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光笔记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嘴领手,以手领身,以身领腿。最后以身领头、手、脚等五腕。
  所谓夺中者,即挂拨敌我双方中间之竖线,敌身如横竖两张弓,这一竖线似贴在敌身上的竖弓之弦,敌无活动空间,而我却处处游刃有余。
  我之胸骨如盖掀起,才能开我心肺,气舒心而不惊,动身不动心,才能气阔整体,气势雄阔才能产生精神,才能有呼吸弹力。气阔整体而生神,神如气中之细藤,断而连之,又似伞内之骨架,相互联通而波涌连动。
  形廓要打碎。融化于自然,意方能不拘不滞,是谓形简、意骸、神纵也。
  整体气势与外界气势合一,谓天人合一。以天人合一之势叼含敌方。
  撑抱劲者,以嘴叼撅敌方之感觉,全身处处含此劲道,才为六方浑圆,才能有六方预应力能。
  道者,恒也,反世俗者也。景能随情移者,是谓道通也。禅者,体验也。悟者,心情轻松也,世俗无羁也,事不上心也。空者,万有也,齐全也,无常永变也。无者,多而不及顾也。心理能改变生理,生理能改变心理,生理与心理互调而能起作用是谓懂拳也。心知不等于身知,了心处处无,了性处处有。然,心诚却能把虚落到实处,把意化为实有,这是用意念的宗旨。
  拳学的最高形式,应该是末梢神经的本能恢复。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廓落虚空绝玷瑕,一轮明月散秋江。风掠烟沙芦拥雪,雾横野渡秋水涵。
  今是明非空常变,万事都在过程中。
  腰胯好似横着的一椭圆气囊,八臂六腿插于其上,如立体“米”字,敌方也要如此,只是立体“米”字中心处比我的高。以嘴叼的撑抱劲,把敌引进我神意所摄的丈余直径圈内,敌方的尾部下垂成一条腿,这样敌方好像成了三条腿的三角形了,我的撑抱劲在圈内要顾及敌方的三角形之前后厚度,此谓穿透力,挂拉敌三角相连的中线,敌方三角身形即跌飞。
  鸟的站立,尾之下垂,成三角状,从其两条腿当中拢其尾,必制而跌之。反之我身似鸟,尾成三角,支身稳妥,旋转自如也。敌我如两鸟相争也。我之腰部似绳系大石于身后深井中,以我踝部撬敌脚底,形成上兜下坠的趟泥步,是五腕力中的脚腕力,挑担力、虫行步也应在此体会。三角形身躯与五腕互耍,是大成拳劲力结构。上控下发较为得劲。
  所谓按轮打轴者,即利用手推独轮车的十字与三角形的结构,控制其轮,打其轮轴处,使三角形车身翻跌而出。
  取水的辘轳,当水桶在其三条腿中间时最容易跌翻。骨如竹竿肉似泥,手与衣袖的相互,能使梢节沉重,脚部皆然。电工在电线杆上的“得劲”是梢紧身松的很好比喻。竹影扫地尘不动,月光穿潭水无迹。竹影乱清风,还是清风乱竹影,人说是心动,睡熟了怎么还动,应该是道动。
  敌方中线在其脊柱内壁。盘坐而起的腿形就是技击桩的腿形,两胯要松,两脚要灵,都要有撑抱劲。
  练时重神,用时重意。练时神顾八方,用时注重一方。意中之形是有诸多空白与未定性的抽象空间,像“哈哈镜”能变幻出很多超越出相对时空的绝对道象。几个意形的相互颠倒组合就能超越自我,禅学谓“三读十如是”。
  在虚无处求实际,无力处求有力。
  所谓“无意”者,是在抽象中产生的,抽象是在象与非象中产生的。象与非象是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产生的,而有意与无意之间又是在神顾八方中产生的,故此,无意是拳学的终极关怀。王选杰恩师的禅学教学法门,好似作诗,他题上联,让我答下联,有时反问我,拶我本性,在悟理中达到不练而自练的效果,一旦开窍,理功同长,如果先说明白了,你就不练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穷尽所有思维,就会有新的思维产生。
  虎头刀手,主要体现在虎嘴的叼撅劲上,即撑抱劲上,是谓控制中回挂反弹打法。摔牛和马,意要把其鼻或嘴拧插到其四条腿当中,技击时人也是一样,要以鼻为中。
  起拔桩者,敌方垂臂并立我前,我腿不打弯,伸双手掐抱敌下垂的上臂,利用其三角线相合相撬,以我手腕与踝的撅力,把敌方掐起,此谓易筋经的练骨膜之法,能舒肝气,能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和腿抽筋及岔气。
  有人要花大钱买王芗斋的拳学心得,王芗斋老先生近于其人耳边说:“我不要你钱,但要告诉你真言,那就是站桩去、傻站桩。”这句话一出,成了大成拳中的一句口头祥了。
  古人云:“真言不美,要言不繁。”真心的话,往往无法说得很好,而很重要的话却也只是几句而已,“站桩去”的意境是审美意趣构造之境,虽然“站桩去”才短短三个字,但在于它以“站”融“禅”,也在于它以“禅”融“拳”。大成拳和禅宗,都是由儒、释、道文化意境所组成的巨大背景,它们的立意都是“明心见性”、“境由心生”。境者,意中之境也。意者,心之所造也。境者,又是意之所造也。当我们把它区分为站桩就是站桩,而并无儒、释、道内涵延伸时,已然打碎了它浑然一体的意境之本身。
  禅认为,未悟之前,山是山,水是水,但悟前悟后,自心对山水的感受已有了不同的变化,悟前的自心是有执有累的,悟后的自心却无执无累,因而是自由的境界,愉悦的意境。“站桩去”不仅是创作论,更是体验论,是建于其禅宗体味方式的经验论。谈到意境,许多人认为就是情景相融,但情于景的妙合并非意境之本身,只不过是构成意境的充分必要条件。“站桩去”这句名言是境生象外的,是得于心会以意的,又是非他人之所能自言的禅机,只能通过体悟才能有知,所以“站桩去”离开了作为过程的建构活动,离开了习者的积极参与和创造,离开了亲身体验,就失去了“站桩去”意境构成的一个根本基点。
  从实象到意中之象再到象外之象,并未完成大成拳境或者说“站桩去”的生成之路,只有在类似“无”字禅意境中,才能体现大成拳的终极关怀。
  虚外另有虚,此虚将习者不断的带进世界的本原,除时空之外,还表现了第五度空间,大成拳家的追求也就在于此。大成拳家旨在创造一种生命得以存在的灵性空白,这个虚外之虚,体现着空白与未定性的最哲学化蕴涵,也正好诠释了“站桩去”第五度空间的意境所在,却同时又是最世俗五羁的日常生活。大成拳后起之秀的王选杰恩师,由“站桩去”引伸开去的“禅拳不二”,实在是一种智慧的境界,他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形式“站”,与禅宗最高境界的追求“开悟”结合了起来,禅美的意境因生命境界而更放其异彩,“站桩去”终于在禅化、道化、儒化和诗化的人生中,找到了存在的意义和栖居之归宿。
  智慧在电光石火的刹那间被文字所捕捉,万事万象都存在着一定的空白与未定性,文字虽然不能永缚智慧的火光,然文字也有它的空灵之性,它那韵外之至,音外之旨,将终极关怀着智慧的光芒。余在2010年摘已于1990年所作的心光笔记,是向《精武》杂志祝嘏献礼,祝精武全体同仁,身心健康,六时吉祥,事业有成,福慧双圆!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可锻炼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对学好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教学和复习中,首先要扎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
现代人大多认为太极拳像一种健身功法,觉得练太极拳的多数是一些年龄大的人,年轻人不太喜欢练,更有甚者觉得年轻人练太极拳是不可思议的事,这说明现代人对太极拳的认识还很不够。
【摘要】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环境,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可以看出,环境对文明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同时,人类受大自然的启迪,创造出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也有很多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用来感恩大自然对人类的无限馈赠,正如社会学派代表人物豪塞尔所说:任何真正的艺术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独特解释,它通过迂回的方式最终把人们引向现实。  【关键词】音乐;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J61 【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团学工作组织应直面机遇和挑战,解决问题和不足。文章提出了在团学工作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对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内涵化,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嵌入化,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素养,实现创新创业活动的普及化,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专业化。  [关键词]创新创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 团学工作  [作者简介]郑庆秋(1979- ),
期刊
三、中央国术馆教务处与学生训育处揭秘公元1971年的夏季,笔者(即本文作者范克平)在跟随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一等教习(正教授职)罗玉老师学练传统武术之时,曾多次听闻其言及:“中
从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太极拳运动开始,我就同太极拳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小时候身体瘦弱,不爱运动,武术更是从未沾过边。我是个性格急躁的人,听朋友介绍太极拳是较好的健身运动,不仅可以祛病健身,还能防身御敌,我便耐着性子去学起了太极拳。很快学会了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经过近半年的太极拳运动,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了,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我也越来越喜欢太极拳了。当时我还不太了解太极拳的原理,对太极拳运动的理解也有一
[摘要]文章指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服务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心理支持为主线,以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持久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文化营造、环境创设、危机干预”为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发展服务型 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叶星(1982- ),女,浙江慈溪人,浙江
我是重庆人,小时候逢年过节都要到山里面的道观祈福,周围云雾缭绕,山水相映,一片祥和。常常看见有道长在道观前走拳,动作缓慢似静似动,即使有人在他面前嬉戏、和他打招呼,他也都不予理会。此情此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我发自内心的崇敬、向往。我18岁时,进入江西中医学院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仍很感兴趣,尤其是禅道、武术、医学。在大学期间,我加入了学校的武术协会,主要练习少林拳械,虽然时常受些小伤,但始终没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