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维持中小学课堂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我国对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也面临着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本文围绕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针对性地给予分析和解决,为提升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032-02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动控制能力、心智思维等都未成熟,学生在生活、学习、情绪、情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扰普遍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的作用就需要全面发挥出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以正确向上的心态去学习。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导师来进行引导,特别是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遇到的事情增多,学生的心理、心智也在慢慢地成长,就更需要有人给予合理的引导。班主任在中小学阶段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及时地为学生解答疑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促进学生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问题。
二、目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观念比较滞后,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班主任对学生成绩的关注是重点。一方面是个别学生的成绩好坏,一方面是全班同学的成绩走势或特定科目的成绩状况。这种单纯以成绩为目标和衡量标准的教学管理观念落后,不适应我国的新型人才战略。
2.班主任工作理想化、简单化。很多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不够客观,偏向于以想当然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且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较为单一,学习成绩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就惩罚批评,成绩有所进步就表扬称赞,忽略了对学生的成绩、情绪、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的深层关注,导致一些学生的潜在心理问题或情感问题不能得到关注和解决,对学生快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3.丢弃了传统的好方法,老师与家长的沟通问题,讯访代替家访。传统的家访形式是学生、老师和家长的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师生家长之间的距离,解决问题更方便,也便于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然而现在的讯访形式却抛弃了传统的家访的优势,让学生老师和家长无法面对面解决问题,不利于老师全面了解情况,使得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存在不对称和不兼容现象,影响了教育效果。
4.教育理论素养较低,难以满足学生教育要求。中小学班主任在教育理论素养上的欠缺主要表现为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教育理论的运用也偏低。班主任不能按照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助,使得教育教导工作有失科学和准确,对学生的工作难免出现弊端和不利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5.心理学知识欠缺,无法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和心理心智的不成熟,在学习生活中很容易遇到心理问题。然而很多班主任在心理知识上却有很多欠缺,不懂得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6.存在差别对待学生现象,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在中小学教育辅导过程中,很多班主任会根据个人喜好和学生成绩的好坏进行区别对待。很多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比较守纪律的学生包容性和关注度更高,而对成绩不好或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则缺乏应有的关心。
三、解决对策
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班主任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对其教育辅导工作有直接影响。班主任要注意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和知识学习,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辅导。
2.改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朋友。在与中小学生的交流中,班主任要尽量改变以往的形象和身份,以一个朋友的角色出现,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能够推动学生积极向老师寻求帮助,促进相互之间的良好沟通。
3.做好沟通工作,协调好各方关系。班主任在中小学的辅导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关注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要注意调节各科目老师、家长、学生和自己等多个方面的关系。要尝试以良好的沟通为媒介和渠道推动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互为辅助、互为支持,提高教学效率,最大程度地避免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缺陷和不足。
4.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管理理论,做到与时俱进。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发展和现代中小学生在学习状态、心理状态、情感状态、情绪状态方面的演变,班主任的很多教学思路已经过时了。班主任要注意紧跟时代发展学习新鲜的教育理论,学习心得教学模式和经验,以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和思想开展工作,促进教学成果的良性发展和提高。
5.从细微处关心学生,做到以学生为本。中小学生的心理和感情上有很多细腻的表现,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情感。班主任老师要善于从细节入手,观察学生的细微情感流露和情绪表现,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找到辅导工作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辅导教育工作。
6.对自身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会对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在言谈举止、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风气。
结语:
班主任老师在中小学的辅导教育工作中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才能提升教学效果。班主任要大胆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向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机构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揭水平,马红宇,周宗奎,陈继文.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2]陈小娅.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J].人民教育,2007,(23).
[3]向祖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导刊,2010,(06).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032-02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动控制能力、心智思维等都未成熟,学生在生活、学习、情绪、情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扰普遍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的作用就需要全面发挥出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以正确向上的心态去学习。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导师来进行引导,特别是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遇到的事情增多,学生的心理、心智也在慢慢地成长,就更需要有人给予合理的引导。班主任在中小学阶段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及时地为学生解答疑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促进学生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问题。
二、目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观念比较滞后,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班主任对学生成绩的关注是重点。一方面是个别学生的成绩好坏,一方面是全班同学的成绩走势或特定科目的成绩状况。这种单纯以成绩为目标和衡量标准的教学管理观念落后,不适应我国的新型人才战略。
2.班主任工作理想化、简单化。很多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不够客观,偏向于以想当然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且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较为单一,学习成绩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就惩罚批评,成绩有所进步就表扬称赞,忽略了对学生的成绩、情绪、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的深层关注,导致一些学生的潜在心理问题或情感问题不能得到关注和解决,对学生快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3.丢弃了传统的好方法,老师与家长的沟通问题,讯访代替家访。传统的家访形式是学生、老师和家长的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师生家长之间的距离,解决问题更方便,也便于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然而现在的讯访形式却抛弃了传统的家访的优势,让学生老师和家长无法面对面解决问题,不利于老师全面了解情况,使得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存在不对称和不兼容现象,影响了教育效果。
4.教育理论素养较低,难以满足学生教育要求。中小学班主任在教育理论素养上的欠缺主要表现为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教育理论的运用也偏低。班主任不能按照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助,使得教育教导工作有失科学和准确,对学生的工作难免出现弊端和不利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5.心理学知识欠缺,无法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和心理心智的不成熟,在学习生活中很容易遇到心理问题。然而很多班主任在心理知识上却有很多欠缺,不懂得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6.存在差别对待学生现象,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在中小学教育辅导过程中,很多班主任会根据个人喜好和学生成绩的好坏进行区别对待。很多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比较守纪律的学生包容性和关注度更高,而对成绩不好或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则缺乏应有的关心。
三、解决对策
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班主任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对其教育辅导工作有直接影响。班主任要注意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和知识学习,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辅导。
2.改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朋友。在与中小学生的交流中,班主任要尽量改变以往的形象和身份,以一个朋友的角色出现,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能够推动学生积极向老师寻求帮助,促进相互之间的良好沟通。
3.做好沟通工作,协调好各方关系。班主任在中小学的辅导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关注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要注意调节各科目老师、家长、学生和自己等多个方面的关系。要尝试以良好的沟通为媒介和渠道推动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互为辅助、互为支持,提高教学效率,最大程度地避免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缺陷和不足。
4.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管理理论,做到与时俱进。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发展和现代中小学生在学习状态、心理状态、情感状态、情绪状态方面的演变,班主任的很多教学思路已经过时了。班主任要注意紧跟时代发展学习新鲜的教育理论,学习心得教学模式和经验,以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和思想开展工作,促进教学成果的良性发展和提高。
5.从细微处关心学生,做到以学生为本。中小学生的心理和感情上有很多细腻的表现,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情感。班主任老师要善于从细节入手,观察学生的细微情感流露和情绪表现,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找到辅导工作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辅导教育工作。
6.对自身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会对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在言谈举止、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风气。
结语:
班主任老师在中小学的辅导教育工作中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才能提升教学效果。班主任要大胆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向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机构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揭水平,马红宇,周宗奎,陈继文.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2]陈小娅.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J].人民教育,2007,(23).
[3]向祖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导刊,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