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笔疏星墨传递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o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從北京定慧寺一直向西,过了五环,再向北行进约十来公里,才能在靠近山坡的地方到达童孝镛在一座家属楼二楼的工作室。偌大的北京,到了童孝镛这里,似乎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北京藏奇人无数,童孝镛是其中的一员。
  工作室有一个大大的书案,其余的就是书和宣纸、墨汁。在每天正常的状态里,童孝镛在这里要工作十个小时左右,创作、读书、临帖……整个工作室一直是安静的,但也有一种紧张,一个人在为事业沉浸般地努力着,几乎看不到尽头,就是写,不断地写,不断地读,写是忘我的,读是吞噬般的,“有时寓意笔砚间,跌宕奔腾作恢诡,徂徕松尽玉池墨,云梦泽乾蟾滴水”(陆游《草书歌》)。书法的创作,是一种孤独的精神之旅,书法的巅峰状态,不是一堆人的吆喝,不是媒体的乱吹,而是精神与传统的结合。对于孝镛的感受,首先是强烈,他的文静之中有他的猛烈。
  每一个书法家在创作上都有一定的时间与状态,与同龄人比,童孝镛表现得更为强烈,更充满着一种个性因素,更有自己对于时间与状态的紧迫感。在童孝镛的作品中,能够从其传统的节奏中读出一个当代人充沛的感情,他在传统的氛围中挖掘着通往现代人精神的幽境,在笔墨线条之间倾诉着那饱满的激情。文学创作是一种燃烧,书法创作也是一种燃烧,我可以从童孝镛垒成人一样高的书法作品间,感受着一个人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发自内心,又孕育着源源不断的激情的延续。我想,应该有一种使命般的决绝,军人般的毅力,才能为自己制定着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在这上面,童孝镛又有一点像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不断地把巨大的石头推向了山顶,落下,再推……
  二
  对童孝镛书法的第一次深刻印象,是2007年第12期《中国书法》杂志的封面作品,那是他获得九届国展一等奖的作品。当时,共有五位书法家获得了一等奖,而孝镛的作品上了中心刊物封面,无疑是对他创作的肯定,同时也成为他在那个年度最大的广告,也使我这个入展者对他充满了一种艺术上的敬重。2009年,孝镛担任了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审委员,有些人对他担任评委的资历提出了质疑,私下里纷纷议论,他这么年轻能胜任吗?我说,怎么不能胜任?九届国展的一等奖,就是他当评委的资格!
  孝镛的那件获奖作品,是用章草和简书的笔意创作的一件作品,章草和简书用笔的融合与杂糅,在当代的书家中已经相当普及,但能够如孝镛运用得如此娴熟、如此变通,还真没有几人。尤其是这一件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股郁郁的蓬勃之气,笔墨飞动,抑扬顿挫,排闼护围,纯熟潇洒,可以算作当年的年度性代表作品,载入今后的书法史中。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他的那件作品也是出奇制胜。其法度,其感觉,都有一种从古而新的意味,具有一种示范性的效果。再以后,见他的作品更多了,那件获奖的作品与他后来的作品形成了一种对照的关系,其作品的丰富与单纯,不断地生发出新的形式感,他不可能永远在那一种状态里,他在跋涉,也在突破自己。
  在此以后,与孝镛多次近距离的交流,印象更为深刻,尤其是在山西大同,我们住在隔壁,交流了一个晚上。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平和的人,看似比较随便但又很认真。我见过不少获了奖当了评委就不可一世的人,就自足地以为自己是一个大师,也见了不少没有什么水平却架子大得不得了的书法家,但如孝镛者,性情所至、随意平淡者,还是不多。书法是一个爱好,也是一个事业,不需要虚张声势,不需要高高在上,但书法一旦和社会黏糊上了一种关系,除了某种铜臭的缘故,就更多的是利益的需求,就在摆脱着书法作为艺术的本质性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讲,孝镛是书法圈中一个纯粹的书法家,这种纯粹的意义,既表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也表现在他作为书法家对于书法的态度上。
  书法与人是一个很奇怪的关系,如果从外表取人,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那些长头发、光头大胡子的往往靠近江湖,造诣深的书法家却基本都没有什么架子,平淡的生活磨蚀了宣纸上的棱角,笔墨变成了精神的方圆,变成了一种含蓄。采菊东篱,悠见南山,池塘生春草,澄江静如练。孝镛的生活平淡,书法热烈,他的世界是笔墨泡润着,是精神的高涨与平和,是与先贤在纸墨间的默契。已经走入不惑之年的他,艺术的炽热与生活的平淡成为了一种生活的态势,这是一种成熟,也是人生历练的结果。
  三
  孝镛给人的印象是勤奋,再勤奋,更勤奋。一个艺术家在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灵感精神之外,就是勤奋,只有勤奋,才能在未来的领域里开拓。在孝镛这里,你可以发现,他的勤奋是在聪颖与探索中的挖掘,是在对书法的本质——线条结体的不断地锤炼,不断地在相熟之中寻找着一种感觉,一种张力。锋芒之间,有一种杀力,而又携带古穆之气,穿梭把横,一气呵成。孝镛有意识地在不同题材的创作中进行调整,但更注重自然的天成,把自我的感情与完美的书体形式密切地结合起来。艺术史家夏皮罗(Mayer Schapiro)说,塞尚的绘画是“一种严肃关注的艺术”,它揭示了一种“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的观看”,对于当代书法家、艺术家的童孝镛来说,他就是我长时间观看的一位艺术家,他的书法包括他近期所创作的绘画也是和传统联系紧密的艺术,包括他个人对于这个时代的情感。和他在一起,书法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是每天的日课。他在追求完美但不约束自己,在自然状态下的创作,这是他主体的审美精神。
  王士祯在《师友诗传录》中总结六朝之美是:庖丁鼓刀,易牙烹敖,燀薪扬芳,朵颐尽美。童孝镛的草书也在追求着尽善尽美,如庖丁解牛,至味鲜美的烹调一般。他的草书有他自己的审美法度,融合篆隶、碑拓与帖学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书法不能绝异传统,只能在传统中表现自己融合的传统,书法在曲折地写人写情,曲折地达人知物。
  童孝镛的书法创作主要集中在草书和隶书两个方面,草书追求着动中有静,隶书追求着静中有动,草书隶书,兴之所至,恬淡冲愉,超旷飘洒。一个人的精神符号和精神依托是多元的,童孝镛的创作看出他精神的两极:从籀篆鼎彝沿脉出的隶书方正之中显其圆融逸荡,凌厉高蹈,从狂草今草之中可见其兴象风神,行迹超迈。他在这二者之间不断地转换,不断地相合,不断地挖掘着自己精神的寄予。   童孝镛说:“一件好的作品首先在笔墨技术(技巧)、笔墨关系、笔墨情趣上要经得起推敲和品味。墨法的丰富与变化也是书法审美品评中的重要环节。古人在绘画理论中就谈到‘墨分五色’说。虽然书法创作没必要像绘画作品一样划分出五色来,但一件书作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合情合理营造出丰富多元的‘墨彩’来,这无疑会给作品频添亮点。笔墨情趣也是重要的品评关键,只有具有生命力、有感情的笔墨线条才能够真正打动观者。”这是他从自己创作的实践之中得来的真知,他的作品有的在印刷品上看不见其笔墨的微妙的效果,实际作品中所透露的个人的精神因素则更为感人,感受更多的笔墨开张。一个成熟的书法家的实力,就表现在一件随意的作品中所透露的那种笔墨的韵致,那种在线条之中所透露出的想象的力量,那才恰恰地表现了艺术家最想表现的精神。一切入法,一切不入法,一切的融合,一切的思,“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我几乎每天都在微信的朋友圈中关注孝镛的创作,也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他的最新的作品。一个激情的艺术家,总是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着那种生命的灵动。他的作品始终是在变化的,书体、形制、布局、用笔,气韵,每一件作品都在告诉你一个新的变化,是细微的,渐进的,思考的,激情的,曲折激荡处,情志郁于中,境遇交于外,泄如江河,飞如骤雨。丰富的形式与丰富的内容,哲学的思考与创作的实践,内在的温柔与线条的冷峻激烈,构成了不同的审美维度。他的书法,是他精神的旅痕,每天带有汗水的挥写,都让人感动。艺术的创作,不需要高扬着什么样的口号,不需要声张,艺术就是这样,从我开始,是一个不间断的行旅过程,山山水水从毫颖间走过,古贤的墨韵也在毫颖间走过。
  感动于童孝镛的精神,我专为他作了一首《洞仙歌》:
  且看剩墨,有纸张磨计。
  心绪风来中升起。
  念江山无限,幽邃周唐,浑不知费尽苍桑如此。
  日日观砚影,碑影淋漓,几笔疏星墨传递。
  试问夜如何,草隶风波,流霞散尽横斜几。
  更有那东篱绿波飘,穷巷寡轮鞅,染浓池水。
  在今后不太在乎群体性展览时代,在书法家要为自己生存,以艺术的形式生存的時代,书法家会是怎样的形象呢?童孝镛身上体现了艺术家走向个人自适自得的自觉。我们已经完全处于和过去不一样的时代,这个时代是走向文化自觉的年代,同时也是鱼龙混杂的年代,孝镛洁身自好,藻思绮合,在与时代相融与不融之间,创造着一个自己的艺术世界。
  童孝镛今后的创作向哪里走,我想引用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一段话描述当下的童孝镛:
  有深度就是把自己放在某一方位,使自己的整个存在都有感觉,使自身集中起来介入进去。……有深度,就是不愿成物,永远外在于自身,被分散和肢解于时间的流逝之中。有深度,就是变得能有一种内心生活,把自己聚集在自身,获得一种内心感情,亦即普拉蒂诺所说的“意识”一词所明确指出的东西:一个作为肯定能力而不是作为否定能力的自为的浮现。
  童孝镛正是在一种深度的打磨之中,获得着一个新的自我。天机和畅,静气流溢,落落不偶,怀之抒之。从微信中可以看出,他就生活在自己的内心生活之中,不管是他的书法,还是他的绘画,都是宗白华“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融为一体的一种体现。在今后的社会里,艺术本身定位着一个艺术家的价值,虽然书法之标准,有些说不清楚,但它在当下,是像童孝镛这批在前沿创作的书法家所体现的,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着对于传统的开掘与深度,他们也在转捩传统的同时,叙说着当代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敬畏与虔诚。
  书法与读书有时候同理,开始是读得越来越厚,以后是越来越薄。中年的孝镛是在大量地涉猎,大量地吸收,旁及自己感兴趣的文史哲。怎样把形式的内容成为内容的形式?怎样由器而变道?怎样达到“欲返不尽,相期与来”?(《二十四诗品·精神》)这些都是他当下和以后的课题。他或者破题,或者绕题而过,都有他自己的答案。
其他文献
王士生  王士生,1963年生,山东宁阳人。1986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修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院特聘画师、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委员会委员、泰山学院副教授。  作品获奖  2000年 新世纪全国中国画展。  2001年 “澳洲中国名家水墨画展”获优秀奖。  2003年 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  2003年 “2003年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  
期刊
王少川  王少川,1972年生于山东安丘。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200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张志民先生;现美术学博士在读,导师卢禹舜先生。  我总觉写意山水画是笔墨禅心,是心悟而来,直到遇到少川兄,看到他的画,觉得禅心似乎从他的画里走了出来。其实观赏画仅用眼睛去判断喜好是不懂画的,夸赞画家把事物的细节画得多么逼真细腻,这并
期刊
鲁西济南人杰地灵,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著名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唐朝第一名相房玄龄,神医扁鹊等古今名人都生于此地,而它更是享誉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泉水、垂柳、荷花构成了鲁西济南美丽而独特的风景线。“齐多甘泉,冠于天下”,七十二泉更是闻名世界,清冽甘美的泉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才智超群的济南人,并赋予了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期刊
孙 骥  孙骥,1966年生于河北唐山。199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7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助教研究生课程班,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花鸟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画协会会员,河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花鸟画的教学与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在港台、新加坡、美国休斯顿等地多次举办个展,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期刊
沈克明是中原画坛一位极具个性而又富有丰富情趣的画家。他不仅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画有着精深的研究,而且对生活有着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感悟,对大自然存有一颗敬畏之心。“人在自然,画在自然”,他用独特而高超的笔墨手法,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表现方式,把家乡自然万物之趣、天人合一之境寓于其中,以自由洒脱、富于情感的创作方式,展现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精品之作。其作品既注重中国画笔墨情趣和意境的呈现,又强化画面
期刊
自然山川以其清新朴茂的自然景观,陶冶着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充满诗意的文化心理。正是这种诗意精神,陶冶、洗礼着艺术家们,使他们在山川林泉中获取的是返璞归真的真、善、美。因此,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表现的山水画,被赋予了特殊的人文风采。  著名山水画家于军福承继了山水精神的诗意传统,并在实践中不倦探索、实践。他在创作中,始终以追寻山水精神为目的,塑造山水的美感意味,来满足广大追寻者的精神渴
期刊
在《思想者的语言》一书中,德语学者黄燎宇先生说:“真正的文学,都是诗哲一家;真正的文学语言,都是思想者的语言。”黄燎宇先生深知,在德国文学里,哲学与诗水乳交融,文思和哲思神秘合一,这就构成了德语文学的独特魅力。同理,在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中,一位真正高妙的书法家代表的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他的作品不会是孤立的,总是通过哲学与诗的反复纠缠而上升到形而上的境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要审视那些具有情感穿
期刊
有名家评论说:王盛刚先生的画给人以“独特印象”,给人以“不寻常的新鲜之美”“奇中见其不奇,平中见其不平,则大家矣”。特别让人称奇的是他的工笔山羊,“夺人心魄,堪称高手”。王盛刚的工笔山羊“刻画入微,不拘成法,姿态各异,温情脉脉,给人以人性的启迪和祥和之美,让人百看不厌”。  奇中见其不奇,平中见其不平,王盛刚最为擅长的工笔山羊展示给人们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性美”。羊,儒雅温和,似通人性,自古便与人类
期刊
想要画羊、画好羊必须要喜爱和熟悉羊。我小时候放过羊。羊属哺乳动物,性格温顺,喜欢吃草、树叶、嫩树枝、树皮,喜群居,既可放养,又可圈养。羊满身都是宝,肉可食用、皮可制衣、绒毛可做纺织,骨头可做工艺装饰品。羊的叫声也特别动听,给人亲切之感。所以,羊和人的关系很密切,人们对羊的赞誉也比较多。在汉语里,小羊谓之“羔”,羔羊吃奶时用跪姿,人们常用“羔羊跪乳”来比喻孝道;羊大为“美”,古人造“美”字就是把“羊
期刊
郭正民先生是中国著名重彩画家蒋采苹先生文化部重彩高研班的学生,以他丰富的生活实践、生动的艺术体验、深刻的教学理解为基础,编写出《中国重彩画技法》一书,为中国重彩画技法的传承做了一件添砖加瓦的好事情,在市场上也颇受好评和欢迎,为国内各类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等学校的学子以及各类现代重彩画作者和学画青年所宝惜。如今本书又迎来它的第三次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修订出版,相信定会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期刊