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呵护你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年龄,应该是扯着妈妈的围裙,等待即将上桌的可口饭菜;应该是缠着父母,撒着娇买下心爱的玩具;应该是遇到烦恼,向慈爱的爸爸妈妈尽情倾诉。可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使他们感到父母之爱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他们只能每天在村口守望,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爸爸妈妈。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一个人徘徊在街头及其他地方,人们就给他们起了一个时尚而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而在广大城镇和农村出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正广泛地存在并日益暴露出严峻的社会问题。
  留守的孩子:你在家乡还好吗?
  父母不在身边,一些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同时,留守儿童也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2004年公安部有个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即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非常同意“我经常感到孤独”的留守儿童有10.5%,非留守儿童为7.5%:另有21.3%的留守儿童认为常受人欺负,而非留守儿童认为常被欺负的为16%。由此可见,父母外出,一定程度上还是使留守儿童的安全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调查显示,有69.8%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会和照顾我的人说说”。在教育态度方面,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这说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委托监护人难以尽到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责任。同时,由于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缺乏寄宿条件或条件相当艰苦,使学龄留守儿童分散寄养多于集中寄宿,管护形成空挡,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呈现较大差距。荆州市妇联一项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倒数几名的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荆州市某中学班主任在对留守儿童家访后感叹道:“他们回到家就打游戏、看电视,如果爷爷奶奶不允许,他们就哭闹。父母不在身边,老人也不忍多说,只能放任孩子。”荆州市三义街社区干部说:“我经常看见社区里的爹妈不在身边的小孩们放学后就在街上打闹,有的小小年纪嘴上就叼着烟,看到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隔代教育尤为突出。祖辈们对孩子往往十分溺爱,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难以严厉管教。再者,祖辈们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更不懂得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上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地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责任。而寄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家庭教育则更加薄弱。
  此外,留守儿童的卫生健康保障,尤其是在涉及留守儿童的疾病预防以及非疾病类的体质发育检测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当问到“留守的孩子,你在家乡还好吗?”的时候,我们心中更多的是深深的忧虑。
  留守的孩子:你是父母最痛的牵挂!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留下来陪你每个春夏秋冬。你要相信我,再不用多久,我要你和我今生一起度过……”这是某位流行歌手献给因忙碌工作而不能照看孩子的父母的歌,其中透露出父母的无奈。
  “爸爸没文化,只能出来打工赚钱,为的是能让你好好学习”。远离了孩子的父母们往往认为物质上的丰裕就是幸福,往往习惯用金钱来弥补愧疚,往往会给孩子大量的零花钱。而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手里过多的零花钱往往进一步助长了他们的不良习气。这种监护权的缺失和畸形补偿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形成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孩子,再苦再累的活也愿意干”。而留守儿童对父母往往情感淡薄,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甚至对于父母的印象就是父母生活的某个城市的名字。当然这是情有可原的。据《中国妇女报》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日前发布的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31%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家1次,21.4%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家1次;47.9%的儿童从来没有随父母在城里生活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有84.8%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10.3%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5%左右的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对孩子缺少关爱,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致使大多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缺乏沟通,对父母产生了隔膜感。松松是荆州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三年了,爸爸在前年回来过一次。当今年妈妈第一次回来的时候,松松竟然将妈妈拒之门外,不让她进家门。
  不少父母都把工作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业,这本没有错,但教育孩子却是一辈子的事业。父母赚钱是为了啥,仅仅是为了吃穿住行?不!都是为了孩子,父母重视了孩子的物质营养,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精神营养。
  而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营养莫过于与孩子共同生活了。这或许是千百万外出务工父母们共同的心愿。这个心愿在当前看来还比较遥远,还有待于深入户籍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为外地务工子女的教育提供政策便利。
  据2005年的调查显示,中国的留守儿童超过了2000万。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城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留守儿童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
  当体会到“留守的孩子,你是父母最痛的牵挂”的时候,我们心中有的只是一份美好的期盼。
  留守的孩子:拿什么来呵护你?
  近来关于留守儿童的案件逐渐增多。2007年7月13日,沈阳警方一举端掉了一个胁迫未成年人卖淫的团伙,成功解救出5名少女,她们都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对2006年以 来所办理的62起强奸、猥亵儿童案件统计发现,针对留守女孩的性侵犯案件共21起,占34%。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也有所增长,凸现了外出打工和子女教育的矛盾。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我们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他们筑就温馨的避风港。如开展警示教育,改变父母外出方式。充分利用“空巢”家庭外出务工返乡时节,开展现身说法警示教育活动。让父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双双出门打工,而是一人外出打工,一人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对于家有学龄儿童的父母来说,尤其如此。同时,还应该推广家庭教育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意识。学校和社区应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联系,推广家庭教育方法,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让外出打工的父母经常和孩子联系,经常和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老师一道教育孩子,促进其健康成长。此外,更新家庭教育理念,营造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注重情感渗透。父母或监护人既不能溺爱孩子,用金钱来替代家庭的温馨: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用拳头替代耐心的教育;更不能目光短浅,让孩子辍学随自己打工赚钱。要知道,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找不到家的温馨,找不到心灵的家园。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为他们搭建自信的天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多样地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自爱意识,帮助他们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此外,教师还应当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同学的友情。
  例如,荆州松滋木天学校374名学生中有留守儿童266名。针对这一情况,该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督促指导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班主任对本班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收集留守儿童信息,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各班级在每期黑板报中利用专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帮扶的宣传。在每月的班队活动中至少有一次活动是专为留守儿童开展的主题活动。每学期在课程教学中灵活多样地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自爱意识,帮助他们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并利用节假日和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合力。此外,还成立心理咨询室,由有经验的教师兼任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员,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遇到的疑惑。免费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热线,留守儿童通过热线和家长通话,互相交流、沟通。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切实感受到教师、同学和社会的关心与帮助。该校让留守儿童的教育规范化、日常化、普及化,成为荆州市第一所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他们的做法或许能为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要知道,缺少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是多么期盼有一个温馨的集体,给予他们成长的信心。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撑起绿色的保护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一个孩子的正常成长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留守儿童的失足往往不是发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而是发生在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坚决取缔学校周围的黑网吧,规范非法摊点,打击不正之风,净化社会环境,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此外,还要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监护体系,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跟踪辅导,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同时,组织健康活泼的课外活动,弥补留守儿童在户外活动的教育空白,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例如,荆州市妇联通过招募市直正科级以上女干部和社会上热爱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士,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就很有社会意义。爱心妈妈主要肩负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将通过与留守儿童互认互知、走访班主任与临时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儿童,陪他们过一次节日,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得到正常、健全和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思考着“留守的孩子,拿什么来呵护你?”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我们身边这样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其他文献
活动目标:  1.认识到心理暗示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  2.了解心理暗示分为消极标签和积极标签两种。  3.学会抛弃消极暗示,合理利用积极暗示。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神秘体验  请全体学生起立一起做游戏,每位同学向前伸直双手,掌心朝上,并使双手保持在同一高度。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抛开一切杂念。现在在你的左手上放一个氢气球,你的右手上放一个铅球。请同学们在脑海中静静地想象着,左手的氢气球
期刊
人的心情总在不停地变化。俗话说“天变一时阴,人心昼夜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六月天,孩儿脸”,说的是夏天像小孩的脸一样善变。反过来,小孩的脸也是一张晴雨表,它也如夏天一样多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多变的情绪。面对青少年多变的情绪,我们该怎样做好他们的心理工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实用的方法——回溯法。  所谓回溯法,就是当人出现悲伤、沮丧等低落情绪或激动、狂傲等异常兴奋的情绪时,向前追溯,思考
期刊
新手都有适应期,如何尽快度过适应期,是新班主任做好工作的一个关键。我觉得下面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学学老班主任的“土”    十年前,我和一位姓梁的老师分别任初一两个班的班主任。开学之前,有老师告诉我,当班主任只要向梁老师学习就行了。可开学的那一段日子,我发现梁老师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甚至办法很土气。如他每天清早总是亲自为学生打开教室门锁,并与学生一起打扫卫生。我对此不太理解,不就是开门、锁门
期刊
班主任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是学校实施道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以及日常班务管理的最重要的力量。如果说,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那么完全可以说,一个好班主任就能带出一个好班,能成就几十个好学生。所以,学校管理者一般都会选拔一些教学艺术高超、富有教育经验的老师来担任班主任。但是,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做班主任不是光有热情就行的,需要掌握一定的工作艺术和沟通技巧,这就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和培养。近年来不少
期刊
一颗珍珠就是一颗包容的心    一粒沙子嵌入体内,对蚌来说,那是一种苦难。起初,蚌与苦难也作坚决的斗争:它拼命地驱赶着沙子,但无法撵走它;它努力地挤压着沙子,想把沙子压得粉碎,但无济于事。最后,蚌无计可施。  怎么办呢?蚌想:我无法战胜苦难,无法改变命运,那就改变自己吧,改变自己对苦难的态度,与苦难讲和,用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包容苦难。  正是这种想法,改变了蚌的命运,也提升了蚌生命的价值。在包容
期刊
做一次定位    郑学志老师说:“做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对我们的岗前准备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把自己定位于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去做什么样的准备。如果是做一个保姆式班主任,那么对学生生活上的小细节就会事必躬亲,医药箱是需要的。做一个放手的班主任,可能组织工作是第一位的。做一个亦步亦趋的班主任,掌握学校评估要求是必要的。做一个撞钟班主任,那就什么也不要做。”  方向比方法更重要,方向选对,我们的付
期刊
岁月无痕,时光飞逝。无论你是不把升学当回事的云淡风轻派,一路勤勤恳恳努力前行的吃苦耐劳派,还是趾高气扬舍我其谁的天之骄子派,高三真真切切地向我们走来了。你得好好盘算盘算自己该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三。  有同学就会问了:高三和高一高二有什么不同呀?不妨打这样一个比方:对我们而言,整个高中的学习就好像是在做一个木桶。高一高二是在做前期的准备,选好了木材,锯好了木板。而我们在高三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木板给箍
期刊
下午第一节课,我刚进班就发现班上学生有点“快”,精神状态普遍不是很好。学生可能是刚睡完午觉头脑还没完全清醒过来,也可能是期中考试刚结束正处在心理调整期。不管原因如何,现在要紧的是让他们振奋起来并在今后以饱满的干劲投入学习中。  我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学生很是惊奇和高兴。我让学生拿出纸和笔,要求学生按指令操作并宣布游戏开始。  游戏步骤如下:  1.同学们猜想自己30秒钟能鼓掌多少下
期刊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妈妈和孩子一起去郊游,当他们又累又渴休息的时候,妈妈发现身边只剩下两个苹果。她就对孩子说:“宝宝,咱们的水都喝光了,只剩下两个苹果了。”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孩子赶紧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妈妈当时非常失望和生气,但是她还是想知道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于是她耐着性子说:“宝宝,你为什么要把两个苹果都咬了呢?”孩子仰起那稚嫩的小脸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尝尝哪个更甜,我想把那个最甜的给你
期刊
仰视和俯视    他出生于埃塞俄比亚,父亲是位农场主。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长跑。他崇拜的偶像是埃塞俄比亚伟大的长跑运动员格布雷希拉西耶。为此,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田径训练。  为了激励自己,他将格布雷希拉西耶的明星照放大,悬挂在墙上,每天早上都要仰视几分钟。  有一次,他正在训练场上,格布雷希拉西耶走了过来,说,听说你家里悬挂着我的照片?他说,是的,你是我的偶像。格布雷希拉西耶说,一起吃顿饭吧,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