、气质等方面推进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新的一代如果只是亦步亦趋,就会使这门伟大的东方工艺停滞。停滞,看似尊重前辈,其实却是前辈的不肖子孙”。因此,他大胆地摸索创新的路程。
  


  


  他从现代雕塑获得启发,探寻紫砂陶艺另一番表情达意的审美功能。他开始建立新的紫砂语汇,开拓陌生而可爱的造型空间。陶艺在他手上,渐渐变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创造,而且越来越增加了新的可能。
  他本来就有很好的水墨画功底,又熟悉国际间的艺术走向,这使他的创新具备了更多的资源和想象力。他在紫砂陶艺上是一个技术全面的“多面手”,这又使他的创新具备了整体联动性。正因为这些有利因素,他的作品广受人们欢迎,而且与国际陶艺界亲密呼应。
  


  


  尹祥明立足传统、大胆创新的实践,其实也是中国其他传统文化遗产应该努力的方向。他的探索,具有广泛的启发性。在前面的路途上,他还会遇到新的关隘、新的难题、新的挑战,我相信他一定能沉着应付,勇往直前。他还那么年轻,正可谓前途无量。中国大量的传统工艺能够遇到一大批像尹祥明这样的年轻生命,也必然会焕发新的光彩。
  是为祝祈。
  ——余秋雨
其他文献
王一明,1959年生于辽宁省抚安市,毕业于中央美院贾又福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区艺术中心设有天心美术馆王一明创作工作室。  1991年-2007年先后在北京、山东等地举办个人山水画展九次。  1991年-2007年作品参加首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厅展”,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第二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中国青年艺术家精品展”等全国重大展,学术邀请展览、艺术家提名展三十余次。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先生们、朋友们:  非常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我安排的这次捐赠仪式,也非常感谢诸位嘉宾的光临。  回顾本人九十余年的生活道路与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禁不住百感交集。深深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关怀,深深感谢各级领导和亲朋好友对我的厚爱和帮助。  我这一辈子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教书;二是作画。对这两件事,我全力以赴,鞠躬尽瘁,不敢懈怠,到如今总算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
期刊
初夏的赣州,在经历严冬的冰雪灾害后,万木又生发出一片郁郁葱葱,无论是半边的树枝,抑或是半截的树干,都勃发出新一轮的绿,流动着生的气息。  注定要与岑其相遇,因为从岑其的画中发现我们对赣州有一分相同的情结;也注定会去感受岑其,因为在他的诗中我们有着共同的心颤。 走进岑其的诗文,就像进入了一条长得无边的心灵意识流,时而在顶端,一片阳光明媚,柔风轻荡;时而在底谷,沉闷闭阙,孤独无恃。岑其的诗在解读着他
期刊
中安太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继3月13日成功举办了2006年春季首届书画艺术品拍卖会后,经过长时间筹备,精心准备了2006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此次拍卖会与上届相比,内容上更加丰富,增加了油画、古籍两大专场,共精选了1300余件佳作,所有拍品将于9月8~9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二楼进行预展。  本次书画专场在征集拍卖品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位资深藏家的鼎力支持,他们提供了大量珍藏多年的精品,因此本专场才能汇集
期刊
创作心语  我的毕业创作《通往春天》从选题确定到正稿创作,足足花费了四五个月时间,可以说经历了一个痛苦蜕变的过程,其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才能体味。创作的初期在选题上我就变换过几次,最后选定了西藏风情题材,画面是一组藏族大家庭在阳光下踏步向前迈进的场景,喻示着在改革开放的现代中国,藏族同胞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正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通往春天的路程当中。    选题确定后,在田老师严格的指导下,
期刊
我喜好远行,所以去过许多地方。离开都市的喧嚣繁华,去自然中贪婪地呼吸一下空气的纯净,我一直在追随这种奢侈的向往。田间地头的笑语,淡淡泥土的清香,静静流淌的小溪,在袅袅升起的炊烟中淹没……任凭它快意地覆盖都市的记忆。在这仿佛停顿的时光中,人与山一样安详,与水一般清澈。一缕暖阳把人从留恋的睡梦中轻轻唤醒,于是山里开始增添几许和谐的色彩。山村风起的日子,聆听着疏风细雨鸣蛙,远处雾岚升起,环抱着碧树青烟红
期刊
我与陈浩有一段缘分,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与我通信谈论书法艺术问题,我感到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善恩的青年。后来得知他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熏陶,尤其是他的外祖父,浙江著名的书画家陈尧山先生对他的言传身教,又曾向篆刻家毕茂霖(字民望、邓散木高足)学习篆刻,这些经历和他后来成为8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那一批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中的一位佼佼者,是有重要关系的。这不仅表现了他在传统功力上受到的严格基础训练,更重要的是他
期刊
伍海成,1946年生于广东顺德。曾任广东省中小学美术书法教研会副会长、佛山地区(市)中小学美术书法教研会理事长、佛山地区中小学美术乡土教材副主编、佛山市第八、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顺德市(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广东省委委员、民进顺德市(区)委会副主委。  现为中国美术教研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佛山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顺德美协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顺德晚晴书画会会长。196
期刊
王鹏飞,莆田市涵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曾获中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世界教科文卫组织首批特殊贡献金色勋章,中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他的作品被国际文人画家总会评审为极品并致最高荣誉奖状,中国文联等评发给其特别等级国家级作品资格认定证书。2003年中国邮政明信片《中国书画百杰王鹏飞作品选》正式发行。《微风》入选中法文化年“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并被法国巴黎
期刊
张世刚,1958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市。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现受聘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张荣庆书法艺术工作室。自1986年起,书法作品连续入选全国第三、五、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五、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并获第五届中青展金奖、全国首届、二届楹联书法大展,并获二届金奖、获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大展金奖、入展首届全国兰亭书法奖作品展。  19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