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种猜测总会被一个结果证实。
现在,世界眼光已将目光锁定希腊。在债务危机的压迫下,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被迫宣布辞职,这一职位由现年64的欧洲央行前副行长帕帕季莫斯接替。但新总理只是过渡政府的总理,从11月11日正式宣誓就职算起,任期只有3个月。根据该国法律,在明年2月底希腊将举行新一届大选,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来组织新政府。
眼下,帕帕季莫斯要面对三大坎:稳定政局;重树信心;与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IMF商讨救援措施。“目前的希腊已如国库一样,面临破产,在将紧缩进行到底的情况下,如果以上三件事做不好,三个月见分晓。”分析人士指出。
看似希腊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和举措都将决定未来国家的命运走向,但实际上到底是哪股力量决定最后的结局,目前不得而知。
这不仅仅是希腊问题
希腊在欧洲只不过是一个小国家,它的破产对于欧洲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但由于希腊已是欧盟的成员,希腊问题在政治层面对于欧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欧债危机以来,希腊最先徘徊在破产边缘,因此希腊是第一个需要欧盟救助的国家。根据欧元区领导人10月26日达成的救援协议,将希腊的债务减少1000亿欧元以上,同时将新获得约1300亿欧元的救援贷款。作为条件,希腊必须继续实施紧缩和改革措施。
按说这是好事,但为什么引起希腊民众的愤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欧洲达成希腊债券减记50%的方案中,牺牲是多数希腊民众的利益。按“游戏规则”的设计,对希腊债券的清偿,是有第三方担保的——即信用违约保险。基于这个保险形成了金融衍生品——信用掉期合约CDS,这个衍生品市场巨大而且异常繁荣。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数据,美国各大银行上半年向欧洲五国政府债券、银行债券和公司债券持有人提供的保险总价值为5180亿美元。
目前,国际掉期和衍生品协会认为对希腊债务进行50%减记,不构成“违约事件”,并不触发赔偿。这也意味着,投资希腊债券的投资者将损失50%。据了解,目前主要持有的是希腊债券是希腊债券的公众持有人和新兴市场国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大鳄们持有的是信用保险和CDS。欧盟所谓的给希腊的援助,实际上是给自己堵窟窿:债券减记要债主承担,而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债主的损失不予赔偿,就能避免卖出这个担保的西方机构们陷于破产境地。
本次达成的欧债协议有巨大的利益输送。欧盟所谓的援助和减记的背后,是为了转嫁信用掉期合约存在的崩盘损失。希腊民众深知这点,因此举行大规模游行和要求对救助协议进行公投。
陷于泥潭的希腊政府可谓是内忧外患,前总理帕潘德里欧又可谓是“里外不是人”。此前,由他决定的“全民公决”方案引发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领导人的强烈不满,使希腊的欧元区成员国资格受到威胁。10月3日,在得知这一决定后,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对德国媒体表示,希腊退出欧元区不是令人高兴的事,但欧元区已为此做好准备。当天,法国欧洲事务部长让?莱奥内蒂表示,即便希腊因主权债务危机不得不退出欧元区,欧元区也能“活下来”。
在此时,西方给予希腊政府如此大的压力,原因很明了。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除希腊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都面临着欧盟的救助,就目前而言,它们的困境与求活方式与希腊同出一辙,如果希腊采取与欧盟不合作的态度,在欧洲将引发多米多骨牌效应,届时欧盟将是一盘散沙,“大欧洲梦想”只是浮云而已,这是欧盟政治家所不愿看到的。
但以目前情形来看,欧盟国家的问题并不能因对希腊的一纸协议的生效就算“大功告成”,在这一过程中充满变数。欧洲最危险的标志应该是利益博弈最凶险和最残酷的时刻。在解决欧洲五国债务中,如出现“违约”现象,特别是意大利出现违约后,将直接拖垮法国这个欧洲第二大经济体。据了解,欧洲对意大利的合计风险敞口为7536亿欧元,是希腊的7倍有余,其中法国一国以持有4102亿美元的风险敞口,排名第一,德国、英国以1649亿美元和689亿美元,排名第二和第三。并且这些巨大风险敞口并未经过像希腊那样的50%减记,大部分银行也未作出坏账计提准备,这就意味着,持有意大利国债的政府机构和银行可能将面临资产瞬间蒸发,事实上,如果希腊和意大利同时破产,其连锁效应将在极短时间内横跨欧美大陆。与2008年次贷危机相似的是,欧美金融体系将再次遭遇清洗。随后,很可能将是第三次全球衰退。因此,目前对于希腊的救助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是冰岛
如果从本次金融危机算起,冰岛应该算是第一个破产的国家。当时冰岛的人们还沉浸在无比温馨的幸福状态中,噩梦已降临。2008年10月6日,冰岛前总统盖尔?希尔马?哈尔德对全体希腊民众发表电视讲话:“同胞们,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危险,在最糟的情况下,冰岛的国民经济和银行一同卷进漩涡,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一时间,冰岛步入三年的黑暗期。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破产”一词频见报端。“国家破产”与企业破产不同。从经济学上来讲,“国家破产”是指一国政府既没有钱来维持自身的运转,又没有办法来维持当前的经济形态,政府失去运作功能。这时,政府就要重组,接着削减福利,解雇公务员,增加税收,以到达收支平衡。
“国家破产”风险将可能引发三种类型的危机:由于资产减计导致的银行或金融危机、由于资源配置紊乱及私人部门总需求萎缩导致的经济危机以及外国投资者信心崩溃引发的货币危机。
应对“国家破产”起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以市场力量来解决主权违约的趋势日益明显,形成了以传统国家救助为基础、以市场手段为主要方式的主权违约应对机制。这个机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主权债务重组。相对而言,国际救助是主权违约危机的短期缓解之策,债务重组则主要是侧重于债务违约问题的解决。债务重组的方式针对债务人,债务重组包括五个方式:一是本金延期支付、利息减少支付;二是本金延期支付、利息全额支付;三是债务减免,包括要求对本金和利息的全部或部分减免;四是再融资,用新债偿还旧债;五是债务结构重组,用新的更好的利率和期限结构债务来改变此前较为不利的利率和期限结构。但债务重组,就意味着债权人的损失可能要比此前预期的大。
从“冰岛破产”到“冰岛自救”再到“走出危机”,冰岛似乎用三年时间创造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神话。目前,冰岛的经济发展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据冰岛相关部门透露,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已达2.5%,下半年可望增长逾3%。就在10月底,冰岛央行还将利率调升至4.75%以防通膨,和多数发达国家拚命维持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形成强烈对比。
最近,有评论人士指出,冰岛之所以能在三年走出困境,一是没有加入欧盟;二是当年冰岛政府决定不救银行。
2008年9月由美国雷曼兄弟作为导火索,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倒闭潮。在这股大潮的突袭下,冰岛一些大银行因资金周转不灵濒临破产,冰岛政府决定不救银行,同年10月让三大银行倒闭,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争取到22.5亿美元援助贷款,同时执行严苛的撙节措施。
实际上,当时冰岛的银行缺口规模很大,冰岛银行业颠峰时期的资产是冰岛全国生产毛额(GDP)的11倍,这样庞大的资金缺口,政府无力挽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最近在《纽约时报》专栏中指出:“其他国家都拿纳税人的钱去救银行,冰岛让银行倒闭,反而扩大社会安全网。其他国家一心要安抚国际投资人,冰岛却短暂管制资金流动,以便有操作空间。”他在最近访问完冰岛后指出,由于冰岛未加入欧元区,得以让冰岛克朗大幅贬值,以利复甦。他警告说,不要以为加入欧元区就安全。希腊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不过,冰岛的例子不能直接拿来与目前希腊和意大利的债务危机比较。冰岛是由规模过大的银行引发危机,而希腊和意大利则是政府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再波及欧洲银行业。冰岛政府在危机前的财务健全,也就是说,冰岛的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并没有交叉持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因此不会主动或被动的被拖进欧洲债务的泥潭中。
现在,世界眼光已将目光锁定希腊。在债务危机的压迫下,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被迫宣布辞职,这一职位由现年64的欧洲央行前副行长帕帕季莫斯接替。但新总理只是过渡政府的总理,从11月11日正式宣誓就职算起,任期只有3个月。根据该国法律,在明年2月底希腊将举行新一届大选,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来组织新政府。
眼下,帕帕季莫斯要面对三大坎:稳定政局;重树信心;与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IMF商讨救援措施。“目前的希腊已如国库一样,面临破产,在将紧缩进行到底的情况下,如果以上三件事做不好,三个月见分晓。”分析人士指出。
看似希腊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和举措都将决定未来国家的命运走向,但实际上到底是哪股力量决定最后的结局,目前不得而知。
这不仅仅是希腊问题
希腊在欧洲只不过是一个小国家,它的破产对于欧洲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但由于希腊已是欧盟的成员,希腊问题在政治层面对于欧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欧债危机以来,希腊最先徘徊在破产边缘,因此希腊是第一个需要欧盟救助的国家。根据欧元区领导人10月26日达成的救援协议,将希腊的债务减少1000亿欧元以上,同时将新获得约1300亿欧元的救援贷款。作为条件,希腊必须继续实施紧缩和改革措施。
按说这是好事,但为什么引起希腊民众的愤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欧洲达成希腊债券减记50%的方案中,牺牲是多数希腊民众的利益。按“游戏规则”的设计,对希腊债券的清偿,是有第三方担保的——即信用违约保险。基于这个保险形成了金融衍生品——信用掉期合约CDS,这个衍生品市场巨大而且异常繁荣。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数据,美国各大银行上半年向欧洲五国政府债券、银行债券和公司债券持有人提供的保险总价值为5180亿美元。
目前,国际掉期和衍生品协会认为对希腊债务进行50%减记,不构成“违约事件”,并不触发赔偿。这也意味着,投资希腊债券的投资者将损失50%。据了解,目前主要持有的是希腊债券是希腊债券的公众持有人和新兴市场国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大鳄们持有的是信用保险和CDS。欧盟所谓的给希腊的援助,实际上是给自己堵窟窿:债券减记要债主承担,而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债主的损失不予赔偿,就能避免卖出这个担保的西方机构们陷于破产境地。
本次达成的欧债协议有巨大的利益输送。欧盟所谓的援助和减记的背后,是为了转嫁信用掉期合约存在的崩盘损失。希腊民众深知这点,因此举行大规模游行和要求对救助协议进行公投。
陷于泥潭的希腊政府可谓是内忧外患,前总理帕潘德里欧又可谓是“里外不是人”。此前,由他决定的“全民公决”方案引发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领导人的强烈不满,使希腊的欧元区成员国资格受到威胁。10月3日,在得知这一决定后,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对德国媒体表示,希腊退出欧元区不是令人高兴的事,但欧元区已为此做好准备。当天,法国欧洲事务部长让?莱奥内蒂表示,即便希腊因主权债务危机不得不退出欧元区,欧元区也能“活下来”。
在此时,西方给予希腊政府如此大的压力,原因很明了。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除希腊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都面临着欧盟的救助,就目前而言,它们的困境与求活方式与希腊同出一辙,如果希腊采取与欧盟不合作的态度,在欧洲将引发多米多骨牌效应,届时欧盟将是一盘散沙,“大欧洲梦想”只是浮云而已,这是欧盟政治家所不愿看到的。
但以目前情形来看,欧盟国家的问题并不能因对希腊的一纸协议的生效就算“大功告成”,在这一过程中充满变数。欧洲最危险的标志应该是利益博弈最凶险和最残酷的时刻。在解决欧洲五国债务中,如出现“违约”现象,特别是意大利出现违约后,将直接拖垮法国这个欧洲第二大经济体。据了解,欧洲对意大利的合计风险敞口为7536亿欧元,是希腊的7倍有余,其中法国一国以持有4102亿美元的风险敞口,排名第一,德国、英国以1649亿美元和689亿美元,排名第二和第三。并且这些巨大风险敞口并未经过像希腊那样的50%减记,大部分银行也未作出坏账计提准备,这就意味着,持有意大利国债的政府机构和银行可能将面临资产瞬间蒸发,事实上,如果希腊和意大利同时破产,其连锁效应将在极短时间内横跨欧美大陆。与2008年次贷危机相似的是,欧美金融体系将再次遭遇清洗。随后,很可能将是第三次全球衰退。因此,目前对于希腊的救助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是冰岛
如果从本次金融危机算起,冰岛应该算是第一个破产的国家。当时冰岛的人们还沉浸在无比温馨的幸福状态中,噩梦已降临。2008年10月6日,冰岛前总统盖尔?希尔马?哈尔德对全体希腊民众发表电视讲话:“同胞们,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危险,在最糟的情况下,冰岛的国民经济和银行一同卷进漩涡,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一时间,冰岛步入三年的黑暗期。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破产”一词频见报端。“国家破产”与企业破产不同。从经济学上来讲,“国家破产”是指一国政府既没有钱来维持自身的运转,又没有办法来维持当前的经济形态,政府失去运作功能。这时,政府就要重组,接着削减福利,解雇公务员,增加税收,以到达收支平衡。
“国家破产”风险将可能引发三种类型的危机:由于资产减计导致的银行或金融危机、由于资源配置紊乱及私人部门总需求萎缩导致的经济危机以及外国投资者信心崩溃引发的货币危机。
应对“国家破产”起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以市场力量来解决主权违约的趋势日益明显,形成了以传统国家救助为基础、以市场手段为主要方式的主权违约应对机制。这个机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主权债务重组。相对而言,国际救助是主权违约危机的短期缓解之策,债务重组则主要是侧重于债务违约问题的解决。债务重组的方式针对债务人,债务重组包括五个方式:一是本金延期支付、利息减少支付;二是本金延期支付、利息全额支付;三是债务减免,包括要求对本金和利息的全部或部分减免;四是再融资,用新债偿还旧债;五是债务结构重组,用新的更好的利率和期限结构债务来改变此前较为不利的利率和期限结构。但债务重组,就意味着债权人的损失可能要比此前预期的大。
从“冰岛破产”到“冰岛自救”再到“走出危机”,冰岛似乎用三年时间创造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神话。目前,冰岛的经济发展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据冰岛相关部门透露,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已达2.5%,下半年可望增长逾3%。就在10月底,冰岛央行还将利率调升至4.75%以防通膨,和多数发达国家拚命维持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形成强烈对比。
最近,有评论人士指出,冰岛之所以能在三年走出困境,一是没有加入欧盟;二是当年冰岛政府决定不救银行。
2008年9月由美国雷曼兄弟作为导火索,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倒闭潮。在这股大潮的突袭下,冰岛一些大银行因资金周转不灵濒临破产,冰岛政府决定不救银行,同年10月让三大银行倒闭,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争取到22.5亿美元援助贷款,同时执行严苛的撙节措施。
实际上,当时冰岛的银行缺口规模很大,冰岛银行业颠峰时期的资产是冰岛全国生产毛额(GDP)的11倍,这样庞大的资金缺口,政府无力挽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最近在《纽约时报》专栏中指出:“其他国家都拿纳税人的钱去救银行,冰岛让银行倒闭,反而扩大社会安全网。其他国家一心要安抚国际投资人,冰岛却短暂管制资金流动,以便有操作空间。”他在最近访问完冰岛后指出,由于冰岛未加入欧元区,得以让冰岛克朗大幅贬值,以利复甦。他警告说,不要以为加入欧元区就安全。希腊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不过,冰岛的例子不能直接拿来与目前希腊和意大利的债务危机比较。冰岛是由规模过大的银行引发危机,而希腊和意大利则是政府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再波及欧洲银行业。冰岛政府在危机前的财务健全,也就是说,冰岛的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并没有交叉持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因此不会主动或被动的被拖进欧洲债务的泥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